标题:
英国议会腐败丑闻zt
[打印本页]
作者:
whisper
时间:
2009-5-20 09:51
标题:
英国议会腐败丑闻zt
英国议会腐败丑闻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篇报道远力度太小。加一下细节:
最荒唐的丑闻最早是从一女性国土安全大臣开始,被曝她的丈夫(同时似乎也是她的助
理,拿工资)看付费色情电影还从议会报销5镑。
某议员报销16000镑住房补助,其实贷款早已还清。
某议员报销25万英镑住房补助,而他的太太(也是议员)则报销另一所房子。
某议员报销2500镑清理水沟。
某议员报销4000镑家庭影院系统。
某议员下台之后还报销8000镑。
某议员报销7500镑用于租办公室,被曝办公室就是他家。
某议员报销清洗地毯。
某议员“愿意”收钱以影响立法。
某议员的助理是家庭成员,拿工资。
这时曝料丑闻,有人认为也有可能是金融大老板在背后推动,以转移公众的视线。政府
议会自身难保,自然无力追究金融大老板的问题。议会腐败这点钱,和金融大老板的钱
比,还是九牛一毛。
-------------
经济观察网 驻英国特约记者 吕品 从上周五开始,占据英国新闻头条的无疑是下议院
议员的报销单丑闻。《每日电讯报》得到一份资料,内含近几年来议员们向下议院呈交
的所有报销单扫描件。《每日电讯报》决定采取“挤牙膏”的方式,自首相布朗而下,
一点点地刊登报销单资料,第一天是所有内阁大臣,然后是担任政府部门次长、秘书长
的工党议员。星期一开始轮到反对党保守党的影子内阁成员。报销单公开出来,让议员
们十分尴尬,因为其中有不少报销内容,虽然没有违反议会规章条文,但明显违反了诚
信自律的原则。英国公众的反应则是震惊而愤怒。
纵容钻空子的津贴制度
事情的缘起是下议院的议员津贴制度。下议院646议员,每人都有自己的选区,包括首
相布朗--他的选区在苏格兰。每位议员一般花一半时间在自己选区办公,另一半时间
在伦敦参加议会事务。议员一般工作时间很长,不可能每天在伦敦和选区之间通勤,于
是议会允许每个议员有两个住所,一个是“主住所”,另一个是“第二住所”。议员在
“第二住所”上的花费,从租金、按揭月付、家具、装修、园艺、食品等都可以向议会
报销。
这种津贴制度,在表面上看还算合理。问题是长期以来,这项津贴一直被议员们当作自
己的“工资补贴”。而议会管理当局不仅不严查报销要求是否合理,还暗中鼓励议员多
报销。
形成这种风气的原因之一是议员年薪偏低。英国下议院(House of Commons)的每位议员
年薪约为6万5千英镑,与大致同等的专业人士,比如校长、总警司等相比,可以说偏低
了。但是给议员涨工资,是比较敏感的事情,不容易通过。所以这种议员津贴制度,实
际是变相给议员加工资。不仅选区在伦敦,原则上不需要“第二住所”的议员可以申报
,而且指定哪个是“第二住所”可以随时变动,议员可以轮换“第二住所”,让议会出
钱为自己的两个住所付按揭搞装修。同时议员在以后出售“第二住所”时,还可以在印
花税和资本利得税上获得优惠。
平心而论,这点津贴的数额有限,每年有2万4千英镑的封顶。这也是一些议员为自己辩
护的理由,许多议员并没有报销到封顶数额。但是一旦把几年的报销单罗列出来,必然
能找到一些不合理、说不过去的报销要求,更别说有些明显是在钻制度的空子。被《每
日电讯报》“揪”出来的议员们,许多都申辩说自己没有违反制度条文。话虽如此,但
选民们对于身为选民代表的议员们的期待,是他们至少能做到尊重制度所体现的精神,
而不是钻制度的空子给自己捞好处。
拒绝改革 被媒体示众
事情落到这个地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下议院议员们拒绝改革,抱着过时的津贴制度不
放。
历史上,英国下议院是在和皇室的不断争夺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因此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议会内部管理自有一套、既不听命于政府、长期以来也拒绝公众和媒体对其内部管理
进行监督。其实对于议员津贴制度,早就有不少意见,但是议员的年薪和津贴制度,是
由议员自己投票决定的,议员之间没共识就解决不了。有些议员坚持“传统”,对于“
改革”十分抵触。虽然近年来在议员津贴制度上已经做了一些改革,但其透明程度,显
然远远达不到公众的要求。
在议会管理独立性的保护下,政府和公众对此无可奈何。但是布莱尔当政期间通过的《
信息自由法案》(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让事件出现了转机。根据《信息自由
法案》,媒体和普通民众都可以向政府和公共部门申请了解部门运作信息。下议院议员
们曾试图让下议院免受《信息自由法案》管束,没有成功。然后在几次拉锯之后,终于
同意公布议员津贴报销资料。《每日电讯报》刊登的这份资料,其实将在今年夏天由议
会当局自行公布,当然公布时会隐藏不少议员的私人资料,不会象现在这么尴尬。
影响公众对议会民主制度的信心
《每日电讯报》的资料从何而来,报社自然守口如瓶。谣言是报纸花了30万英镑买下了
一份这份从下议院负责津贴的管理办公室偷出来的资料。《每日电讯报》坚称自己的行
为符合“公众利益”,大部份人也认同公众对议员如何领到津贴有知情权。但这种一点
一滴泄露原始报销单,却没有同时给议员回复申辩的机会,也确实容易造成错误理解、
误导公众、以及追求最刺激新闻等负面效果。
虽然大部份议员在津贴问题上还算干净,部份被《每日电讯报》“揪”出来的议员原意
出面为自己辩解,最终只有少数议员是真正地不择手段为自己捞钱。但是公众的印象,
却是所有议员都是贪婪的骗子,影响了公众对议会民主制度的信心。长远来说,这将会
减弱年轻一代从政的热情。但是一个成熟的民主政体,光有制度是不行的,还需要优秀
的人才来操作。
下议院议员津贴制度,不过是冰山一角,《每日电讯报》以津贴丑闻吸引了公众的视线
,掩盖了比津贴更重要的问题。下议院每位议员每年还可以申报办公费用、通讯费用、
交通费用和助手工资等费用,有些议员还同时有第二份工作,这些都需要透明化。
英国议会现在需要做的,是立刻全面公布所有议员过去几年的报销记录,同时尽快推出
议会管理改革方案,把议会运作和议员的各种利益充分透明化。英国为世界贡献了议会
政治制度,英国人常常为此而感到自豪。但在目前的四面楚歌中,英国议会恐怕只有抛
弃一些“传统”,才能在英国公众心中重新树立威信。
作者:
insectide
时间:
2009-5-20 11:34
英国议会腐败丑闻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篇报道远力度太小。加一下细节:
最荒唐的丑闻最早是从一女性国土安全大臣开始,被曝她的丈夫(同时似乎也是她的助
理,拿工资)看付费色情电影还从议会报销5镑。
某议员报销16000镑住房补助,其实贷款早已还清。
某议员报销25万英镑住房补助,而他的太太(也是议员)则报销另一所房子。
某议员报销2500镑清理水沟。
某议员报销4000镑家庭影院系统。
某议员下台之后还报销8000镑。
某议员报销7500镑用于租办公室,被曝办公室就是他家。
某议员报销清洗地毯。
某议员“愿意”收钱以影响立法。
==========================
这种数量级的在天朝用村级干部就比下去了。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