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抄袭不

冉广岐 1938年10月当兵 1974年任青龙县委书记 1978年任保定市委副书记 1988年退休
旁白:冉广岐,时任青龙县县委书记兼县长,在接到王春青的汇报后,冉广岐当即主持召开了县常委会讨论地震震情问题。在当时上级政府都没有进行地震预报发布的时候,是他冒着丢官的危险,于7月25日做出决定,必须在7月26日前将震情通知到每一个人,青龙县从那一刻开始,上上下下都处于临震状态
曾子墨:听到了这信息之后,冉广岐他作为县委书记、县长,当时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张庆洲:这个板就得咱们拍,狼来了,谁家的孩子谁抱着,是不是?47万人的生命,大不了丢个官什么的。无所谓,这是一。第二个呢,说“批邓”,说“批邓”啊咱们可以这么讲,“批邓”这个大方向我们可不敢转,因为这是上面的号召啊,上头号召咱“批邓”,咱就“批邓”。但是呢,咱们跟老百姓讲,在屋子里批跟在院子里批没什么区别,咱们为了防震出来了,照样“批邓”啊。上头追查,(就说)咱们在外头“批邓”。第三个呢就是说真报出来一次大震,如果是没有震,大不了老百姓被蚊子叮几个疙瘩,再回去,是吧,老百姓再骂咱们几句,再不行咱们鞠个大躬下台。但是如果是地震预报不发,真震了,咱们愧对一方的父老乡亲!嘴上可能不认账,心里你过不去。冉广岐就是这样,在这种情况下他果断发布地震预报,跟谁也没打招呼,跟省里面根本没备案,我就发布,不震拉到,大不了官丢了,别人拿这乌纱帽当乌纱帽,我拿乌纱帽当个尿憋子,这原话。
旁白:1976年11月8日,国家地震局发出《地震工作简报》第17期(画面:文件标题《青龙县在唐山大地震前采取了预防措施》),简报中说,唐山地震使青龙县房屋损坏18万多间,其中倒塌7300多间,但直接死于地震灾害的只有一人。


现在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说句丢官拉倒,当时的话应该没那么简单吧


楼主判卷有余力的话,给这个打个分

TOP

这种假设是虚拟的,群测群防已经没了,地震很难做到这样的预测。

?
楼上的,看来你还是不如楼主知道的多呀

TOP

原帖由 boilingsnow 于 2008-5-17 16:09 发表

我所了解的信息的是70年代曾经有过群测群防,好像是大规模群众性的,现在已经没了。


题设:
接到地震预报,报文如下:
时间 5月8日 前后10天
地点 阿坝地区
强度 7级以上

说你比楼主知道的少,是因为
你大概不知道题目的出处吧

TOP

原帖由 守洞 于 2008-5-17 20:11 发表


青龙太幸运了,当天动作当天地震,简直就是集体乘凉了一晚。
“群防群测, 专群结合, 土洋结合”是当年防鬼子的策略翻版吧。 还带着浓郁文革气息,可行度真的不高。


青龙那次好象也不是一天
冉广岐,时任青龙县县委书记兼县长,在接到王春青的汇报后,冉广岐当即主持召开了县常委会讨论地震震情问题。在当时上级政府都没有进行地震预报发布的时候,是他冒着丢官的危险,于7月25日做出决定,必须在7月26日前将震情通知到每一个人,青龙县从那一刻开始,上上下下都处于临震状态

另外觉得 “群防群测, 专群结合, 土洋结合”挺好的
能有效避免漏测
想想76年那次,在那么多测试站都发布预警的情况下,如果不是当时实在。。。的话,那次灾难也很可能就避免了

[ 本帖最后由 holmes 于 2008-5-17 20:43 编辑 ]

TOP

原帖由 守洞 于 2008-5-17 20:51 发表
丢官不丢官的我倒觉得大家不必太执着,否则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书呆子气了。当然,这位县长的魄力是值得敬佩的,那个时代背景下,万一是误报,等着他的可不是丢官那么轻松。


那个是我直接从前面帖子里引过来的
我把丢官加红放大是因为,我在下面特意说明了
现在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说句丢官拉倒,当时的话应该没那么简单吧

