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64
- 威望
- 81
- 金钱
- 0
- 阅读权限
- 1
- 在线时间
- 16 小时
|

对沙粒原理一文之分析
. j" R* R! \/ m$ l2 Q$ c针对德国《明镜》周刊2007年8月27日出版的第35期辱华反华文章《沙粒原理》,已经有一些反驳性文章见诸于华文媒体和网络博客。本人在此以系列形式,就此期《明镜》周刊相关的编辑设计及其辱华文章《沙粒原理》中所使用的一些媒体技巧手法及其作为所谓案例证据的细节进行分析,从客观事实、法律推理以及逻辑分析出发,批驳其似是而非的不实事例报道以及不符合逻辑的论断结果,揭露其巧妙掩饰的真实宣传目的,揭示出其已经或今后仍可能造成的恶劣影响,从而辨清真相,以正视听。
0 r' \) z; l. b. z
' S/ ?8 r9 q& R人在德国 社区
2 _$ l7 S" {; v; X- A2 ~, E3 Rrs238848.rs.hosteurope.de第一部分
' m8 {: {) `9 |对《明镜》周刊第35期封面标题“黄色间谍”的分析
9 d1 r8 R, z* z$ l& Q4 \rs238848.rs.hosteurope.de“黄祸”(die gelbe Gefahr)一词出自于德意志军国主义者、派遣德国军队参与八国联军屠杀中国人和火烧圆明园的德意志皇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威廉二世,与这一概念相关联的正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和种族歧视。在纳粹德国时期,“黄祸”意识也曾成为对中国以及华侨华裔实施种族歧视和迫害的标语性概念。尽管今天离威廉皇帝时代已有一个世纪之遥,纳粹第三帝国已经被战胜62年,但部分德国民众中仍然存在着危险的种族歧视倾向,新纳粹势力在德国不仅没有销声匿迹,而且在经济低迷的时期更有抬头的趋势。rs238848.rs.hosteurope.de& D/ V0 W0 g5 m& e
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明镜》周刊此期的相关编辑和封面设计者们,固然不敢直接使用“黄祸”这样的言辞,但是,他们作为媒体专业工作者显然知道,“黄色间谍”(die gelben Spione)中的“间谍”(Spione)一词,自然而然会使读者们联想到“危险”(Gefahr)——即德语“黄祸”中的“祸”(Gefahr)这个词汇,从而就能使“黄色间谍”在德国读者的意识中与“黄祸”联系起来。因为,如果《明镜》周刊的有关编辑和封面设计者没有利用或煽动反华种族歧视的意图,只是就《沙粒原理》一文中的所谓“中国经济间谍”问题设计封面标题的话,那么他们就完全可以使用例如“中国间谍”(die chinesischen Spione)这样的标题。如果真的采用了“中国间谍”这样的标题,不仅切题,而且可以避免对所有东方黄种人的种族歧视倾向。
4 b x+ h, X' Y5 P- U" d然而,《明镜》周刊却使用了这一带有严重的对中国和华人种族歧视色彩的“黄色”一词来取代切题的“中国”或“中国人”。由于《沙粒原理》一文中仅涉及中国与华人,因此,警惕的人们有理由认为,使用“黄色”一词的背后存在利用德国社会意识中残存的针对中国与华人的“黄祸”观念的企图,旨在巧妙地为中国和华人威胁论制造紧张和恐怖气氛,诱导读者在全世界各国各民族寻求平等、和平、进步的21世纪,在中德两国民众友好交流与相互了解、互利互惠日益深入的今天,重拾过去对中国与华人族群的恐惧心态与歧视观念。
+ M( v0 P8 B7 T' L( \$ ~6 Q7 }其实,《明镜》周刊这种渲染中国威胁、宣扬反华主张的趋势,早在其去年9月11日出版的那期《明镜》中就已经昭然若揭。与此次默克尔访华日期巧合的《明镜》出版日期类似,去年那一期封面以中国兵马俑为图,以“为富裕进行的世界大战”(Weltkrieg um Wohlstand)为标题,向《明镜》周刊读者宣扬《为富裕进行的世界大战》一书。该书作者加保·施泰因加特(Gabor Steingart)在其所作《为富裕进行的世界大战》一书中宣扬来自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威胁,将一直在不断增长的全球的富裕财产渲染成固定不变的,声称所有工业发达国家都正面临着所谓来自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对富裕的抢夺。加保·施泰因加特认为,西方发达国家正在面对一场“为富裕进行的世界大战”,他主张工业发达国家共同建立起“经济北约”来对付所谓来自中国的经济威胁。
" O+ A9 n+ e0 P0 a2 irs238848.rs.hosteurope.de学习过国际法和爱好和平的人都应知道,煽动对任何一个主权国家发动战争的行为都属于国际刑事法院所应追究的战争罪。尽管加保·施泰因加特没有直接提到以武力对付中国,但其煽动的对中国的敌意是极其危险的、有害于中德两国政府与民众友谊互信的,是不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在《为富裕进行的世界大战》一书出版以后,上任不久的默克尔总理将加保·施泰因加特请到了总理府,就对华政策问题与其进行了交谈。从这一事实可以看出,这种危险的反华敌对意识的宣传能够、甚至已对德国的对华政策造成了不良影响,危害到了中德两国政府间的政治互信。如今,这种反华言论已经将其矛头扩散到针对海外华人少数民族群体以及中华传统文化领域,其已经造成的和今后还会引发或蔓延的对中国以及华人族群的危害不能被低估和轻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