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79811
- 威望
- 18351
- 金钱
- 22
- 阅读权限
- 120
- 性别
- 男
- 在线时间
- 6477 小时
|

陈氏乃是成都人啊
【夜光新闻: 2005-9-7】东方早报7日报道,昨天,上海留学生何磊(音译,LeiHe)美国碎尸案案情进一步曝光。据了解,最大嫌疑人正是何磊的妻子陈丹蕾(音译,DanleiChen)已经向上海警方交代作案以及逃跑过程。
美国警方已于9月1日与何磊在中国的家人取得联系,一方面最终确认8月30日所发现的尸体是否是何磊,另一方面推进调查。
据悉,8月26日,在办理从芝加哥飞往上海的UA835航班入境边检手续时,留着短发、女扮男装企图潜逃入境的陈丹蕾被发现。
据她交待,所持护照上的何磊是其朋友,此次她因护照遗失,又急于回国探望病重的母亲,所以借用何的护照。不过,陈丹蕾的母亲已于多年前病故。
有关方面发现陈丹蕾与何磊是夫妻关系。经进一步讯问,其交待两人本是清华大学同学,2001年1月陈丹蕾赴美国留学,同年5月回国与尚在清华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的何磊结婚。2002年1月,陈帮何申请了赴美陪读签证,两人共同赴美。到美国几个月后,两人出现感情问题,经常发生口角。2004年12月底,两人再次发生争吵,陈用刀将何胸部刺伤。2005年8月26日,陈丹蕾没有出席法庭审判。
案发8月20日凌晨
据知情人透露,何与其妻子陈的感情不和,已于2004年底开始分居。
8月19日晚,其与丈夫又一次发生了争吵。8月20日凌晨,其用事先准备好的手枪将熟睡中的丈夫打死。
联系到8月25日拉斐特市警方接到普度大学中国留学生何磊的朋友关于其失踪的报告。
当时,为逃避司法机关处罚,陈丹蕾变造了丈夫的护照欲潜逃回国。
8月30日9时15分,拉斐特市罗斯芒特镇警方接获一名男子报告,称位于西德文大街9400号停车场内的一辆汽车中传来腐臭的气味。在获得法官发出的搜查令后,警方于下午4时45分赶到事发现场。
警方初步认定死者是一周前失踪的何磊。
调查人员联系何家
警方在这辆1997年产别克汽车中发现了被肢解的男性尸体。尸块被分装在5个黑色塑料垃圾袋中,垃圾袋旁还放着一只帆布包,里面装着一些尸体的散件。另外,警方还找到一只枪,并送交检验。
目前当地法医正在寻找何磊的牙科报告与尸体进行对比。如果没有牙科记录和X光记录,将很难最终确认尸体身份。
当地时间9月1日晨,调查人员通过翻译与何磊在中国的亲属取得联系,但据了解,何磊从来没有看过牙医,因此找不到任何牙科记录。
幸运的是,警方在拉菲特市找到了何磊2003年就诊时留下的X光记录。
调查遇到引渡争议
美国警方和学术界认为,由于中美没有签署引渡条约,何磊案调查取证将非常困难。
“如果陈丹蕾被引渡到美国,我们将对她进行审讯。”拉菲特市警官约翰·韦瑟(JohnWithers)说:“但是,因为死者和嫌犯都是中国人,就要另当别论了。”
没有签署引渡条约,就意味着在法律上中国无须引渡陈丹蕾。但是,美国西北大学法学教授(StevenLubet)认为,也不排除引渡的可能。
悲剧让普度很感伤
“这是非常让人伤心的事件。”何磊在普度大学的导师博尔顿教授(J.StuartBolton)说:“他是个非常勤奋,有创造力的人。他非常有想法。”
根据普度大学提供的材料显示,2001年,中国成都籍的陈丹蕾被普度大学化学工程系研究生院录取。2002年,何磊被普度大学机械工程系研究生院录取。
何磊身前在Ray.W.Herrick实验室担任助理,“工作中总是显得很乐观”。
何磊是2002年春天到普度大学求学的,并于2003年开始攻读博士学位的,而且是该校第一个机械工程博士生。据估计,他本该在2006年8月获得学位。
