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259115
- 威望
- 99720
- 金钱
- 125
- 阅读权限
- 130
- 性别
- 女
- 在线时间
- 1719 小时

|
海归“价格”接近“价值”
“现在已经到了海归群体体现自身实际价值的时候了。”北京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副主任卢长江告诉笔者,本市用人单位和海归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达成“默契”。在招聘会现场,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已经把以往的“必须有×年的工作经验”变成了“有×年工作经验优先”。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表示,他们所招聘的技术人员,能领会到国外的先进理念和科学技术就可以,而经验是从不断学习当中逐渐总结出来的。
根据以往几届招聘会的经验,北京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主任赵峰表示,最近几年国内人事制度的改革进展非常的迅速。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海归要了解国内的这种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带来的一些对人才的条件的变化、运用人才的变化。其次,对自己的期望值不要过高。留学人员如果把期望值仍然定得很高,甚至用几年前的标准衡量的话,可能会有一定的落差,也难以找到合适的单位工作。另外,也要掌握一些具体求职的技巧。通过不同的渠道要展示自己,和有意向的单位进行沟通。
北京软件产业促进中心培训学校校长张8告诉笔者,在“后培训时代”,北京将大力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因此,今后几年内,市场将主要需求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包括海外留学人员。其中,对于领军型、复合型、国际化的高层次人才就更为急需。这个时候,这些掌握新技术又没有语言障碍的海归优势就很明显了,他们可以真正体现出“工程化、规范化、国际化”的人才本质。
职场上的人才竞争,将不再看学历、看文凭,包括洋文凭在内,都要经过实际素养能力的检验,以能力来证明价值。一些海归成了“海待”,并不说明海归过剩,而是说明低水平、低能力的海归不再受欢迎。不过,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海归变成“海待”,都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这意味着无形资源的流失和浪费,也是整个社会的损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海归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参与发展的“桥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