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中国背景的孩子性格内向吗?了解孩子退缩胆怯的原因。 [打印本页]

作者: 不常来    时间: 2010-4-8 16:26     标题: 中国背景的孩子性格内向吗?了解孩子退缩胆怯的原因。

文章摘自下面网页
http://xx.yuwen789.com/Article/200812/33251.html


如何帮助孩子走出退缩胆怯的禁区  

   
    您的孩子胆小吗?当他遇到陌生人或在人多的场所时,是不是会害羞、脸红,不爱说话,不敢表现自己?当面对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时,他是不是会退缩、缺乏信心?您想知道孩子为什么会胆怯退缩吗?您想改变孩子这种性格吗?如果您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就请您和我一起走进今天的父母学校......

一 、 退缩胆怯的表现和有关研究
  在我们进行的一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对四岁孩子的父母进行了访谈。其中的一个问题是问父母,“您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发展过程中有什么问题?父母对孩子有什么担心的?”有许多父母都提到的一个共同担心的方面:觉得孩子胆小害羞,不爱说话,担心孩子的这种性格适应不了将来激烈竞争的社会。这些胆小的孩子在幼儿园里,总是与少数固定的几个小朋友玩,从不主动去结交更多的同伴;当老师要求在小朋友面前发言或表演节目的时候,胆小退缩的孩子声音总是很小,扭扭捏捏,脸红害羞,不敢大大方方地表现自己;在遇到陌生情景或陌生人的时候,就会不知所措,躲在父母身边。这种孩子在父母和老师的眼中可能是安静、听话的“乖孩子”,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到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主动性,不会有太多的朋友;在面对竞争和挑战时,往往会因为害怕失败、被人评价而退缩不前,从而失去了许多发展的机遇。由此可见,这种胆怯退缩的性格对于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商品经济社会中发展来说的确是一个障碍。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凯根曾经系统深入地研究了这种胆小退缩的行为。他提出,在面临陌生情景的最初的大约10-15分钟内,儿童所表现出的敏感、退缩、胆怯的行为即为抑制性行为,在大多数类似情况下表现出这种行为的儿童为抑制型儿童;反之,在这段时间内表现出不怕生、善于交往、主动接近陌生情景或陌生人的行为即为非抑制行为,稳定地表现出这种行为的儿童即为非抑制型儿童。
  国外的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跨文化的研究,来考察了不同文化环境中这种胆小退缩的抑制性行为的表现程度如何。所谓跨文化研究,就在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考察文化环境(包括个体习得的文明习惯、社会的文化传统等)对个体行为风格的影响。凯根等人对美籍华人的婴儿和美国白人的婴儿的纵向研究发现,当遇到不熟悉的成人或儿童时,华裔儿童比白人儿童更沉默寡言,更害羞、恐惧;当他们的母亲短暂离开后,他们哭得更厉害。其它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和韩国在面对陌生环境时比北美的儿童更焦虑、敏感、被动消极、沉默寡言、拘谨。
  研究者还考察了抑制型-非抑制型儿童的生理指标。结果发现,行为抑制儿童和非抑制儿童相比,前者表现出更大强度的肌肉紧张和更高水平的唾液、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而且心跳更快等等。可见,行为抑制性也有一定的生理基础,抑制类型与非抑制类型的儿童的生理反应是不同的。
