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9514
- 威望
- 3134
- 金钱
- 0
- 阅读权限
- 90
- 性别
- 男
- 来自
- 地球就是我的家
- 在线时间
- 337 小时
|

本帖最后由 Ampelmann 于 2011-5-24 19:59 编辑 5 ^( }+ n, v w+ g
4 o$ S( Y' V7 g! e7 s0 G1 a
2011年 05月 24日
4 O* j$ B! v M l
n) i6 B( Y" K/ \3 k- ESpy, Military Ties Aided Bin Laden Raid. f, g$ n3 a7 ?% Z
' F* y# }8 D% i2 L7 f. u3 E
. g; T0 f9 k* W [( w4 N2 A
0 H5 e1 M; V: F今年1月,美国精英特种作战部队军事指挥官、海军上将麦克雷文(William McRaven)接受了参观美国中央情报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总部这个不同寻常的邀请。在那里,中情局第一次让麦克雷文看到了有关全球头号通缉犯下落的照片和地图。
$ e! x% W' Q" d2 y4 ~2 N
1 M, \. s8 q+ s
/ D: t& {2 h, W( k4 A% c: {" Frs238848.rs.hosteurope.de麦克雷文是首批参与中情局抓捕乌萨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最新行动的军事官员之一,他直率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直捣本•拉登的老巢并不难,难的是如何与巴基斯坦政府周旋。/ O) r; E& j$ R: e7 w0 d- G) M f
: F" A4 o8 c! A' b& {" A. [# `- C$ Z6 f( b
麦克雷文“做客”中情局促使美国确定了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反恐新战略,即单边执行由军事化间谍组织推动的秘密任务。这项战略体现出美国间谍和美国部队这两个历来行事谨慎的组织之间新结成的信任。
- {# z1 m+ S- X1 |人在德国 社区! ?# I$ Z% y7 a( n5 P7 F( W! o
一位美国官员说,针对本•拉登的军事行动是对上述战略的“概念验证”。人在德国 社区+ {% ]: o) P7 O; ]* |
人在德国 社区, r' `5 E- l" n. e. y3 Y
美国为抓捕本•拉登,上个月深入巴基斯坦内部发动了一场军事行动,这已被美国官员当作一个和巴基斯坦等被认为包庇其他恐怖分子国家进行谈判的工具,就好像是美国在说“不要逼我再出此下策了”。美国官员说,对也门和索马里也有可能有类似行动,如果这两国政府未有行动举动的话。
& u, `5 T) p# j: r
) ?' q3 ]9 ^+ trs238848.rs.hosteurope.de美国之所以能实施这项新战略,是因为其中情局局长帕内塔(Leon Panetta)和海军上将麦克雷文之间关系密切。二人在2009年签署了一项秘密协议,列出了联合行动的种种规则,在袭击本•拉登之前,这些规则给数十个阿富汗军事行动提供了蓝图。
* V! g( G: v" Y4 Rrs238848.rs.hosteurope.de
( I8 x% C% h% |+ |( u7 Y0 ?! ~8 w奥巴马政府国家安全团队的“大换血”很可能会加强美国中情局间谍和最高军事小组之间的关系。帕内塔有望在今年夏天接管对特种作战能力有着深刻理解的五角大楼 (Pentagon)。预计彼得雷乌斯将军(Gen. David Petraeus)将任中情局局长,他在指挥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期间,广泛运用了特种作战。 G: J! r& x- {. G% |! n+ P
