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散人新书章节精选推出,以飨广大热情朋友! [打印本页]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5-4-25 18:28     标题: 散人新书章节精选推出,以飨广大热情朋友!

欧罗巴的苍穹下:西方古建筑文化艺术之旅

目录


第一章 生亦何欢——由众神托付给公民的古希腊
第一节 千年迷宫
第二节 巨人城堡
第三节 公民城邦
第四节 雅典卫城
第五节 三位一体
第二章 欲望豪筵——古罗马,天堂与地狱并陈的人间
第一节 七丘帝国
第二节 永恒之城
罗马广场
大角斗场
第三节 垂拱而治
拱券与原始混凝土
凯旋门
穹窿与万神殿
第四节 功能都市
大浴场
引水道
罗马大道
帝国的倾覆
第三章 东成西就——偏安的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和中世纪初期分裂的欧洲
第一节 人神合一
君士坦丁堡
圣索菲亚大教堂
“希腊十字式”教堂、圣维塔莱教堂和圣马可大教堂
第二节 原罪网罗
“拉丁十字式”巴西利卡
加洛林时期建筑
奥托时期建筑
罗曼式建筑
第四章 死亦何苦——逐渐浮出“黑暗中世纪”的欧洲
第一节 法兰西梦
圣丹尼教堂
夏特尔主教堂
巴黎圣母院
亚眠主教堂
圣礼拜堂
第二节 德意志魂
科隆主教堂
乌尔姆主教堂
弗赖堡主教堂
第三节 四隅回响
米兰主教堂
锡耶拿主教堂
阿西西圣弗朗西斯科修院教堂
英国哥特
第五章 宿梦清晨- 文艺复兴号角中惊醒的意大利和渐次苏生的欧洲旧大陆
第一节        百合之都
圣母百花大教堂
君主广场
文艺复兴式教堂
美蒂奇宫邸
第二节        群星璀璨
新圣彼得大教堂
帕拉迪奥风
第六章 沙龙媚色- 步入近代社会的欧洲,客厅里、园林外的巴洛克艺术
第一节 曲堂广场
罗马耶稣会教堂
罗马四泉圣嘉禄教堂
维也纳卡尔教堂
圣彼得大广场
第二节 方庭阔囿
卢浮宫
凡尔赛宫
第三节        袅袅余音
洛可可
新古典主义风格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5-4-25 18:33

自序

当青春如同一壶好茶终于经不住取汲而渐渐淡去香气的当口,我忽然意识到了周遭世界其实并不会因为自己的存在而发生什么质的改变,既如此,作为红尘一份子尚且能够做到的,也许至多就是去完成某些不俗的发现。
负笈海外的初衷,其实不外是延续这种发现的固执,而在新奇陌生的环境中,随时发生的对照和反思心理,使得新知和成见相互摩擦并时刻洒落某种意识的细屑,若干年之后,居然也便成就了沉甸甸的思维素材。当友人建议不妨将其加工为精神食品以飨大众时,固然对于其中的营养程度缺乏信心,却也以为如果发现的碎片能够构成发现的结论,也许长久以来在茫然中重复的发现行为也就能因此证明自身的意义,似乎也未可知呢?
    本书的选题虽然多少有些偶然,但是在利用素材的积累这一点上,却也实属因缘契合,首先经过这些年在德国学院中的专业教育之后,便诧异地发现国内相关领域内相当书籍资料内容的不完整和资料的陈旧、体系的不科学和陈述的差错,从这个角度看来,做一些建设性和纠正性的工作实属学术义务;其次就从当前西方各种主流译著来看,存在着很严重的翻译质量和准确性问题的同时,多数作者立场鲜明的以西方世界为核心的文化视角尤其会令一般读者感到困扰,心态开放的文化参照借鉴是始终必要的,但是完全被别人控制了话语权并丧失了立场和批判的能力就非常的可悲而且危险,所以,从自己的民族和历史的立场出发,进行一种自信和自省的中西和今古文化比较,在我看来是很有现实意思的切入角度;再次,对文化对象的最生动到位的叙写,从来都是来自于实地实景的切身体会,道听途说和迷信典籍的方式的结果往往是貌合神离,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曾在欧洲各国有广泛深入的游历,自然更有条件来传达本人第一手采掇的所感所悟。
本书是作为文化史来书写的,所以始终尝试着容纳和穿插尽可能多的视角和层次,正因为这样,我们希望本书不仅仅能够激起建筑爱好者的兴趣,更可以为更大范围内的读者作为历史参考书、旅行指南书、艺术风格参考书、工程美学参考书和文化心理学参考书等等来阅读,这心思看起来似乎有些贪心不足,但是其中的用心其实还是指望通过自己提供一些思路和提示去启发和帮助读者们开始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发现和还原一种全面而真实的历史。利用自己的发现去帮助更多的人实现他们的发现,也许这才是一种真正精彩的发现。
由于成稿仓促,疏漏毛糙之处,在所难免,因此恳请各位方家以及友人慷慨提出批评指正,完成另一种善意的发现,诚如是,则不胜感激之至。

