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揭密中国27位名校花背景
[打印本页]
作者:
shishi
时间:
2005-5-18 17:24
标题:
揭密中国27位名校花背景
在这里,你完全可以把这些明星当作普通人来看待,她们目前的状态或生活方式也许正是你最向往的、最羡慕的,我们汇集了这些女名人的教育及生活背景,找找看,也许您和谁还是校友也不一定呢!
这些中国的名女人,她们或由于美貌、智慧、学识、出生、个人奋斗,或仅仅是由于机缘巧合,而成为了某一个领域的明星,在她们的身上或许有着一些争论,但是,这些争论未能遮盖住她们的光芒,反而愈加璀璨,这说明她们的确是与众不同的……
作者:
shishi
时间:
2005-5-18 17:26
王菲
美国修读音乐
英文名:FayeWong
曾用名:王靖雯
出生地点:Beijing(北京)
生日:8thAugust,1969
生肖:鸡
星座:Leo(狮子座)
身高:172cm,5'7.5"
体重:约50kg
教育程度:高中(北京市东直门中学)
家庭成员:Father,Mother,ElderBrother和女儿窦靖童
唱片公司:百代唱片有限公司
在无孔不入的网络上,
可以看到王菲少年时代的照片。一大群天真烂漫的孩子里,不难找出王菲,和现在一样的大眼睛,一样敏感的眼神,一样瘦削的身段,一样紧闭着的嘴唇。那时她就有一张引人注目的脸,是班上最美丽的女生。
然而不是每一个美丽的女生都能像王菲一般,有那么多的机遇,有那么传奇的故事。她在青春时代,就在整个华语歌坛拥有了傲人的成就,将近七年的时间里,她的对手早已改朝换代,只有她屹立不倒,连疲态都没有;无论谁试图对华语歌坛进行回顾或是展望,王菲一定是不得不最先提到的名字之一。让我们一边听着王菲的音乐,一边打开王菲的成功秘笈,把玩她的七种武器。
其一:把握机会。
幸运之神当然不会永远厚爱一个人,然而王菲和大多数人相比,显然更对幸运之神的胃口。无论是张学友还是梅艳芳,林忆莲还是苏永康,在歌唱事业上都经历过大小的波折起伏。然而王菲的事业曲线却始终呈现出上升趋势。当年如果她完成了厦门大学的学业,找一份安定的职业,她的音乐天赋大概就此埋没于民间;当年如果她在香港专心于模特事业,现在也许早已退居幕后相夫教子;当年如果她满足于新艺宝唱片公司给她设计的玉女歌路,现在可能早已变成自费歌手;王菲总是能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紧紧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会。
其二:绝佳的音乐领悟力。
无论报章杂志如何渲染王菲拥有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王菲其实并不是一开始就表现出让人注目的音乐才华。八十年代末,她在北京出的口水歌专辑中,她完全是一副甜甜的小邓丽君模样。然而她是绝顶聪明的,无论是窦唯的音乐理念,还是酸草莓、比约克、极地双子星的音乐路线,都在她的心中留下了巨大的影响,她很快就结束了追随与模仿的阶段,再出现的王菲,犹如脱胎换骨,无论外表还是内在,皆修炼成巨星之形。
其三:才情。
她总是能找到恰如其份的音乐与语言来表现她对于世界、人生、爱情、自我的敏锐感受。她写的曲,作的词,在MTV以及电影中惊人的表现力,使人完全相信,这是一位用头脑唱歌的女人。
其四:窦唯。
这个才华横溢的男人,首先是她的音乐老师,其次才是她的爱人。然而外界都相信她付出了更多。她以天后之身,为窦唯早起去公厕倒痰孟,衣衫不整的照片是香港娱乐版的头条,大家都感动了;和窦唯结婚,报纸上用的是“下嫁”二字,为王菲赢得巨大好感的同时,给沉默寡言的窦唯带来巨大压力;窦唯别恋,她冷静而理智,本来等着看她笑话的人大失所望,舆论对她给予无限同情。窦唯在不知不觉中牺牲了自己,造就了王菲。
其五:大胆。
只有她敢回应记者“关你什么事?”只有她敢给媒体一张冷脸。换成别的歌手早给封杀多少回了,只有她,越凶,大家越欣赏她,都说这叫酷,叫有个性。她也敢由着性子和小她十岁的谢霆锋闹恋爱,没人相信他们会结婚生孩子,也没人因此而厌弃她。
其六:唱功。
极有表现力的声音,有点小女孩的清亮天真,又有着女人的暧昧缠绕。她对于歌曲的再创造,总能提升一首本来平庸的歌。她的歌几乎都很难唱,歌里那些大段的、华丽的哼唱,使很多人望而却步。
其七:美丽。
王菲站在台上,不知多么有形。高得恰到好处,也瘦得恰到好处,对于衣服,她的品位几乎无可挑剔。从熊猫眼、眼泪妆到蝴蝶妆、晒伤妆,她的每个造型都让人惊艳,而每个试图模仿她的人却全都惨不忍睹。
作者:
shishi
时间:
2005-5-18 17:27
以用“不老的美丽传奇”来形容这个传奇的中国女子。在影坛,
被公认为国人及外国人眼中最美的东方女神。她与导演张艺谋搭档的多部作品均享誉世界。2003与孙周合作《周渔的火车》。现计划和孙周再次合拍一部新片。大家对她与孙周的合作能达到她电影事业上另一个颠峰拭目以待。
巩俐1965年生人,山东济南人。
1985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留校任话剧研究所演员。大学二年级时,她被首次执导的张艺谋选中,在影片《红高粱》中扮演女主角儿。巩俐的表演虽略嫌稚嫩,但清新可人,显示出良好的潜质。而随着《红高粱》的声誉日隆,巩俐也在海内外声誉大震。
1988年在影片《代号“美洲豹”》中她饰演护士,获第十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
1989至1990年间,巩俐又主演了两部张艺谋执导的两部影片《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都是旧时代深受家族压抑的女性形象。
使巩俐的表演迈向高峰的是1992年张艺谋执导的《秋菊打官司》,片中演员赋予角色的生活实感深深打动了观众,秋菊不仅使巩俐荣膺“金鸡”、“百花”双料影后,而且在第4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女演员奖,这是大陆女演员首次荣获国际大奖。
她与张艺谋合作的影片还有《活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与其他导演合作过《霸王别姬》、《画魂》和《风月》等。她还拍了不少香港娱乐片,像《古今大战秦俑情》、《天龙八部》、《唐伯虎点秋香》、《西楚霸王等》。
作者:
shishi
时间:
2005-5-18 17:28
1979年2月9日出生于北京的章子怡,
父亲是电信局干部,母亲曾是一所幼儿园的老师。儿时的章子怡长得瘦瘦的,小小的。母亲的同事看她这么单薄,建议她学体操,于是妈妈把她送到宣武区体校,恰巧这一年没有体操班,老师建议她去学舞蹈。
就这样,8岁的章子怡走进了宣武区少年宫学习舞蹈,她的启蒙老师也是当年淘金的启蒙老师。3年后,11岁的章子怡考入了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开始了她6年的民间舞专业的学习,并且在94年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中获得了表演奖。这次获奖不但没有使小小的章子怡沾沾自喜,却使她开始了第二次人生选择。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感到了舞蹈表演空间的狭小,她不甘心一辈子做舞蹈演员,更不甘心一辈子给人家伴舞。她要找自己的立足点,找自己的发展空间,于是她想到了戏剧,想到了电影。
在96年她从北京舞蹈学院附中毕业后,顺利地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98年接拍了张艺谋导演的《我的父亲母亲》,这是她演的第一部电影,成功地完成了“我母亲”的角色塑造。1999年,被著名华人导演李安选中,与周润发、杨紫琼合作,参演影片《卧虎藏龙》。同年,荣获亚洲电影交流会“明日之星”奖。2000年,出演春节联欢晚会开篇节目。年初,香港著名导演徐克也相中了她,邀请她在重拍片《蜀山新传》中扮演武艺高强的女将军。7月将从中戏毕业的章子怡,日前已找好了“婆家”——中央实验话剧院。她说自己是个追求稳定的女孩,“有一份稳定合适的工作,心里要踏实些。
如今的章子怡不但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且成了美国“时代”、“新闻周刊”的封面人物,同时获得日本“亚洲第一美少女”的桂冠。2003年,凭电影《紫蝴蝶》成为第56届戛纳电影节上的焦点。
作者:
shishi
时间:
2005-5-18 17:29
张柏芝13岁便从香港到澳大利亚Rmit Holmes College留学。从小就很独立去外国读书,
入娱乐圈都是她自己的决定。在墨尔本读书时曾瞒家里人出去做兼职,作过餐厅侍应点心妹,调酒师,dj等,但她不觉得累,还说很好玩。就是因为可以取经验,学英文和见一下世面!
