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 t2 S$ H! L% d F
中央电视台记者芮成钢先生提问美国总统奥巴马,引发不少争议。大多是将焦点集中在该记者是否抢了韩国记者的提问权,代表亚洲是否恰当云云。9 c: X; h7 A+ W3 e* w& V
3 h1 |; c e, L) _) K& r0 i7 _对此,作为一个十年资历的媒体人我的看法是,在基於人道、礼节乃至国际惯例等前提下,於国际大型会议场合,一个记者“不择手段”争取提问机会以求表现,并且获知想要采访的内容,这是可以接受的。& {. |: P0 b' i4 }
' h; B* f% p E- j) c$ W新闻现场如战场,如果都要保持谦谦君子或谦谦淑女的态度,恐怕很难采到好新闻。就我个人来说,我曾经在两会上与大陆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先生遭遇,他或许为了回避问题,不断问我以前是否见过?为何脸熟?当时我非常简洁明快地告诉他,都没有,请快回答我的问题。就礼节而言,我的催促确实不够“温良恭俭让”,但面对受访者可能的迂回,记者有时不得不“粗鲁“一些,因为新闻工作应以“事实呈现”为第一要务。当然粗鲁必须是在万不得已的状况下,至於该名记者当时的状况是否属於“万不得已”,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一套标准,在此我也不随意定义。, E1 H1 |9 H' H" o; }- v/ ^
' i, o+ @5 | S
不过可以明确的一点,只要不涉及残忍、隐私、或刻意的粗鲁、冒犯,适当的粗鲁以取得新闻,这是可以接受的。 : l. f4 k2 l4 j8 Z+ {' g0 `: ]: v# P- I3 R
如果对以上结论没有疑义,接著要进入第二个环节,该记者提问的开场,强调自己代表亚洲是否恰当。/ Z" n# C; r' ^7 @2 ]8 ]( S
. R. p$ K' c! r, m! \4 x( h这个问题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来探讨。' P8 f! s$ c w, e' U! p
3 q! f, N: L; K( n8 w% u
首先,我个人认为,该记者并未确知韩国记者是否真的没有问题提问就强调自己代表亚洲诸国,在这一点上是有欠周全的,当然就视频上来看,他的确是补问了在场韩国媒体是否有问题要发问。因此也算是亡羊补牢了。不过,奥巴马先生并没有明确的表示一定不让他发问,仅仅强调是想要确保韩国媒体的发问权利,在这个部分,该记者没有给予奥巴马先生充裕的空间去确认,这一点是显得该记者过於急躁。不过也不算太大的缺失。* l5 B+ a) t8 x+ R
^% N N1 B1 C! z$ a) I7 A
然而,中国的中央电视台记者是否能代表亚洲诸国媒体提问,这一点却是有待商榷。% J# a+ b5 w3 z: G
+ Y9 L! S% O! `+ }+ G在视频中,该记者已经说了自己的国家也是会员国之一(按照提问内容表述),因此如果该记者将提问开场改为:“如果韩国媒体没有问题发问,身为会员国之一的中国媒体,我希望将此提问权利保留给我”,如果是这样开场,我认为会比较思虑周密且贴心可爱,也不至於引发后续这麼多争议。0 P: @; V q* h& l! a. s4 ^
A' q6 Y% y8 j( _" v t& a3 e然而这些都只是小瑕疵。我真正在意的是更深层次的困惑。 % M: m( t( h& |1 K/ J$ d 6 \5 P. I7 e4 L4 e v3 r那就是,中国是否可以代表亚洲?虽说就提问内容而言,质疑美国量化的货币宽松政策,确实对亚洲诸国都有影响,不过这样的代表亚洲在国际场合上是否恰当,却是十分需要斟酌的。% O" Y {8 B9 o' e- ?2 z1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