宇文鸿吟

2004年7月于北京
作者: djowen    时间: 2005-4-25 18:35

联系国内的朋友,准备出盗版

彻彻底底黑了你,活活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5-4-25 18:38

第一章        生亦何欢
- 由众神托付给公民的古希腊


对西方建筑艺术史的叙述,如果是按照时间轴作为线索的,古今中外几乎无一例外地以古希腊建筑史为开端,其实这一点本身并不是完全没有商榷的余地的:
首先,在全世界的维度上看,古希腊文明是相对后起的文明,起码是和我们耳熟能详的四大古文明无法相提并论的,而且在事实上,古希腊文明的源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附近的更古老文明的启蒙和影响,特别是埃及文明和两河文明,所以,如果严格地讲来,它是不能作为一个真正的文化源头加以定位的;
其次,即使是局限在欧洲范围内,古希腊也不是唯一的闪烁过早期文明火种的地方,根据近年的考古成果,在北部,从今天的英格兰到日耳曼的广大地区,一个与古希腊大约同期的高度发达的古代凯尔特人的巨石文明正在被重新拂去封尘,英国著名的巨石阵和世纪末轰动德国的考古发现 - 精美的镶嵌有黄金日月天象的青铜盘,极有可能就是其遗物。
尽管有这样的顾虑,我们还是决意维护这一叙述传统,却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首先,如果我们要接受经院艺术史论中对“西方建筑艺术史”的传统定义的话,就得同时接受一种默认的文化区划-对“西方”和“东方”的区划,而这个区划却是和我们国人自己的习惯理解颇有所出入的:在西方传统的文化观念里面,“西方”的概念仅仅包含了欧洲的地理范围,从乌拉尔山脉以下经过黑海到巴尔干半岛就是其界限,而从小亚细亚开始以东就全部属于“东方”的范畴,甚至像非洲的北部和东部地区都被归入神秘的“东方”里面,因为美洲和非洲西部南部的存在是欧洲人在相当晚的时候才经过地理大发现认识到的,所以在文化区划上面则很尴尬地落在了“西方”和“东方”之外,一个被称为“新大陆”,一个被称为“南方的黑非洲”。这一点和我们所习惯的西藏新疆的疆界以外的地方都属于“西方”的观念当然相差很远,其实这一现象的发生机制很简单,并不是只有中国人才有那种典型的身处世界之枢,四维中央的自大观念,为落后的交通手段所束缚从而眼界狭窄的古人其实多会这样自然而然地从身边开始推想世界的形象,欧洲人也不能免俗,直到今天仍然继续在绘制世界地图时将欧洲版图放在中央,并且以欧洲为圆心画辐射圆,将土耳其称为“近东”,将两伊和阿拉伯世界称为“中东”,而山高地迥的东亚和东南亚自然就成了“远东”了。话说回来,在这样一种概念定义下,其他的古文明如埃及和两河就自然被排除在了“西方建筑艺术史”的研究范围之外,而欧洲土生的古希腊文明就名正言顺地坐正,而在该领域内作研究就不能不以此为始了。对这样一种多少来自潜意识的人为拔高,我们尽可以从比较激进的角度将其抨击为西方文化霸权心理的延续,也可以以挑侃的态度讥讽其掩耳盗铃,但是在当前该领域的学界研究中,客观地讲,还是西方传统史论的天下,从概念到体系,从资料到研究,基本上都是自负的欧洲人的成果,一时还无从动摇,也许在将来全新的世界经济文化新秩序之下,会有全新的史论概念体系和价值体系诞生的一天,但是那已不再是本书的目标和责任所在了。所以,在这里采用传统的叙述体系,不能说是一种主动的维护,只能说是一种被动的尊重吧。
其次,采用古希腊作为建筑史的开端也有其确实的现实意义,因为古希腊时期产生的建筑艺术风格和样式,早已在事实中成为一种最高的典范,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当时的文化风格和气质,为后来的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调,并且在事实中成为西方文明一次次由颓唐迷失中醒觉振作起来的根本精神源泉,所以,基本上为古希腊文明所定义的“古典文明”(Classical Civilization)乃是西方最重要的文化原动力之一并保证其将来在世界范围内的辉煌前程,同时又对整个世界的文明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那么,还它以一个相应崇高的位置原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其实,也正如房龙谈到过的,历史上的各种划分人类艺术的尝试,都不过是权宜之计,好像火车的列车时刻表,是可以随时变更的。任何一种以序列为基础的学术体系,原本都没有什么神圣不可动摇的必然基础,它们只要能够达到明晰和准确陈述事实的目的,就算完成了自身使命。

(注:东西区划观念的演进 - 欧洲基督教化之后,普遍接受了圣城耶路撒冷是世界中心的观念,但是这也只是将他们观念中的文化区域中心稍微东移了一点点,而这种东移又是和历史上东罗马帝国的长期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以及同期西欧战乱频仍文化倒退的历史不无干系的。
此外“西方”和“东方”概念在比如德语中另有一种很形象的表述,“西方”叫做“Abendland”,意即夜暮大陆,而“东方”被称作“Morgenland”,意即晨昼大陆,很明白地表述了两地地理位置和时差上的关系。)

以上的文字固然有些即兴发挥的意思,但是换个角度看,却也大概阐明了本书涉及的对象范畴和方法概念,起到了开篇名义的效果;与此同时,又碰巧多少表达了作者写作的时候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态度,又提示了这样一种基调,就是力求周全妥贴却又不刻意回避锋芒禁忌,所以就将其且留在这里,权作一个楔子。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5-4-25 18:40