大家别看张柏芝文文静静,想不到她小时侯的花名竟然是“管家婆”,她从小爱管人,而且是很凶那一种,年小时是班上的风纪总队长,升上中学后当班长;而在家里她大姐性格文静,三个弟弟便都由她管。同学和弟弟有啥不对的,她都会骂会罚,但硬性子的她有时候也会碰钉的时候,同学不支持她,弟弟和她闹僵,最后她才渐领悟到不可以老是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变的。
她到墨尔本是读读第八班,但她觉得同班同学都实在太蠢了,便决定跟校长要跳级。结果一年跳了三班。因为张柏芝的妈妈一直想让她读女校,所以她自己去报考当地非常出名的Camborwell Girls Grammer School,且最终如愿以尝的考上了。
凭借与周星驰合作出演的《喜剧之王》踏入演艺圈,现为香港影坛玉女派掌门人,人气极高的年轻天后。她的作风率性而行,敢言敢为。其作品《老鼠爱上猫》、《河东狮吼》等。
作者:
shishi
时间:
2005-5-18 17:30
赵薇是个健康而快乐的女孩,
是个很感性的女孩。九五年带着几分茫然,几分兴奋来到北京,还没从对古城的新鲜感抽离时,就接拍了三十集电视剧《姐姐妹妹闯北京》饰女主角小雪。
九七年我读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二年级时拍摄了琼瑶最新的一部作品电视剧《还珠格格》饰演火爆而豪爽,古伶精怪,顽皮活泼的主人公——小燕子。
喜爱的衣着:休闲自然
得意的事情:戏拍得成功
英文名:ZhaoWei,Vicki
喜爱的运动:游泳
最满意的身体部份:五官
出生日期:1976年3月12日
喜爱的电影:《Blue》
出生地点:安徽芜湖
喜爱的卡通:Snoopy
初恋年龄:18
星座:双鱼座
喜爱的影星:LeonardoDicapio
抱负:做个全方位的演员
收集品:小熊玩偶
家庭状况:父母,1兄
喜爱的歌星:哈林、张艾嘉
择偶条件:自信、有童心、有主见、负责任、有爱心的人
生肖:龙
喜爱的食物:水果、牛排、朱古力、牛肉乾、肉粽
身高:1.66米
圈中好友:林心如、苏有朋
体重:48公斤
讨厌的食物:荷包蛋、卤蛋、蒸蛋、即食面、糖果
血型:O
性格:温柔、真实、快乐
喜爱的饮品:茶
小学:师范附小
喜爱的颜色:白
中学:第十中学、师范学校
喜爱的动物:小熊
学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喜爱的歌曲:《深秋的黎明》
嗜好:听音乐、游泳、唱歌、演戏、弹钢琴
喜爱的季节:秋天
喜爱的花:茉莉
语言:国语、英语、安徽、上海话
喜爱的国家:法国、意大利
座右铭:机会是给准备好的人
向往的国家:北极、希腊、罗马
作者:
shishi
时间:
2005-5-18 17:31
出生于马来西亚的怡保。从小热衷体育,后考入伦敦皇家舞蹈学院学习,获得高级学位。因一次意外受伤结束了芭蕾生涯。随后在英国转读创作艺术并获得学士学位。1983年她被选为马来西亚小姐。同年,她在澳洲墨而本当选为“Moomba小姐”。
她是一位闪耀着东方魅力的女侠,
她是007系列里首位中国籍的邦德女郎,她还曾经当选过马来西亚小姐。除了不凡的身手,她那独特的气质和迷人的形象也深得人心。褪去银幕上的光环,生活中的杨紫琼也别有一番韵味。
20世纪80年代,杨紫琼进入娱乐圈,以一部《皇家师姐》奠定了自己亚洲首席女打星的地位。1992年,与成龙合作的影片《超级警察3》公映以后,杨紫琼一跃成为亚洲最富知名度、片酬最高的动作女明星。
加入香港演艺圈,拍摄多部电影,历史影片《宋家王朝》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提名,1997年,进身荷里活主演票房热门影片《明日帝国》。更以《卧虎藏龙》获得国内外关注,为演技派动作明星。
在杨紫琼二十多年的拍片生涯中,有一大半时间是在拳脚刀枪下度过的。坚持真打的杨紫琼从不使用替身,即使受了伤也不会轻易退下。所以无论是知名度、还是演技,能与杨紫琼比肩的动作女明星,至今尚无一人。
一部《卧虎藏龙》,让杨紫琼响誉国际影坛。然而她却谢绝了纷至沓来的好莱坞片约,选择回国开办电影制作公司。从影星到制作人,杨紫琼制作的影片获得了不错的票房,也受到了广大影迷的欢迎。
杨紫琼曾经说过:电影是她的全部,电影已经融入到她的生命之中。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那将是她一生的职业。只要有人要看,只要还有人喜欢,她就会继续拍下去,永不停歇。
作者:
shishi
时间:
2005-5-18 17:32
叛逆少女、金马影后、未婚妈妈、两次婚姻、乃至于现在的导演身分,
张艾嘉这位三十几年的天主教徒,还真称得上是传奇人物。对此,她透露自己的确拥有一颗不被拘束的心,充满才华的男子更是让她难以抗拒。
生于台湾。
18岁台北美国学校高中毕业。在学期间即热衷于演唱西洋流行歌曲,并在电视台综艺节目中唱英文歌,后又成为热门音乐节目的主持人。
1972年进入影坛,开始多演出武功片。
张艾嘉说,十五岁时的她相当叛逆,即使被送到天主教学校,她还是常和她人起冲突,并以打架解决,而且她总爱穿著比短发还短的迷你裙,偷偷与外国男子交往,直到妈妈被气得受不了之后,才决定将她送回台湾,叛逆的少女期,一直到十七岁受洗成为天主教徒才结束。
被问及轰轰烈烈的爱情时,张艾嘉打马虎的说:“大家知道就是那两个吧!”由于走过轻狂年少,所以她认为,年轻人谈恋爱应该大胆尝试,满足欲望与仰慕,但是如果想要安定下来,务必找位有责任感的人。回想二十五岁的第一次婚姻,张艾嘉:“六年的记忆只剩一片空白。”
80年代初,在台湾电影陷人低潮时期,张艾嘉提拔、扶持一批年轻有才华的新导演拍摄反映现实生活的本土电影,揭开了台湾新电影的序幕,被誉为台湾“新导演之母”。
作者:
shishi
时间:
2005-5-18 17:32
英文名:SANDY LAM,
4月26日出生于香港。1982就读于玛丽诺中学,1983任香港商业二台全职唱片DJ。
后开始歌唱事业,多次荣获“十大劲歌金曲”奖项。
1998加盟香港华纳唱片公司成为签约歌手,推出多张畅销专辑,成为亚洲著名的实力歌手。
作者:
shishi
时间:
2005-5-18 17:33
这个来自哈尔滨的漂亮姑娘,
生于1979年8月30日。1999年获得上海国际模特大赛亚军以来,事业一帆风顺。2000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模第一,为很多产品做形象代言人,包括美国美神莱宝石亚洲地区形象,温雅染发形象代言人,和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地区形象代表,目前还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
姜培琳,让人最心动的是,在担任模特之余,她还兼有主持人,专栏撰稿和客座教授的身份。这颇具戏剧性的成功离不开她的个性和追求。
美貌不是全部
《追逐虚荣》是姜培琳出的第一本书,抢了模特出书的第一次。书名引来的瞩目是绝对效果显著的,对此,她露出了自信的微笑。“虚荣是我最大的动力。”她觉得自己取得的所有成绩几乎都是来自这一动力。在大学她学的是运动心理学,分配到幼儿园实习时她简直是最没用的人,常常被孩子们气哭。在老师的建议下她不顾家里反对竟然跑到上海去做模特了。带着满腔希望和3000块钱,她参加了有头无尾的业余训练班,游遍了上海的小资风景,在弹尽粮绝时失望地回家参加毕业考试。
初闯上海的惨败并没有使她放弃,1999年她报名参加国际模特大赛,在众多佳丽的激烈竞争中她初赛就遭淘汰,没想到入围的模特中有人被取消了资格,她成为“替补选手”。由于时间太短她连合适的服装都没有,更别说练台步了,“别人怎么走你就跟着怎走”是导演临上台对她的唯一一句叮嘱。凭着自信和倔强,她获得了这次世界大赛的亚军和十佳两项奖杯。谈到自己的一系列荣誉,她并没有否定机遇和美貌的作用,“但是,这并不是全部。在模特圈拥有美貌的人太多了,而且现在评价美的标准也不一样。我的成绩一半是因为我认真。”她会购买能找到的所有世界级设计大师的每一季时装展示会的杂志和VCD,认真地看。这就是她学习的过程。
不会为任何理由勉强自己
对她来说模特生涯只是一种生命体验,一次挑战的结果。她绝不会为了任何理由勉强自己。她的“自私”表现在必须清楚地问明公司每次活动的安排,经济利益,出席场合及各项细节,才会决定是否参加。如果和她的课程有冲突,她绝不会成全别人的需要。“我觉得知识对于我的未来比一次有限收入更有价值。”至于各种形式的Party,她基本是远远避开。
作者:
shishi
时间:
2005-5-18 17:34
Momoco东风卫视的当家主持人,
台湾才女。主持、唱歌、出书,全面发展。陶子成为娱乐圈独树一帜的明星。以利嘴闻名,当之无愧的“第一娱乐女主播”。她的伶牙俐齿、她的善解人意、她的幽默、她的搞怪甚至刁钻,常常为人津津乐道、又怕又爱。
生日:10月29日
籍贯:辽宁
星座:天蝎座
血型:A型
身高:161公分
体重:48公斤
学历:政大新闻系
语言:国、英、广东话、闽南语
运动:都爱
嗜好:收集蜡烛
口头禅:哇哩咧、麦勾共啊、喜安呐(台语直译)
擅长乐器:略通钢琴、爵士鼓
专长:歌唱、主持、写作
特殊专长:说话、逛街
吃的口味:辣、酸、咸
饭量:忽大忽小
最喜欢吃的东西:都爱
喜欢喝的饮料:水
最喜欢的颜色:蓝、白
最喜欢的动物:狗
最喜欢的男歌手:Sting
最喜欢的女歌手:那英
最喜欢的男演员:Tom Hanks
最喜欢的女演员:Julia Ormond
最喜欢的一本书:爱呦
最喜欢的歌路:Blues Jazz
最大的愿望:休假又能赚钱
最想去的国家:意大利
最害怕的东西:蛇
最讨厌的事:天气好还要上班
第一次恋爱:高二
恋爱次数:忘了
未来规划:主持、唱歌、写作、演戏四栖
作者:
shishi
时间:
2005-5-18 17:36
《人物》(People) 杂志称靳羽西为“中国最有名的女人”。《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称她为“中国化妆品王国的皇后”;《财富》(Money)杂志形容靳羽西是“当代的马可波罗”;而美国《国会记录》(Congressional Record) 则称赞她为“真正的平民大使”。
这些美誉从某种程度上精确地刻画出靳羽西女士这位奔忙于东西方之间,
分别以学者、作家、记者、电视人、社会活动家及企业家身份出现的美籍华人形象。
靳羽西女士生于中国桂林,她的父亲是岭南画派一位著名的画家,后来他们全家定居香港。靳羽西四岁开始学习芭蕾和钢琴,在那时她就显露出在艺术上的才华,她在音乐上的天赋尤其使人印象深刻。有许多年,靳羽西每天都从早到晚苦练8小时。但是,在她从夏威夷的杨伯翰大学(BrighamYoung)大学获得音乐硕士学位之后,靳羽西却作出了一个改变她一生的重大决定,“我认为我决不可能成为鲁宾斯坦第二。既然你无法成为最好的,为什么还要去做它呢?”从此,羽西将她的精力集中到另一件她热爱的事情上,就是架起东西方交流之桥。
1972年,靳羽西与妹妹羽珊移居纽约,并成功开展了同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活动。当时,她还主动在曼哈顿当地一家有线电视台主持中英文电视节目。就在那里,靳羽西很快就意识并掌握到了电视所具有的巨大能量,凭借这种能量,她可以在东西方理解差异这一鸿沟之上架起一座桥梁。