+ B1 P! g6 |, k* V' y7 u- i8 Q/ U有关突袭本•拉登位于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住所计划的叙述,是根据对十几位美国政府、情报和军事官员及国会议员的访谈整理得来的。人在德国 社区* m: R2 X7 ^6 |
人在德国 社区3 U2 t- c0 f Q* j4 {1 i' l- t
官员和专家说,美国这项新战略可能只会偶尔使用。一位官员说,以前看电影时,人们认为这是可能之事,但政府官员则认为绝无可能发生。( ]/ r8 ~0 M6 |- E- m4 ]" v
人在德国 社区1 P; }( s& u `7 X1 [
美国总统奥巴马周日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说,他愿意在以后授权类似的打击行动。他说,我们的使命是保卫美国。
3 W5 b( z: o3 p; W+ }( q. J* D) w; A
巴基斯坦外交部长巴希尔(Salman Bashir)本月早些时候接受采访时说,若再发生与突袭本•拉登类似的军事行动可能会导致“可怕的后果”。该国其他官员也说过,美国若再发动一场这样的袭击,巴基斯坦将减少与美国的情报合作。
/ O0 [2 @9 A4 K( `! e8 n. e0 E% y. J$ ]$ grs238848.rs.hosteurope.de
9 e! G" M$ | t更为传统的方式是直接用隐形战机轰炸本•拉登的住所,当然也可能是与巴基斯坦军方展开合作,共同轰炸。但就这次行动来说,奥巴马从一开始就决定不让巴基斯坦参与。" A5 F% i8 M9 X' W5 K* h, x
V; C: x3 i8 L# M* p3 u
美国高级官员尤其是美国国防部长盖茨(Robert Gates)曾担心,把巴基斯坦蒙在鼓里会极大地影响美国与这个虽亲密但不稳定的盟友的关系。不过,对于巴基斯坦情报服务的不信任压过了对两国关系的担心。
B$ J2 h' |4 p$ Q* |2 b人在德国 社区
# k8 X2 |+ F" U发起这场行动之前,美国政府当中有几百人知道此事,但无一人泄密。
' \1 w- G9 H) n7 I+ u& y+ O6 k5 O: a8 t! y* \; `
美国官员为保密采取了非常措施,他们彼此在谈论这件事时常使用暗语。有个人决定在提到这项行动时将其称为“大西洋城之旅”,以免不小心在同事面前说走了嘴。
+ h1 R+ _2 ]; s" Z5 _
( n7 U$ M% m4 e9 p: ^$ ^7 \: e; ^. ^人在德国 社区美国对这个让近3,000名国人丧生的本•拉登追捕了十年却基本无果,然而在2010年8月,中情局终于迎来了好运,它跟踪一个据信与本•拉登共事的一个信使,来到了本•拉登位于阿伯塔巴德的一处住所,阿伯塔巴德距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约40英里(约合64公里)。经过数月的观察,美国中情局最终认为,住在那里的三户人家中的一户极有可能是本•拉登一家。1 v" t5 w. i6 D+ d- B
5 S1 e* L" I f7 ~0 o* E人在德国 社区去年12月,帕内塔向总统奥巴马详细阐述了中情局最有价值的情报,其中指出了拉登在阿伯塔巴德可能的藏身地点。奥巴马叫帕内塔制定一个方案。
+ S4 X) Z# ?- d, a Vrs238848.rs.hosteurope.de" Z) i2 i9 ?0 M- p
帕内塔向海军上将麦克雷文求助。麦克雷文今年1月拜访了中情局总部,并迅速分析了方案的优缺点。相关官员说,正是此举锁定了帕内塔和麦克雷文的合作伙伴关系。
5 v: t; e2 Y7 y/ Ars238848.rs.hosteurope.de) f3 Z8 b2 n$ A! U: c7 a* z, T
双方的联系标志着一个重大的历史转变。冷战期间,军方和中情局之间甚少合作。当时军方主要制定对前苏联的地面作战方案,而中情局则注重情报分析。上世纪90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但中情局和军方也只是在过去几年中才开始非常密切的合作。' ^/ d3 e' V* A- o0 }/ Z& @
