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4760
- 威望
- 1904
- 金钱
- 0
- 阅读权限
- 80
- 性别
- 女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Originally posted by crazymoon at 2005-9-4 01:01 AM:
呵呵
不是我说的 这里有评价:
【网友留言】:此事让我联想到几年前清华大学有个男生用硫酸泼熊的事件.为什么中国最好的大学所教出的学生会这样,真让我感到震惊! 到底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是清华的教育?还是他们自己所持有的优越感?还是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所造成的? 要好好反省呀! !
入学只用分数竞争
对于一个发展时间较短
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
确实值得考虑
当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
只有分数的强烈压力
没有全面素质提高的环境和时间
很容易出现“缺钙”的现象
做人做事“没根”
应该值得思考!
我认为与清华没有绝对的关系
但是清华集中了各种情况下的读书尖子
观点: 中国的教育制度需要重新思考与梳理
客观地说,从有些学校毕业的(甚至正在就读的)确实有些精神上的问题。
除了此案可以作为一个例证外,和这个学校不远的另一个著名高校,每年没几个跳楼的这一年就过不去。
朋友可以回想一下,你周围如果有的高中毕业生考入了这些为数不多的所谓著名高校外,周围的环境(包括其毕业的母校)对其反应和那些考入其他高校的学生的态度一样吗?不仅通常父母会大事宣扬一番,学校、乃至当地政府都会有所行为以示其教育的“成功”。可见,在人们的意识中,只要考入了这样的高校就是教育的成功,至于他们是不是“成材”就不那么关心了。呵呵,“成功”和“成材”的概念通常被混淆的。
这些孩子,通常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只要功课成绩好,别的没有人会太在意的。所以,只要学习好,他(她)会拥有荣誉,拥有学校、老师的尊重(甚至宠爱)。所以,通常这样的孩子比一般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差得多。他们不能容忍自己比别人“差”,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有“长处”,不允许自己在某些方面有“弱点”。这样的孩子从小就“成功惯了”,而一旦再侥幸进入了所谓的“著名学府”,通常是“目中无人”的。
呵呵,岂不知进入这样大学的都是所谓的“尖子”、“状元”。也就导致了“状元见状元,两眼冒凶光”的更为畸形的不良心理,有些人实在承受不了了,只好跳楼、行凶。
唉,可怜的孩子们,为了上大学,上著名大学,从那么小就承受了太多太多,到头来,还落了这样的下场,真是可悲。
建议有关专家好好研究一下这样的问题,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也研究一下中国的教育制度。是不是真的要改革一下高考制度了?或者,能不能取消这样无聊的全国统一高考,恢复建国初期,甚至民国时期的考学制度?或者能借鉴一下现代西方的教育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的问题?
同情所有的学生,所有大学生的处境!
在他们身上体现更尖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