1978年,靳羽西电视制作公司制作了她第一档重要的电视节目,即每周播出的系列片《看东方》。这个节目向越来越多对东方感兴趣的美国观众介绍东方文化和风俗,羽西鲜明的个性给这个内容翔实的节目注入了许多活力,使得这个系列片在评论界好评如潮,而且还赢得了不少奖项。很少有人能在东西方之间架起桥梁,但靳羽西却能够做到,而且做得优美,聪明、优雅。《波瑞》(PARADE)杂志称她为“全世界拥有最多观众的电视记者”。她是第一个将东西方联系起来的电视记者。《看东方》连续播放了十二年,最后的两年在《发现频道》(DISCOVERY CHANNEL)的全国网上播出。
1984年羽西辛劳的工作终于得到回报。10月份美国公众电视网(PBS)邀请她主持首次从中国现场直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35周年庆庆典。当年12月份,中国政府邀请她制作了《世界各地》这个节目。在中国唯一的全国最大电视网中央电视台的屏幕上第一次出现了由美国人制作并主持的节目。她的节目同时影响了下一代电视节目主持人。随后,靳羽西继续制作精彩的系列节目《羽西的世界》,向中国观众介绍国际流行的生活方式和最新潮流。她还为中央电视台深受欢迎的女性栏目《半边天》提供节目,反映美国社会。中央电视台“文化视点”栏目在2000年7月播出了题为“靳羽西永远站在东西文化的交叉点上” 的专题片。
在美国国内,靳羽西在电视上的成就不胜枚举,其中包括为美国电视公司(ABC)制作的记录片《中国的墙与桥》,这个节目为她赢得了艾美奖(美国电视最高奖)。《变化中的中国》这个节目曾在美国全国播出,引起巨大反响,曾被收录到《国会记录》中。其它的如《亚洲四小龙》、《怎样在亚洲经商》等系列片在美国公共电视网(PBS)播出,满足了西方人了解东方的渴求。靳羽西在她的电视生涯中,足迹遍布了25个国家,制作了成千上万个节目,有一些节目在全世界范围播放。
1992年始靳羽西开始实现她的另一部分梦想,就是帮助亚洲女性建立对她们具有的独一无二的美的自信。多年来,靳羽西都希望在镜头前充分展露其最美的风采,然而却苦于无法找到完全适合她亚洲皮肤颜色和脸型的化妆。在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之后,羽西成立了靳羽西化妆品公司。“我想为亚洲女性配制、生产和提供符合她们特别需要的世界上最好的美容护肤品。这些产品将为她们的特点度身定制。我们在销售产品的同时还会指导女性如何使用这些产品,我们的目标是突出那些只有亚洲女性才具有的特质,让亚洲女性发觉她们是多么的美丽!”羽西的产品于1992年推出,到现在己有一段令人骄傲的历史。
靳羽西女士同时还关心教育和公益事业,为表彰杰出的女性,她在中国的北京大学设立了靳羽西奖学金,同时在纽约市立大学HunterCollege也设立了奖学金。羽西还担任纽约City-Meals-On-Wheel的董事会成员,百人委员会委员(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美籍华人组织),并积极参与中国研究所(China Institute)和亚洲协会(Asia Society)的活动。
靳羽西撰写了无数篇中英文的文章,其中包括三本中文著作,《世界各地》、《羽西亚洲妇女美容指南》和她最近的一本《魅力何来》。《魅力何来》一书于2000年5月在上海出版。这本12万字的现代礼仪手册以"仪"字为中心,分仪礼、仪态、仪容、仪表、仪餐、仪柬六大部分。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为这本书起名,中国驻联合国代表王英凡、副代表沈国放等外交礼仪专家都对此书有高度的评价。这本书一面世就成为销售排行的第一名,羽西还将此书的收益全部用于教育基金。
现在,靳羽西正在撰写一本名为《亚洲名媛》的著作。在这本书中将涉及羽西为亚洲人所创造的具有奠基意义的世界上第一个色彩系统。 近百位亚洲美女(Joan Chen, Benazier Bhutto, DewiSukarno等)在这本书中分享美容和健康的秘密。这本书将于2002年“羽西”品牌在全球推广时同期发行。
在2000年7月,靳羽西完成了《如何在中国投资经商》这个电视节目的制作。此片是每一个有兴趣在中国作生意的人的权威指南。“由于我在那里(中国)的个人经验和自己生意的成功经历,我十分相信我们在这个领域有许多值得分享的地方。”她这样说到。
为表彰羽西多年来献身于增近东西方文化交流事业,靳羽西被授予多个名誉博士学位,还赢得荣誉市民奖,年度妇女奖,终生成就奖,大使奖和无数种奖项。1999年4月底在摩纳哥,靳羽西又被授予“世界杰出女企业家”的荣誉称号。2000年9月,她接受了上海市政府颁发的唯一授予外国公民的最高荣誉奖项——“上海市白玉兰奖荣誉奖”。
2000年9月,羽西新彩妆“世界色彩、色彩世界”也以一个全新形象、全新配方、全新包装登上中国化妆品舞台,美国研制、法国设计、中国制造的羽西产品将羽西的事业推向一个顶峰,那就是以中国人方块字命名的化妆品品牌将跻身于世界名品之林,走向世界!羽西牌化妆品在2002 年元月美国上市。
2000年11月底,羽西的另一个梦想又要实现了。她最新的公司——靳羽西文教玩具有限公司——推出了第一个中国娃娃,命名为羽西娃娃。
有人曾说过,在中国第一个实现了“要世界了解中国,要中国了解世界”的人就是靳羽西,这决不过分。
作者:
shishi
时间:
2005-5-18 17:36
11月25日出生于河南,
身高179公分,1986-1990河南周口地区体校(排球专业),1990-1993河南省水上运动学校(赛艇专业).连续两年当选为中国最佳职业模特。从名模到设计师,她成功完成了自身形象的转换。
1999年底马艳丽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DDMary Ma后,已经在1999年和2000年的两届中国时装周、2000年的上海国际时装界上举办了三次个人作品发布会,舆论评价很高。
作者:
shishi
时间:
2005-5-18 17:39
“我要叫你姐姐,因为你激励了我的梦想”
2月28日,北京风和日丽。这一天清华大学主楼报告厅里,举行了一个规模不大,仅有200多人参加的英文新书《从小脚女人到奥运会冠军》首发仪式。
这是一个虽然小型却又非常特别的新书首发式。这本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英文专著的作者,是我们过去熟悉的乒坛世界冠军邓亚萍。1997年初踏入清华校园时,一下子连写26个英文字母还需要思考再三的邓亚萍,此时坐在台上,看着那些当年陪伴过她“重新”成长的老师们,还有台下那些对她喜欢有加的学弟学妹们,百感交集,几次发言都泣不成声。
在首发仪式结束前的最后一次提问中,一位清华大学外语系的男生抢过了话筒。他说,一定要代表父母问候一下邓亚萍姐姐。他说自己小的时候看电视里直播邓亚萍参加奥运会的比赛时,父母就告诉他,看看人家亚萍姐姐多厉害。正是邓亚萍的这种拼博精神,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一直鼓励着自己,如愿以偿考到清华成了邓亚萍的学弟。
曾经18次夺得过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冠军的世界女子乒坛顶尖选手邓亚萍,在夺得1997年英国曼彻斯特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团体、单打和双打3块金牌后,选择了退役。这一年,她迈入了清华大学的校门,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短短的7年多时间,这位曾经在乒坛充满霸气的女中英杰,在她的转型期,用当年夺取世界冠军的毅力和决心,在另一个领域开拓了被专家们称为“第二个奇迹”的全新局面。
从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后,邓亚萍到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去年又被英国剑桥大学录取攻读博士学位。她还加入北京奥组委,成为奥组委市场开发部项目专家。同时,她还是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以及体育和环境委员会委员。
邓亚萍就是以在读博士、奥组委官员、国际奥委会官员的三栖身份,每天进行着紧张忙碌的新生活。不过,邓亚萍坚持认为,要做就一定要做最优秀的。再忙,也要实现自己的目标。
邓亚萍的体坛“无间道”
2004年元旦,邓亚萍参加北京奥组委在北京四中举行的《奥运知识读本》首发仪式时,一位四中的女同学站起来发言,激动地让邓亚萍评价一下她的体坛“无间道”生活。
这位女生的问话,是将目前最流行的港片《无间道》与邓亚萍攻读博士、奥组委官员、国际奥委会官员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重身份进行了联想和比拟。这一比拟引起了全场与会者会意的笑声。
不过,邓亚萍却是一脸的茫然,完全不知《无间道》为何物。邓亚萍问清楚这是部由刘德华、梁朝伟等大腕主演的电影时,也笑了。她说自己除了吃饭、听音乐以及必要的锻炼时间外,几乎没有一点时间用于娱乐,已经好几年没看过电影了。
她介绍说,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得从北京城南的家赶往位于东四十条的北京奥组委上班,下班后她必须全力投入到博士生的学习当中。她的博士生研究方向是“奥运会和体育对中国社会的整体影响”,每个学期导师都会给她布置具体的方向以及阅读书目。邓亚萍要定期用电子邮件向导师汇报学习进展和心得,并且还需要赶到剑桥大学将研究成果交导师评审。
作为奥组委市场开发部的项目专家,她在工作上也必须全力投入,做好市场开发有关工作和奥组委安排的其它工作。同时,她还是全国政协委员,每年都要参会并提出有具体建设性的提案。她每年还要参加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体育和环境委员会的相关会议,成了名副其实的“国际飞人”。
邓亚萍笑着说,老天是公平的,给每个人每天的时间都只有24小时,你只能选最重要的安排,而不可能什么都想得到。
自信心是转型最重要的财富
从运动员到清华学子,再到剑桥博士的成功转型,邓亚萍说,最主要的是树立自信心和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她回忆刚到清华大学外语系报到时,指导老师让她一次写完26个英文字母时,她还只能试试。因为她从5岁开始进行乒乓球训练,10多岁入选到国家队,一直到24岁退役,几乎没有什么学习基础。在清华这样集中了众多精英的著名学府里开始自己的新生活,树立自信心是关键。
她说,也许与同学们相比,自己的学习基础是差很多,但这十几年转战世界参加一个个重大体育赛事的经历,尤其是对意志力的锻炼以及养成的坚韧不拔的气质,又都是一般同学所没有的。这样一比,大家在一个起点上了,关键要看以后各自的努力程度。她感叹说,学习其实也和参加奥运会和世锦赛一样,高手之间的较量也是自信心的对决,因为技术层面上大家相差无几,关键时刻要看谁能有更多的忍耐力和更坚定的必胜决心。
