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扫盲--关于甜区,那些不得不提的知识 [打印本页]
作者: choupiwen 时间: 2011-10-31 14:54 标题: 扫盲--关于甜区,那些不得不提的知识
(原文http://home.ttymq.com/space-4195-do-blog-id-42848.html)
一、关于甜区的概念
甜区这个概念来源于英文单词sweetzone或sweetpoint,也有不同的中文译法如“甜蜜点”、“甜点”,“甜区”,都是指球拍拍面的最佳击球位置。
角度一:能量转化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当击球点在甜区位置,能够将挥拍击球的能量最大化地传导到羽毛球上面,此时可以认为击球的能量几乎没有损失,打出的球在出球速度与线路控制上面达到最优;在离甜区越远的位置击球,能量损失越大(如图1)
,除了体现在出球距离上,球头的反作用力也会给羽毛球拍拍框一个沿球拍中轴线扭转的力,使击球拍面形成一个偏角而影响落点(如图2)
。
角度二:直观手感
从直观手感的角度看,在甜区击球能感受到最大的击球威力、最佳的控球性能与最小的反震感,这是得到舒适手感的必要前提。
图片附件: 2.jpg (2011-10-31 14:54, 131.9 KB) / 下载次数 67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attachment.php?aid=432243&k=21f9afa6758567c21aea325d8838d774&t=1732572145&sid=61zB66
图片附件: 1.jpg (2011-10-31 14:54, 55.37 KB) / 下载次数 71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attachment.php?aid=432244&k=ff2b66cd5c98b0b998263269f50979c4&t=1732572145&sid=61zB66
作者: choupiwen 时间: 2011-10-31 14:56
二、关于影响甜区的因素
大外观篇
甜区的大小与形状主要取决于球拍的拍框外型。另外,拍框截面类型与线床类型也对甜区有所影响。
框形就是拍框的几何外形。现在常见有三种:
A 传统的卵形:即圆头拍,也有人称为尖头拍
B 拍头为方形的ISO拍形:即方头拍,同时又细分成小方头与大方头
C 拍面更大的加大ISO形:即加大方头,如mega-frame等
图3为方头ISO拍型、圆头传统拍型的甜区面积与形状对比图,
由图可以看出ISO设计的球拍比传统圆头拍形的甜区要大,而采用ISO-MF(mega-frame加大方头)设计的球拍的甜区则又比普通ISO要大一些(图4)
。
图片附件: 2.jpg (2011-10-31 14:56, 131.08 KB) / 下载次数 53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attachment.php?aid=432245&k=51eefc8ef01a958d0d1a97c0021a13cd&t=1732572145&sid=61zB66
图片附件: 1.jpg (2011-10-31 14:56, 52.74 KB) / 下载次数 63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attachment.php?aid=432246&k=e45a44a62619fcf2288b928bac6bff82&t=1732572145&sid=61zB66
作者: choupiwen 时间: 2011-10-31 14:57
1、拍框不是越大越好
并非框型越大越好,拍面的加大会加重拍头重量,同时也会对抗扭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一些力量较好技术较高的球友来说会产生高磅依赖,从而影响球拍寿命,同时给人挥动相对不灵活,出球速度不够快的感觉。接下来,我们还会提到的一个“单位甜度“的问题,框型太大在这一点也不占优。正因为这些因素,让这些加大方头的球拍定位在面向初级至进阶层次的消费者群体,因为拍框面积大,对球感正在形成或巩固阶段的爱好者而言,会更容易击中球,并把球打远,有助于建立信心与激发更多兴趣。
作者: choupiwen 时间: 2011-10-31 14:57
2、ISO框形占据主流