* x- q) P2 ? }% I7 P海军上将麦克雷文指派一名高级特种作战军官参与当时被称作AC1的计划。AC1 即Abbottabad Compound 1(即阿伯塔巴德住宅第一号)的首字母缩写。这名军官是海豹突击队第六分队的海军上校,第六分队是美国顶尖的特种作战部队。这名军官每天都和中情局团队在弗吉尼亚州兰利的中情局总部一个偏远、安全的建筑内工作。
6 V* G& K9 g# O
2 ?; R) x0 u) k3 K0 f: Yrs238848.rs.hosteurope.de2月25日晚上,几辆黑色雪佛兰Suburban轿车停在了中情局兰利总部的门前。会议计划在周五黄昏后开始,为的是降低被任何人注意到的可能性。在中情局局长那间没有窗户的会议室中,大家围坐在一张大木桌旁。国防部首席反恐顾问维克斯(Michael Vickers)、副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卡特赖特将军(Vice Chairman of the Joint Chiefs Gen. James Cartwright)以及中情局高级官员和麦克雷文、帕内塔一道开会。大家就着苏打水吃三明治,中情局团队则在一旁给大家做情报分析。 rs238848.rs.hosteurope.de7 M) k5 V3 m& C; ?/ o
8 U7 l2 w' L8 k5 Urs238848.rs.hosteurope.de会议桌中间摆放着一个按比例缩小的拉登藏身处模型。模型占地面积为16平方英尺(约合1.5平方米),是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National Geospatial Intelligence Agency)根据卫星照片搭建的。模型精确到了每一棵树。5 d& a7 q ~8 d+ D( @: [- p1 [8 \5 E/ }
8 y f1 a8 A9 g3 ]rs238848.rs.hosteurope.de分析师告诉与会者,他们深信一个“极有价值”的恐怖分子正住在那里。分析师说此人极有可能是本•拉登。人在德国 社区1 L1 y+ ^3 |* O2 S( U
) B+ q# c+ |) T5 y8 L3 `
行动策划者开始审议此前他们已经制定的方案。第一个方案是用B - 2隐形轰炸机进行空袭。这会彻底摧毁拉登藏身地及其地下的任何一条暗道。第二种方案是美军特种部队驾驶武装直升机进行空袭。这立刻让人想起“黑鹰坠落事件”(Black Hawk Down):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Mogadishu)一次灾难性的战役中,一架美军直升机被击落,19名美国士兵丧生。
8 l( q# A3 b/ [1 u8 @rs238848.rs.hosteurope.de8 t7 M5 O! t+ I" S8 I- B& D8 t
第三种方案是给巴基斯坦人一个机会参与到突袭行动中来。可能的做法是在拉登藏身处四周形成警戒线,以确保美军可以毫无阻碍地开展行动。人在德国 社区2 I& `5 I* E1 N* `/ c
/ R# j2 Q+ S+ A1 o- C& q4 I总统奥巴马3月14日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的会议上审议上述方案将行动推入了高潮。奥巴马的第一个决定是终止了搜集更多信息以确保目标就是拉登的做法:原先的做法可能有好处,但总统显然更担心行动被暴露的风险。6 a2 u1 W+ n/ J& X
" `) g2 i- L9 x; c人在德国 社区相关官员透露,奥巴马也否决了与巴基斯坦联合行动的方案。奥巴马政府的一名官员说,当时没有认真考虑此项方案的可行性,因为大家希望保密。; K2 O1 C5 J9 p; [5 l
) M* b a1 Q" p7 ] s7 v! [( d& k当时好几位官员脑中考虑的是中情局合同工戴维斯(Raymond Davis)的命运。戴维斯在有争议的情况下开枪打死了两名巴基斯坦人,当时被关在东部城市拉合尔(Lahore)的一座监狱中。此前曾强烈要求释放戴维斯的帕内塔担心,如果美国不能在突袭拉登藏身地之前救出戴维斯,戴维斯可能会被杀害。