邓亚萍回忆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天赋之外还要看努力与否。基础差,就玩命补,笨鸟先飞。在清华的起步为她的人生奠定了相当重要的基础,清华的学风对她的影响可以受用一生。不过,她还是希望清华的同学们能够在海外留学后,更多一些人回国效力。因为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不管身在何方,永远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细说与萨马兰奇的忘年交
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有着重大贡献的萨马兰奇,为邓亚萍刚出版的英文专著《从小脚女人到奥运会冠军》亲自作序。他在序中说,邓亚萍这几年的学习找到了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
萨马兰奇非常欣赏邓亚萍,在世界体坛传为佳话。曾经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专门安排为邓亚萍颁奖的这位西班牙老人颁完奖后,又拍拍邓亚萍脸的画面,将这种欣赏永远定格。去年,已离开国际奥委会主席岗位的萨马兰奇再次来华访问时,邓亚萍以北京奥组委官员的身份热情接待了这位对中国非常友好的老人。
邓亚萍回忆说:“萨马兰奇主席第一次看我打球是在1991年加第4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时。当时我夺得了女单冠军,可能是自己打球的风格给了萨马兰奇很深的印象吧,当我取得冠军后他给我颁了奖。”不过,邓亚萍说,萨马兰奇更是把她看做中国运动员代表来喜欢的。因为萨马兰奇非常热爱中国,对中国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和人格品质也非常欣赏。
还在当运动员时,萨马兰奇就建议她一定要学习外语。后来邓亚萍退役后,到清华大学外语系学习。本科毕业后,邓亚萍将自己5000多字的英文毕业论文送给萨马兰奇,萨马兰奇将这份论文存放到国际奥委会博物馆,认为这是一个中国运动员成长最有价值的纪念。萨马兰奇认为应当有更多的中国运动员学好外语,能够有更多的中国人到国际奥委会或其它国际体育组织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我是朋友圈里最优秀的服务生”
与高超的球技相比,邓亚萍操持家务的水平要逊色许多。不过,不管是在国外留学还是回国后,邓亚萍和朋友聚会时,总是被评为圈里最优秀的服务生。
她解释说,朋友们聚会时,常常是分工合作。邓亚萍在这样的场合,总是准确地自我定位为优秀的服务生。谁的茶需要加了,谁要吃水果了……此类杂活,邓亚萍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眼急手快地服务到位。她得意地说,这可是乒乓运动员特有的移动快、反应敏捷的气质。
在北京奥组委的办公楼里,有一个健身活动室。邓亚萍也会在中午休息的时候去活动一段时间,主要是保持好体力以利于工作和学习。有趣的是,邓亚萍现在的主项已不是乒乓球,而是改练羽毛球,而且是双打。有着运动天赋的邓亚萍在这个新天地里,很快就打遍北京奥组委的所有对手,成为“常胜将军”。
邓亚萍说,今年又是忙碌的一年,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工作已全面展开,任务非常繁重。她还要在今年完成自己本年度的博士学习和研究内容。
问及她的感情生活时,邓亚萍回答,现在已基本稳定,也许会在近一两年内选择合适的机会结婚。
清华老师眼中邓亚萍既是学生也是楷模
曾经在清华大学教过邓亚萍的几位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地说,邓亚萍具备了一个优秀人才的所有素质。她们在教邓亚萍的同时,也从邓亚萍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
外语系老师吕中舌谈到邓亚萍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学习时,因为硕士论文选题《从小脚女人到奥运会冠军》的有关资料太少,周末都要开车几个小时到别的城市图书馆去查找,几乎每周都是这样。邓亚萍的敬业感动了她身边的每一个人。
吕中舌说,今年年初,邓亚萍为了完成剑桥大学博士生论文的一部分,关在家里整整写了20几天,没有下过楼一步,整天靠速冻饺子解决“吃饭问题”。长时间固定姿势写稿诱发了邓亚萍的颈椎病,头不能移动,她就以一种固定的姿势坚持查阅资料和写作。吕中舌去看她时,心疼得掉了眼泪。她说,与邓亚萍几年的交往,互为师生、又成了朋友,真是难得的教学经历。
清华大学外语系程慕胜教授说,邓亚萍给她的印象非常深。刚到清华时基础很差,但是精神劲头十足,善于从运动员时期的“动”调整到学生需要的“静”。邓亚萍学习的目标非常明确,打球时要拿世界冠军,学习上也要力争做到最好。她的那种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深深地感染了老师。她在清华的学习过程,同样也是清华师生学习她身上拼搏精神的过程,这种双向的学习非常具有启发意义。现在好多教过邓亚萍的老师,都成为了她的好朋友。
清华大学聘请的原美国亚特兰大乔治大学校长SHERMEB·DAY教授也深有感触地说,他在教学中询问学生中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时,几乎都会提到邓亚萍的名字。她作为运动员时,夺得过那么多的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冠军,为国争了光。退役到清华大学后,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从一个基础很差学生成长为在读博士,出版了很有影响力的学术专专著,激励了许许多多的学生。她是清华大学的骄傲,更是中国人的骄傲。
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建议加强体育的交流功能
以全国政协委员身份正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邓亚萍,对体育的领悟颇深。她认为体育除了竞技功能外,还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手段和交流渠道。她将在本次会议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体育沟通功能的提案。
邓亚萍说,当年的中美乒乓外交创造了一种新的外交手段,体育发挥了特殊的功能。她说,自己现在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方向是“奥林匹克和体育对中国社会的全面影响”。她说,现代体育的功能和价值更多地超越了体育本身,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全方位展示的一个窗口。在中国实现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体育也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通过体育加强了对中国的了解。
邓亚萍说,她去年年底在瑞士洛桑参加国际奥委会的一次会议时,与一位来自非洲的代表进行了交流。这位在2001年到北京参加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非洲代表说,来北京参赛,看到了中国的惊人发展,中国所展示的丰富的物质条件,现代化的建筑,以及中国人民充满自信的精神面貌,给他们这些国外参赛运动员相当大的冲击。这位非洲代表说,如果不是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许多像他一样的外国人可能一生都难得对中国有较深入的了解。他建议中国利用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机会,向世界全面展示自己的进步。
邓亚萍说,自己曾经参加了申奥,深刻地体会到申奥的过程,就是让世界更多、更全面了解中国。举办奥运会,可以让世界深入了解中国灿烂悠久的文化,以及迅速发展的现实。她将建议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除了我们的运动员要创造佳绩外,更要利用好这一机会全面宣传“中国概念”。
作者:
shishi
时间:
2005-5-18 17:39
著名音乐家、小说家。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发表代表作、中篇小说《你别无选择》,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后旅居英国,后定居纽约。于1997年在纽约成立自己的音乐制作公司,致力于使中国传统音乐以一种新形象进入世界音乐界。
目前回国发展,最近出版小说《女贞汤》。
作者:
shishi
时间:
2005-5-18 17:40
我想,梁群是不用多介绍了。自从央视的《2003·站在第三极》在全国播出后,人们不仅关注珠峰,更关注那些勇敢的登山者。梁群就是这次收视率颇高的电视节目的“女主角”,而且是唯一的一个。2003年5月21日15时,中国登山史册上会记录这样一个名字—梁群,第一个登上珠峰的汉族女性,第一个登上珠峰的业余女运动员。
5月25日午,她和丈夫李伟文连夜从珠峰大本营被送到西藏军区总医院,听消息人士说,她可能要截肢。听到这一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悲伤。“这样的情况去采访无异于趁火打劫,太不人道了”我迅速否决了抢新闻的念头。但我是崇拜英雄的,我迫切想去探望那个对着高山微笑的“女英雄”。
近距离的对视,真是一张憔悴的脸—通红的双眼,颧骨处的皮肤被晒得焦黑,嘴唇干裂,嘴角处还起了泡泡。看到那“梁式”招牌笑容后,我才确信了她就是梁群。
几分钟的观察后,我没有发现有“截肢”的迹象,实话对梁群说了我的疑问后,她哈哈大笑:“没有的事,只是手指冻伤了,而且是两只手的无功能手指(无名指和尾指),即使是冻死了,最多也是截指。登珠峰哪能毫发无损,像这样算轻的了。”
“登世界第一高峰,有没有想过要放弃?”
“有,21号冲顶那天,过第二台阶相当困难,我的四肢已没有力量。听到尼玛校长在前面喊加油加油,也不知哪来的劲,大喊一声‘我要上’,就上去了。”
“站在峰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好像在天上,世界都被你踩在脚下了。尤其是快到峰顶那会儿,我看到峰顶上人们头顶雪花飞舞,神奇、美妙极了,那真是天人合一的美景,看呆了。”
“这次登珠峰,你一共睡了几个小时?”
“前后加起来不超过10小时,越往上走,就越睡不着。冲顶那天,我们几个都没有睡,凌晨2点就被叫醒冲锋了。”“怎么维持体力?”
“这是最大的问题。大伙都没有食欲,吃啥啥不香,而且不方便。最流行的食物就是吃巧克力。一天一条巧克力补给能量,就要走十几个小时。冲顶那天,凌晨两点出发,晚12点撤回7790营地,我们整整走了22个小时。陈骏池胃难受得不得了,只能撤到8300米,就走不动了。”
“这么艰苦,这不是找罪受吗?”
