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17351
- 威望
- 27527
- 金钱
- 8
- 阅读权限
- 150
- 性别
- 男
- 在线时间
- 8885 小时

|

三
从西线溃散的军队那里,晋惠公不断收到战场上的坏消息。“三战三负,”他皱起眉头问属下,“秦寇已经入境很深了,寡人应该怎么办?”
亲秦派大夫庆郑说:“都是你把秦寇弄深的,有什么办法,没办法。”
晋惠公大怒:“你小子出言不逊!”说完晋惠公要亲自出征,他的战车由于是头一次用,车上人选还待确定。一般战车上是三个作战人员,中间是驾御员,要求极高,他不但要使战车躲过阵地上突然出现的险情,而且要不断地为车上两名战斗员创造战,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驾驶员左边站立者为弓箭手,是战车的灵魂人物,称“车左”,要求力能开八石强弓,射前后左皆中,在运动的车上射箭,难度很大。驾驶员右边执长武器(戈、矛、戟),主击刺,称“车右”,要求四十岁以下,长七尺五以上,能追逐奔马,车跑着也能一窜而上,前后左右,上下周旋,能缚束旌旗。
晋惠公作为指挥官,战车又不一样,中间是他晋惠公,左边是驾驶员,右边是车右,车右这位置重要,以至于需要借助占卜,让祖先们来确定其人眩占卜了一下,神汉说:“老祖宗认为,大夫庆郑当车右最吉利。”
偏偏是“出言不逊”的庆郑,这家伙自从跟秦国借来了粮食,就成了亲秦派,被晋惠公恨死了,不让他当,当“家仆徒”当车右吧。
晋惠公乘坐小驷马拉的战车,率领倾国人马(上下两军)出发了。晋惠公乘坐的小驷马也有问题。小驷马是从郑国进口的,进口车的性能好,但庆郑认为:“古来遇上大事,必须乘做国产马车。国产马匹熟悉道路,适应水土,知道主人心思,服从主人教训。进口马车,一旦出点乱子,马就惊了,狂躁乱动,鼻孔冒火,血脉喷张,一个蹶子把你尥下来。”
晋惠公有两个特点,一是小气,二是好胜,我偏要坐小驷马不可,稳稳当当多好(个儿矮,是马中的武大郎,平稳,脊梁上放一碗水都不会洒)。庆郑给晒在路边,气恨恨说:“不听拉倒,你走着瞧。”
晋惠公集结溃兵,补足战斗人员,跃过黄河,向河西之地的前线运动。与秦穆公对峙于韩原,扎下营垒。晋惠公有点沉不住气,派了一个好脾气的大夫韩简前去查看敌人动静。
这里是陕西韩城,临近龙门(司马迁的坟也在这里,目前是个旅游点)。韩简观察完毕,回来报告说:“秦国兵马虽少,但士气是咱们两倍。”
“凭什么这么说?”
韩简实话实说:“当初您逃跑是秦国资助,您回来是秦国护送,您没粮食是秦国接济,您把人家惹了,人家前来问罪,军士们都觉得理亏,没有斗志。”
晋惠公老怒,“打打打,我偏要打,明天给我往死里打。”
韩简心说:“我看要完蛋。明天我能活着当个俘虏,就知足了。”
公元前645年,秋天的黎明,天色阴霾,秋风搅动着黄叶,忧愁地飘过战士们的干戈长戟。当时打仗都是明着来,公开行军进入旷野上约定好的阵地。两架战争机器各以纵深十几排的兵车密阵,静静对峙。晋国两军,秦一军(一军12500人,按周天子给出的编制)。
排兵布阵完毕,催命的鼓声响起来了,震落了树木的黄叶,万紫千红的秋林,人生多么美好。没得说也没得想了,秦国的战车仿佛觅食的猛虎,迈着虎足,幽幽地滑过来了,缓缓地,像是一场无常的梦。
鼓点从舒缓变得突然急骤,进攻速度明显加快,队列在各色旌旗招摇下,变成攻击的楔形。前头部队已经和晋军接战了,远射武器猛烈地交互攒射,箭如飞蝗,人喊马嘶。
战车迅疾推进,三米长的夷矛举起来了,鲜血从矛头喷出来了,不幸的人倒下去了,远方的泪流下来了。战车再接近,两三米长的戈、戟进入交锋距离。车毂交错,像齿轮一样,叮叮当当的双方,咬合于战斗中,挤出殷红的血水,染透了车轮。
鼓声又舒缓下来,战车御手们纷纷调整队列,左右前后看齐,招呼步兵寻找支撑点,展开短兵相接的肉搏。
晋惠公驾驶着他那得意的小驷马,一路意气风发,发现秦军后缘有好些运输辎重的“革车”,载着秦军精美的兵器和盔甲。见财不要命的守财奴晋惠公,遂抛下大队,挥鞭直取敌后,长驱直捣,居然夺了几样战利品,喜洋洋地撤回。
可是,乐极生悲。晋惠公的小驷马突然激动起来(可能是看了不该看的东西),他们哥四个并在一排(组成F4),尥起蹶子,往斜刺里猛追另一辆马车,根本不听驾驶员指挥,车子冲到一滩烂泥里,轮子深深陷住,实在动不了了,可爱的F4才停止了尥蹶子活动。
晋惠公给颠得像筛糠,命令:“请注意,倒车,请注意,倒车。”可是这四匹惹祸的F4,像严重失足的青年一样,怎么使劲也拔不出自己的泥脚来。晋惠公喊:“家仆徒,你小子给我下去推车轱辘去!”