Originally posted by djowen at 2005-4-25 18:35:
联系国内的朋友,准备出盗版

彻彻底底黑了你,活活


好啊,把价格压下来我好大批送人啊!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5-4-25 18:43

第一节 千年迷宫


古希腊文明的肇始地,是在爱琴海上的克里特岛,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到公元前1400年是克里特文明的发育到兴盛时期。由于文化的核心是海岛,所以克里特文明不是典型的农耕文明,主要的经济支柱是手工业和海上贸易。克里特文明是由海上的近邻埃及启蒙的,但是还是由于海上民族的特质,没有照搬埃及文明的沉重坚厚的大陆性和阴森压抑的冥国阴影,而是按照轻松开朗的海洋性的气质作出了充满明亮实用的生活气息和生命欢娱的个性发展。
克里特文明同时亦被称为米诺斯文明或者米诺安文明﹝Minoan﹞,此称来源于一段著名的希腊神话,而这段神话也是充满了周折。却说古希腊的主神宙斯当年曾化身牡牛将腓尼基公主欧罗巴劫到克里特岛上,诞下子嗣在此为王,传位到了米诺斯二世,国力强盛,海军称霸爱琴海,并且建立了雄伟的宫殿 - 克诺索斯宫。米诺斯曾许愿将海里出现的第一样生物献祭给海神波塞冬,结果出现的是一头牡牛,但是米诺斯因为宙斯的缘故又犯忌不能牺牲牡牛,从而触怒了波塞冬。海神令米诺斯的王后珀西芬与牡牛畸恋,生下了牛首人身的食人怪物米诺陶,举国不宁。米诺斯只得请巧匠代达罗斯在宫殿中修建了一座迷宫将怪物囚禁,同时命令其当时的属国雅典每年供奉七对童男童女满足其贪婪食欲。后来雅典王子忒修斯为了救民于水火,自告奋勇混在童男童女中来到克里特,然后在这血腥的冒险故事里面就出现了一段恰如其分的爱情插曲,克里特的公主阿德里安娜对王子一见钟情,于是暗地里赠送给他宝剑和线团,并告诉他如此这般。于是忒修斯就放开线团为记,深入迷宫杀死了牛怪并全身而退。在归国途中,他不慎忘记将船帆换为约定的作为胜利标记的白色,在海岸翘首以待的老国王爱琴以为他已死,绝望中投海自尽,而从此希腊外海便得名为爱琴海,这已经是后话。
长期以来,世人仅仅以对待文学作品的方式看待这段传说,直到1878年,考古学家们才在克里特岛首府伊拉克利翁附近发现了古城遗址,此后英国人亚瑟•伊文思爵士(Sir Arthur John Evans)在1900年开始集中发掘,终于发现了宏大的宫殿遗址和大批珍贵文物,克诺索斯宫得以重见天日。
这座宫殿始建于公元前20O0年,最后一批建筑完成于公元前1600年,在此期间曾多次受到地震的破坏,因此其中混杂有不同时期的建筑物,但是它们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出流动而随意的艺术风格。总体上看来,这是一组围绕中央庭院的多层楼房建筑群,面积达2.2万平方米,宫内厅堂房间总数在1500间以上,楼层密接,厅堂错落,布置不求对称,出奇制巧,外人难觅其究竟。在克诺索斯宫中所表现的克里特建筑风格主要反映为:较小的建筑单元面积和较低的室内高度,一方面是简洁的直线矩形结构单元,另一方面是众多的单元彼此通过无数的曲折的回廊,楼梯和天井所组成的异常复杂的多维复合体,于是迷宫的印象的确是呼之欲出,名不虚传。在建筑工艺上,则表现为单纯的梁柱结构,墙垣由不规则的石块砌成,支撑回廊的粗拙矮壮的石柱上粗下细,造型独特,同时被粉刷成鲜明的红色和黑色,其流线型的浑圆柱头则是明显受到了古埃及的莎草式柱头的影响。
宫殿内的设施不仅仅是齐全合理而已,就是从现代的日常标准来看,也是相当的卫生而舒适的,里面除了浴室和完善的给排水设施外,还居然有暖气,浴盆和冲水厕所,而这样的奢侈是在此后数千年的欧洲,像路易十四和伊丽莎白一世这类来自显赫王室的角色也没有再享用过的。宫殿里面,有盘旋式的宽阔楼梯间和敞亮的饮宴大厅,地窖里面是宽阔的储存粮食和葡萄酒的仓库,这真是一座周到而人性化的建设。
同时这也是一座华丽而富于艺术气息的建设,在宫墙上面装饰有大量壁画,基本色调是鲜洁明亮的三原色,题材则多是摹写来自现实生活的动植物,其刻画异常生动写实,对动物活泼泼的生命力和动态的准确把握,其中表现出的深刻理解力很可以和著名的西欧史前洞穴岩画作品相提并论。壁画中最出色的两幅之一是在王后寝宫内的“海豚”壁画,表现的是众多的小鱼簇拥着几条恬静优美的蓝色海豚,一同在在珊瑚和海绵间悠游自在,格调甚为雅致安详。另一幅即是著名的“调牛图”,此间的画面立时转为充满紧张感的动态,画中是三个互相配合的成组人物和一头奋蹄摆尾的狂奔牡牛,牡牛前后为二位手腕和臂膀上戴有环状饰物的修长少女,牛背上则倒立着一位深棕色的青年,长发飘逸,身手矫捷。根据学者考证,这可能是一种带有杂技表演性质的宗教仪式,在助手的帮助下,那位青年要在牡牛的犄角和背脊间翻滚腾跃,这当然是极其危险的,可以想见不知多少青年因此命丧牛角之上和牛蹄之下。所以,有学者进一步推论道,这种仪式很可能就是牛怪传说的根源,而表演者就是来自雅典的可怜的童男童女们。那么,传说后来被夸大和妖魔化,也可以诠释为来源于希腊大陆上当时牧马的不发达民族对克里特海岛上面调牛为乐的先进文明的畏惧心理了。克里特文明的确深深地带有牡牛崇拜的印记,在宫殿中还有其它带有牡牛形象的雕塑,甚至连高墙上的城堞都被制成牛角的形状,所以,米诺陶的传说决不能是来自偶然的臆造或者附会。
约在公元前15世纪,克里特文明非常突然地沉默消湮,其消失之神秘令人联想起古代美洲的玛雅文明。最终原因大约是受到自然灾变的打击,比如说在公元前1470年于爱琴海中桑托里尼岛发生的那一次火山超级大爆发,就很可能摧毁克里特王国使其一蹶不振。此次天灾的强度如此恐怖,以至于极可能同时导致了圣经《出埃及记》中所记载的各种天灾异象,以至于劈开了名义上由摩西分开的红海海水。另外一种论点则认为是来自大陆的迈锡尼人的武力入侵结束了其辉煌历史,即使如此,落后的牧马民族迈锡尼人虽然终于克服了对调牛民族的恐惧并且反攻上了海岛,但是他们终究无力再现米诺斯文明的辉煌,只是重新开启了富于个性的迈锡尼文明。
作者: 暗柳    时间: 2005-4-25 19:28

