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扬振宁和邓稼先 ,无论如何,有些是事实! [打印本页]

作者: 通往朝圣的路    时间: 2005-3-10 17:49     标题: 扬振宁和邓稼先 ,无论如何,有些是事实!

扬振宁和邓稼先是同乡,初中同学,西南联大同学,一起坐船去美国留学。后来两
人有着完全不通的价值取向,走上了完全不通的道路!扬振宁留在美国繁华世界,靠
获得诺贝儿奖,出尽风头,晚年还不甘寂寞!邓稼先当年毅然回国,为中华民族的两
弹一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可惜的是由于当年的科研试验条件有限,人身防护条件简
陋,邓稼先由于核辐射过多,身患癌症,英年早逝,实为国家民族之大殇!但历史不
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从历史和国家角度来说,邓稼先必将千古流芳,永垂不朽!
是他,永远的奠定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战略安全和民族地位!不管过多少年,所有炎黄
子孙都将崇敬他!
   镜头一:着学生装的杨振宁和邓稼先先后登上轮船来到美利坚留学。
        
        镜头二:西装革履的邓稼先在威尔逊总统号轮船上(取得学位后的
第九天)踏上归国的旅途。
        
        镜头三:西装革履,拿到诺奖的志得意满的杨振宁因为买不到长岛
的房子耿耿于怀(最后还是屈居在教授区买了房子)。
        
        镜头四:茫茫戈壁滩上,穿着旧军大衣的邓稼先在风沙中勘测原子
弹实验场(数年后罗布泊蘑菇云升起,整个世界震惊,纷纷猜测中国得到了苏或美专
家的帮助,数十年后考可死报告再次坚称中国偷窃W88弹头技术云云)。
        
        镜头五:杨振宁访问中国,问邓稼先有没有美国人参与了两弹研制
(尚不知邓就是负责人),邓稼先只是说了句:你先上飞机吧。
        
        镜头六:杨振宁在上海的饯行宴会上(特写:政要满座,山珍海味
加茅台酒),突然收到邓稼先的纸条(内容大家都知道了),立刻离席到厕所泪流满
面(第几次痛哭?)
      
      镜头七:大量杨振宁与李政道交恶的新闻报道(特写:时间跨度达四十
年)的镜头切换,其中数分钟杨振宁对**某传记作家细数当年某年某月某日某时自
己如何将灵感告诉李政道云云。
        
        镜头八:戈壁滩上,某次核弹点火后未爆炸,众人面面相嘘,邓稼
先说了句“我是总指挥”,然后只身走进实验场双手捧出哑弹。
        
        镜头九:几年后,北京301医院,邓稼先患癌症全身大出血逝世。
又数年,两弹解密,中央始大张旗鼓宣传,邓稼先的名字被世人所知。
        
        镜头十:杨振宁写悼文追念邓稼先,大家恍然:原来两人是校友。

        
        镜头十一:应母校多次邀请,杨振宁毅然决定回清华园定居,在保
留美籍前提下办理中国绿卡,入住装修一新的带电梯的两层别墅,开始教授本科物理

        
        镜头十三:杨振宁通过亲友向媒体透露要和28岁的翁MM订婚(让我
的老灵魂得到。。。)
  
   *******************************************
在一次爆炸失败后,几个单位在推卸责任。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
必须有人到那颗原子弹被摔碎的地方去,找回一些重要的部件。邓稼先说:“谁也别
去,我进去吧。你们去了也找不到,白受污染。我做的,我知道。”他一个人走进了
那片地区,那片意味着死亡之地。他很快找到了核弹头,用手捧着,走了出来。最后
证明是降落伞的问题。就是这一次,伏下了他死于射线之下的死因。
        
        邓稼先在去世前,嘴角出血与杨振宁合影,他是一种壮志已酬,得
其所哉的欣慰。夫人许鹿希说,那时他已是全身大出血,擦也擦不干,止也止不住了
。高强射线导致的不治之症。这是在他手捧核弹头走出放射区时,就心里明白的。

        
        邓稼先有一次开会在西湖,他拉着同仁在“精忠报国”那四个古意
盎然的字前照了一张相片。许鹿希说,邓不爱照相,但这张照片是他自己要照的。当
初随邓稼先一起搞原子弹的科学家,有些中途而退了。因为“没有科研成果,不能家
庭团聚,不许亲友通信。作为知识分子和普通人的生活、乐趣、权益,是必须牺牲掉
的了。
      
      杨振宁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不忠:杨振宁先生在祖国最困难的时候毅然加入美国籍,父亲劝说
也无效,不肯归国效力。拿到诺奖的志得意满的杨因为买不到长岛的房子耿耿于怀(最
后还是屈居在教授区买了房子)
        不孝:加入美国籍,为此事杨的父亲到死也没有原谅他,是为不孝

        不仁: 在祖国富强时,又在与某名牌大学的互相吹捧炒作中,回国
颐养天年,自从回国以来,东走走、西逛逛,忙着走穴炒作,不愿踏踏实实做工作.