3 n% F* B" x$ i# H2 o Crs238848.rs.hosteurope.de/ D/ Q) I. Q+ t& t; O3 \6 h
很多人支持用B-2进行轰炸的计划,尤其是军方。空中轰炸能确保拉登藏身处的所有人都被炸死,同时对美军人员的威胁较小。当时国防部长盖茨怀疑拉登藏身地的情报准确性。会议结束时,官员们认为奥巴马也赞成空中轰炸计划。卡特赖特将军叫两位空军军官充实这一方案。
- W! F! i2 V; ~6 o/ h9 z5 y人在德国 社区
; x; b6 C c- B1 m1 q1 H他们很快就碰到了一个挑战。中情局分析师不能确定拉登藏身处地下是否有暗道网络。策划者只能假设那里存在暗道,这意味着B - 2轰炸机得投放威力很大的炸药。但如此大规模的轰炸可能误伤周边的无辜百姓。
; u; Z6 m3 w5 z$ s- Y. ], H3 Q0 Z3 m5 H
0 g( {" `; t, _另一种方案是使用威力较小的弹药,这不会伤及周边百姓,但也可能放过任何一条暗道。rs238848.rs.hosteurope.de, y8 Y' D% e" M! e/ j o# K
" Z+ ]6 D0 [; p, L5 i3 h卡特赖特将军没有提出任何建议,但中情局团队在和总统见面后创建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则清楚地显示了大规模空中轰炸的缺点。在爆炸半径范围内除了拉登的藏身寓所,还有一座房屋,估计最多有12位平民可能会被炸死。同时空中轰炸也使得找到拉登已死的证据变得十分困难,这意味着美国将无法说明为什么要侵犯巴基斯坦的领空。国家安全委员会3月29日再次聚集开会时,奥巴马已经对空中轰炸方案持谨慎态度。一位美国官员说,奥巴马将这个方案暂且搁置一边。
0 C- e" w+ | Z: Z( {/ t R! |7 I7 z5 V- @5 O
奥巴马转向麦克雷文,希望他能进一步细化用直升机进行突袭的方案。麦克雷文上将从红色中队(Red Squadron)抽调了一批人员组成了一个小分队。红色中队是海豹突击队第六分队的四个组成部分之一,当时正在从阿富汗回国的途中,可以在几乎不引起军队内部注意的情况下轻松调转方向。( E' s# X- i' \# y: R
人在德国 社区! d5 q* o* G/ |# m/ I. [$ i
这支小分队曾有从阿富汗进入巴基斯坦境内进行跨国行动的经验,其掌握的语言技能也能立即派上用场。这支小分队曾在美国境内的一处地点进行过两次演习。人在德国 社区1 z7 ~8 v+ Y+ s# L& E! ?
; @2 @4 @- o9 t5 y) Q6 ?策划者还就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做了准备:如果本•拉登投降怎么办?(一位高级军官说,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拉登很可能会被关押到附近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如果突袭过程中美军被巴基斯坦人发现怎么办?(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位美国高级官员将致电巴基斯坦军事主管,想尽办法解释此事)
% E0 v5 ^3 I- [- f9 E8 ` z7 I$ D2 c, o: q3 B
美国确信自己能做到神出鬼没,不惊动巴基斯坦人。有关官员说,此次突袭使用的直升机被设计地较不易被雷达发现,且很可能经过降噪处理。人在德国 社区% F7 {' o- Z6 ?! s* i6 _( w" L6 i
/ C6 i6 `) F% T6 {3 q此外,由于美国曾向巴国军方提供装备,并负责训练巴国军事人员,所以美国深知巴基斯坦的军事实力,这包括了解部署在阿富汗边境的雷达系统的敏感性,以及伊斯兰堡和阿伯塔巴德城内及周围的巴国军队的警惕性。/ J' k1 S( K! M1 \* \4 c: N