顶!!!

这个马屁要拍blush.gif
作者: foxtail_lb    时间: 2005-4-25 19:35

改了挺多的.但是还是觉得得静下心来读.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5-4-25 19:54

Originally posted by 小水晶 at 2005-4-25 19:36:


哎呀,knossos!我去年去过的!!!


rose.gifrose.gifrose.gif
作者: 沙洲    时间: 2005-4-25 20:00

看着不错, 拍2下~~
作者: 墟晴    时间: 2005-4-25 20:47

怎 么 好 像 有 点 不 适 应 大 段 大 段 纯 中 文 文 字 的 东 东 了 bushuo.gif:D

不 过 楼 主 的 劳 动 及 心 血 成 果 及 智 慧 结 晶 。 支 持 。 。 rose.gifrose.gif
作者: 言舞    时间: 2005-4-25 21:22

写的真不错啊。:

看完了就想到处逛逛,呵呵。dian.gif
作者: lapine    时间: 2005-4-25 22:23

俺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完了,特此通报一声!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5-4-25 22:24

Originally posted by lapine at 2005-4-25 22:23:
俺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完了,特此通报一声!

有错别字么?
作者: shishi    时间: 2005-4-26 06:32

我也来拍马屁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5-4-26 15:46

第二章        欲望豪筳

                 -古罗马,天堂与地狱并陈的人间


挥别希腊辉耀日光下的黄金时代,难免怅然,然而荣衰兴替的无常演绎中毕竟仍有常则;任何一个文明进程,即便也曾成就过无上荣光,终不免强弩之末的一刻,之后历史便淡淡翻过新的一页。其中的无限感慨辛酸,留连企盼,具体而微者,作为有心人的读者在刚刚揭过了适前一页时也许已然有所体会。
收拾心情的同时再举目前眺,我们常常会对身后的经过产生告一段落的意识,不然就是向前进行更上层楼的准备,其实这都大可不必。历史的走向并不是卷线团,卷完了一团找出了线尾后,就扯出另一个线头来重新卷下一团;历史的发展也不像登楼梯,随着一级级通向高处,下面的台阶就消失在视界外,而真正有意义的台阶似乎只有脚下的一级和眼前的一级。历史不是可以人为割裂的,也不是因为其表现为无选择的动态发展而注定不断自我否定扬弃的。历史其实好像是乘船漂流,一路上虽然河流在逐渐扩展湍急,两案的风物也在不断更替,但是一方面,参与的主体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乘客始终是人类本身;另一方面,动态中的客体也没有变换,当初和我们一同启程的上流河水实际上仍一直在伴随着我们,河水就是文化和文明,全部的文化素材其实都忠实地追随我们匆匆前行,虽然大多数处于我们肉眼所不及的河床深处,但是正是由于它们的共同存在才造就了巨大的发展动能;最后,主客体之间的介质也还是那一个,它将我们托在文明的洪流之上载浮载沉的同时又保护我们不至于被摧毁吞噬,虽然长久的磨蚀已使其面貌沧桑敝旧,但是要到达光明彼岸,总归还是要指望它的坚实,这条旧船,就是人性。历史就是以上三部分元素共同参与的运动发展的总和,我们从小读过的那无数涉及古老事物的文字其实都算不得是历史,仅仅是对历史从不同角度的片段记述罢了。
有鉴于此,我们希望不再去重复从前那些对历史的记述,更不希望落到重复对记述的记述的不堪地步。我们所尝试的,是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乘客和舟船在到达了某一河段时刻的总体原初面貌,这面貌不应是断裂的,也不应是健忘的。即使这一尝试事实上还远远无法达到完美还原的目标,至少无憾地加以努力就是了。
眼下我们看到,这条船正漂浮在台伯河上,河边是起伏的小山,河岸是泥泞的沼泽,不过旋踵之间,此间将崛起为一个永恒之城。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5-4-26 15:49

