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Z) V! E; k2 I6 h# K' G6月8日,很多媒体报道,我国即将推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和一揽子扶持政策,电动汽车将成为主攻方向。伴随着6月1日出台的《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充电站布局已是风起云涌。郎咸平对此持否定态度。* z" L# `) v Z4 G
5 Z0 S1 W' A2 Z) r/ W3 S+ d“‘大跃进’‘一窝蜂’思想又来了。所有的学习、研发、积累通通都不要,干嘛呢,从0跳到100,就像当初的‘超英赶美’。”郎咸平无奈地摇遥头。; x) R. x2 H9 x! S i Z5 W8 K
/ G9 y; e5 W4 [, C9 [" V“汽车发动机真正领先的是哪个国家?美国、日本和德国。新能源方面领先的又是谁?欧洲领先,美国其次。这两项我们都不如人家,如果这真是个可行的项目的话,这些发达国家为什么不做?你不觉得可笑吗?” % N8 p. P: v$ |, E; a' L/ r& i 4 b8 e. ]/ ^8 H4 j4 q“发展新能源汽车我们不妨向德国学习。”郎咸平认为。 5 P* A- Q% w$ B s5 a8 f$ t* k+ j6 h. z+ e* |
“我们需要在思维方面与国际接轨,而不是新能源汽车。”郎咸平说,“德国人的整个汽车工业或者说电动交通的思路更值得我们学习。”% N; e% `/ m7 s, k5 a
: h& b& T9 A( M
德国做新能源汽车,整个配套都会发生改变,包括它的能源结构、整体的充电网络、工业标准以及各个环节的流程。德国提出来的是电动交通,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概念,而不是电动汽车的概念。" I1 E+ H% Y. a3 x: K u4 x( |
3 X: h# V! X2 I( E. r3 a& F对新能源汽车需更多“冷静”和“理性” % W& b2 G' x2 a3 O! q2 K9 u) e/ k' d6 L8 N* d) L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郎咸平更多的是用“冷静”和“理性”两个词汇。“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前景,我认为要用一个审慎乐观的态度看。在现阶段需要更冷静、更理性地讨论这个问题,看看德国人怎么做,学习他们的思路之后,我们再重新规划,可能会更好一点。” ) `2 }: c3 e' e+ k4 A/ w6 m1 ]( H' g7 g/ p* }
5月27日,德国的“戴姆勒”与“比亚迪”正式在北京签署合资协议,牵手成立合资公司,将为中国市场开发电动汽车。对此郎咸平更是充满了质疑。 & ?3 }# Z- m0 J% _ ) {1 \* t5 `* }) i9 f ~! Y“哎哟,它来跟我们的合作原因就是因为中国是一个最好的测试场所,可以商业化来测试,并且没有法律责任。我们还在沾沾自喜。”郎咸平语调夸张。 1 C" s+ O& `; M+ u! M! S, y0 r x4 ]+ B0 y
“在美国,若推出新能源汽车,如果出了问题,汽车制造商要承担极大的法律责任。因而,美国的试错阶段更多的是出在实验室里,而咱们这里经常是商业化推广或者大规模生产的时候再试错。” $ [0 K5 J5 p4 V) U + Y# N3 m- E# {, [7 a6 x“在整个电动车的制造过程当中,各种的零配件都有一个制造标准。它在我们这种可以随意测试的国家制造的话,可以从中推广它的标准,人家是通过跟我们合作,首先抢下话语权,抢下定价权。”; s, l0 W a6 }+ s
0 U1 m% m' |3 `! N: E: {0 R# D+ i# D认识美国防微杜渐 & Y' P' g* k) m W& `* c7 V2 x5 N9 M9 B
中国经济的一枝独秀,美国的最大债权国,4万亿的投入引来欧美的一片赞许,中国在世界上不断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等等。反观美国经济依旧是一蹶不振,一些人更是乐观地认为中国在不远的将来会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指日可待。- x# l* e' @$ \& a X% ]( F( M
. a5 f$ G3 }( K+ T
“我们切不可盲目乐观,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不要因为别人夸了我们几句,我们便洋洋自得。”郎咸平话锋一转。, l% ` H- Z* p2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