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40077
- 威望
- 4765
- 金钱
- 0
- 阅读权限
- 110
- 性别
- 男
- 在线时间
- 5568 小时
|
原帖由 阴山 于 2007-6-15 13:37 发表 
事实上,这件事情不应该让人为之过于”愤怒“。
因为这几乎是现有的以西方工业文明为代表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必由之路。
一个国家想要发展,无非靠制造业和贸易,而这两者都是社会运转的中间环节,就是说要制 ...
怎么说呢,工业经济学,不是这么理解的。这个循环也不是这么算的.
另外我还是这个观点,中国太注重“效益”,太忽略“平等”了。
回到主帖上
一个砖窑发起来,几十个,上百个砖窑跟上去。竞争体制形成了,价格战,关系战就开始了。少花钱,甚至不花钱的童工就构成了最低贱的劳动成本。
于是人贩子就有了市场。这或许是根源吧。
上升到国家,一方面加快步伐,开放,股改。中央说得:要在自由竞争中形成市场规范化,落实下来,就他妈成了,自由化就是自己管自己的生死,规范化就是靠价格战赔死别人,自己当老大。垄断是这么个搞法?我们常说,没有王法,没有王法,现在就是这句话最好的体现时期。
另一方面门槛越降越低,中小企业多好活呀。有个地方政策,能吃两辈子。那成本又怎么算的?花出去的人民币,才叫成本。环境,人权都不算,要算也是算在子孙后代的成本里。结果呢?北京的沙子,太湖的水,再算上解救童工的钱,花了多少呀?这个算成本吗?
所以那个时候外国的工业经济学,现在不适合用了。成本不同了。现在必须要强调“平等”了。
老实说,我是愤青,但日本,操,确实也有牛的地方。
他们也顺差,他们汇率也敢动,为什么他们就没中国这么担心这个问题呢?
因为人家的劳动密集型,和咱们说得不是一回事。
人家是门槛高,再密集,再竞争,咱们有时候是傻密集,傻竞争。
说到技术,看看杂志,报纸,中国现在多少所谓"科技公司"的巨头们,哪个不是在盲目地追热,跟风?美国大地上都出不了的人才,在东方大地上都涌现出来了.难怪海龟不植钱呢,操.
所以国内说得"技术",和欧美说得,也不是一回事儿.
所以我们不能和人家一样谈这些问题.
童工可怜,不光砖窑,还有煤窑。。。。。。太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