第二节        永恒之城

罗马这个概念有惊人丰富的内涵层次,这要归咎于罗马国和罗马城的之间的特殊微妙关系,罗马国家最初即等同于罗马一城,即便是后来疆界远达天涯之后,国家所辖的万城都敌不过这一城的光芒,而国家最终的败亡也是以这一城的倾圮为标志的。所以可以说,罗马城的兴废荣辱浓缩了罗马国家的沧桑历程,罗马国的历史相当程度上也就是罗马城的历史。罗马城宽容开放,包纳百川,当年帝国从达官贵人到贩夫走卒,从中央官员到戍边士兵,都会骄傲而坦然地说,“我是罗马人。”同时我们却难以设想唐朝西域凉州的赶驼人会自称为长安人,正如波旁王朝的法国科西嘉的乡村牧师不会自称为巴黎人一样,这就是罗马与世界其他都市的区别所在,大概也就是为什么被称为永恒之城的原因吧。
罗马城在几乎整个罗马史中都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聚集了全部最高管理机构,吸纳了来自全国的财政资源,加之每次战役获胜之后都要在罗马的中央广场举行盛大的凯旋礼,陈列掠夺的奇珍异宝、珍禽异兽和奴隶俘虏,这些货宝和劳力大都留在了罗马,成为世代大型公共工程有力的社会资源保障。
罗马建立在七座小山丘上,由北向南分别为Quirinal、Viminal、 Esquiline、 Capitoline(卡匹托尔山) 、 Palatine(帕拉丁山) 、Caelian、Aventine。罗马建城的选址其实令人费解,山顶虽可居高临下,但是七座小山都不算险峻,最高的帕拉丁山也只有海拔五十米,基本上无险可守;另一方面小山虽不高,但是凑在一起却使得地形起伏,甚少可以方便建设的平地;台伯河虽然有航运之便,理论上也提供了不远外的出海口,但是它并非宽阔通畅的大河,每年的汛期又留下了大片的沼泽地。从工程学角度来说,罗马实在不是一块风水宝地,但是自然困难令罗马人没有懒在城墙里面守御的安闲机会,反而在形势所迫之下勇敢地走出去,以攻为守,到更广大的空间尺度中去实现自己的未来,如此看来罗马城本身的局限倒是为其提供了发展的契机。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罗马的创造者罗穆路斯选择了山顶宽大的帕拉丁山为中心城址,而三面悬崖的卡匹托尔山则用来建神殿。当小丘上住满了人后,首位商人王塔克文纽斯(Tarquinius)主持修建了大下水道系统,不仅排干了河边的沼泽地,同时也解决了日用污水的排泻,将罗马从百多年的恶臭中解放出来;由沼泽地改造的空地做为公共场所,为将来的竞技场和罗马广场(Forum Romanum)提供了场址;塔克文又重新规划了街区,将简陋的小泥房改建为有门窗和房檐的房屋,此外又在卡匹托尔山上修建了主神朱庇特的神殿,罗马于是初具都市雏形。第二个商人王塞尔维兴建了被后人称为“塞尔维城墙”的新城墙,将七小丘全都囊括在内,至今我们仍可看到其遗迹。屋大维掌权后,大兴土木,兴建了恺撒纪念堂、屋大维柱廊等公共建筑,除了修复大批神庙和剧场外,又在城里添置了许多水井和水池,提高了市民生活质量。公元64年罗马发生了延烧九日的大火,全城三分之二被毁,据说这是当时的暴君尼禄(Nero)为了得到兴建宫殿花园的场地而蓄意纵火导致的,事后他又以基督徒作替罪羊加以大肆迫害,在观望惨烈火景的时候,他居然还兴致勃勃地弹琴高歌,真算是古典版的焚心以火了。不论此说是否信然,劫后大片的空地令尼禄得以将市容全盘重新规划,街道被拓宽取直,两旁房屋都以正面临街并饰以柱廊,务求整饬美观,同时之间加以区隔利于防火,浴火重生后的罗马反而更加雄伟了。经过八百余年的建设,罗马城由一个数千人的村落跃升为人口超过百万,和当时汉朝的长安并列为世界最大城市。
作者: 墟晴    时间: 2005-4-26 20:55

不错不错 好多图片啊 嘻嘻
作者: 墟晴    时间: 2005-4-26 20:56

感觉读完这本书可以又增长许多知识  ding一下yes.gif ...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5-4-27 16:55