  凯根曾经考察了抑制型儿童和非抑制型儿童的分布。结果发现,极端抑制和极端非抑制类型的儿童各占15%,而剩下的70%属于中间类型。而我国的研究者则通过对122名年龄为21-27个月的北京市儿童在实验室观察,得出了我国儿童行为抑制性-非抑制性的分布。结果发现我国儿童的抑制型儿童的比例略高,大约占全部被试到20%;非抑制类型儿童的比例,约占总样本的10%。
  为什么东方儿童与西方儿童相比,前者要比后者表现出更多的胆小、害羞、退缩等抑制性行为呢?这的确是令人感兴趣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探讨胆怯退缩等抑制性行为形成的原因。
二、 胆小、退缩行为形成的原因
1、生物遗传因素的影响
  那些胆小、退缩的儿童其父母往往也是胆小、退缩的人,对此,有的人可能会提出疑问:那不是一种宿命的观点吗?但是事实上,胆小、退缩的行为的确会受到生物、遗传因素的影响。从上面的研究结果,我们知道胆小、退缩的人在面对陌生情景或陌生人的时候其生理表现与那些胆大、善于主动交往的人是不同的,这说明胆小、退缩的行为存在一定的生物基础。
  另外,我们在对父母进行访谈过程中,那些报告他们的孩子胆小的父母也会提到孩子的父亲或母亲也是胆小、退缩、不爱与人说话、交往的人。在家庭访谈中,其中有一个步骤是要求父母与孩子一起玩15分钟。有的孩子在家里来了两个陌生人的情况下,并且在录象机面前可以自由放松的与家长玩玩具,基本上与平时在家里时的表现一样。但是有的小孩却显得拘谨、害羞。其中有一个孩子在父母的一再要求和她一起的玩的情况下,就是不肯在陌生人面前与父母一起玩,而她平时在家里完全可以和父母自由自在的玩。孩子的父亲介绍孩子见到陌生人的时候,就会躲在父母身后,不愿与人打招呼。我们问孩子害羞的原因,她的父亲说,他小时候就胆小。他现在由于做教师工作的原因,胆小害羞的性格有了不少改善,但当他上中学的时候,还是很胆小害羞的。那时候,每当义务劳动需要用铁锹,他从不自己向邻居家去借,而是让他的妹妹帮他去借。
  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有一位母亲说,她很担心孩子不爱说话的性格。她说孩子在幼儿园很少与别人说话,当在幼儿园吃饭时,如果饭不够,他宁可饿着,也不愿主动向老师要。一次,幼儿园邀请家长去幼儿园和孩子一起活动,她发现孩子在很多小朋友面前表演节目时,声音很小,也不敢看大家,只盯着母亲。母亲很担心孩子这种胆小退缩的性格难以适应当今的社会。她也提到孩子的父亲也是一个内向的人,很少与别人说话。
  有的家长可能会认为这种观点不是一种悲观的宿命论吗?是不是遗传影响的一切就不能改变了呢?当然不是!任何人的行为都是有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遗传只是提供了一种发展的可能性,而后天的环境包括大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家庭环境主要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促使了或阻碍了儿童某种特性的发展。所以没必要对遗传报有一种悲观的态度,更没必要因为胆小、害羞受父母遗传的影响而产生自责心理,因为后天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也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2、环境因素的影响
社会文化因素
