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实事评说]
ipad:告嘘我者书
[打印本页]
作者:
德国的牛
时间:
2010-5-27 22:39
标题:
ipad:告嘘我者书
来源:
中国企业家
作者:ipad
0 t$ \/ o& p" z' ? L
我一脉相承了我的兄弟们iPod(+iTunes)、iPhone(+App Store)的商业模式,通往无限的应用世界。我被创造者乔布斯举着降生已经三个月了,听到很多嘘声。你们尽情嘘吧。我的兄弟iPod、iTouch和iPhone降生时,都被嘘过。摩西举着十诫的石板昭告苍生时,也被拜金牛的异教徒嘘过。我的发布会上有这个著名宗教场景的漫画,注解:上一次人们为一块板子激动。乔布斯不就是IT界的摩西?
4 C2 C! Y0 L0 v; ?
他们说我不过是个大号的iTouch,还把我PS成四个iPhone田字形排列,人不能无聊到这个地步。仅就终端而言,倒也没有说错。我的操作系统和外观都沿袭iPhone,就尺寸有区别,我是9.7英寸屏,iPhone兄弟是3.5寸。但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一脉相承了iPod+iTunes、iPhone+App Store的商业模式,打开一扇更宽的门,通往无限的应用世界,嗯,还有利润。
t! D7 S1 h( }* O& u. o& y
当然有些意见是实事求是的。比如我还不能同时运行多个任务和播放Flash视频播放,发布会演示《纽约时报》主页,上面的Flash就开了天窗。但大约在今年秋季,我就能支持多任务,真正的信众会等的。至于Flash,那玩意儿很吃主频和电池,我们和Adobe公司(编者注:Flash的开发公司)还有一些小小的隔阂,来日方长。
. |- X, a4 p" D" j; V! w/ ^
业界推出过五花八门的平板电脑(简称Pad),都不太成功。由此判断我也不行,其实我只是名字有个Pad。还有人嘟囔什么:没有实体键盘,硬盘容量小,等等,这些难道不是老大PC的思维定式?你们在金牛异教陷地太深了。也说明我还要努力教育客户。
* o0 J* b1 Q5 N
说来话长。我承认,我的创造者乔布斯也曾是金牛异教的先知。在狂乱的1970年代,硅谷热血青年开创台式机的雏形,之后由蓝色巨人IBM推广为主流的PC产品及产业形态,即所谓的开放式架构。在这股浪潮中,我的长兄Mac机奋力抗争,但寡不敌众,退守专业市场,韬光养晦,创造者也离开了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
% j# |% d; ^) O' L6 X* @; J
此后,台式机衍生出笔记本电脑,简称NB。这两大产品的格局持续多年。随着笔记本性价比的提升,NB日益取代前者。早在2003年《商业周刊》就撰文《闪开,台式机,给笔记本电脑让路》:“谁愿意被拴在桌子上?”近年又赶上移动计算的浪潮,NB势必超越台式机。而此番“移动”非早年的“移动”,从前只是移动个人计算,满足移动办公的需求,现在是移动网络计算,配置各种无线端口,还分化出专门的上网本。
9 `5 D3 l+ H) v; s) P( J/ w u
但在我诞生之前,笔记本就算上了网瘦了身,骨子里还是PC—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屡败屡战,是笔记本顺理成章的延伸,但只是改变了消费者与电脑交互的方式。不能为交互而交互,最终产品是否具有革命性,仍然要指向“应用”。由于笔记本、上网本仍然在PC的圈子里打转,也就无法动摇两大产品的格局。而我是专门为移动而生,界面友好自不用说,App Store上14万个应用可不是盖的。
1 b! ?6 J* C% K+ O* N5 S3 S
是了,我想挑战一下笔记本。刚被Bloomberg收购后改版的《商业周刊》也可以考虑为我写篇《闪开,笔记本,给iPad让路》。名字不用这么俗,说出这个意思就行。有了台式机和笔记本,为什么要买我?也许应该这样问,以后的消费者,买了我,iPad,为什么要买台式机和笔记本?(呃,当然,我的兄弟Macbook还是要买的。)
' x! T& D! I( c0 m0 m2 R3 y
笔记本未必是适用的移动终端,上网本不是稳定的市场区隔,而一种应用一种终端又如何呢?比如发邮件的黑莓,看书的Kindle。尽管这些都是主流高频应用,也许又过于分散了。取中庸,iPhone兄弟负责单手移动,我负责双手移动,成为新两大主流,你们意下如何?