第三章        东成西就

               - 偏安的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和中世纪初期分裂的欧洲


西方古典时代的基本理念 - 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经过希腊人的定性后,遭遇罗马人的轻浮注脚,以至发展到贪欲泛滥、无耻荒淫的境地。人性的发育完全为物欲所禁锢,文明的进取竟使人族沦为最凶猛的兽类,罗马的陷落和帝国的崩溃象征着自由放任的人性发展模式的破产,文明古都居然由乌合之众蹂躏,这段历史公案乍看费解,若是换个角度,事实完全可以这样演绎:文明化的然而病态和软弱的人猿为相对未开化但是健康坚忍的人猿所击败,多半这才是个中玄机所在。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代表欧洲实现过的高度文明的残余因子,遁向东方,投入中东古老文明中心的怀抱,这似乎是一种皈依或者回归,但是最多不过完成了融合的效果,并未带来多少新鲜推动。再度为野蛮氏族所淹没的欧洲,原本很可能就此沉入蛮荒,成为又一个非洲;或者从零开始重新启动另一轮文明进步的轮回。所幸这两种可能均未发生,欧洲举着一支全新的理念火炬走上了另一条道路,这一理念就是基督教,而其文明源动力,仍然来自遥远的东方。
基督教滥觞于犹太教,而犹太教则是犹太民族的立族之本,依仗对古老教义的不移虔信,命运多舛、颠沛离散的犹太民族才得以始终保全鲜明民族特征并一再挣脱消亡命运。犹太教的最高典籍是犹太《圣经》,亦即广泛流传的基督教《圣经》的前半部 —《旧约》,它最初是一部口耳相传的富于神话色彩的历史著作,正式成书之后由历代抄经士认真誊写,流传数千年而绝少纰漏更动。其内容集中反映了犹太民族的世界观和社会观,其中记述了由上古创世神话和列祖谱系到犹太族的发生发展和立国过程,此外还有由先知摩西和上帝耶和华立约所订立的“十诫”构成的最基本道德法例,《旧约》结尾部分记载了犹太国定都耶路撒冷并实现短暂兴盛后,国家被亚述所破人口被虏,以及数百年后犹太民众获准回归故土并成为罗马帝国臣民的史事。公元元年,又一位先知诞生在巴勒斯坦的伯利恒,30岁之前他一直默默无闻地做着木工活,可是有一天他忽然走出家门,宣称自己的真正父亲不是老木匠约瑟夫,而是至尊无上的神明耶和华,至于他自己就是为苦难民众所长久期待的救世主弥赛亚。这时众人才开始惊讶地注意到这个名叫耶稣(Jesus)的瘦削青年,耶稣离家流浪,一路上施行奇迹,变水为酒,用五鱼二饼款待五千人,将盲人复明,令死人重生,处处引得人众惊叹匍匐。在他身边有了十二名门徒扶持之后,大概耶稣觉得羽翼丰满了,于是前往耶路撒冷要救民于水火,他进入圣殿驱逐无视律例的生意人后开始施教,对旧派宗教领袖造成事实挑战,后者对其影响力深为不安,便阴谋诬告,借助罗马总督之力将这个危险人物捉拿归案,侮辱折磨之后将其钉死于髑髅地的十字架上。耶稣死后,其精神不灭,众弟子奔赴帝国各行省,鸣冤申诉的同时不遗余力地宣扬导师的宗教思想,他们各自将耶稣行传和传教经历记录编撰,遂成就以四部《福音书》为核心的文献集,亦即所谓《新约》,新旧约一同构成的《圣经》奠立了基督教的理论基础。基督(Chirst)来源于希腊语的“受膏者”,意思相当于犹太希伯莱文的“弥塞亚”,是对耶稣的敬称。
罗马帝国的管理者最初对基督教态度宽容,正如对犹太教和其他宗教一样,在他们眼中,异族所崇拜的神和他们自己的纷纭众神同是这世界上的客观存在,差异只不过在于他们各司其职分辖一方。对耶稣的处决其实也并非宗教迫害行为,在当事的罗马官员看来,自己只不过是在维护社会秩序,而不走运的耶稣碰巧表现得像一个聚众滋事应当严打的异端罢了。真正使得基督教引起当局严重忧虑的,却来自于耶稣倔犟的门徒们发起的传教活动,他们好似一批生命力极强的火种,很快使得帝国全境都弥散祝祷弥赛亚的圣烟。在帝国晚期,不论是醉生梦死的贵人抑或朝不保夕的贱人,都以各自的方式体验着意义的真空和希望的幻灭,巨大的空虚和恐惧感带来浓重的末世气息,可是在原来那些自私自足的神祗那里却早已无法再找到精神寄托了。人们转向宽容体恤的耶稣基督那里寻求安慰,在他的指引下寻找生死福祸这些终极困惑的解释;对那些来自弱势阶层的信众来说,来自教会组织的关怀庇护尤有其现实意义,因为所有的基督徒都应互以兄弟姐妹相待并互助互爱,在他们的名为‘阿加比”(希腊语的“爱”)的日常聚会里,他们用虔诚克己的行为互相鼓舞和感染,使生命重浴人性的光彩和关爱的暖意。
这种陌生的一神论教义对罗马的多神论传统产生了明显侵蚀,势不可当的蔓延态势更令当局忧心忡忡,随之而来的便是有计划的宗教迫害,在约三百年内大批教徒遇难,稼祸于人的尼禄尤其血债累累。名列十二使徒之首的圣彼得亦于公元64年在罗马殉教,十分谦逊的他上十字架时执意要求被倒挂,以示对恩师的尊重,而其他的使徒也多以身殉。残酷迫害使得基督教会转入地下,这可是名副其实的地下活动,因为当时为了隐蔽,很多教堂被建到了地下室或者隧洞里面。出乎官方意料的是,迫害没有达到扼杀基督教运动的目的,反而将追赎原罪的人间地狱景象描绘得分外有说服力,更在赠送殉教的荣耀光环的同时帮助死难者们登上了通往天国的直达车,基督教会的影响力因此逆流而上,不可遏止。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 Constantine the Great )的母亲就是基督徒,他看到基督教信众其实多是规矩顺从的良民,当他在权力争夺的决定性战役之前在梦中得到耶稣的祝福并最终取胜后(此战役的情景被表现在了罗马的君士坦丁凯旋门上),被奇迹打动的君士坦丁遂决意解放基督徒并于313年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而且自己也在死前受洗皈依。皇帝狄奥多西( Theodosius )于391年更将基督教定为单一国教并废止其他宗教的流传,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揭开了欧洲的新纪元。
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基督教会内部也出现了分庭抗礼的局面,且于罗马和君士坦丁堡各自成立教廷,西部称天主教(Catholic),东部称正教(Orthodox),俗称东正教。伴随着宗派的劳燕分飞,安置和寄托宗教理念和活动的宗教建筑也出现了风格大异其趣的各自发展,在大致相同的时期内,两种主要的艺术流派分别在东罗马帝国和西欧大陆滋衍,它们就是拜占庭风格和罗曼风格。至于下面就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将两种风格分别来加以解说。
作者: 安雅    时间: 2005-4-27 17:01