ISO框型是目前羽毛球拍的主流,近乎一统天下,将以前主流的圆头拍赶到了小众行列,情况有点像目前数码相机一统天下,把传统胶片机赶到小众行列去一样。在ISO方头这个主流市场,又慢慢被细分为两种,一种拍头变方的长度有8个线孔俗称“大方头”,如YONEX Ti-10和Ti-5、胜利新版本脉动TI98和TI99、MIZUNO的新型号TC400与LuminaSonic9等;另一种有6个线孔转方俗称“小方头”,其拍头会稍小一点,如YONEX Ti-6和Ti-8,胜利旧版本脉动TI98和TI99、MIZUNO的四轴系列TC500和TC700等,他们的外观区别如图5,这种细分类似是孪生兄弟的区别,不是比较熟悉的还不大好认,不管是外观还是现实击球中的手感。一般我们还是以为八孔转方的大方头是这两个孪生兄弟的哥哥,是目前的ISO头型默认参数。
图片附件: 1.jpg (2011-10-31 14:57, 31.21 KB) / 下载次数 60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attachment.php?aid=432247&k=51e8abe31a238939110ab82443ca3c90&t=1732572145&sid=61zB66
作者: choupiwen 时间: 2011-10-31 14:59
3、另外的非主流的框型
A
Y型拍(图6、图7、图8)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某球拍仓库中淘到这种类型的球拍。它吸引我的其实不仅仅是这个令人惊艳的外形,倒是其宣称市场上最大甜区面积和高达75%的甜区比例,试打的感觉也接近如此,被动情况下的下手救球要比普通球拍明显舒服,而正常的出球倒是没有传统球拍发力集中的感觉。造成这种类型球拍小众的原因应该大部分是“单位甜度“的问题,在文章的后面,我们会提到。
图片附件: 3.jpg (2011-10-31 14:58, 137.08 KB) / 下载次数 56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attachment.php?aid=432248&k=0371460743ec33bf34ad8e5af4d6d9cf&t=1732572145&sid=61zB66
图片附件: 2.jpg (2011-10-31 14:58, 79.09 KB) / 下载次数 53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attachment.php?aid=432249&k=79a4396a809b328a44291f0108cf86b7&t=1732572145&sid=61zB66
图片附件: 1.jpg (2011-10-31 14:58, 72.13 KB) / 下载次数 61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attachment.php?aid=432250&k=0e6ab030a5a33fe1fbfa0c5ab35cb5bf&t=1732572145&sid=61zB66
作者: choupiwen 时间: 2011-10-31 14:59
B
水滴拍(图9、图10)
现代羽毛球运动于大概1800年在英国伯明顿城市诞生,由网球运动派生变化而来,从两者场地上的相似可以看出。其实不仅仅在于场地,器材上面羽毛球运动也经历了一个向网球取经的过程,上面的水滴拍即像是化石一样的证据,将传统网球拍拍面缩小,拍杆缩细拉长,框体与拍柄缩细,即得到上面这种“水滴拍”。这种应该是羽毛球拍制造过程中的过度产品,甜区已经开始慢慢接近现在的主流羽毛球拍,因没机会收藏,至今未能体验这种非典型球拍的手感。
图片附件: 2.jpg (2011-10-31 14:59, 81.32 KB) / 下载次数 57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attachment.php?aid=432251&k=fa3fe430d3b17096930ab9dc69913e04&t=1732572145&sid=61zB66
图片附件: 1.jpg (2011-10-31 14:59, 62.48 KB) / 下载次数 57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attachment.php?aid=432252&k=d68f24f8bde5f6cb254d27a9b2da7473&t=1732572145&sid=61zB66
作者: choupiwen 时间: 2011-10-31 15:00
C
月眉拍(图11)
月眉拍首创于台湾,被两家台湾公司胜利与摩亚采用,看得出拍框下面长出了一道“月眉”,这种技术的学名叫“anti-torsion bridge“(抗扭桥技术),它长得很像他的“前辈”——第二代水滴拍。在真实的击打环境中,月眉拍会产生小发力甜区感觉如普通球拍;大发力因为有抗扭桥的横断加压,甜区突然甜度增高的作用,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手感。遗憾的是,此类球拍勿勿停产,据称是因为这道抗扭桥的存在使球拍的生产工艺难度成倍增大,再就是抗扭桥位置无法适应普通穿线机的夹拍定位系统,外忧内患使得这种球拍勿勿划上了句号。