. W, v4 f$ Q% ?4 u
作为双手移动应用,我美轮美奂,应有尽有。比如重力感应,随手拿起任何一边,显示内容都正对你。比如iBook软件……亚马逊的贝索斯,你紧张嘛?我的兄弟定价都走高端路线,唯独我物美价廉,以致于公司CFO都觉得肉疼。创造者在下一局很大的棋。
0 R& M& S/ u0 b$ p4 [2 V7 d
有人说我太封闭。要知道开放是相对和多元的。贫穷没有开放,所谓的PC开放式架构,因为计算力的稀缺,最终蜕变为Wintel封闭的权力体系,两年就打劫人们一回。记得那年乔布斯重回公司,接受了比尔·盖茨1.5亿美元的投资,微软正如日中天。宣布这事的时候,比尔的脸出现在大屏幕上,就像《1984》里的老大哥一样。观众一片嘘声。但如今呢,摩尔定律已经过气,比尔只剩下钱了。
+ R8 M& @) Y, ?, l& O% j1 O
仅就终端而言,我也许封闭了一点,但谁说我没有给更多人更多选择?互联网早期推崇免费和共享,打破传统内容供应商的垄断,干得好。但砸烂旧世界的同时,没有建立起新世界。内容商徒劳挣扎,越陷越深,越干越赔钱,是乔布斯开创iPod+iTunes模式,退一步进两步,既取悦了网友,又拯救了内容商。App Store更为广大中小软件开发者提供实现自我和养家糊口的机会。我比iPhone兄弟屏幕大,运行iPhone应用效果更佳,而且未来想必有很多iPhone上没有的新应用。在创造者看来,人们会花大量时间在移动终端上运行应用,而不是像在传统PC上搜索信息。
5 X3 K- U# n* f" t3 e
传统内容是其中的重要应用(如果我早两年诞生,《商业周刊》能成功转战到我这个平台上,也许就不至于沦落到被Bloomberg收购的命运?)。4月9日乔布斯又发布了应用内嵌广告系统iAd,我们分四成广告收入。四成不是小数,大传统内容商肯定敬而远之,静观其变。但中小内容商会像中小开发者对App Store那样踊跃。据业界估计,这项业务预计每年营收46.7亿美元。我希望能帮助iAd兄弟实现最大的份额。
. ~" u v" r3 E; U
我的触摸式界面还进一步降低了广大用户的门槛,尽管被人批评说在这个界面上苹果全面控制应用,削弱了用户主导性。有道理,但想当年图形用户界面刚出来时,也有类似的“封闭”争议。确实,如果你能熟练地输入DOS,它确实比Windows开放。但问题是大部分人不能。我让更多人对电脑感兴趣,有什么不对呢?
$ W1 U6 j' M9 K$ B
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附近一位99岁的老奶奶买了一台iPad,这是她平生接触的第一台电脑。没怎么教,她自己就搞定了iPad。老奶奶还向我献诗一首:
! L2 ]8 B0 G; Y- _4 _ t, B; ]
To this technology-ninny it’s clear
0 E# l0 v2 w: [! k, o5 U& l( E
In my compromised 100th year
. k3 a2 X6 o0 p, W! i
That to read and to write
0 K, W$ p* o, I
Are again within sight
3 r7 R* k3 l! r/ E4 J( ~
Of this Apple iPad pioneer.
& B$ e( V' I4 i* j
我会像我的兄弟们一样,在中国也有很多粉丝。还有一些中国同行用山寨的方示表达他们的热爱。我想说……哥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我的硬件也是在中国代工,据说富士康为建设我的产能扩招3万人。乔布斯应该监督一下他们的工作条件,要不那个cosplay他的记者又要编什么兔唇男孩了。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