车右“家仆徒”下去,咬牙闭眼,搬车轮,驾驶员则使劲轰马,可是轮子像圆规那样,以另一只轮子为中心,不停地打转。
敌人就要包抄过来了,家仆徒使出非常痛苦的样子。正这时候,晋惠公从车上扯嗓子号叫(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听他这么大嗓门):“庆郑,快过来——快救寡人!!!”
庆郑的车正好从旁边经过,看见主公陷泥,觉得好笑,心说:“不让你坐你偏坐,进口车出事了吧!还不让我当车右,你活该!”
晋惠公急了:“庆郑,你混蛋!你妈是我婢也——!”
庆郑扭头说:“等着!我这就找人来帮你。”
这时候,秦穆公清清楚楚看见晋惠公自投绝路,陷入淤泥,大有被活捉的可能,遂驱动单车急驰前来,却被晋军层层包围,像一只困在垓心的野兽。
韩简的驾驶员已经抓住穆公的左马。马被抓住了,车子跑不掉了,就像摔跤的人被人抓住了裤带,只有由着对手揍他。韩简的车右举起长戈,连连击中秦穆公的皮甲,把七层皮甲击穿六层。秦穆公多处负伤,心想这回完蛋了。他的副官赶紧拿出盾牌给他挡着,可是盾牌一样是皮质木骨的,外面虽然缀着青铜部件,狰狞的兽头,但护上则护不了下,捉襟见肘,老穆眼看化作鱼肉。
庆郑这时候过来了,看见韩简正在砍人,遂大喊:“韩大夫住手!韩大夫住手!主公那边陷泥里了,叫咱快去搬车呢——”韩简人实诚,立刻命令:“收手!掉头!救主公去。”带着一帮人呼隆隆往泥坑那边跑。
给庆郑这么有意无意地一搅,秦穆公方才从菜板子上滚落下来,捂着伤口找大队靠拢。
可是晋军后队继续如墙而至,乱箭像作料一样往秦穆公身上撒。秦穆公心说:“饿的兵都哪凉快去了?饿马上就要变成菜了。”(秦军人数少,是晋的一半儿)千钧一发时刻,外围像决了堤一样,一大队赤脚勇士,三百多人,吼声如雷,杀入重围,声震周山:“哪个敢伤我们恩主!”正是那帮吃马肉的农夫。
这帮农夫披发袒肩,快步如飞,手提孙悟空的精箍棒(学名“木殳”),两头包着青铜,是带棱的长棍,适合穷人使用,砸击效果好,专门对付有甲胄保护的富裕士兵),挥起棒子,噼里啪啦像打棒球似的,把晋军脑袋打得乱飞。
秦穆公乘机突围脱险,马上组织反击。野人们一眼看见晋惠公的小驷马,眼睛一亮(又想吃马肉了),抡起棒子上去就揍,照准了马屁股打,就像举起扫帚捶一条晒在太阳下的被子,小驷马全部毙命。
晋惠公穿着重甲,跳到车下,扑了一身泥,被野人兵捉住,像捆粽子似的捆了个结实,然后像扔柴禾那样,丢到车上去了。
韩原大战险象环生,几次异势,而且一直是双方的老帅成为车马炮轰击的靶子,实在够狠。这次战役并且显示了农民步兵对于城市战车兵的作战优势。到了战国时代,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步兵地位提高,伤亡率一再增加,农夫们也慢慢补充到战争机器中了。
(注:金属甲在那时候极为稀少,秦穆公穿六层甲,人还能站立起来,是因为那是皮甲,一片片皮革连缀而成。皮夹表面涂有一层比较厚的生漆,上面有红色矿物质颜料的兽头彩绘,用以吓唬敌人。
而铠甲专门指铁甲,那是未来铁器时代的事情。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有骑士装甲,银光闪闪的大白盔甲,把骑士的躯干、四肢、头部全部遮掩,达到“刀枪不入”的程度,相当于一个单人坦克,只露出两个眼睛。据说每次穿盔甲,都要有专人服侍,就像现在的新娘穿嫁衣。但要是一旦从马上摔下来,那就落地凤凰不如鸡了——因为他们没有人扶,是上不了马的。