“不!过程是艰苦了点,但你登上顶峰的感觉真的是很棒,而且回过头来仔细想想,大山能教会你不少东西,包括锻炼你的意志力,改善你与人的协调沟通能力,提高你对自然的鉴赏力等等。”
“喜欢登山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
“都是热爱生活的人。”我们不约而同地笑了,这个富有哲理的句子被人们无数次地反复使用后,就成了句套话。
但梁群决不是在说套话,她是一位真正的享受登山乐趣者。尽管登龄只有三年,但数座大大小小的山峰,都被这个身高仅1.61米的广东女子踩在了脚下,这次更是实现了与8848对话的梦想。问她下一个目标是哪座山,她回答是“未知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她不会给自己什么时候结束登山下个期限,“人老心可不能老”,她说。
与梁群在病房里3个小时的“亲密接触”中,我充分感受了这个高山女英雄的乐观、豁达、爽朗,的的确确是一个生活中洒满阳光的人。
通过与梁群的这次聊天,我得到的另外一条重要的信息是,攀登珠峰仅仅靠精神是不够的,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是很困难的。像这次珠峰登山队,尽管有公司赞助了上百万的财物,但每个人仍需交纳5万元。这还算少的,外国队平均每人需花费3—10万美金。所以,有想征服8848者,除了积攒点精神外,钱袋子也得好好积攒。
作者:
shishi
时间:
2005-5-18 17:42
SOHO中国公司联合创办人兼CEO。1965年出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剑桥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在“现代城”项目之后,
2002年9月7日第八届国际建筑展上,作为红石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张欣获得了“建筑艺术推动大奖”,由其推动并于1999年动工,投资1亿多人民币的“长城脚下的公社”由此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公众知道的张欣是SOHO中国有限公司SOHO现代城、建外SOHO、亚洲建筑师走廊、海南博鳌蓝色海岸的主人、规划者,潘石屹的妻子,潘让、潘少的母亲,而我所知道的,是那个做足了一个女人最美姿态的张欣,在我,以及很多知识女性的眼中,她是职业女性的成功典范。
“聪明而没被聪明误”的女人
《I LOOK》杂志2001年年终大盘点时,张欣被评为最聪明的女人。这个结果似乎有点意外,论美貌和机遇,谁都没法和杨澜比;论在商界里女人的地位,吴世宏是响当当的人物,但是读者偏偏认定张欣是最聪明的女人。也许是“聪明”这个词,使张欣的位置排在了其他人的前面。
对于女人来讲,聪不聪明有时候倒是次要的,没人去拿“聪明”作为一个重要标准来衡量女人,相反倒常有“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说法,不论是误了家庭事业,还是误了享受生活。如此一来,“聪明而又没被聪明误”的女人就太了不起了,称得上是真正的聪明了。张欣就是其中一个。张欣博得这个称谓是有缘由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她总能从一个别人看起来不怎么明朗的境况中,带出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张欣从小父母离异,14岁她就一个人跨过罗湖桥在香港做了女工,后来又成为英国剑桥大学发展经济学的研究生;放弃了在美国华尔街的收入丰厚的工作,回国嫁给潘石屹开小公司,换来了经营SOHO现代城、 建外SOHO的成功;在事业如火如荼之际,暂时放弃工作,去香港生孩子;在完成女人向母亲的角色过渡后,又重新踏入职场,提出亚洲建筑师走廊、海南博熬蓝色海岸的项目规划,有了现在人人羡慕的事业和家庭。
张欣还是两个幼儿的妈妈,繁忙的工作,层出不穷的思想火花的操持者……她却仍然使生活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没有顾此失彼,这可能是每个职业女性最难做到的事,谁做到了,谁就是非常了不起的女人,当然也是最聪明的女人。
张欣解释自己的决定时给出了几个理由:比如反差越大越有吸引力。“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多种选择,他没有选择就是他自己的选择。像我这样所谓名校毕业的女人多的是,她们要是选择嫁给一个土老冒儿,回到中国来,可能也会像我这样——‘因祸得福’”,性格爽朗的张欣开心地幽了自己一默。
好奇心是最耐久的美容大师
张欣是个好奇心极强的人,凡事一旦痴迷,不弄清楚誓不罢休。好奇心让她对事物总是抱有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令她对未知的东西充满向往和追求,“人一旦迷上某个东西,就会痴狂,就会激情澎湃,充满挑战性,自然就会神清气爽,看上去要比同龄人年轻……”。
好奇心让她获得的最大益处就是接触了建筑。“可能很多质素都是与生俱来的。有人天生就不具有好奇心,一种安逸型的人。有的人越不明白就越想知道,我的两个儿子就特不一样,老二是越上不去就越想上,老大是稍微超乎他的舒适度就不想去做了,就觉得这事有风险,害怕,这可能也是人天生的状态不一样,质素不一样的缘故吧!”
张欣不是工程师、建筑师,可她对一个事情好奇到什么程度呢?如果这个房子里面老是热,她就要搞清楚到底哪热,怎么热的。是天棚上面,那肯定上面有什么东西在控制。SOHO现代城的员工已经习惯她的这种工作作风了,很较真,在他们看来,是张欣认真工作的态度使然,其实这是表象,后面还是她的好奇心在驱使。
做了几年建筑后,无论工程啊,还是一些很枯燥的东西,张欣都非常感兴趣。艺术就更不用说了,她一好奇,就先看看这个东西是怎么回事。看一大堆书,好奇心要是被调动起来的话,就再也压抑不下去了。比如对杜尚这个人感兴趣,张欣就会找到一大堆关于时尚的书,然后就会对他有了解,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她也形成了自己的观念和想法。
具有“敞开”意识的人,是现代的丰富的快乐的人
无疑,张欣是极有才华的新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女性,用SOHO现代城设计师安东尼奥的话说:张欣是一个具有‘敞开’意识的人,非常善于接纳、吸收国外先进的东西,而且这成了她成功的前提。他所说的“敞开”,即是指接纳、吸收,不封闭自己。
一个人进步的前提就是不断吸收,否则就只有倒退。年轻人与老年人的区别可能就在于大部分老年人吸收的力量越来越弱,而小孩子吸收得就很多很快,像她的两个小儿子,每天都在不断地吸收,比起他们来,她觉得吸收能力就差多了,而她妈妈的吸收能力比她又差多了,所以她经常要求自己有一种好奇心,尤其是对自己不甚懂的东西,想知道的东西。往往人家给她的东西,不一定是她所接受的,但她也还是试着去接受它。
“其实,有时你会遇到不见得你会接受的东西。你还应该有这种敞开的心态,去接受这样一种东西,否则,你就无法超越自己。1995年前,她是在华尔街做金融的,这之后从事房地产开发,这种跨度不小吧!这跟她对身边的很多事情都保有好奇心,保持一种敞开的心态都有很强的关系。”正因为这种敞开的胸怀,才令张欣有了人气旺盛的今天。
游泳池和健身房是最集中的健身地
对张欣而言,拥有香车、豪宅、金钱、家私、地位,已非镜中花,水中月,但她觉得生活中对自己最重要的并非这些身外之物,那是些什么呢?
“我的家庭。对我来说,现在我已经是个很幸福的人了。我有一个相处愉快的家庭,两个可爱的孩子,而且有机会做我喜欢做的事情,这些都是我生活快乐的源泉。如果有一天没有我的家庭,没有了这些工作,我会觉得很悲伤,因为这些快乐不是因为你有钱就可以换来的。而香车、豪宅、家私这些纯物质的东西只要你有钱你就可以换来的。”
在张欣的概念里,工作和生活的关系是可以自己控制的。既工作了又生活了,完全是自己的选择。事业的成功对张欣的婚姻帮助很大,而她和潘石屹的结合,更是他们事业蒸蒸日上的根本原因,两者相得益彰。
很多有才华的中年人因为拼命工作而过早谢世,健康对现代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当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时,张欣非常有同感。“现代人重视健康的心态很重要。我每天都去运动,去健身房。SOHO现代城每个楼里都有一个免费的健身房,这主意也是我出的,还有俱乐部,游泳池,每天都去。一般是上跑步机40分钟,然后举重十几分钟。我最喜欢游泳池和健身房,这些地方锻炼身体比较集中,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你需要的运动量,而且离办公区近,方便、快捷。其它项目,比如出外跑步,会受天气状况的影响,而健身房里就没这些问题。而且我戴上耳机,听点新闻,也就完成了,很轻松,还可以兼顾其它。”怪不得,生育了两个宝贝儿子的张欣,看上去非但不拙,反而越来越潇洒矫捷,轻盈如蝶了。
服饰是一个人精神状态的反映
在我的记忆中,张欣的夏装里多坎袖、多低胸、多中式风格,于是想认定这是不是她的装扮风格。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那么,推动这种变化的本质是什么呢?
对于服饰,她也没什么考虑。以前在高盛投资银行时,大家都穿着西装套裙,再有什么变化也就那样子了,最多围一条不一样的围巾,张欣一看,这也太没有想像力了。她现在的穿着跟以前不太一样,主要是因为老跟那些艺术家呀、建筑师呀在一起工作。这些人爱怎么来就怎么来。像现代城的南美设计师安东尼奥爱扎一小辫子,建筑师艾未未留一大胡子,剃个秃瓢什么的。“我突然觉得:人的自由是体现在多方面的——思想的自由,语言、创作、行为的自由,很多方面。所以,穿着上我现在也不自己给自己约束了,所以,也就什么可能性都有了。”整体来讲,张欣喜欢女性化强一点的风格,稍微外来主义点的,其实服装所谓外来主义对中国人来讲就是非中式的,也没有什么一套的想法。
但我想,张欣也就是在这不经意间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风格。我总结张欣的服饰特点时,她说她就在想我的话是不是那么回事。结果,还真让我给说着了。我感觉她穿裤装的时候多些,而且是宽松、直筒的,人行走起来时,会在不羁中显露出一份尊贵的优雅,“主要还是舒适,出入方便,你这个记者的敏感度还是蛮强的。”但在随后的一系列活动中,我发现她的服饰风格变化挺大,很多重要场合她都是精致搭配的,织锦缎粉色吊带小衫,黑裙,臂腕上披着宽大的披肩,典雅而新潮,本就洋派十足的她,随着社会影响力的攀升,格调是越来越时尚。
从理论上讲,服装体现出一个人的追求,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的反映。张欣说她还真没研究过。“但是我老看到一些女企业家一有什么场合就只穿中式衣服,我就想这也太没想像力了,自己干吗给自己固定在一个方位。本来我们选择衣服就没那么多选择,我也不能围一条大被就出来吧!社会对你的服装规范要求本身就有一定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再固定形象,不是自己给自己加锁链吗?人在各个阶段的喜好不一样,像我现在跟艺术家、建筑师在一起,如果我天天跟金融界的朋友在一起的话,我的感觉就又会不一样。有的女企业家声明,‘我只穿中式服装’,我就想她真够傻的……”
总经理、妻子、母亲,三个角色张欣都演得很开心,她对未来的希望是:如果再生一个孩子,希望是个女孩;还希望能盖更多的好房子,让每一处房子都能成为一处风景。她对今天生活中能够拥有的一切都非常满意,也倍加珍惜。面对从容不迫的张欣,相信上帝也不会忘记赐给她以幸福的。
作者:
shishi
时间:
2005-5-18 17:44
著名文人章士钊的外孙女、著名外交家乔冠华的继女、著名作家章含之的女儿、著名导演陈凯歌的前妻。1961年生于北京。12岁时被外交部送往纽约学英文。1984年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瓦瑟大学。曾经做过咨询、有色金属贸易、投资等业务。
现为出版人。出版《I LOOK 世界都市》、《乐·名牌世界》与《SEVENTEEN 青春一族》。曾为《三联生活周刊》杂志撰写专栏。出版自传《我的非正常生活》。
洪晃的现实身份是三种时尚杂志的出版人,
整天风风火火东跑西颠与客户一本正经地谈广告,可一回编辑部就会朝编辑们张口闭口“他大爷的”,那语气简直像北京一胡同串子。实际上,洪晃12岁就被公派到美国学习英文,英文自然好得不得了,谁料想她的汉语竟然也好生了得。
洪晃怎么说也该属于很另类的那种女人,很有些女权主义者的影子。她刚过40岁就结了三次婚,先是与美国律师安德鲁,后是与著名导演陈凯歌,再后来又嫁给了法国人琼。目前,她的男友是北京一装修匠杨小平。但你从她的婚姻轨迹中又实在找不出半点“杯水主义”的味道,她只是不愿意委屈自己的感情而已。有人说,陈凯歌当年跟她在纽约结婚完全是为了谋得一张美国绿卡,她大不以为然,不愿让前夫背这个黑锅。相反,倒是对与陈凯歌结婚时国外一家华文报纸刊登的一则消息耿耿于怀。那消息说:“著名文人章士钊的外孙女、著名外交家章含之的女儿嫁给了著名导演陈凯歌。”竟然连她洪晃的名字都没提,能不让人窝火?