  环境因素中的文化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以上的研究已经表明东方国家包括中国的儿童比西方国家的儿童更胆小、拘谨、退缩。在崇尚个体主义的西方文化中,如北美和西欧,人们鼓励儿童在具有挑战性的情景中要果断、独立,获得自信、自主、果断的社会技能是重要的社会化目标。相比之下,行为抑制性即表现出焦虑、不善于表现自我、缺乏自信一般被认为是不成熟的、没有能力和心理上不适应的。而在中国社会文化中,几千年的儒家思想要求人们克己谦恭,服从权威的专制和领导,所以谨小慎微、对人谦恭、事事谦让退缩往往被认为是好的品质。这种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对人们观念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难以改变的。而社会文化对个体行为的影响需要一定的媒介来传递,这个媒介可能是儿童早期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家庭,通过父母的目标、观念、对儿童的期望和教养反映出来。孩子胆小害羞的行为除了与先天的遗传因素有关之外,后天环境因素中的父母教育方式对其起了重要作用。
父母教育方式
  研究表明,和西方父母相比,中国父母对儿童更多采取的采取的是一种控制和保护的抚养方式,强调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服从。那么,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父母采取那种方式对孩子形成胆小退缩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父母过于严格和要求过高
  我国现在由于实行了独生子女政策,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异常迫切,于是他们对孩子的控制和干涉就更多,过多地要求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果孩子有什么做得令他们不满意的地方,就横加指责和批评;而孩子如果这一次达到了父母的要求,那么孩子得到的不是认可和鼓励,而是一个更高的目标。这样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做事情谨小慎微,不想自己作出任何决定,在面临一定难度和风险的任务时,往往退缩不前,因为他们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许多事情。一次,我去北大听一位教授的讲座。这位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在美国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可谓是个成功人士。但她谈到自己的经历时说自己其实是一个胆小害羞的人。上学时,在老师面前必恭必敬,很少去老师办公室,当有自己的挂号信时,老师大声叫她,她才鼓足勇气走进办公室取信,因为她不好意思面对那么多老师打招呼。工作以后,在领导面前也是唯唯诺诺、谨小慎微,恐怕有什么过错。为什么一个在学术上有成就的人还会是一个如此胆小害羞的人呢?她讲到这与她的家庭教育很有关系。虽然她的家庭很和睦,父母也很爱她,但是父母对她从小就要求严格,如果一次考试得了99分,父母就会说怎么没得100分;如果得了100分,父母又会提出要求,下次再得100分。就是这种过分严格和要求过高的家庭使得原本做事就很认真的她以后在学习、工作以致于生活中缺乏信心,过分担心和在意别人的评价,所以做起事情来总显得胆怯退缩。
父母过多保护和代替
  另一方面,由于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孩子又是宠爱备至,关心和保护过多,什么都代替孩子做了,生怕孩子做不好,或者孩子有什么闪失。事事都由父母代替的孩子,就缺少了锻炼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不能感受到由于自己完成了一些任务而获得的自信。所以当这些孩子离开父母和家庭的照顾和呵护,独立地面对学校和社会环境时,经常会不知所措,为难退缩。
  加拿大渥太华精神健康中心告诫父母们,要避免以下这些态度和行为:
    1、 在孩子有能力完全担负责任之前,没能让孩子吃饭、洗脸和穿衣;
    2、 代替孩子作出所有的决定;
    3、 对孩子过多地评头论足,过于限制,如:“别摸!”“别抄!”等等;
    4、 在公共场所羞辱孩子或让孩子难堪,例如,只是因为孩子洒了一杯水或表现得笨拙一些,就横加指责。

