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07660
- 威望
- 41024
- 金钱
- 6
- 阅读权限
- 130
- 性别
- 男
- 在线时间
- 3126 小时
|

台湾军政界日前盛传美军F-22战机早前入侵中国大陆领空,香港凤凰卫视军事评论员马鼎盛引述台湾消息人士指出,这只是美军对朝鲜和日本防空雷达的性能测试。正是由于F-22巡弋东北亚的行动,才导致了“美军战机入侵大陆”的说法。
5 k' {* |5 Z$ A: n3 b* |/ `* C+ ]9 e人在德国 社区
. S5 K H* g* u1 U1 i
/ f% ? C" W+ J& T7 A2 j( J1 I人在德国 社区. N, O& ~6 V' F7 L8 F5 r
( ~4 H/ R3 [% a) o! p8 a! O
台湾后备役某上校指出,这次美军的测试流程为:F-22从关岛基地起飞,到日本上空经过空中加油后,飞向朝鲜进行电子侦测。结果显示,朝鲜多处重要目标的防空雷达全无觉察,F-22完成测试后,再飞到日本上空,巡视多处海空军基地。结果显示,日本吴港的两艘金刚级“宙斯盾”驱逐舰,对F-22的光临并无反应。
* K* }# }9 P/ V7 O
+ f* `% e* Z/ @& B 分析认为,美军的这次行动无非是想证明F-22战机出色的隐身性能。作为世界上第一种服役的第四代战斗机,F-22出色的隐身能力,是确保其在激烈的对抗中躲避对方雷达探测,“先敌发现,先敌开火”进而掌握战斗主动权的关键所在。
5 i" [6 v, c+ V: F' |- D人在德国 社区人在德国 社区, v+ B6 `, E8 T- g
隐身飞机自诞生之日起,就对传统的防空体系构成了巨大挑战。美军最新的F-22战机,其雷达反射面积据说仅为普通飞机的万分之一,几乎可以在对手的眼皮下横行无阻。早前有报道称,面对“猛禽”的潜在威胁,各军事大国一方面加紧研制第四代战机,同时也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反隐身措施的研究。
* w5 o( g* B) T3 u# a" d6 q8 H/ ^# u7 r) f5 @' w' }1 X0 g
首先是提高雷达的探测能力,开发各种新体制雷达。而在五花八门的设想当中,又以超视距长波雷达最有特色。受物理规律制约,现有的隐身飞机只能对抗厘米波雷达的探测。因此,只要使用波长超过10米的特种雷达,结合电离层反射原理,就很容易发现千里之外的隐形飞机,可留下充足的预警时间。
+ |' h9 H) F) a2 w9 f' [( p W0 ]& x
, H% P" y; s0 B7 G g0 R. a% ~ 机载或浮空雷达是又一个备选方案。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隐形飞机的重点一般放在机头正负45度角范围内,背部的反射面积相对较大。这样,只要能把雷达“搬”到相对较高的位置,探测到隐形飞机的机会将大增。理论上讲,大型预警机乃至浮空气球都有能力完成这项任务。# E9 B$ \4 g$ i- A# Y4 l9 \ j* w
/ Z1 x$ r5 {: r0 X$ T; U2 M+ krs238848.rs.hosteurope.de 光学与红外设备的价值也不容忽略。这类系统的实际使用效果虽然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但毕竟具备不主动辐射信号的特色,隐蔽性良好,故非常适合做雷达系统失灵时的补充。( b: N: g U! ^3 ?* X8 x6 w$ d1 z6 h
6 p. Q; `: T& E
隐身技术与反隐身技术的对抗,客观上促进了双方的共同进步。究竟谁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只能留待在实际对抗中去检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