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欧关系的质变
[打印本页]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4-11-24 13:35
标题:
中欧关系的质变
关愚谦
笔者曾在文章中多次强调,尽管中国和欧洲近几年来无论在经济上以至在政治层面上加强合作,但是,由于两者的历史和种族渊源,欧洲绝不会联合中国和美国对立。欧洲对中国一方面讲友好,一方面还会保持距离,加以警惕。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和中国的关系目前正在由量变走向质变,也许到一定时候,中欧联起手来,继续往深处发展,甚至改变世界的命运。这里有几个有利于中欧关系向前发展的因素:
一、中国目前已调整了对外政策,以往十年,中国一直遵循邓小平的韬光养晦政策,以第三世界落后国家自居,尽量采取低调,集中全力建设,对世界发生的大事尽量不闻不问不参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哪怕对方犯我,我也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确实取得了极大的效果。
但是,随着本国经济的起飞,国家政治力量的增强,活人上天,再加上中国开始与其他大国争夺世界资源,你想采取低调,他国也不会答应。事实上,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世界上几个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如WTO等等,代表13亿人口的大国利益,牵一发都动世界全身,而且也已经开始派维和部队走出国门,在在都说明现在的中国已经进入世界大国的行列。
贸易额大幅度增加
二、布什继续执政,在执行单边政策上不会有很大的改变,从种种迹象来看,如最近的增兵到伊拉克,对伊朗核问题的态度强硬,都说明还在升级。尽管布什最近发表谈话企图拉拢欧洲,实际上是貌合神离。换言之,对美国现政府的政策,欧盟不会亦步亦趋。例如,美国反对欧洲取消把先进武器卖给中国的禁令,欧洲许多国家都嗤之以鼻。因为,这等于限制欧洲国家赚大钱的机会。
三、在观点上,欧洲几个重要的国家,尤其是法德都强调世界的多边主义理论,这与中国的观点是一致的。在这基础上,欧盟委员会的前主席普罗迪都和中国谈到建立中欧战略伙伴关系。
四、欧洲国家是实用主义的。目前欧洲的经济还一直不景气,德国的经济更处于低迷状态,失业率有增无减,德国《TAZ》报的评论甚至认为,中国挽救了德国的经济危机。也就是说,没有中国这个新财主的接济,德国撑不下去了。
中欧2004年的贸易额估计将比2003年超过40%,而2003年比2002年超过25%,当时已经被欧人称为是历史奇迹了。据统计,2004年与1978年相比,中欧贸易额增长了40倍。
目前,欧洲已经反过来要求中国向欧洲投资。现在中欧订立了许多联合项目,其中最大的是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计划和世界上最大的科研合作项目“欧中框架计划”。有着这样紧密的合作,中国和欧盟的关系只能越拉越紧,难以分开,只要中国或欧盟那一边有点风吹草动,另一方都会受到打击。
五、中国和老欧洲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叶有过不愉快的经历,毕竟是历史了,自二次大战以后,欧洲人通过血的教训,比以往收敛很多,出面介入世界事务的大多是美国出头,和中国没有什么直接碰撞,目前双方都有共同的经济利益,合作的基础在这十几年的磨合下已经找到规律性和共同性。
“不是结婚,也是订婚”
这几年来,国家领导人的互访,军事上的交流都在增加,如法英舰队与中国进行联合搜救演习,中国军官在德英法进行培训等等。文化交流上也日益频繁,法国举行中国文化年,德国各大城市举行中国文化月,中国举行国际艺术节、电影节、网球公开赛,欧洲国家都积极参加。这一切都说明,现在是大踏步前进的时候了。普罗迪甚至把中欧关系形容成“不是结婚,也是订婚”,笔者则称之为蜜月期。
欧洲目前对中国的顾虑还很多,最害怕的是中国便宜货的倾销,给欧洲小生产者造成威胁;中国的非法移民和贸易逆差,等等。对中国的人权和一党专政,欧洲舆论议论纷纷。中国方面则对欧盟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以及继续禁止出售武器,颇有怨言。
笔者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是利害关系,谈不到什么真正的友谊。中国过去一度对印尼、越南、朝鲜、阿尔巴尼亚的关系,花大笔钱帮助坦桑尼亚、赞比亚修建铁路,都是一厢情愿,对方不见得领情,总之不能把人与人之家的感情代替国与国之间的政策。中国和欧洲的关系正在起着质的变化,不容忽视。
·文发自德国汉堡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