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23864
- 威望
- 9467
- 金钱
- 5
- 阅读权限
- 100
- 在线时间
- 65 小时
|

社会传真》虽好,但我看还应该有可以提高的地方。
首先就应该提高一下栏目的立意。
不要整天拿一些拿无聊的事情当看点——比如狗丢了,狗主人哭得昏天黑地。试问《社会传真》的编导,这个狗主人付广告费了吗?!你们想向观众传递什么呢?
不要以为观众四六不分没看出来,《社会传真》和电信168肯定是有利益分成关系的。不要为了分成而整天给观众设置一些一目了然的低能问题。前一阵子可能实在是没什么人打电话参与了,你们竟然还把脑筋动在了小学生的头上。
另外就是一定要提高策划人的水平,不要再去当那个明显变了味儿的“媒婆”了。刚一改版《社会传真》就吃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重磅“大苍蝇”,我看不是人家男方不配合,而是你们的立意和策划水平太低。
我看《社会传真》浓缩到30分钟足矣。大家可以分析一下它的栏目构成:马路新闻+弱智评弹+他台冷饭。
我不知大家是否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如果你长期收看《社会传真》,而不去看《苏州日报》或者一套的《苏州新闻》的话,你会发现自己很快就变成了一个专爱传播张家长李家短的长舌妇。
为什么《社会传真》每天在我们记忆中留下的只是一地鸡毛呢?
这是因为《社会传真》的栏目立意出现了偏差,她似乎忘了她所在的12CH叫做“社会经济”频道。《社会传真》过多地承载了社会新闻,而把 “社会经济”这四个字的意思人为地割裂了,降低了“社会经济”的地位。
我们每天真的需要接收那么多的“马路新闻”吗?
我简直不可理解,苏州是个极发达的城市,有着极大受众、极高收视率的60分钟大容量的《社会传真》,为什么就不能每天拿出5分钟的时间,先把苏州的经济、时政动态扫描一番,让广大市民分享一下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真切地提高一下市民的自豪感呢?!这样做,难道你们怕《苏州日报》订不出去吗?!话又说回来了,苏州市又有多少市民能够每天看到《苏州日报》呢?
《社会传真》与一套的《苏州新闻》互不关联,是栏目的硬伤。每晚盯着它看多了,能使人渐渐淡出苏州的主流社会,对苏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无所知。
所以说,《社会传真》还须再次改版,还须下工夫搞好“社会经济”传真!你鸡毛蒜皮越多,你的社会价值就越低。
再说一下主持人。
新闻播讲只需语势平和,不需过分夸张。
《社会传真》里徐秋慧的普通话太糟糕,前鼻音、后鼻音根本就分不清楚。每次读稿还要把社会传真的“真”字吃掉,实在是应该先下岗把普通话去培训一下。
赵昱也应该把声音八度降下来,你那尖声尖气、过分的抑扬顿挫已经越来越使人生厌了。
大龙就更不应该整天沉迷于《社会传真》 “首席评论员”的美梦中,还是快点醒醒,多看看《苏州日报》和《马冰读报》,把自己的评论水平尽快提起来。如果你确有观点,请言简意赅,不要把话说变了味儿!你自己看看你对苏州大学金砖楼那条消息的评论,你都说了些什么不着四六的话。还是我来评论你一句吧:拿好你的扇子,哪凉快到哪歇着去!
至于《社会传真》导播切换的镜头总是生硬、慢半拍的问题,还请你们自己尽快改进提高吧。正机位大全景直接切到30度侧机位大特写,这是一种新的演播室风格吗?不对吧?!我看,这绝对不是什么风格,而是硬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