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一不小心 于 2007-10-25 20:54 发表
你那个图片发展到后来就是:



哦,原来图片的的结局是这样的。我想这大概就是“相濡以沫”的爱情了吧。

TOP

原帖由 薰衣 于 2007-10-29 14:28 发表




张爱玲会有那么大影响么?看书的人有千百种,所以我觉得一本书对人的影响也是不尽相同的。别人我不知道如何,至少对我仅知的个例——我自己——来说,看别人的故事,是想知道世上还有什么样的人跟什么样的生 ...


我认为有那么大的影响。坏的出版物可以说是流毒千里,遗害万年!!!

如果人人对待书的态度都跟你一样,那么历史上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因言获罪,也不会有那么多文人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清代的文字狱,无论国内的新闻检查制度,到国外“西方先进国家”的等级划分方法。无不说明了无论是平面的还是影视的出版物对普通公众正面抑或反面影响的存在。张爱玲是怎样的人,历史有定论,就是说出个花来也改变不了汉奸婆娘的实质。如果有人觉的爱情可以为汉奸行为背书的话,那么请大胆的讲出来,我甘愿退避三舍。

TOP

原帖由 插着羽毛打Ball 于 2007-10-29 18:24 发表


自古妓女从良总是非常艰难,张爱玲没得选,只有继续精神卖淫,混碗饭吃;她不比卖肉的妓女,那也有从了良的,她是精神上没了架子骨,没可能重新整成人形。这些人,只要不死,就不断的冒着臭气。“色戒”最让人鄙 ...


张爱玲写这篇小说只是在给自己的行为找脚注。用爱情来粉饰自己的行为。有这么多人盲目的支持她,我真的觉的有点茫然,难道爱情真的可以颠覆人们的是非观?在我看来,驴粪蛋喷再多的香水,搽再多的胭脂水粉,它还是个驴粪蛋。别拿爱情来扯蛋!
       我想不透李安为什么会选这样的一个题材拍电影?也只有一个解释就是为了吸引西方观众的眼球。这理由也同样能解释前面一跟帖网友的疑问,李安为什么会选一个前平后平的的女演员?因为那就西方观众以为的,想看的东方美女形象。同样还是“西方观众导向”在作崇。人家看惯了前凸后翘的,不稀罕,你挑个丰满的,人家“洋大人”不爱看。
       我倒可以给李安的下个电影挑个更惊世骇俗的题材,可以试试拍拍“希特勒”跟“爱娃”的爱情故事,应该也够轰轰烈烈吧!两人畸恋那么久,最后在死前一刻举行了婚礼,然后一起共赴黄泉。还要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要是李安能把希特勒的所有行为能升华到爱情的高度来粉饰一番的话,我看这个柏林的那个什么“熊”奖肯定非他莫属了。不过估计没戏,因为张爱玲已经死了,没人给他编。也没有人敢编。

[ 本帖最后由 orz 于 2007-10-29 19:28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