; g2 U( D* Q* M0 v% I3 h j2 f人在德国 社区有关官员说,如果巴基斯坦派F-16战机进行调查,美国知道这些战机抵达这一区域所需的时间。《华尔街日报》审阅过的维基解密截获的外交电文显示,美国向巴基斯坦提供F-16战机的条件是这些战机必须在美国全天候安全监视下停放在巴基斯坦的一个军事基地内。9 n B+ \2 N( w) A
/ y& B& I! t7 X' }
4 月11日,帕内塔和巴基斯坦情报主管帕夏(Ahmed Shuja Pasha)中将举行了高级别会议。美巴两国间的关系本已陷入低谷,这部分是因为两国在被关押于拉合尔监狱的中情局合同工戴维斯一事上存在分歧。但后来戴维斯被释放,所以在兰利举行的这次高规格会议旨在改善两国间的关系。
' t: T) ?! c' K q# c3 U- M人在德国 社区人在德国 社区0 d5 U2 E S/ T# N6 `
在活动中,帕夏要帕内塔明确告知中情局在巴基斯坦境内的所作所为,但帕夏也对中情局在其背后有所动作感到无奈。他当然不知道突袭本•拉登藏身地的计划。
8 Z- F; u+ l% w2 l
2 P* m6 t* t5 l+ z; t- U人在德国 社区帕夏曾表示双方在会上曾相互谩骂,但美国官员否认了这种说法。据美方官员透露,帕内塔承诺将考虑帕夏的关切。帕内塔的目标是要设法改善两国关系,这样击毙拉登的时候两国关系不会处在低谷期。
G2 J& I+ C& w; \. d9 T# ?rs238848.rs.hosteurope.de. \7 D6 {5 F( R
当国家安全委员会八天后再次举行会议时,奥巴马暂时同意了直升机突袭的方案,但他担心应对巴基斯坦人的计划太过单薄。
! n7 U+ d7 C& D e# d4 u5 ~, U人在德国 社区人在德国 社区 P, G0 S6 E1 v k5 R3 @. o
如果美军被巴基斯坦人俘虏,美国并没有多少把握能轻松将俘虏带回国。鉴于释放戴维斯已实属不易,一位美国官员说,巴基斯坦又怎会支持我们偷偷入侵其领空长达200多办公里的行为?在美巴双方经过了两个多月的激烈谈判之后巴基斯坦才同意释放戴维斯。, U' @0 s$ |2 T: j6 K
" q. M) b9 I2 o+ U! R
奥巴马指示麦克雷文为美军制定一个更完备的逃生方案。上述小分队将配备足够武力以便杀出重围,还有两架直升机随时待命以防出现紧急情况。
. P6 ~ Q. Z% K: [# _! m! h* {- H人在德国 社区
+ Z9 c; C7 t2 K3 [: V7 H4 月28日,就在对本•拉登的藏身地发起突袭前几天,奥巴马在白宫东厅举办了一个公共活动,向外界介绍他全新的国家安全团队。奥巴马和帕内塔随后前往军情观察室,等候在那里的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海军上将马伦(Adm. Mike Mullen)向国家安全委员会解释了突袭的最终方案。8 _4 ]# N; m, B" Q' d" |8 ]
3 e( h( J8 @3 {8 `, C) q, E人在德国 社区国防部长盖茨是在这次会议上才最终同意突袭方案的。此前他一直怀疑有关拉登藏身地的情报的准确性。1 D* d8 Y% h- e" B9 [/ E! A
rs238848.rs.hosteurope.de% s a' F; j$ y
奥巴马告诉幕僚他想在发动突袭前和麦克雷文上将直接通话。那时麦克雷文正在阿富汗准备他的突袭小分队。人在德国 社区& x5 l) D* Q) P- X
0 _/ b) u5 A; s: i* g1 B
奥巴马最终在华盛顿时间4月30日周六下午通过保密电话和麦克雷文取得了联系。奥巴马向麦克雷文详细询问了最后的准备情况,奥巴马还问麦克雷文到达阿富汗后是否了解到什么最新情况,会不会动摇他对此次突袭行动的信心。8 v, N" q6 D6 W6 O# T
5 d8 C$ G; {" X2 P麦克雷文告诉奥巴马,队伍已经准备好,他对形势的评估没有变化。; E; d% `7 v* I7 k- v/ H0 i
& | }& n1 \; {: h; @3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