签售签售!!!波鸿大学食堂吧!!!
作者: 墟晴    时间: 2005-4-27 17:47

(再上来拍几句 嘿嘿嘿:D:。。。

大略看了一下 后有时间再仔细看 觉得写得比原先想象的生动有趣:D。。

恰好能满足补充一些欧洲人文文化方面知识的愿望和需求 不错不错!!!! 支持支持。。。。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5-4-27 18:56

第二节        原罪网罗


拜占廷文化在古典遗产和基督教虔诚之间心存侥幸地徘徊,行为中也不断地重复着犹豫和妥协;而在几乎由零起步,全盘新鲜接纳基督教的西方蛮族王国那里,情况又有所不同。对许多刚刚告别了游牧生活,在新领地上开始陌生的农耕文明的部族来说,割舍旧有的模糊的自然神崇拜并不是什么痛彻骨髓的事情,反之,在温文尔雅、口若悬河的基督教传教士那里,他们首次体会到文字历史和典章礼仪带来的文明震撼力,他们的宗教皈依并不完全是一种赶时髦的冲动,更多还是对一种可靠世界观的渴望,以便全面理解和完整把握周遭客观世界,这种需要的出现本身就是人的灵智和理性初步文明化的表现。而在当时整个欧洲大陆,好像扫盲工作队一样深入穷乡僻壤踩点的无数葛衣麻鞋的褴褛传教士,随身带去的就是这样一套全面解释。当蛮族们欣然放弃自身充满神话和象征色彩的朦胧粗糙世界观,接受了圣经的说教后,无不因为心目中豁然开朗而欢喜雀跃,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自己放弃的观念虽然粗陋,却至少仍有无数鲜活生动的彩色;而到手的新观念,固然齐整清晰,全貌上却是一片肃杀的黑色,黑色下时隐时现的则是名唤解脱的枷锁。
西罗马帝国崩溃后,蛮族以部族为建制在废墟中四下横行,带来连绵混乱和破坏,当欧洲已经没有什么值得劫掠的目标后,有的部落甚至渡海打到北非去了。但是相对有远见的部落却及时圈占了肥美的土地,开始打造立国的基业,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日耳曼人中的一支法兰克人(Franks),他们在高卢北部建立了墨洛温王朝(Merovingian),其精明的国王克洛维(Clovis)联合了法兰克各部落,他通过皈依天主教又赢得了教皇和高卢人的同情,从而建立起包括现在德法疆域的强大王国。克洛维的后代昏庸无能,国权旁落,宰相矮子丕平(Pepin the Short)是一位曹操式的人物,花言巧语居然劝得末代国王出了家,他于是在751年称王,创建了加洛林王朝(Carolingian);丕平之子就是英明神武的查理曼(Charles the Great),又称卡尔大帝,他征战一生,开疆拓土,征服了除去西班牙、北欧和俄罗斯的欧洲大部,几乎重新统一了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声威赫赫。公元800年圣诞节,教皇利奥三世(Leo III) 为他加冕,承认他作为罗马皇帝继承者的地位,查理曼遂成为西方无可争议的新统治者,接受了“奥古斯都”的欢呼拥戴。
惜乎查理曼帝国的崛起却只不过是昙花一现,查理曼于814年去世后,帝国被继承人分割,之后又很快陷入分崩离析局面。这为侵略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南部的穆斯林、北部的维京海盗和东方的中亚游牧民将欧洲团团围住,杀人放火四境不宁。这一时期较大的两个强权是:由法兰克人继续掌握的高卢演化而成的法兰西和日耳曼人控制的日耳曼尼亚,后者包括原查理曼帝国的东部,即现德国和中欧地区,日耳曼尼亚当时处于松散的部落联盟形式,尚未过渡成统一国家。话说教皇失去了查理曼这座靠山后,不堪意大利诸侯之扰,遂向日耳曼人求援,萨克森首领奥托(Otto)立即赶来成功救驾,教皇于是投桃报李,赏给奥托“罗马皇帝”的虚衔。奥托得意洋洋,回去后就在自家的花果山上竖起了“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大旗,一直招摇到了1801年,可是直到它被拿破仑的战车推倒为止,所谓的帝国始终是有名无实,处于分裂局面,恰如整个一盘散沙的欧洲。就这样,动荡和分裂构成了欧洲中世纪前期的主旋律。
当原蛮族君主们一批批地率众拜倒在教会圣坛前面时,其动机其实非常暧昧,他们才没有被教理所宣扬的博爱所感染打动,而是看到了宗教工具的多重效能,即一方面可以得到教会组织的拥戴,一方面可以利用教化奴役民众。与此同时那一个个道貌岸然的教皇,与其说是圣洁的代言人,不如说更像些精明的生意人,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公众影响力的分量,所以也极其热心地在诸侯们那里寻求一个好价钱,很多时候他们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诸侯更没有什么两样,当野心家登上这个宝座的时候常常不会满足于在教皇国里独霸一方,当他们进而要求凌驾于所有世俗君主之上的至高权力时,必将引来又一阵腥风血雨。宗教好像一张天罗地网,上面有两个绳纲 - 君权和教权,国王和教皇合力将这张大网抛在百姓头上,小民没有一滚有幸得脱,而罗网上面的无数坠子,就是星罗棋布的教堂了。