于是洪晃就想着法子让自己成为名人。办杂志的经历虽然坎坷,然而非常成功,出版人的身份也让她感受到了做老板的得意滋味。
洪晃闲暇之余也写文章,而且一出手就令专业写手们屏住呼吸进而刮目相看。《男人分两截》这篇文章就充分显示出了她大大咧咧外表下隐藏着的敏锐。“男人分两截,上半截和下半截。上半截是修养,下半截是本质。”瞧瞧,与众不同吧。还不仅如此,洪晃对男人做出的最终评价是:“如果下半截没戏,上半截也肯定好不到哪儿去。”注意,洪晃这篇文章只是谈男女情感,谈男人的素质,绝没有事涉不雅。
实际上,一个人的成功首先缘于自信,而自信心则得益于自知之明,自己对自己得有个恰当的评价,既不高,亦不低,如此扬长避短,生活的亮点就会频频出现,自信心也就油然而生。洪晃对此深有体会,她说:“我的性格和聪明是我最大的长处,而我的长相是我最大的短处。从我懂事以来,无数的人带着遗憾的口气对比我们母女的长相,以致使我相信,我的长相是没救的。”
当然,洪晃的长相还没有沦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但这一点对她的生活乃至工作仍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以至于她在办《世界都市》杂志时,竟然打出了这样一则广告:“给有头脑的女人办的杂志。”这一来可想而知效果如何,读者一下子吓跑了一大半。要知道,时尚杂志是办给爱美的女人看的,从发行的角度考虑,爱美的女人远远多于有头脑的女人。
作者:
shishi
时间:
2005-5-18 17:44
出生于北京,
曾获1977年全国武术比赛青少年组冠军,出演影片《神秘的大佛》和《火烧圆明园》。毕业于北京外交学院国际法专业,于1985的赴美深造,获得贝勒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学位。1987年至1990年,李亦非于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公共信息部任职。
1990年至1993年,李亦非在美国纽约市专业律师事务所担任中国业务顾问。1994年至1999年3月,李亦非在美国博雅公关公司担任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现任MTV全球音乐电视台中国区总经理,负责MTV全球音乐电视台中国地区的业务。成为美国《财富》杂志及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选的“亚洲最有影响力的商界女性”之一。
作者:
shishi
时间:
2005-5-18 17:46
梁艳小学就读于山东省烟台市南通路小学、烟台二中
初中、高中就读于山东省济南市的山东师大附中
1991年—1995年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本科)
1995年至今 在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社会新闻部<<新闻30>>栏目播音员
作者:
shishi
时间:
2005-5-18 17:47
1965年10月生于北京
1972-1978 北京曙光小学
1978-1981 北京五十五中学
1984-1988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
1989-1997 北京财会学校任教
1995-至今 中央电视台《半边天》主持人
小档案
姓名:张越
昵称:老张
属相:蛇
出生地:北京
籍贯:北京
家庭成员:父、母、姐
星座:天秤
血型:A
民族:汉
最喜欢的颜色:蓝
最喜欢的水果: 西瓜
最喜欢的食品:很多
最喜欢的服饰:舒服的
最喜欢的书:很多
最欣赏的人:很多
最难忘的事:成长的烦恼
最渴望的生活状态:诚实地工作,踏实地生活,富于激情与想象力的心灵,饱满的生命力。
作者:
shishi
时间:
2005-5-18 17:48
柴静
生于1976年。19岁在电台主持《夜色温柔》节目;22岁到北广学习电视编辑,并在湖南电视台主持《新青年》节目。现为《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主持人。
作者:
shishi
时间:
2005-5-18 17:49
倪萍,1959年出生,山东青岛市人,著名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
1980年,倪萍参加了故事片《女兵》的拍摄,在影片中饰演女主角周忆严,她的表演准确流畅,受到电影界的注意,从此,倪萍开始走上了影视之路。
倪萍简介
1990年,倪萍调入中央电视台做节目主持人,她在《综艺大观》及连续十多届的春节联欢晚会中的潇洒表演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倪萍还连续十年主持收视率在十亿观众左右的大型晚会"春节联欢晚会",并在晚会中担任最重要的节目主持人。
2000年12月,倪萍开始担任《聊天》栏目的制片人和主持人。《聊天》是周末的一档晚间谈话类节目,在每期节目中倪萍会邀请一至两位来自各界的嘉宾走进演播室,选择能引起共鸣的话题,结合嘉宾的自身体验和经历,以聊天的方式,以轻松的姿态,以轻松的节奏进行自然、平等、真诚的沟通。在完成主持人与嘉宾的心理互动和情感交流的过程中,让观众得到多元的话语内容。
1978.9 - 1982.7 山东省艺术学院艺术系
1982.7 - 1990.5 山东省话剧团 演员
1990.5 - 至今 中国中央电视台 主持人
专业工作经历
1980年至1990年间共拍摄《女兵》、《山菊花》、《流泪的红蜡烛》等七部电影和《中国姑娘》、《雪城》等五部电视连续剧。
1990年至今,主持中央电视台周末黄金时段的直播娱乐节目《综艺大观》。
1990年至今,连续十年主持收视率在十亿观众左右的大型晚会"春节联欢晚会",并在晚会中担任最重要的节目主持人。
专业获奖情况
《雪城》中饰演女主角,获"大众电视金鹰奖"(国家级大奖)最佳女主角奖。
1990年至今的十年主持人生涯中,获得过授予主持人的 国家级大奖的全部奖项:
曾连续三次获得"金话筒十佳主持人";
曾两次获得"星光奖"最佳主持人,即第六届和第十届,是国内惟一两次获得此项殊荣的主持人;
另外获得数十项全国及地方各类团体群众颁发的奖杯、奖状,多次被评为最受欢迎的主持人。
专业文章及书籍
曾在全国数十份报纸、刊物和杂志上发表文章。
1997年出版《日子》,发行量达一百多万册,成为近几年来中国最畅销书之一。
作者:
shishi
时间:
2005-5-18 17:50
敬一丹,1955年4月生于哈尔滨市。1972年-1976年,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林区知识青年,1976年入北京广播学院学习,1979年起任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1983年考取北京广播学院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入中央电视台任记者、节目主持人。
作者:
shishi
时间:
2005-5-18 17:51
沈冰生日:7月23日
民族:汉
血型:A
身高:173cm
学历:大学
最崇敬的人:周恩来
最喜欢的地方:家
最喜爱的运动:篮球、滑旱冰、羽毛球、游泳、瑜珈等
爱好:中国古典文学、音乐剧、经典电影等
简历:
1995年7月至1995年11月 保送浙江大学对外经济贸易系国际金融专业,后选送到新加坡学习。
1996年6月至1999年6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商业与财务系
1999年6月至2000年9月 新加坡<<联合早报>>任财经记者
2001年3月获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大赛获银奖(亚军)
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 中央电视台任<<对话>>节目主持人
2002年6月 任<<你好,世界杯>>节目主持人
2002年7月 任<<经济半小时>>节目主持人
作者:
shishi
时间:
2005-5-18 17:52
无可争议,杨澜是当今中国最出色的女性之一,她美丽、聪慧、优雅、知性,才不过33岁,就已经实现了许多人一生都无法实现的人生梦想:考上了好大学,找到了好工作,嫁给了好丈夫,生了好儿女,开创了好事业,而且她的精彩人生才只是刚刚拉开了序幕而已。
为什么杨澜如此光彩夺目?是她天赋异禀,生来就与我们不同吗?
杨澜之正大综艺时期 起跑线上
上中学时的杨澜并不是那种聪慧过人的女孩,当然也就不是那种巧解难题的高手,她颇为自诩的是:考试时基本分上她从来一分不丢,地理历史这种需要死记硬背的科目,随便问哪道题,她马上就能说出是在哪一页上。凡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她没一样不是完成得仔仔细细。
上了大学之后的杨澜骨子里是一个缺乏自信的人。你能相信杨澜曾经因为听力课听不懂而特别沮丧吗?那时好多同学听力能得A,杨澜老是得A-,B+什么的,这让她非常苦闷,每天晚上都在日记里写上:明天开始我要有一个全新的开始,一定要充满信心地把自己的听力提高上去。但是第二天一上听力课,还是听不懂。妈妈一度害怕杨澜因为挫折感太强得了自闭症。半年多之后,杨澜的听力慢慢上来了,她才恢复了信心。她说:“我很羡慕周围生活中一些棱角更分明,更有创见和个性的人。”“我经常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有才华和极端聪明的人。”
一战成名
决定杨澜命运的一个契机,是《正大综艺》全国招聘主持人。当时的杨澜并未意识到这次机遇对她今后人生道路的巨大影响,正是《正大综艺》,把她送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让她获得了全国性的知名度和注意力。
许多人还记得1990年,一个清纯自然的长发女孩出现在《正大综艺》中,她清脆悦耳的声音和纯真的学生气息使她备受瞩目,迅速走红,像是坐着高速电梯,一下子升到了很多人营营役役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机会来了就开门
1993年底,正大集团总裁谢国民给了杨澜一个惊喜。“1993年的时候,谢国民先生到大陆来,我们一起吃饭,他对我说,杨澜我觉得你应该到国外去学习,我觉得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主持人。我当时没有认真,我开玩笑说,谢先生我去留学的话,《正大综艺》岂不是没有主持人了?他很认真地回答我说:‘我觉得一个节目没有一个人重要。’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说谢先生您需要我们怎么回报您呢?是不是回来为您工作?他说没有,你也不是我第一个赞助去留学的年轻人,我希望你有好的前途,这就是你对我的回报。
我非常感谢他,他也改变了我的命运。
这是杨澜遇到的第二次机遇。
杨澜之负笈美国时期
男人不是女人的目标而是伙伴
与吴征的相爱和结婚,是杨澜继主持《正大综艺》,得到谢国民先生资助之后的第三个人生机遇。这一次机遇直接造就了她今日的成功。可以说,没有吴征,就没有今日的杨澜和阳光卫视。
杨澜身上具有成功者的素质,这毋庸置疑。她聪明、刻苦、敬业。但是一个素质优秀的人未必能成功,因为他可能没机会。
杨澜遇到了机会。
杨澜曾经说过,最难的选择是选择一个老公。出国之前的杨澜已经结婚,但是她的第一次婚姻只维持了一年多。“你需要什么样的男人,什么样的生活,初恋是想不清楚的。”直到她遇到了吴征,这一回,杨澜确定了:吴征正是她需要的人。
自欧美完成学业后,吴征先在美国开设博纳投资公司,商务涉及高科技、媒体、资讯及投资。后与美国华纳唱片公司合资中国电视企业。吴征与杨澜的第一次成功的合作应该算是《二千年那一班》的制作。这部片子是以独立制作人的名义与哥伦比亚电视台合作的,反映美国华人社会的变化。此片的大受好评使杨澜具有了国际知名度,其中吴征功不可没。
杨澜视线——实现了向复合型传媒人才的过渡
在这个时期,杨澜的视野开阔了许多,亲身接触到了许多成功的传媒人和先进的传媒理念。
上学期间,杨澜用业余时间与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了《杨澜视线》,一个关于美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专题节目。《杨澜视线》是杨澜头一回以独立的眼光看待并介绍周遭世界。杨澜同时担当策划、制片、撰稿和主持,并赢得好几个“第一”:内地的记者中,她第一个进入美国凤凰屋戒毒所深入采访,第一个亲身采访资深外交家、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博士。总共40集的《杨澜视线》发行到国内52个省市电视台,虽然不免粗糙,但是杨澜借此实现了从一个娱乐节目主持人向复合型传媒人才的过渡。
杨澜之凤凰时期
预留管线
策划人王志纲在《策划旋风》一书中提出过一个理论:在策划中不能只满足于成果出来了,市场上出现回报就以为策划成功了。策划的关键在于整个操作过程中要预留管线,留出日后更大发展的战略空间。