图片附件: 1.jpg (2011-10-31 15:00, 50.78 KB) / 下载次数 60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attachment.php?aid=432253&k=9be7f8d87683c6853a66a0834056b1c6&t=1732572145&sid=61zB66
作者: choupiwen 时间: 2011-10-31 15:02
小外观篇
1、框体上的分类
大外观类似于甜区的母体,对甜区有先天性的影响。相比之下,小外观就只能算是后天的一些技术补充。虽然如此,新技术仍然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
①
内框技术(图12、图13)
如工字横截拍框,以胜利的脉动Artery技术为代表。
相对于mega-frame加大方头技术,内框技术可以在不增加拍框重量,不影响球拍灵活性的同时,变相增大甜区面积或实现甜区上移
。
图片附件: 1.jpg (2011-10-31 15:01, 33.94 KB) / 下载次数 56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attachment.php?aid=432254&k=4f253c0d1f5ad0cc587e2057f55ed052&t=1732572145&sid=61zB66
图片附件: 2.jpg (2011-10-31 15:02, 16.92 KB) / 下载次数 59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attachment.php?aid=432255&k=155f163ee1637860b32b3a4c6678746a&t=1732572145&sid=61zB66
作者: choupiwen 时间: 2011-10-31 15:03
内框波浪技术(图14)
反弹琵琶,波浪型走线槽不再是外框专有的技术,代表球拍有胜利的超级波系列与亮剑系列。
图片附件: 1.jpg (2011-10-31 15:03, 81.32 KB) / 下载次数 67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attachment.php?aid=432256&k=d8ab58e3b6140df75119d5b0064d41af&t=1732572145&sid=61zB66
作者: choupiwen 时间: 2011-10-31 15:04
无胶粒特殊桥洞型线孔技术(图15、图16)
无胶粒特殊桥洞型线孔技术唯一代表型号是王子O3羽毛球拍
。王子公司将莎拉波娃使用的O3网球拍的技术“移花接木”到羽毛球拍上面来,甜点宣称扩大了59%
。不同于前面那把已经改变了大外观的Y型球拍,这把沿用传统的方头,在相同的拍形下实现了甜区的明显扩大可谓是革命性的创新。在实际使用中,桥洞技术相比较于目前的传统线孔,会让布线更加平滑,而传统的球拍会将拍线分成走线部分、框内部分以及线槽部分,因为框体与胶粒的阻断,会产生框内与线槽两大与击球感无关的非实用部分(图十七)
。而王子O3羽毛球拍,其实是利用了桥洞线孔技术,将这两个非实用部分转化成实用部分而实现了甜区扩大化。
图片附件: 3.jpg (2011-10-31 15:04, 55.67 KB) / 下载次数 75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attachment.php?aid=432257&k=422c5c4ccbdab7f11b9f3424ab9367af&t=1732572145&sid=61zB66
图片附件: 2.jpg (2011-10-31 15:04, 79.29 KB) / 下载次数 84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attachment.php?aid=432258&k=4bcd559f407dc1de3d8a385cc18027de&t=1732572145&sid=61zB66
图片附件: 1.jpg (2011-10-31 15:04, 41.31 KB) / 下载次数 70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attachment.php?aid=432259&k=37b6f194446b097ac9e90cc4a28e9acc&t=1732572145&sid=61zB66
作者: choupiwen 时间: 2011-10-31 15:07
交叉线孔技术
交叉线孔技术的代表作为泰迪(tactic)XS-20和威尼克斯winex wovenpower108羽毛球拍。同样是从线孔上面做文章,王子的桥洞线孔技术是大刀阔斧的改革,而上面这种交叉线孔技术则是一种巧妙的改良。
