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484
- 威望
- 68
- 金钱
- 0
- 阅读权限
- 50
- 在线时间
- 59 小时
|
德国之声:如果默克尔几天后确实会见了达赖,而且就是在总理府,您认为中国会采取怎样的“惩罚”措施?
辜学武:中国在“惩罚”德国问题上空间非常的小。首先,中国的台海问题、2008年奥运会、人权等方面正承受压力。而且,德国政府对中国政府的依赖度太低。德国只在几个问题上有求于中国,一个是防止大气污染和全球变暖的问题上。安吉拉.默克尔在拯救全球气候的问题上有很大的雄心,没有中国的配合她做不到。但是中国自己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利益,在这个问题上和默克尔唱反调的可能不大。还有一个是德国“入常”问题,中国可能不会支持德国入常。但这只是一个象征性的举动,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最后最严重的措施是将大使关系降级成为代办关系。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惩罚措施,中国政府会不会因为达赖将与中国在欧洲目前关系最好、经济联系最紧密的国家的关系降级,会不会走到这一步还值得怀疑。因为,这将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外交退步。按照国际惯例,把大使关系降级为代办关系,表明双方出现严重的政治不信任。至于中国政府愿不愿意走到这一步,愿不愿与因为达赖,愿不愿意在举行奥运会前夕,愿不愿意在台海关系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再把中德关系、中欧关系倒退到这样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程度,还是值得怀疑。当然,这只是一些理论上的选择可能。但是我并不认为中国会把大使关系降级为代办关系。但是,中国政府也没有别的报复或让德国受到伤害的措施了。
政治和经济分开
德国之声:不少在中国投资的德国工商业人士担心,默克尔接见达赖惹怒中国政府。中国政府可能会把怒火转嫁到德国投资者身上,影响他们在中国的投资。您认为有这种可能吗?
辜学武:中国政府可能不会走这一步,政经分开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个主流。而且两国经济的联系还不是一国政府可以一下子扼杀的。中国进入 WTO之后,对外经济关系许有承诺。现在中德经济联系这么紧密,打压德国企业,中国经济也会受到影响。实际上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国政府在报复或惩罚一定是设计一种方案,使德国的外交政策受到创伤,而不会影响经济或文化领域。
原文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2144,2787559,00.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