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托普卡帕宫通向第二庭院的致礼门(Gate of Salutation)。双塔式的大门,是拜占庭风格的建筑,而非奥斯曼式的。作者: 常客1 时间: 2013-11-30 23:08
后宫(Harem)是苏丹和家眷以及佣人仆役卫士居住的地方,外人禁止入内。阿拉伯语里,harem就是禁止的意思。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之间不可以互相奴役,所以苏丹宫里的妃子,女奴都是基督徒。男仆役卫士则由阉割过的黑奴充任。
8. 后宫:黑人宦官庭院(Courtyard of the Black Eunuchs)。
14. 后宫:苏丹穆拉特三世(Murat III,1574至1595年间在位)的私人宫殿。罗马尼亚电影《勇敢的米哈伊》里米哈伊朝见的那位苏丹就是穆拉特三世。穆拉特三世是苏莱曼大帝的孙子,属于比较文弱的君主,一生从未指挥过一场战争,到了后期,甚至深居宫禁,闭门不出,生怕被手下的禁卫军谋弑,和明朝几十年不上朝的万历有一比。盛极一时的奥斯曼帝国就是在穆拉特三世时期走向衰落。这间宫殿是后宫保存下来的最为古老而完整的宫殿,是建筑大师锡南设计的。作者: 常客1 时间: 2013-11-30 23:17
如果说索菲亚大教堂拜占庭建筑的典范,那么代表伊斯坦布尔奥斯曼风格建筑的精华,则非蓝色清真寺莫属。蓝色清真寺的全名是苏丹阿赫麦德清真寺(Sultan Ahmed Mosque),因为内部装饰使用了伊兹尼克的蓝色瓷砖,而得名蓝色清真寺。蓝色清真寺建于1609至1616年,由苏丹阿赫麦德一世出资,建筑大师锡南的弟子默罕默德·阿伽(Sedefkâr Mehmet Ağa)设计。
今天的伊斯坦布尔,色彩绚烂,丰富多姿,充满活力,和作家笔下当年那个“黑白影像”的城市全然不同;作为游客,不是生长于斯,也很难真正体会到那种“呼愁”。不过当我们流连在伊斯坦布尔喧闹的市场,穿过古老的狭巷,在落日的大桥边看着远去的轮渡和清真寺的剪影,确实感受到一种独特的风情和魅力,这也许或多或少和那种“呼愁”有着某种的关联,正如另一位土耳其作家拉锡姆(Ahmet Rasim)所说:The beauty of a landscape resides in its melancholy(景色之美来源于其自身的悲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