春秋的战车兵不需要乱跑,站着就行了,所以装甲也比较重,用青铜锻打成片,以丝帛连缀,钉在牛皮甲衣的胸部、背部和甲裙。战车上的三个战斗员甲胄不一样。御手采取跪姿,两臂平伸拉着马缰,所以胳膊上的甲一直到手腕,甲片较小,以便臂部活动,甚至还有舌形护手,颈部立有坚硬的领盆——因为御手不能搏斗,所以甲胄格外的严,随身佩带卫体短剑。
车右因为需要挥舞格斗,所以胳膊上无甲。)四光荣的晋惠公做了俘虏,晋国的大夫都晕菜了,纷纷丢下兵器,拖泥带水,跟在秦车后边不肯离去,像一群兜售发票的人那样。秦穆公给跟烦了,就派人轰他们,说:“二三子怕啥个呢?你们国君跟饿到西边转转,不会受亏待的。”
“好,说话算数。我们处在下风,风把您的话也传我们耳朵了。”晋人说。(古人已经明白了声音是在空气中传播的道理)秦穆公押着晋惠公返回老窝,食肉恐龙叼回一截浑身硬泥的野猪。我们不知道春秋时代是怎么献俘的,但我们可以说说欧洲的凯旋,作为参照。欧洲遇上将军凯旋,常做万人空巷的庆典。胜利的将军头戴月桂冠,手持月桂枝,向群众发表演讲,加冠给勇士。接下来是游行,将军的孩子们也坐在彩车上,把战利品抛给群众。人们夹道狂呼,最长能有三天。有意思的是,一个奴隶在彩车后面要不停地喊:“你不要骄傲,你是个凡人,今天是荣誉,明天就可能是屈辱。”
而真正的屈辱者就是那些光着身子陪着游行的战俘,脖子上系个铃铛和鞭子,游行完毕就要被杀死在神庙里。
秦穆公的庆典搞得也有特色,他做了一件著名的事,就是把酒倒在河里,让大军痛饮(这一定是个洄水弯,不然酒水就流跑了)。秦国出产一种现在还很有名的酒——西凤酒,清而不淡,浓而不艳,是家居旅游的必备好酒(唉,上赶着给他们白做了个广告)。
秦穆公让大家趴在河边痛饮完美酒,然后宣布:明天,饿就用晋惠公祭上帝了。秦穆公的夫人“穆姬”一听说老公要把晋惠公送给上帝当点心吃,变得悲痛起来,思想起小时候被夷吾(晋惠公)的小手拉着到郊外玩,还有大哥申生,人生多么的好啊(她是从晋国嫁来的)。
现在,夷吾哥哥一进城,老百姓的鲜鸡蛋就要打在夷吾脸上了。穆姬说:“上天降灾,使秦晋两国不以玉帛相见,而是干戈相加。夷吾哥哥死了的话,我还有什么意思?如果夷吾早晨进城,我当晚就死,晚上进城,我早晨就死。”于是她穿戴了丧服,手拉了一帮小儿女,赤脚跑到墙根底下,踏上薪柴,准备自焚,要上天等夷吾去。
秦穆公从郊外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怎么办呢?媳妇是从晋国来的,下嫁到饿们西垂僻壤,类似于孔雀娶了猕猴(民工娶了大学生),不敢惹埃左右为难的秦穆公只好先把晋惠公关在城外的灵台再说。
浴血奋战的臣僚们不同意了,要求进城献俘,一边说着,一边从怀里摸出两枚捂臭了的大鸡蛋。
秦穆公说:“活捉了晋惠公,高兴庆祝是对的,但是如果变成家里闹丧事,那还有什么意思。”
这时候,晋惠公的大秘书吕饴甥同志从晋国跑来了,求见秦穆公。大伙一听,妈呀坏了,灵牙利齿的坏蛋来啦,完啦,秦穆公肯定要放人啦。
秦穆公和吕饴甥就晋国元首安置问题进行谈判之前,吕饴甥放出风声,要立“太子圉”做国君,这样,秦国手里攥着的晋惠公就变成了一张废纸。晋国又着手“作爰田,作州兵”,改革土地制度,扩大征兵资源,把征兵范围从国都推展到边鄙农村,吓唬秦国人。这些凌厉的政治攻势完成,双方代表才在陕西大荔县附近的谈判桌上跪好(因为没有椅子,所以是跪坐)。
秦穆公问道:“晋国准备投降吗?”