        不义:窃李政道的研究成果,得诺贝尔奖,还倚老卖老的将名字写在
李政道的前边,并出书丑化李政道;杜夫人刚刚过世,大一的基础物理刚开课不到半个
学期,就一心想着上帝的最后一个礼物...
        想想学位毕业7天,不顾美国阻挠毅然回国的邓稼先,为中国的国防
核工业呕心沥血,年仅52虽因放射性影响身患癌症去世.
        
        想想同道的李政道先生早年毅然回国,从70年代起,李政道教授为
中国的教育事业和科技术的 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了在中国发展高能物理和建
立高能加速器,后来成为建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北京谱仪和进行高能物
理实验的骨干;1982年当我国高能物理事业举棋不定 的关键时刻,他帮助我国选择
了一个既先进又符合国情 的BEPC方案,并成为当今世界上在c -τ物理研究能区唯一
的高亮度电子对撞机,并做出了重要的物理结果。
        
        想想刚刚过世的陈省身先生,生活俭朴、出钱出力、培养弟子、呕
心沥血,一心祖国科学事业,真泰山北斗。身为科学家,应当规范言行,树学人之楷
模;
  
   从一些以往的传记回忆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杨在人品上不及李正道,
也不及大多数解放初回国的科学家。理由:从年龄上看,李比杨年轻而同时获奖,可
以推知李更有创造力,而杨此后却经常纠缠于论文署名的事情,从中国社会传统可以
知道,大概杨年长处于领导地位,而具体的事情大部分由李来完成(很难想象李不干
什么事却去抢年长又干许多事的杨的功劳),奥本海默也调和不了。杨在得奖后首先
访问了**,李同情红色中国,两人渐行渐远。此后中美解冻杨回国见到老同学邓稼
先竟然鼓动他到美国,稍有头脑的人都知道那时出去了就由不得自己了(邓稼祥说过
,我不会在杨面前透露在干什么,因为杨何等聪明,只要我一说,他就可以推断中国
原子弹研究进展程度),周总理热情的请杨回来为祖国效力,竟被他以国内物理水平
太差而一口回绝。而李、丁肇中访问大陆后积极为国内引进先进设备,亲自安排人才
培训,造出了正负电子对撞机(受到杨的反对好像认为太浪费钱)、加速器、阿尔法
磁谱仪等世界领先科技,李还积极帮助建立两岸骨髓库;即使李远哲这个现在认为是
亲独分子,78年到大陆访问安排他参观景点,他却说时间紧张先看科研单位,80年代
不辞辛苦为大连物理化学所引进了当时国内还没有的部分先进的分析仪器。而杨呢,
只看到他在到处演讲,唯恐人们不知道他除了第一个华人诺将外还有一颗赤子之心,
到处与各地官员会面(好像与现今搞“学术政治”的科学家有某种相似),也没听说
捐助什么项目,不管是物理的还是人道的,倒是很会节约他自己的钱财,80年代经杨
推荐到美国学习的物理苗子,其中有一个居然人格分裂杀了好几个同学,真是“慧眼
识英才”。50年代没回来现在回来定居,领取“上帝最后的恩赐”,名利双收,果然
是学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佩服佩服
       邓稼先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10年的单身汉生活,15次
在现场领导核试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他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
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例如,核武
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险要时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既加强了
管理,又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
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
。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
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
后,邓稼先仍坚持回……
  1986年,国内公开报道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名字,当年大漠上腾起蘑菇云的
谜底终于揭开。当人们以感激的心情来颂扬这位功臣时,他却平静地辞世而去。党和
国家授予他的“五一”劳动奖章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却永远闪耀着光芒。
        
      ■21岁便在学生运动中担任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26岁在美国成为“
娃娃博士”;取得学位后第九天便毅然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
        
      ■1958年以后神秘地“消失”。在戈壁大漠中,创造出世界上研制氢弹
的最快速度。
        
      ■临终前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作者: 蹲在墙头等红杏    时间: 2005-3-10 18:02

感动中
作者: YOUYOULI    时间: 2005-3-14 21:34     标题: 顶一下!


作者: Jessica2002    时间: 2005-3-15 00:18

ding
作者: 蚂蚁    时间: 2005-3-15 01:03

hao ,hao .
作者: zissi731    时间: 2005-3-15 10:34

感动啊,像邓这样的人毕竟太少了。。。。
作者: HeAdT@N    时间: 2005-3-16 11:02

Originally posted by antoney at 2005-3-15 10:42:
选择生活方式自由,还没要到扯上爱国主义高度的必要。邓稼先未必不在心中某时某刻后悔当初的决定。正常人在思维正常情况下没人不会走利益最大值这条路,不管对邓稼先和杨振宁来说,最多价值观不同,注重的层面不同 ...


爱国者所得的就是爱国的快感
叛国者所得的就是叛国的快感

养父母=孝,不养父母=不孝   无里头么?
无论如何后一个等式应该成立吧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