本来接近拍框位置的线床因为能量转化率低的原因是被排除在甜点区之外的,普通线床也可视为平面线术,但让线孔产生交叉后,线床的面积变相扩大,形成微环型的线床,产生了蓄力的效果,在击中靠边框的这个位置,仍然有“次甜区”的击球感。不过带来的缺点也是明显的,一就是打孔离拍框边缘太接近,影响了球拍的寿命;二是球头击中近框位置的时候,因为线孔上下交叉后,单线受力是传统球拍的几倍,也对拍线的寿命产生了考验;三是交叉线孔无法使用目前工厂现行的打孔流水线,必须由受过专门训练的熟练工人专门处理,也增加了球拍的成本。这几点让此类球拍受众面更偏向于初学与进阶的爱好者,对他们建立球感与培养兴趣会比较有利。
TIPS:细心的读者可以对比一下泰迪与威尼克斯在线孔处理的一些细节区别,泰迪是内线孔与外线孔都交叉,而威尼克斯是内线孔交叉,外线孔不交叉,这个小改动让拍框寿命得以延长,并且降低了线槽上拍线的走线量,减低了拍线消耗。
图片附件: 1.jpg (2011-10-31 15:06, 92.38 KB) / 下载次数 56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attachment.php?aid=432260&k=a512c48c92a182e0d431206399634f7e&t=1732572145&sid=61zB66
图片附件: 2.jpg (2011-10-31 15:06, 161.25 KB) / 下载次数 61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attachment.php?aid=432261&k=34d1c63f7a276d4eb03db05c9636c430&t=1732572145&sid=61zB66
作者: choupiwen 时间: 2011-10-31 15:07
2、线床上的分类
线床按竖线与横线的数量不同,可分成24×24、22×22、22×21、22×23、18×21、16×21等,其中以22×22的最为常见,近八成球拍属这类线床,是流水线上默认生产的参数,而22×21与22×23可视为其的一种小变种。下面,我们向大家做简单的介绍:
①22×21与22×23线床
22×21的代表作是目前较新的型号Yonex Arc-Z。小拍面的球拍虽然甜区较小,但单次击球能提供“甜度”更高的击球感与速度感,设计偏向速度型,适合进攻欲望强,同时球感相对好的选手;22×23的代表作是Mizuno TC700,其加多一道横线,使得线床稍密一点,甜区面积虽然没有变化,但也增加了甜度,有助于双打比赛中激烈的控制与反控制。
②24×24加密线床
与以上的传统球拍线床相比,这种线床颇为小众。其中,24×24是一种加密线床的球拍,代表作为 RS的WS@96。以前经常有人问我:“哪些球拍,拍子轻但又能长时间承受高磅,同时寿命又要足够长?”其实,这几个相互之间矛盾的参数在传统球拍上面是比较难实现的,不过在这种加密线床的球拍上面就可以解决了。同样的磅数,这种球拍因为线床比较密,刚性比较大,出球感类似高过传统球拍三磅左右,也就是说你如果长年要上28磅这种高磅,用这种球拍,你长年穿25磅即可。在出球的感觉差不多的同时,对球拍的重量与寿命不会造成太大的依赖与负面的影响。
③18×21线床
18×21线床借鉴自网球拍技术,代表作为百宝力satelite nitro。这支球拍特殊的不仅在于线床横竖线的数量上面,还有就是数量的分布上面,甜区的线密度比非甜区的要大。这样可以实现甜区的出球有紧致感,而非甜区出球有弹击感。
记得我第一次穿这支球拍的时候,竖线穿到最后一条的时候迟疑了半天,习惯了22×22线床一直在拍框的下面打结,遇到这种球拍,刚开始难以想象有羽毛球拍是把结打在拍框上面的线孔去的。我还专门打了电话给一个行家朋友,问他有没有试过在拍头打结。他说羽毛球拍没试过,网球拍倒经常有。我一下子就想到了百宝力原来是做网球拍的,借鉴这个线床也不奇怪,于是就大胆的把结打在了拍框上面,等全部线穿完发现确实应该这样操作。同样的道理,前面24×24线床的球拍,也需要把竖线的结打到拍头上面。
④16×21线床
16×21线床就最少见了,上面提到的那种王子与肯尼士Y型球拍的线床就是这种类型。相对于传统球拍,Y型球拍的拍面形状偏向于瘦长,所以竖线的数量减少了,球拍最下面是个Y型的三角区域,这个不属于甜区,所以也没有相对设置多几道横线,而甜区集中于这个三角区的上部,线床横线长度跟传统的球拍差不多。Y型球拍竖线的长度明显长于传统球拍,会提供更多的击球弹性借力感,这也是能实现加大甜区至75%的一个原因。
作者: choupiwen 时间: 2011-10-31 15:07
三、关于甜度
1、平均甜度
任何一支球拍的甜度总量都是一致的,不一样的是如何把甜度分配到合适的程度,体现出一种平衡与和谐的效果,这个概念就是“平均甜度”。