TOP

原帖由 boilingsnow 于 2008-5-17 20:18 发表

或许这预测是存在的,但是这样的预测可能每年都有好多,并不是每次都有地震发生,地震局那班人得先行判断这预测有没有价值,而要他们判定这是有价值的并形成统一意见实在是太难了。
所以说这样的预测一般到不了国家一把手那里,直接就死在半路了。


据说是
早在 1975年,就首次成功预测出辽宁海城7.3级地震,使800万人逃过劫难,
并且成功的预测了唐山大地震的耿庆国做的预测
另外,某个地区有场地震真的没必要非要到国家一把手那里吧
当年一个县委书记就让全县47万人毫发无损呀,而且是在当年那个特殊的时期
我们不能让“而要他们判定这是有价值的并形成统一意见实在是太难了,”就成为让数以万计的人等死的理由呀

[ 本帖最后由 holmes 于 2008-5-17 21:22 编辑 ]

TOP

原帖由 boilingsnow 于 2008-5-17 21:34 发表

也不能全怪地震局那班人,现在的预报做法好像是,假如个人有预测,最多是可以通知地震局,然后他们来专家听你的报告。这还是一些有专业知识的个人,普通的个人根本就没人理你。而地震局的人每年接到这样的报告也许很多,虽然很多大地震等到发生之后,回头去看可能还真有准确预报到的。可是很多其他那些没发生的呢?总得有个判断的所谓“权威”吧,不能每次都进行备震吧?难就难在这个判断上啊。
当初海城的预测,据说也是个人预测,但是没公开公布,也是开了个会议,海城的代表听懂了,回去跟县委的人说,地方一把手勇于负责而已。现在历史条件已经改变,没有“权威”的意见,你让一个县委书记做这样的决定他还真的不敢。
你说“让数万人等死”,这是个马后炮式的假设,建立在确切知道地震一定会发生的基础之上。可是如果能够确切知道地震能够发生,甚至能够有30%的把握能够预测准确,如何备震还会是个难题吗?

" 也不能全怪地震局那班人,现在的预报做法好像是,假如个人有预测,最多是可以通知地震局,然后他们来专家听你的报告。这还是一些有专业知识的个人,普通的个人根本就没人理你。"

是在这种做法下,这次灾难又发生了吧
这种做法是地震局那班人搞出来的吧,你没觉得这种做法本身问题就很严重吗?

“没公开公布,也是开了个会议,海城的代表听懂了,回去跟县委的人说,地方一把手勇于负责而已”
你说的这是青城,海城应该是省政府向全省发出电话通知,并发布临震预报。
其实这都无所谓,关键是报了

你说“让数万人等死”,这是个马后炮式的假设
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强震的中国,
1。预测不出来,这个结果你知道
2。预测出来了,不报。 这和没测出来一样。结果是啥?
至于报了的,也只有75年海城那一次吧,几十年都没再发布过了
倒是前两年云南那次地震后,有很多人又再讨论政府没有及时通报的问题

现在的做法是消极等待,干脆都不测了,鼓吹一种地震测不出来才是科学的歪理,然后一群     们冠冕堂皇地说,地震如何如何难测,所以测不出来是顺理成章地,所以没法预报给你们,所以震了也不关我们什么事   
那你想想在地震的地方会有老百姓提前预防吗,那里的结果是什么样?这怎么是马后炮呢?

TOP

原帖由 zycocl999 于 2008-5-17 22:28 发表

从我的认知出发,我对这种说法持怀疑态度,准确的说我不相信日本放弃预警研究,所以特地就这个问题询问了一个日本人,按照他的说法是
日本非但没有放弃预警,而且当预测到地震将会发生的时候,还会向民众做出地震预报,提醒大家做好抗震的准备。
他也提到 政府的预测大都不准,但是没说万一预报不准会带来群众激愤情绪,想来日本的这种预报不是一次两次了


我也不相信日本放弃预警研究的说法,而且据我所知很多国家还都正在搞
他也提到 政府的预测大都不准,但是没说万一预报不准会带来群众激愤情绪,想来日本的这种预报不是一次两次了
其实,在中国也没有老百姓说啥,而且甚至消息都不是从政府那来的,是小道消息,但从来没见老百姓有啥怨言

如果是政府发的消息,那么相信绝大多数老百姓都知道是政府为自己好吧,他们会说什么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