杨澜未必看过这本曾经风靡一时的书,然而她的人生规划却正如书中所说,每一步都为下一步预留了管线,预留了发展空间。
首先,栏目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使栏目不再是只属于电视台的品牌资源,杨澜与《杨澜工作室》之间形成了共生共荣的关系,其他栏目可以换主持人,《杨澜工作室》不可以,否则,就不成其为《杨澜工作室》了。
同时,吴征作为杨澜的事业和生活上的伙伴,为杨澜拓展人际关系网络和事业空间居功至伟。
第三,杨澜在凤凰卫视不只是主持人而已,她还是《杨澜工作室》的当家人。她笑称自己是个小管家婆,组里所有的柴米油盐都必须精打细算,如果到外地做一个人物采访节目,那事先就得算好路费、住宿费,都要想办法从制作费里挤出来。这种经济上的拮据,对杨澜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使她知道如何在最低的经费条件下,把节目尽量完成到什么程度。
第四,1998年1月正式开播的《杨澜工作室》在两年时间里一共采访了120多位名人,其中包括澳门特首何厚铧、金融巨头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著名学者季羡林、著名华语作家李敖、查良镛、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崔琦等等。这些都是时代顶尖人物,与之同行,杨澜受益良多。
与精英同行
经常作人物访谈节目,杨澜接触到了大量的社会精英和名流,这些重量级的人物也构成了杨澜人生管道的一部分。不少人在节目之后和杨澜仍保持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除了会给杨澜带来一些具体的帮助之外,精神上的获益也不可忽视。
同时,与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嘉宾交流,也让她的信息量获得极大的丰富。节目前的准备工作需要大量的被动阅读,节目进行中一问一答之间需要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储备进行智慧的呼吸,使她有机会吸收了解了许多信息和知识。
凤凰卫视的两年对杨澜意义非凡。这时期的杨澜已经有了质的变化。她拥有了世界级的知名度,多年的传媒工作经验,重量级的名人关系资源,进军商业只欠“资本”二字了。而吴征,正是深谙资本运作的高手。不像很多“海龟派”(海外归来)回国创业还要做“扒路军”现挖管道现铺管线,她已经留好了战略发展的管线,振翅欲飞了。
杨澜之阳光文化时期
2000年是杨澜大放异彩的一年。
从凤凰卫视主持人的位置上退出之后,杨澜一度沉寂,频繁地出现在媒体上的都是她相夫教子的花边新闻。2000年3月,她突然之间收购了良记集团,更名为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成功地借壳上市,雄心勃勃地要打造阳光文化的传媒帝国。资本市场上,传媒概念正如日中天,阳光卫视的出现适逢其时,是时势造英雄的绝佳样本。
高调出场
与大多数商人的低调不同,杨澜选择了始终站在阳光卫视的前面。在报刊杂志网站上,经常可以看到关于杨澜的报道,杨澜谈家庭,杨澜谈女人,杨澜谈时尚,杨澜谈电视……杨澜还与陈冲、瞿颖、张天爱等人一起,被选为亚洲70位美女之一。
杨澜说过,她在上海生活,在北京交朋友,在香港做生意。北京是全国的传媒中心,在这里交朋友的直接效果就是她的曝光度一时无俩。这一回,杨澜的角色有了很大的转变,她从一个传媒做出来的名人变成了一个做传媒的名人。
申奥成功之后的杨澜更加光芒万丈,她在陈述中的表现为她提供了更高的事业台阶和更广阔的舞台,人们已经在纷纷议论她从政的潜力了。
幸运之源
年轻女人的成功在人们心目中的评价容易走极端,要么是被神话,要么是被轻视,特别是当她有一个博学又富有的丈夫时。
培根说:“一方面,幸运与偶然性有关——例如长相漂亮、机缘凑巧等;但另一方面,人之能否幸运又决定于自身……幸运的机会好像银河,他们作为个体是不显眼的。但作为整体却光辉灿烂。同样,一个人若具备许多细小的优良素质,最终都可能成为带来幸运的机会。”
个人的优良素质是杨澜的幸运之源。从《正大综艺》到《杨澜视线》、《杨澜工作室》,她一直用心,努力,从不对现状满足。
杨澜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充满灵感的人,所以她非常重视采访前的准备工作。1999年在上海采访《财富》杂志主编时,开始那位主编态度并不十分认真,但聊着聊着,他就不得不认真对待了,因为杨澜当时的提问已经具体到:“在你就任主编之后这十几年当中,世界财富前10名的排列有过什么样的变换?这些又集中反映出国际产业结构什么样的调整?而那些被换下去和换上来的大企业领导,又是怎么面对这种变换的?”在随后30分钟的采访中,洋主编很吃惊地说:真没想到你的“家庭作业”准备得这么好,在你之前的采访,别的记者一直都在不断重复着同样的问题:“你对中国是什么感觉”,“你对上海有何感想”。
接受过杨澜采访的英特尔总裁安迪·格鲁夫(Andrew Grove)曾总结说他来中国有两件事出乎意料,一件就是看到联想第一百万台电脑下了生产线,第二就是没有想到中国有这么出色的记者。
杨澜在《凭海临风》中写到了乘热气球的经历。热气球的操作员能做的只是调整气球的高度以捕捉不同的风向,而气球的具体航线和落点,就只能听天由命了。这正是乘坐热气球的魅力所在——既有控制的可能性,又保留了不确定性,所以比任何精确设定的飞行都来得刺激。
“其实人生的乐趣也是如此,全在这定与不定之间。”杨澜如是说。
杨澜简历
1968年生于北京,1990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
同年从千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女主持人,为中国观众家喻户晓,并于1994年荣获中国首届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
1994年至1996年杨澜赴美国留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传媒专业就读并获硕士学位。在此期间,她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制片人莫利斯莫米德共同制作导演了纪录片《2000年那一班》,在哥伦比亚电视网黄金档向全美播出,创下了亚洲主持人进入美国主流媒体之先河,并获评论界好评。
1996年被选入英国《大英百科全书世界名人录》。同年,她与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杨澜视线》节目成功发行于全国52个省市电视台。
1997年4月,应联合国副秘书长之邀,作为东亚唯一代表,出席了联合国世界媒体圆桌会议,11月又应邀出席联合国“97世界电视论坛”。
1997年7月加盟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并于1998年1月推出访谈节目《杨澜工作室》,担任制片和主持双重任务,采访了多名著名时事人物。
1999年2月被《亚洲周刊》(Asia week)评为泛亚地区20位社会与文化领袖之一。
1999年10月,离开凤凰卫视。
2000年1月,出资4000多万元入股香港上市公司良记集团,作为第一大股东担任集团主席。
2000年3月,良记集团更名为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有限公司,杨澜仍任主席。
业务方向定为建立一个以历史和人物传记为主题节目的巨大资料库。
由于在国际传媒领域的重要影响力,2001年1月杨澜被北京2008年奥申委聘为申奥形象大使。
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112次全会上代表中国奥申委作文化方面的申办陈述,并亲眼见证了北京申奥成功。
作者:
shishi
时间:
2005-5-18 17:53
姓名:陈鲁豫
性别:女
籍贯:北京
文化程度: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毕业,留学美国
工作类型:主持人 主持栏目:《今日头条》《凤凰早班车》《一点两岸三地谈》
工作地点:香港
栏目所属电(视)台:凤凰卫视
首播时间:《凤凰早班车》(周一-周五) 07:00-07:45
首播频道:中文台
Email:
luyu@phoenixtv.com
个人简历及取得的成绩:
陈鲁豫来自北京,199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国际新闻专业,曾赴美留学。尚未从学校毕业,即被中央电视台选中担当《艺苑风景线》的主持人,1994年底获"中央电视台最受欢迎的十大节目主持人"称号。
1996年加盟凤凰卫视后,主持《音乐无限》、《音乐发烧友》和《神州博览》节目,其中《音乐无限》节目在亚洲地区极受欢迎。
1997年,陈鲁豫参与了多项大型节目的主持工作,其中包括举世瞩目的《香港回归世纪报道--60小时播不停》和《戴安娜王妃葬礼》现场直播等。
从1998年4月起,陈鲁豫担任新创资讯节目《凤凰早班车》主持人,以"说新闻"而不是"读新闻"的主持风格,在温和与轻松的气氛中,娓娓到来当日世界最新消息和财经资讯。
工作经历:
1.加盟凤凰卫视以前是北京电视台旅游节目主持人
2.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曾任主持的节目:《音乐无限》
《香港回归世纪报道——60小时播不停》
《凤凰早班车》
《戴安娜王妃葬礼直播》即时旁述
作者:
shishi
时间:
2005-5-18 17:55
伊拉克战争举世瞩目,
而作为战地记者的闾丘露薇更是吸引了全球电视观众的目光。一位美国著名传媒的总裁表示,闾丘露薇不仅是实时战地报道全球华人第一位记者,也是开战之后返回战火巴格达的全球媒体第一人。
上海青年报发表文章称,闾丘露薇的同学说:“她是个很典型的上海女孩。”
同学谈闾丘露薇
“她是个非常典型的上海女孩,如果不是后来去了南方,去了香港,也许现在的她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上海女白领。”闾丘露薇的大学同学,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88级的吴志超先生这样描述他印象中的闾丘露薇。
吴志超回忆说:“那时我们班上海女生并不多,她从小在上海长大,是很典型的上海女孩子,所以显得很突出。像许多上海女生一样,她那时很爱时髦,也很活跃,和其他系的同学交往很多。”吴志超笑着说:“闾丘露薇当时还是我们班的(共青团)团干部,曾经来动员我入团。”
敢于在炮火硝烟中进入巴格达,闾丘是不是一直就这么大胆?闾丘露薇的同学都对此没有什么特殊感觉。同学徐沪生回忆说:“也许是因为职业的原因吧,当时并没有看出她有特别的勇敢和胆量。”吴志超则回答道:“不过从她非常活跃的表现就可以看出,她是个很有能量的人,充满活力,非常爱和人打交道。这些能量在毕业后随着环境的变化得到了释放。”
吴志超介绍说,闾丘露薇毕业后曾经在上海一家有名的会计公司工作,后来父母离异,她随母亲到了香港。
吴志超说:“我和她已经有几年没有联系过了。昨天我收拾房间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张贺卡,是闾丘露薇1996年春节时寄给我的,她那时还在香港无线电视台。因为当时不知道把贺卡丢到什么地方去了,我找不到回信地址,就没有回信。现在想回信,她的地址也已经变了,更不用提她现在身在伊拉克战场了……”
此前,上海一家媒体曾经提及,闾丘露薇本人也已经与丈夫离异,用她自己的话说,“可能是因为我长得太快了吧……”
同学们希望,下次她回上海时,能碰到她。
“战地玫瑰”
进入巴格达,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享有“战地记者”的荣光了。2001年11月,闾丘受命赶赴阿富汗战地采访,成为第一位进入阿富汗的华人女记者。
在一次对阿富汗临时政府总统卡尔扎伊的报道中,她与同事们完成了一个漂亮的全垒打。卡尔扎伊去拜祭前北方联盟领袖马苏德墓地,凤凰是第一个到达的电视传媒。在现场做报道的,还有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的女记者,但半岛电视台依靠的是自己的内线,闾丘露薇他们完全是凭着自己的新闻直觉。卡尔扎伊在墓地停留了20分钟。CNN的摄影队赶到时,卡尔扎伊的车队已经扬尘而去。
回忆在阿富汗的经历,闾丘露薇说:“我像怪物一样被当地人围观,与男同事同住一个房间。”
闾丘露薇曾三次进入阿富汗,此次又成为进入伊拉克战地的中国记者第一人。有人说,这位英文名字为“Rose”(玫瑰)的女记者是一位真正的“战地玫瑰”。
有许多人在网上写道:美丽的闾丘露薇——你的突然出现是在战火硝烟的前线,风中你的头发稍显凌乱,由于奔波你的脸色有些疲倦,由于杀戮与死亡你的眼神有些沉重,可是你真的很美,一种让我热泪盈眶的美,一种让我震撼的美,我忍不住要流下热泪,为你的精神,为你的美!希望你保重!我们永远支持你!我们美丽的闾丘露薇!我们爱你!