吕大秘书微微一笑:“不投降。我国的小人深感耻辱,我们战败,国君遭俘,小人们纷纷检查视力,要求报名参军,杀回秦国,涤仇荡恨。他们说,豁出去引狼入室,北借狄兵,也要讨伐秦国。但是我国的君子,承认鄙国是一条绵羊,却披上狼纹,触怒了贵国,自取其辱,所以君子们都想拥立太子圉,磨矛缮甲,再跟您过上几招,他们说,报效国家,有死无二。”
合着里外里都是跟寡人拼命埃秦穆公又问:“你们贵国君觉得还有戏吗?”
吕大秘书上身一耸:“我国的小人非常哀愁,以其小人之心揣度秦国,鄙国君是活不了了,因为他触怒了贵邦;但我国君子,用君子心琢磨您,觉得您会释放国君。我国小人说,咱们跟人家掐架,互启杀戮,秦国哪肯修好。我国君子说,我们服输了,说对不起了,秦国还能不放人吗。”
这个吕饴甥,不说一句请求放人的软话,而借“君子小人”的嘴巴挤兑秦国,秦国再不放人,就落了小人窠臼。
话说到这儿,秦国还能怎么办呢,就是宁戚、屈完复出,也没法帮秦国了。秦穆公哈哈一笑,手扶几案:“先生所言,正是饿的心意。”(作为战胜国,倒仿佛向战败国道歉)于是把晋惠公由阶下囚升为座上宾,住进高级宾馆。但他却黧黑消瘦。秦穆公担心他这模样回去会惹晋人不高兴,于是请惠公吃大饭。不是一般的大饭,是七牢。牛羊猪各一头为一牢,七牢就是七套牛羊猪。晋惠公可逮着肉了,21只牛羊猪,供他狼吞虎咽连吃了仨礼拜,嘴角流油,屋子里全是骨头,见了大肉就恶心——创下了吉尼斯狼吞虎咽世界记录。
等晋惠公喂饱了,脸上放光了,到了冬天,秦国人送他回国。太子圉带领晋国众大夫在于黄河边境迎接。晋惠公老脸嘿然一笑,含混地说:“出国旅行真疲劳埃”晋惠公被释放回国,快到都城新绛了,大家都劝晋大夫“庆郑”赶紧逃跑。庆郑说:“因为我故意不去搭救,使得主公遭到敌人俘虏。现在我如果逃跑,就是乱了国家刑法,这不是人臣作风。”于是坐在家里等死。果然,晋惠公还怕庆郑逃跑呢,不等回到都城,先传令把大夫庆郑给杀了。
晋国百年能兴其霸业,全是靠庆郑这些高风亮节的臣子啊!公心远远压过了私心。
随即晋国献上河西土地给秦国,晋太子圉入秦做人质(这是当时谈判条件,河西土地就是黄河以西,陕西省东缘的六百里土地,面积很大)。秦国则把宗室女儿(一说是秦穆公的亲女儿)嫁给晋国太子圉(当时都是强国把女儿嫁给弱国去,跟后来的汉朝和亲匈奴不一样)。
秦国人接着又把河西之地还给了晋国,这倒大出晋国人意外。同年晋国又发生饥荒,秦国又以粟相济。秦穆公的一举一行,真是让人佩服。当秦穆公周济饥寒,襄助近邻,扶立晋惠公、晋怀公、晋文公三代,其襟魄之伟大,赤心之坦荡,清风一片,垂范千古。后来,他参加城濮之战,袭郑灭滑,美名多多,最终秦穆公积极纳才进取,“并国二十,遂霸西戎”,成为威风赫赫的西垂霸主。这是后话不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