“和何磊共事非常愉快。”博尔顿教授教授说:“我感到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普度大学公关部门副主任乔·贝内特(JoeBennett)说,“一个满是希望的人”走了,让校园里充满悲伤。校方已经向何磊的家人、朋友表示了哀悼。贝内特希望时间能抚慰每一个受到悲剧影响的人。
……………………………………
老师标准的“好学生”,但朋友不多
同学性格内向,从不穿裙子留长发
陈丹蕾在成都时就读的高中,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国家级重点示范性高级中学,一代文豪郭沫若也毕业于该校。该校一位副校长在电话中拒绝了记者关于陈丹蕾的采访要求。尽管如此,陈丹蕾的一位高中老师还是私下对记者谈起了印象中的陈丹蕾。
“尽管已经过去十年时间,但考上清华的学生还是让人印象深刻的。陈丹蕾最大的特点是有点假小子,整天留男式发型,也很少穿女孩子的衣服。她好像在学生中朋友不多,只专注埋头苦读。此外,她没有更多的特点,也不爱参加课外活动,是传统观念上的标准‘好学生’。”
记者了解到,陈丹蕾的同班同学还惦记着她,她所在班级的网上校友录,有同学默默地贴出了关于陈丹蕾案件报道的网址链接。她的一个高中同学则在电话中对记者感叹:“生长在单亲家庭,或许造就了她的一部分性格。”一位在成都工作的陈丹蕾的高中同学向记者回忆,高中时的她比较单纯,保持学习名次是她唯一的生活目标,一开始她也并没有提出“要考清华”这样的远大理想。
“她总是和男同学玩,从不穿裙子,从不留长发,说话走路都是男孩模样,但在所有同学老师眼中她都是个非常聪明的学生。可能由于当时她妈妈还在,她的生活和一般同学一样单纯而幸福,教室里常常听见她豪爽的笑声。”陈的另一位高中同学回忆说。陈丹蕾的高中同学邹伟(化名,以下凡涉及陈丹蕾的同学名字均为化名)对此深感震惊,“在高中的时候,她成绩是非常好的,就是性格有点内向。从外表上看,她个子不高,戴副眼镜,不怎么和同学交流。”
1995年夏天,陈丹蕾成了学校的荣耀,她考入了清华大学化工系,圆满结束了自己的高中生涯。
性格开始急躁,公然对导师发火
爱情开始恋爱,却似乎没有被爱
在北京求学的日子,陈丹蕾显露出的急躁性格开始让同学吃惊。一位和她一同做过毕业设计的大学同学回忆:“印象最深的一回是她的指导老师教她做毕业论文的实验,她竟然发起火来:叫我做这个做那个,你自己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做?她的指导老师是个很和气的人,只得先替她完成实验再说。”
一同考入清华的女生张可是与她关系密切的高中同窗。陈丹蕾夫妇出事后,她在网上发帖回忆陈丹蕾的大学生活:“‘身在异乡为异客’,我们之间就多了一份亲切,每次见面她都挺高兴挺健谈的。她喜欢画漫画,所以常跟我讨论一些关于画画的技巧;有一次她还不太好意思地问我知不知道怎么去割双眼皮。刚入校时,她当过班里的干部,后来似乎和同学关系不太好就不当了。”
此时,陈丹蕾遭遇了让自己刻骨铭心的爱情,她与后来成为她丈夫的何磊相识了。但是,当时睡在何磊下铺的同学张刚认为,陈丹蕾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爱情。张刚在清华大学水木社区发帖说:“1998年11月,我和他俩还有另外两个清华的同学去看流星雨,当时去的是沙河附近的田野。那个晚上非常冷,我记得何磊和陈丹蕾小声聊天时还经常提起何磊的前女友。我觉得当时何磊是把陈丹蕾当作一个安慰他失恋的对象。从那次看流星雨之后,他们好像逐渐明确了关系。但是他们的关系挺特别的。晚上清华的女生宿舍楼前总是有许多男生,或者等或者送女友。清华的女生总是受到男友特别的照顾。可陈丹蕾与何磊的约会大多数是这样的:陈丹蕾一个人来到我们宿舍,走的时候一个人回去,我从来没见过何磊送她。当时我的感觉就是,陈丹蕾太可怜了。”
