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30112
- 威望
- 2193
- 金钱
- 1
- 阅读权限
- 110
- 性别
- 男
- 在线时间
- 4895 小时
|

“抹黑”性报道笼罩德媒体 www.csuchen.de/
“德国之声”创建于1953年,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国际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为一体的德国综合性媒体机构。虽然“ 德国之声”自我标榜“致力于独立、全面、追求真理、多元化的新闻报道”,但在德国目前媒体制造的语境下,它也只能是“ 跟风”、“随大流”。 www.csuchen.de/
据报道,德国《明镜》周刊、《法兰克福汇报》等主流媒体纷纷要求其驻华记者以“批评性报道”为主。《世界新闻报》记者在德国电视二台的朋友透露说,该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召回驻中国和俄罗斯的记者,让他们在德国工作一段时间,以免受外国影响太深。 www.csuchen.de/
事实上,德国媒体现在正被一种奇怪的氛围所笼罩,“抹黑”、“唱衰”中国的报道频频见诸报刊杂志、电视和互联网。自从拉萨“3·14事件”之后,这种言论氛围更为加重。 www.csuchen.de/
德国N-TV电视台曾炮制假图片,诬蔑中国政府在拉萨“3·14事件”中镇压藏人。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曾多次刊载中国负面报道的《明镜》周刊,竟无端指责中国政府在地震救灾中的表现是“把灾难变成公关行动”。今年7月,德国《明星》杂志在一篇介绍奥运会举办国中国的文章中,通过模糊处理台湾和西藏来篡改中国地图。 www.csuchen.de/
奥运期间,北京奥运会本身让德国媒体无“刺”可挑,于是一些德国媒体开始另外“找事”。譬如,德国电视一台在一部纪录片中,竟然攻击中国使用“基因兴奋剂”。还有媒体拿所谓的“互联网审查”、扣留国外“藏独”分子等说事,攻击中国的人权状况和西藏政策,甚至有人抛出“奥运后中国经济将陷入衰退”的怪论。 www.csuchen.de/
德国人必须消除偏见 www.csuchen.de/
对于德国媒体涉华报道的这种奇怪现象,德国对外政策协会主席桑德施耐德教授在接受《世界新闻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西方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从过去对中国发展的“欣喜”,变成凡是中国的东西都一概批评,这种态度是错误的。 www.csuchen.de/
桑德施耐德说,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近些年,中国企业大量进入德国市场,这让德国人感到有些担心。而部分民众的这种担忧又被媒体的负面报道强化了,于是就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媒体越报中国的负面消息,民众就越感兴趣,而民众也愿意相信一些媒体所说的话。 www.csuchen.de/
桑德施耐德说,对于德国人来说,理解中国的变化和发展并不容易。包括在任的一些政客在内,一些德国人对中国的社会现状仍然抱有成见,这种保守的心态最终影响到了舆论环境。因此,需要尽一切努力让西方对中国有一个更平和、更客观、更恰当的认识。 www.csuchen.de/
新闻背景/BACKGROUND www.csuchen.de/
德体育记者因为“唱反调”被开除 www.csuchen.de/
德国体育新闻社的资深体育记者海尼希,与张丹红有着类似的遭遇。海尼希是德国体育新闻社奥运报道的3名主编之一。64岁的他本应于今年秋天退休,但却在奥运会开幕前夕被德国体育新闻社以错误报道“中国开放新闻检查”,“明显亲华”为由撤职。 www.csuchen.de/
所谓“错误报道”,是指海尼希报道了中国政府取消所谓的“互联网审查”,这与众多西方媒体的报道大相径庭。另外,当国际奥委会8月2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后,西方媒体群起攻击国际奥委会在中国互联网审查问题上的“幼稚”。然而,海尼希并没有随大流,他转而报道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称赞中国在互联网开放问题上取得进步的言辞。 www.csuchen.de/
因为对中国的友好态度,海尼希被他的一些德国媒体同行讽刺为德国体育新闻社的“北京烤鸭”。然而,也有媒体为他叫屈。德国《日报》就评论说:“如果一个人发表不适合当今社会胃口的言论,就让他靠边站,未免太过分了。”(阎蔚) www.csuchen.d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