闾丘露薇自述:我从来不喜欢很漂亮的男孩子
我喜欢我的工作,不但可以接触不同的人事,更重要的是,可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保持客观的态度来对人和对事。
我出生在上海,并且在上海读完小学、中学、和大学。从小时候开始,我一直感到自傲的是,中学和大学读的都是别人心目中的名牌,回想起来,我要感谢这两所学校,华东师大二附中和复旦大学,因为当我投入社会工作的时候,发现读什么学校十分有用,不过移民到了香港之后,虽然内地这所大学的学历也被承认,但是自己觉得还是不够有power,所以又花了两年时间在浸会大学读完了硕士课程,获得传播学硕士学位。不过现在读书,不再是为了理想,而是为自己将来的饭碗做打算。
工作方面还算顺利,小时候的理想是当记者,结果从初中开始,就做起了青年报的学生记者,十分有趣。大学毕业后,因为当时外资企业吃香,加上想提高英文水平,还有就是工资高,于是去了一家国际性的会计公司当起了会计员。后来因为一则广告,我进入传媒这行。
移民香港,原本打算在会计公司继续做下去,但是一天看到报纸上传讯电视的招聘广告,于是寄了一封应聘信,结果不到两天就让我去面试,不到一个小时,就告诉我录取了,于是我成为电视台的编辑。不过国际台的工作并不能满足自己,之后我转工,在无线行星电视台任记者。由于电视台的观众以台湾为主,常常会觉得在采访题材方面受到制约,直至到了凤凰卫视中文台。
我在香港的话,我记得我每天都是8点半到公司,晚上大概10点钟离开公司,如果是出差的话,每一次出差我们都是差不多每天7点钟起床,或者6点多起床,晚上如果有时差的话可能要做通宵,如果时差不太大的话,一般在12点钟才休息。我已经积了60多天的假了,还没有机会休。
我一直觉得对我来说记者只是我的一份职业,我不管做什么职业,做什么工作,我觉得你得到这一份薪水你就要把这份工作做好。
很幸运的是我从小的理想就是做一个记者,但是成不成功我觉得见仁见智,就像主持人有人喜欢这种类型,有人喜欢那种类型,总的来说我算幸运的,有很多机会,在我身边也有非常出色的记者,但是相对来说他们机会比较少,但不能说他们不成功。这个很难讲。因为记者每天面对的事情都不一样的,你这次报道做好了,并不能说另外一个题材的报道做得就好。
有一个目标我这个人比较实际,就像前两年我给自己的目标是完成我的硕士课程,去年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静下心来再把英文提高一些,但是我发现去年好像也没有静心读书,所以这个目标我还要继续努力。因为我做财经比较多,所以我一直希望自己在经济方面有时间去读一个课程或者说能够真的钻一钻,这样对于采访会带来好处。
我大学的时候学哲学的,哲学是我的第一志愿,我觉得读大学并不是说你以后就做什么职业,你自己到底毕业之后做什么职业,而是为你提供了一种选择的机会。你可以自己锻炼自己的英文,自己锻炼自己的文笔,自己再学一些东西。使你毕业以后完全可以转行,所以后来选半天选了哲学,因为哲学可以练脑子。其实我在中学的时候就做过小记者,也在电视台做过一些短的工作,都是比较业余的,在上海我没有机会进入电视台工作,因为竞争非常激烈,那时候对我们来说比较有吸引力的是做外资企业。当时正好有六大会计行来招人,我就转行,进了会计师事务所去学审计,因为有很系统的训练,结果使我在财经方面就有了一些知识。现在来说,对于我做财经方面的访问就非常的有帮助,就是因为那时候积累了一些知识。后来在95年的时候到香港,我记得到香港的第二天我本来是想继续在这家会计师行做下去,但是那天看到一份报纸,一家当地的电台招记者,我想这是挺好的。所以我就去面试,结果到香港没有一个星期就找到一份工作上班了。凤凰我记得是在97年的5月份决定要推出新闻节目,当时推出时事节目,这个栏目就是时事直通车,负责的是香港一家电视台的老板,他跳槽到凤凰去负责这个节目,就把我和另外一位同事,就是我们另外一个主持人曾s漪一块拉去了。
当时中文台刚刚开始《时事直通车》这个新闻节目,现在再回头看,当时真的很不容易。因为是新台,所以在刚刚外出采访时,经常会受到同行奇怪的眼光,并不把我们归为新闻一类,不过现在,可以感受到来自同行的认同。
在凤凰卫视中文台,除了负责每天的新闻采访工作,我还和严力耕一起主持财经节目《经贸周刊》。
在这段时间内,我参与了多项大型的采访工作,包括克林顿访华,江泽民访日,而朱F基访美是最难忘的,因为在十多天内,走遍美加十多个城市。而在江西九江采访抗洪前线,虽然辛苦,但是值得。
另外,我参与制作了6集的《亚洲金融风暴》专辑,很高兴自己的财经知识可以大派用场,开香港廉政公署的专辑,更是希望能够给内地的反贪污工作提供借鉴。
我有一个女儿,她快5岁了,我基本上没有什么时时间和她在一起,还好,她的奶奶把她照顾得非常好,而且她也能在家里看凤凰。所以每次我出差她都会看电视。我不是一个很会照顾孩子的人,我照顾她大概两三天她就会病的,我也知道她希望更多的时间能够和我在一起,我就尽量抽时间和她玩。
我是典型的上海人,上海出生,上海长大,在上海读完大学,但是我碰到很多很多的人都和我说,说我不像上海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上海的女性可能比较计较小地方。我觉得小事无所谓,但是大事我还是很精明的,骨子里还是上海人。
我觉得男的长得五官怎么样其实不太重要,男的是靠气质的,尤其是过了30岁以后,男的是靠自己的修养和气质,把自己的个性带出来,有的人可能长得不高,五官不是特别突出,你觉得他有“形”,我从来不喜欢很漂亮的男孩子,就是他要有形,有他的风格。
我比较喜欢男士是要走得比较多的地方,看比较多的东西,思维能够接受不同的观点,不是说只是执着在一个观点上,最好能够接受大家不同的看法,当然他可以有自己的看法。我觉得男的最主要的是要心胸比较宽,要有容忍度,绅士风度也很重要,细节方面要注意,打扮的时候要有点品位。
我觉得把一个事实真相告诉大家,但是没有任何你自己的评论这样有新闻比较真实,虽然说要做到完全的客观不可能,因为一个镜头的角度的不同,或者说前后次序的不同,给大家的感觉就会不同。但是至少你要做到不要把自己的感觉和评论加进去,所以我一直提醒自己在采访的时候,不管是很悲惨的事情,还是很快乐的事情,尽量不把自己融进去。如果有一个很惨的事,就像被地雷炸伤的孩子,我也不会哭;如果是很高兴的事情,就像申奥成功,我也正好在采访,我真的没有和他们一块欢呼,因为我记着我是在工作,我是在记录别人的欢呼,所以我每时都在提醒自己做到这一点。
我喜欢我的工作,不但可以接触不同的人事;更重要的是,可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保持客观的态度来对人和对事。
闾丘露薇简历
闾丘露薇(英文名:LUQIU LUWEI, ROSE)
上海出生,中学期间为上海《青年报》学生记者团成员,1992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之后取得香港浸会大学传播硕士学位,加入凤凰卫视后,从此和凤凰卫视的新闻财经节目一起成长。
曾采访过多项大型活动,例如长江水灾、香港和澳门回归等,也多次跟踪报导中国领导人外访活动,足迹遍布欧洲、美洲和亚洲。2001年采访报道了中国申奥成功、加入世贸及上海举行的APEC会议三件大事;同年,在美国华盛顿现场报道了美国总统的就职仪式。2001年11月,赴阿富汗战地采访,成为第一位进入阿富汗的华人女记者。此外,她还采访了大量政经界的领袖人物。
目前,除了负责安排香港编采中心的采访工作,她还编辑、主持以及参与制作一系列的财经专辑以及评论节目。
作者:
Flea
时间:
2005-5-22 18:06
都很厉害
作者:
胖胖鸭
时间:
2005-5-22 19:10
shishi姐姐辛苦啦~
顶顶顶!
作者:
Flea
时间:
2005-5-22 20:41
大家看的也辛苦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