三 家长如何帮助胆小害羞的孩子
  给孩子提供或创设有较多游戏伙伴的机会

  胆小害羞的孩子因为缺乏交往主动性,他们的同伴圈子往往很小,如果长此以往只限于和几个小朋友交往,就会变得越来越孤僻。所以父母们应该尽量带孩子去一些有较多游戏伙伴的地方,如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游乐场、公园、动物园等孩子比较多的地方,引导孩子主动与其他小朋友结识、玩耍。当孩子表现出害羞胆怯时,父母不是训斥或表现出失望,而是鼓励孩子,增强孩子的勇气。
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有礼貌而无拘束地加入到社交氛围中去
  因为孩子不能总是在家庭中依赖父母,而是要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所以父母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中人与人是如何交往的对孩子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是有好处的。父母可以有意识地教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孩子要买雪糕时,把钱教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买:在饭店吃饭时,需要餐巾纸等一些小东西时,让孩子去要;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同事或朋友的聚会,把自己的孩子介绍给其他人,不要过多地评论孩子;鼓励孩子与人大招呼,如果孩子害羞没做到时,应该孩子之后给孩子将道理,而不是当众批评孩子;诸如此类的方法,父母们可以举一反三。
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约束过多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往往过高,常常把孩子的行为不自觉地与心目中理想的模式相比较,如果孩子达不到父母理想中的目标时就横加指责。应该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孩子自然地成长,而在必要的时候再加以适当的引导。现在许多家长希望自己唯一的孩子能成龙成凤,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寄托,想尽办法为孩子提供各种辅导班,结果父母弄得疲惫不堪,孩子却不感兴趣,把原来的创造性和兴趣都给抹煞了。
  作为家长,我们也应该把孩子当作一个平等的人来看待,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不要动不动就按照家长自己的意愿给孩子这样那样的要求,并且强迫孩子服从。这种中国传统的封建家长制度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了。所以我们做为父母为了让孩子自信乐观地成长,请放下父母权威的架子,给孩子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
改善孩子胆小害羞的性格需要循序渐进
  孩子胆小退缩的性格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因而想要改善它也不能急于求成,让那些不敢在公众场合说话、胆小害羞的孩子一夜之间就能改变自身的弱点,成为一个善于讲话、胆大自信的人,特别是当孩子没有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时,就当众训斥批评,这对于那些胆小退缩的孩子来说伤害尤其大。因为这些孩子对别人特别是在他们心目中有一定权威的人如父母、老师的评价尤为敏感。如果这些人对他们进行了否定,那他们真的就认为自己不行。所以家长朋友们一定要珍惜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要善待孩子弱小的心灵,尤其是对那些胆怯内向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比如,针对孩子不愿与人说话的特点,我们可以首先的家里来了客人时引导孩子与客人打招呼;然后,可以引导孩子在自己家周围与邻居的孩子主动交往;还可以带孩子到一些孩子的游乐场所去结交一些陌生的小朋友;还可以鼓励孩子在课堂上大胆举手,说错了不要紧,最坏的结果是被同学嘲笑,这没有关系,因为每个人都有回答错的时候,诸如此类,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在做每一步的时候,不要强迫孩子,更不要批评和否定孩子,而应该鼓励和及时称赞孩子微小的进步。
  帮助孩子走出胆怯退缩的禁区对于家长朋友来说应该是个任重道远的事情,你们在了解了孩子胆怯害羞形成的原因以及父母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时,不应该指望从哪里寻到解决问题的良方,而是靠家长自己在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中摸索出一条适合于自己孩子的途径。

(完)
作者: huniu    时间: 2010-4-12 15:13

非常值得借鉴。
作者: 不常来    时间: 2010-4-27 07:52

每当我看到有母亲或父亲当做其他人面训斥,指责或教育孩子时,我就替那孩子担心。我说的情形,不是孩子在故意捣乱,而只是孩子出了点儿错。

比如,妈妈的访客跟孩子打招呼,问孩子“你几岁了?”,他没有答对,妈妈生气的眼光和喉咙里憋出不满的声音立即冲向了那孩子。结果是这孩子缩小了自己,低眉顺眼再也不吭声了。

还有,有个学龄前孩子看到路牌上的字,商店的名称就念了出来,看得出来他是发自内心地想念字了,念成了就满心地快乐。可妈妈不时地纠正,说,“你念错了,应该是...”。孩子把肚子里的嘟囔叹了出来,然后没有兴趣再找字念了,原本阳光般高兴的小脸也变成了沉思的表情。

心疼!试想,在这种家庭“教育”中长大的孩子,能不胆小退缩吗!

在孩子眼里,爸爸妈妈是最重要的了,他首先也是最多的是在家中实践社会。社会环境,对孩子来说主要是幼儿园,学校,比家庭里要复杂和难对付。如果在家里就已经不那么自信了,那么在外面不更得小心翼翼的。

听一个女孩子的妈妈说,因孩子上课不爱发言,成绩上总是打折扣,这个妈妈就每每利用学校的家长谈话时间给老师讲中国传统文化对女孩子的要求和影响。我认为,老师不可能因为一个中国孩子来改变德国教育和学习的标准。即,口头表述的成绩占总成绩的一部分,有的科,口头表达最高可占到总成绩的40%。

孩子是没有错的,爸爸妈妈们还是在自己身上找问题,首先改变自己,才能帮助孩子。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