“我始终认为,何磊不是从心里爱陈丹蕾,他对陈丹蕾的感情更多的是亲情和同情。他是一个善良的人,而他恰恰忽略了婚姻中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相爱。其实并没有哪个人是恶魔,陈丹蕾最缺少的是爱,而何磊并没有给她这样的爱。”曾经是他们的密友的张刚很为这场悲剧而痛心。
陈丹蕾的同学认为,陈丹蕾在与何磊走到一起后,本来处于单亲家庭的她,母亲又因病辞世,自此以后,她的性格变得更为乖张。
同窗张可后来也赴美留学,她目睹了何磊和陈丹蕾的爱情生活:“何磊聪明、健谈、慷慨,但他有些观点很偏激,比如他坚决认为如果丈夫有外遇的话,丈夫没错,因为人优秀才有人喜欢;第三者也没错,因为人要往高处走,这都是正常的;错在妻子,因为是妻子没有能力留住丈夫。这些话都是他非常坚决认真地说出来的。正因为此,陈丹蕾一直很害怕回国,因为何磊经常告诉她,他一旦回国就会有很多条件好的女生来追。但陈丹蕾做出了这件事情(杀人),这已经超出了正常人所能理解和想象的范畴。也许是她受到了灾难性的打击,在心理上完全崩溃了。”
惨案经媒体报道后,熟悉二人的朋友纷纷发帖回忆他们的生活细节。人们发现,何磊对陈丹蕾在生活上过度依赖,但性格上又有激烈冲突。“何磊有较强的依赖性:他爱做菜,但只负责下锅,掌握火候,洗菜切菜的准备工作要陈来做;他爱出游,但永远都让陈开车;车子撞坏了,修车事宜全是陈在做。何磊在生活上像一个大宝宝,陈总在迁就他,照顾他。今年五月份他们搬家,陈丹蕾又哭着给我打电话,问她能不能存放些家具在我家,她当时哭得很伤心,说自己处境很惨,说何磊怪她不早收拾,却又不帮她。”
张可分析,何磊和陈丹蕾吵架的原因通常都很小,然而何磊最后一旦爆发出来,就比较可怕,甚至动手打人。陈丹蕾则经常暴怒,并且攻击丈夫。何磊却没意识到陈心理上的问题,一再地刺激她,使得她的心理状况越来越恶化。而何磊的密友陈飞则回忆:“何磊谈到他老婆的时候总是唉声叹气的,他说吵架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我和我室友都劝他如果实在过不下去的话,应该要考虑离婚,他说他也在想。”
【最不该被忽视的危险信号】
第一次遭妻刺伤后,何磊称是意外
2004年圣诞凌晨,陈丹蕾和何磊发生口角时,陈向何的胸部刺了两次,在刺伤丈夫后,陈到另外一个房间,用同一把刀割腕。她向警方承认,二人婚姻已经发生严重问题,故使她萌生死念。
印第安纳州拉法叶当地电视台报道此案时称,陈丹蕾是在圣诞节清晨的做爱中,用一把切牛肉的刀向丈夫的胸部刺去。两人以前曾观看过电影《本能》。
但记者获悉,发生此事后,何磊曾在今年1月25日对当地媒体吐露当晚情况时,称“那些英文媒体简直胡说八道,瞎讲,其实根本没那么严重,媒体的报道真是耸人听闻,又是凶杀,又是‘本能’,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何磊当时还称陈丹蕾是一个好妻子,希望她能够平安无罪开释,两人继续过日子。他说:“我现在已经完全好了,已经回去工作了,其实受的伤也不严重。我们平时感情挺好的,这次事情是意外。我当然希望她平平安安的。”
两人在这场风波后似乎平静了下来,身边的朋友们都认为自此他们可能会破镜重圆。
然而,事情终于向不可挽回的地步发展———“从上周四接到何磊父母的电话,让我和我室友帮忙寻找何磊以来,我们一直在避免去想最坏的结果,总是希望他能够最终安全地出现。但是最坏的消息终于传来。我真的没有办法去理解在陈那么瘦小的身体里面怎么会隐藏那么强烈的怨恨,看上去那么弱不禁风的人怎么会如此冷血,没有人性。”陈飞说。
来源:《新闻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