“拉丁十字式” 巴西利卡

坠子里面最沉的一粒应属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St.Peter Dom)了,该教堂为了纪念殉教的使徒圣彼得选址于其当年的受难地上,教堂最初采用的是巴西利卡式,但是形式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长方形平面,而是经过了发展的所谓“拉丁十字式”,“拉丁十字”与拜占庭式的“希腊十字”的区别在于十字不再是等臂的了,其横臂要短于纵臂,而横臂是将后殿部分的两端加长后,突出长方形轮廓外形成的横厅。在老圣彼得教堂里面“拉丁十字式”的特征十分明显,整个大厅被立墙在靠后的位置上隔断为前厅和后厅两部分,前厅被2道柱廊和2道拱廊分割为5个部分,分别是宽阔的中堂和4个较窄的侧堂,列柱支撑的一段墙面,从中央到外墙逐级降低,屋梁就歇在这6段墙面上头,斜坡面屋顶分成两段,中央托高出一截来,一方面是为了使结构更为曲折高耸较有纪念性,而且从屋脊顶端看去十字形就更加明显;一方面也是为了创造一段可以开窗向幽暗的中堂提供光源的墙面,其造就的屋顶效果有些近似中国的宫殿的重檐。前厅与后厅,同时也是纵厅与横厅相交的地方有一个巨大的圆拱,为放置着圣彼得遗骸的后殿做了一个着重的眉注,这个圆拱取了古典凯旋门的形式和内涵,象征着耶稣对死亡的征服。后厅狭长,中央有向后凸出的半圆形后殿,用于安置祭坛、教皇宝座、教会人士的座席等,后来因为唱诗班也出现在后殿里面,空间显得局促了,所以半圆后殿的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教堂的主体面积并不太大,但是却有相当广阔的前庭,面积几乎与外厅相等,前庭被柱廊围合,形成封闭的广场形式,庭中有象征洁净灵魂的喷泉,而且外面有非常雄伟的近似凯旋门样式的连拱门廊,这一切都明显来源于罗马的古典传统并带着罗马广场的痕迹,这也说明了当时的建筑师已经意识到巴西利卡教堂的外立面缺乏纪念性,所以不得不着意添加古典元素进行平衡和强化;教堂的正门从而在事实上提置到了前庭外的门廊处,同时巴西利卡的正门则完全消失在了环廊之后,这是非常巧妙而且理智的利用综合空间改观提升建筑视效的手法。巴西利卡的弱点不仅仅在外部的平板单薄,内部也经不起推敲,其屋顶虽然简洁轻巧,但是梁架结构限制了净空发展,高度和宽度都有限,而且墙臂要完成承重的功能,开窗较小,所以内部相当阴暗。此外其木制梁架暴露在半空中,既不美观,防火性能也差,砖砌的墙体也不够厚重华美。旧形制限制了它行使天主教最高枢机教堂的功能,所以在16世纪这座建筑被拆除,原址上修建起了外观和内部都更加宏伟壮丽的全世界最大的新圣彼得教堂,旧的巴西利卡教堂遂不复可见,但是直到今天其遗址还是可以在新教堂的地基下的通道中看到些片断。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5-4-28 18:48

Originally posted by 安雅 at 2005-4-27 17:01:
签售签售!!!波鸿大学食堂吧!!!

需要做一个市场调查吧?
作者: dayuangui    时间: 2005-4-28 19:56     标题: 言之有物,读的很爽,有点像大学里读到

一本比较经典的专业教材一样;还有点像读史记的感觉,需要慢读,仔细体会。

不过先说一下,我可是把此都另存为了(觉的另存为好像比收藏更保险些)。
买不买书也得看机会和后续的情况了11.gif(本人自觉不是很厚道地说)。
作者: 雪千寻    时间: 2005-6-16 13:06

rose.gif uncle, gut gemacht!14.gif14.gif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