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环境问题的悖论

抗议者们回到了各自的国家,受伤者们在舔自己的伤口,各国元首照例又主持国政,而会议举办地德国巴尔干海岸古老的温泉浴场海利根达姆则又回到了其帝国美景的梦想之中。德国总理默克尔获得了实质性的外交成功。她凭借魅力和谦虚的清醒头脑从八国集团中获得了妥协。这一妥协有可能将世界从全球气候变暖所造成的最为严重的灾害中解救出来。世界上最为富有的八个国家保证“认真考虑”在2050年以前将它们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一半。
- c6 X& l0 R+ a3 U
  l/ M8 s6 D$ E8 m/ q+ e6 ~) q这一措辞听起来可能有点模糊,但是,鉴于各国在会议开始所持立场,这一结果是一项重要成就。特别是美国从其拒绝京都议定书以来大为转变其立场,甚至接受联合国应该组织未来的谈判。7 d' s( S0 J' g! H# M1 S
7 N9 f8 E, R# [/ t1 y
但是,尽管这一妥协要比在开始的时候指望的要好,几个重要的国家并没有参与其中。的确,中国、印度、巴西、南非以及墨西哥附和其中。但是,其他许多国家,包括亚洲经济强国和大多数欧洲国家尽管是地球大气的主要污染国家也都没有参与。
8 q5 p6 q4 O& g  F( S6 ?1 T3 C
8 _" q: Q) r7 N- krs238848.rs.hosteurope.de而且,那些最终控制排向大气的二氧化碳数量的石油酋长国和其他矿物燃料的生产国并没有加入协议。如果主要的消费国家和大多数生产国家并不加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协议,那么,这一协议就可能是一纸空文。9 C0 e) G, W5 b3 v6 Y+ \) `
人在德国 社区, \8 O' j- j' ?: }: o# E: z; l
许多人相信二氧化碳的总体排放是各国独立决定的结果。因此,如果某些国家决定减少排放,那么,全球排放就会随之下降相应的数量。的确,如果所有的国家都限制其排放就是再好不过的了,但是,即使某些国家这样做也是大有帮助。6 R1 f4 n' y; V

9 Q( g+ Z8 R$ g% o. o, R! i4 `不幸的是,这一观点好得难以成真,因为某国的排放并不孤立于其他国家之外。如果各国决定减少排放,它们就不得不减少其矿物燃料的消费,特别是石油。这将会降低这些燃料在世界市场上的价格,引诱其他国家消费比正常情况下更多的燃料。实际上,减少排放的国家将会给其竞争对手予以补贴,同时也并不一定减少全球变暖的速度。! F) {3 {- v3 J: L; D; V

: ?$ G6 q7 O6 d* Wrs238848.rs.hosteurope.de这些协议参加国克制其消费,但是,只有让它们没有消费的矿物燃料留在地下才能使得这些国家做出的牺牲减缓二氧化碳造成的问题。它们必须成功地让石油酋长国和其他石油生产国家减少石油生产。如果这些酋长国家固执己见并且继续在没有八国集团限制的情况下开采其计划的石油,那么,燃料价格将会大为下降,从而怂恿没有参加的国家们额外消费,进而让二氧化碳的总体排放净效果化为乌有。
3 @2 _( n1 P9 W6 u& W8 I/ ?5 ^
石油酋长国们会减少矿物燃料的生产吗?乍一看,做这样的假定是自然而然的,因为大多数供应方在价格下降的时候会减少石油生产。但是,酋长们却坐拥固定数量的石油。如果他们今天不开采,那么,如果他们想要获利的话也会在明天开采。最好的情况下,开采看起来会向后推延。这在长远上不会解决二氧化碳问题,但是至少会推迟灾难。
+ b9 q; A6 W8 z3 frs238848.rs.hosteurope.de2 }% P2 h9 J. c7 o8 c( |6 Z
石油酋长们只有在合理地假定参加协议各国减少的要求和相对价格降低现在要比以后要强才会推迟开采。这是不可能的。确实,石油酋长们将会知道有关全球变暖的担忧很有可能会随着时间而增加。他们因此会加速而不是降低生产从而避免在有关二氧化碳排放的忧虑达到顶点、参加各国降低消费的人工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石油价格的时候再出售他们的石油。因此,环境政策将会自相矛盾地加速而不是减缓全球变暖。rs238848.rs.hosteurope.de2 N3 e& }* L2 n* c! _. D6 I2 r  S

# R9 Z# H% t" f3 u" y0 P) V1 K从这些考虑中可以得出两个教训。首先,所有的污染方都必须坐在谈判桌旁,要末被迫、要末被引导参与减少污染。某些单个国家例如德国过度履行其责任的承诺是无济于事的。德国已经为在1990年到2008年和2012年期间欧盟根据京都议定书承诺的欧盟范围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贡献了四分之三。这样的政策只不过是补贴了其他污染国的二氧化碳排放,但是却并不减缓全球变暖的问题。9 j$ W% J* E! M  Q
人在德国 社区9 I! a( q  D$ b, t6 {' n
第二,也是更为困难的是,必须说服石油酋长国们和其他矿物燃料生产国推迟其开采计划,或者更好的情况是根本就不开采其某些资源。针对全球变暖的最佳政策就是让包含二氧化碳的矿物资源深深地埋在地下。) W5 d: \3 u. l+ _& X- \# t9 Q9 _
人在德国 社区2 D3 W$ C, i" X4 v
海利根达姆会议的好消息是联合国现在将会组织共同方案。坏消息是在可以预计的将来这不大可能发生,而且自然资源的所有方将会因此竭尽全力在联合国找到解决困难的途径之前开采其资源并且因此将矿物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之中。
9 `% Y# R5 K% u6 U! T7 o
- y- o6 x9 F# \% ]/ H# V+ _% U/ k
  I  X/ Q& Q3 S* j% _( t人在德国 社区Hans-Werner Sinn- B# ]) C$ R" X# I; ]  O
作者是慕尼黑大学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Ifo研究所主任。

" D  p3 w3 I) @- Z
- l0 U  ^7 R5 K/ `( y% H3 F[ 本帖最后由 日月光 于 2007-6-20 21:43 编辑 ]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