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社会新闻] 民间故事:水淹喇嘛庙 火烧桂花城 [打印本页]

作者: merkechen    时间: 2015-12-16 05:27     标题: 民间故事:水淹喇嘛庙 火烧桂花城

很久以前,内蒙古多伦县盛传两句民谣:“水淹喇嘛庙,火烧桂花城。”后来都应了验。这两座城为什么在民谣中连在一起?大概一是因为两地同属内蒙商贸重镇,二是因为人的行为有失道德而遭致天谴。
; }( z9 J/ @3 }+ Y1 t3 f" F. N
: o# t- l* L) d9 p! S) s先说水淹喇嘛庙。自康熙会盟后,随着汇宗寺和善因寺两座寺庙群落的建立,喇嘛庙就成了多伦诺尔的代称,而且远近闻名。仰承上天的造化,湍流清澈的额尔腾河流至城南便一分为二,到了城北又合而为一,把古城紧紧环抱。人们把两条河起名鸳鸯河。在这块不足三平方公里的风水宝地上,可谓庙堂林立。娘娘庙,城隍庙,关帝庙、龙王庙,河神庙等等星罗棋布。正是出于对神灵的敬畏和心法的自我约束,人们安分守己,安居乐业。真的是水不易灾,天降祥瑞,喇嘛庙竟发展成为康乾盛世最辉煌的一隅。
  Y  F$ I$ E( w! R6 a
! g4 ?5 v' |; T/ h4 M可是到了民国初年,城东南的三道街娼妓业逐渐兴盛起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因为三道街紧邻鸳鸯河畔,鸳鸯河水自然成为人们堕落沉沦的见证。那些妓女中有不慎怀孕者,就把那打下的胎儿或溺死婴儿连同污血倒在河边上。真是大逆不道,天怒人怨。 / ^- |& o3 q$ u# k' F+ ?% U

4 g1 q7 R1 ~, d7 y+ E民国八年,即黄历七月二十七日,多伦上空雷声大作,风急雨暴。城南耗来沟地区小河子河的大水一路顺下,汇入额尔腾河直冲三道街,鸳鸯河水暴涨。整个三道街荡然无存!好在人员伤亡甚微,只有一人死于洪水,据说是一家妓院的老鸨儿。在洪水未到之前,不知何人在街上高呼躲避,一呼百应,让众人躲过一劫。也许是因为正统信仰扎下了根基,人们诚善的本性尚存,才得到上天的护佑吧! " p3 K6 v& H8 n! i  c" p
% M3 a' b: R9 t7 w' S0 o3 r; v
再说桂花城。其历史比多伦久远,到了清朝更是人口密集,业茂商兴。谁知后来竟生出许多奸商来。缺斤少两,蒙骗顾客。有一天市井之中来了一位似疯如痴的老者,手托一个大饼,走街串巷,口中不住大声吆喝:“大火烧——十四两!”那时的秤是十六两为一斤。竟有一商家掌柜悟透玄机:想是我们经商失于诚信,警示我等要遭报应。因此知会亲近买卖同行赶紧改过。
% Z* u$ I! n$ w. T! e' |! V- ^
; T- o& \8 v8 Y; W那老者在街上跑了几日。这一天,来到一家烟铺。进铺之后,先问烟之好坏,又问价钱,慢条斯理地讨价还价,欲买又止。掌柜的已是气恼,可老者却又从腰间抽出一杆大烟袋,说一定要尝尝。掌柜的忍着气将烟叶拿过来。老者捋一把烟叶装进烟袋锅。看时,不大的烟袋锅竟未装满。因之叫道:“怎么也得装满一锅儿。”掌柜一气之下连拿数把,结果还是不满。掌柜不敢再拿。
0 _; i, ]7 D( u* _- {" i4 H  e! U5 d
老者掏出火具,将烟点着,连吸几口说:“这烟不好,不抽了!”说着把烟锅照柜上一磕。只见一团大火砰然而起,老者飘然不见。霎时,烟浓火急,店铺被焚。更奇怪的是,这火或连片或差三隔五的跳跃而烧,所烧之物非商家店铺即买卖仓库,并不焚及民宅,把整个桂花城烧了个七零八落。据说,凡以诚信经商,或者在那老者叫卖大饼时改过的,都未殃及。 7 p) A7 {2 S9 d7 x0 m2 T

4 Q; }8 w, I2 a6 U; l( ^8 K这两个民间故事启悟我们,人做了违背天理人伦的事,必然受到惩罚。同时因为“上天有好生之德”,会对良知尚存的人给予警示。就看人相不相信,能不能领悟了。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