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郁闷到家 于 2006-7-11 17:07 发表
现在冷静下来了,想想不知道确实不能成为我的理由,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并没有积极的去适应去学习.因为口语差,总是害怕和德国人交流,还是一个人活在原来的世界里,来到这里又有什么意义那?我想成长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伤 ...

我觉得,楼主有被同情的地方,但是最好还是从自己的身上找毛病,正如楼上说的,规矩是给全德国人订的,人人都得遵守,这里不比国内,什么事情,有钱或者有人,杀了人都可能没事呢,况且,人在德国就得按照人家的法律和规定,生活,违反规定了,什么也别抱怨,该咋办就咋办,花钱买个教训。所以还是去鲁尔区的大学比较好,不用担心买车票的事了,不过出了鲁尔区,千万别忘了买车票。6年前,我去berlin,就是习惯了,忘了买票,结果碰到警察,但是我给他们看我的鲁尔区坐车免费的大学学生证,和他们解释我因为坐习惯了在鲁尔区,就忘记买票了,就只补了票,就了事了,警察还算讲人情的。这以后,都没再发生过了,也是这几年,不坐公车和火车,开自己的车的缘故了。再有,关于人情的说法,我看有时候这里的办事员比国内还有人情呢虽然是陌生人。最近我妈妈,在办家庭团聚来德国,别说有多难了在国内,在德国还可以文件办的也比较顺利,因为合乎规定,先是北京德国使馆里的狐假虎威的办事员,再是公证处,怎么折腾人怎么卡你的钱就怎么来,找人也得花钱,有时候还比自己去办还多花钱,雁过拔毛,要是单独钱的问题,也就罢了,关键是大热天折腾人还折腾60多岁的老太太从北京到东北来回都四次了,还浪费时间,说什么规定,狗屁,对不起我骂人了,办事员说的就是规定,今天这样,明天那样。每个人还都不一样,下次我入美国国籍这样老妈老爸也跟着入了,在这时候还是做外国人好,请润许我卖一下国,虽然我连这个卖国的资格都没有,说一下气话

[ 本帖最后由 sandiego 于 2006-7-11 20:15 编辑 ]
二人同心,其力断筋;二人同德,其嗅如兰。
Share |
Shar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