正常情况下,平均甜度跟甜区面积是一个反比的关系,也就是说甜区不一定越大越好,越大的情况下你每次能体会到的甜度会偏低。同时也并非越小越好,想象一下甜得发苦发腻的话仍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最佳的情况就是甜区面积匹配自己的球感,大部分情况下都能抓得到甜区的位置,同时又不会觉得力道分散,影响自己打球的兴致。关于这两个参数的交集,有心的读者可以自己通过尝试不同的球拍去慢慢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情况。
2、单位甜度
放在目前最流行的方头与圆头球拍情况下讨论,在大部分情况下,尤其是在防守的情况下,方头球拍的优势会显现出来,但在纯拉吊打法中,圆头球拍虽然甜点面积小,但从“单位甜度”,击球的感觉“更甜”一点,这也是目前一些纯手感派的人依然对圆头球拍不离不弃的重要原因,如广东的业余高手玄铁重剑与他的师傅唐新谷仍然有一把老版 CAB20随身。
我在几乎已经完全适应了方头球拍好几年后,又贪新鲜入手了台湾原厂复刻的肯尼士787羽毛球拍,这把纯控制定位的圆头拍让我突然解决了,在压对方头顶球平快球“太平快了却容易出界,但不够平快又容易被对方截杀”的矛盾局面。
正是因为单位甜度与这种打法产生了共鸣而达到和谐的局面,读者自己也可以多尝试、多总结,归纳自己适合的单位甜度,这对选择适合自己的器材方面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作者: choupiwen 时间: 2011-10-31 15:08
四、甜区与穿线
1、观察自己的甜区
如何观察自己的甜区?前面图3画出来的甜区只是设计意义上的理论面积,其实在真实的使用过程中,涉及到不同的握拍方法(习惯偏上还是偏下)、不同的球感 (击球点分布偏向中心或偏向四周)、不同的击球环境(经常在主动或被动的环境下击球)、不同的出拍时机(经常迎击发力还是迫击发力)等情况。每个人的甜区位置都不尽一样,读者可以从自己的球拍上面拍线起毛的位置划出一个区域,这就是每个人属于自己能感受到的甜区。观察它的位置、大小等,有助于分析自己的甜点类型,接下来可以通过穿线来做出手感上的辅助。
我观察了一位经过专业训练的高手,他打过多次的球拍拍线竟然只有中间的四个交叉点起毛,让我十分惊讶。虽然这也有极大的偶然性,但是相对我这种一把球拍会出现十个以上起毛点的业余爱好者而言,他的球感之好却已经有绝对的必然性。同时我也遇到一位球友,总怀疑自己的球拍有质量问题,球打不出去,怀疑是拍杆松了导致卸力的现象。我接过他的球拍用力一扭,发现拍杆没有任何问题,但观察了他拍线起毛的位置竟然也出现在倒数第一与第二条横线位置,我马上就清楚他的原因了:他仍然在建立球感的过程中,却形成了一种不良的击球习惯,等球落得太往下了,球拍才挥出去击球,所以出球的效果自然很差。作为初学者,他没有足够的经验,也就“迁怒”于自己的球拍了。
2、穿线增加甜区的甜度
在自己的球感已经初步建立的情况下,就可以有意识的通过穿线去增加甜区的甜度。
①
球拍穿线会有“先穿线的区域在保持其线床磅数稳定性方面会受到更多的考验”的问题,所以观察自己的甜区,正常的22×22线床是位于更集中于第十一条横线以上还是以下。如更集中于以上,建议横线从拍框的下面开始往上穿线,反之亦然,当然自己习惯的甜区太靠下的话,更重要的应该去提高自己的技术,关靠穿线来做小修小补效果一般。
② 正常的穿线要求横竖线每一条线都要单独收紧,而且要放缓收紧的速度以保持拍线足够的张力与预防提前掉磅问题。但涉及到目前国内穿线人工太低,从业人员技术良莠不全的问题,做退一步的要求,也要保证甜点区的拍线要能达到逐条收紧这种基本操作。
以最常见的22×22方头球拍为例,你可以尝试问一下帮你穿线的穿线师一个问题:“正常球拍的甜区是在哪里?”——
差强人意的答案是“在球拍的中间这里”;
标准的答案是“中间10条竖线(8或者12也对,16也不算错),第4条横线与倒数第4条横线包围的区域“。
一个资质足够的穿线师应该在穿线的过程中有明确的甜点意识,把保持甜区张力做为穿线的最高纲领。
③ 以标准的四结双线边穿边拉方法,横线加磅范围在10%里面。不同的穿线流派在具体的操作中,有人喜欢横线加一磅,有人喜欢横线加两磅。不管哪种加磅方式都是符合规则的,笔者建议使用者观察自己的球拍,如果甜区的面积偏圆扁型的话,横线做加一磅操作,如果偏竖长型的话,横线做加两磅操作。
作者: choupiwen 时间: 2011-10-31 15:08
“好不好吃,舌头知道;好不好打,甜区制造。”
希望本文可以帮助读者,选择与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和谐甜度”的球拍,营造属于自己的“甜蜜蜜”的手感记忆。
作者: 一天天 时间: 2011-10-31 17:51
今天是怎么了?要考理论了是不?
作者: choupiwen 时间: 2011-11-1 08:40
想买球拍,就上网看了下。可惜拍子还是买不了了。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