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40002 
 - 威望
 - 7669  
 - 金钱
 - 3  
 - 阅读权限
 - 200 
 - 性别
 - 男 
 - 来自
 - 欲望之城 
 - 在线时间
 - 3793 小时 
 
  | 
  
 明日黄花蝶也愁 - 关于一个被俺多年用错的成语
摘自摆渡百科 明日黄花 
【释 义】 
  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黄花”,指菊花。重阳(农历九月初九)赏菊,是我国的民俗之一。所以,古代的文人骚客常在这一天相聚赏花,吟诗作文。在我国的文学史上,有不少歌咏重阳,或颂菊花的佳作,像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安石的《城东寺菊》等,都是。此外,史称“三苏”之一的宋代大学士苏东坡,也曾写下过相应诗篇,其中之一就是《九日次韵王巩》。在这首诗中,苏东坡写道:“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意思是:既已相聚在一起就不要着急回去,还是趁这菊花盛开的重阳节日赏花为好。因为,倘等到“明日”,重阳已过,不但人观之无趣,恐怕飞舞的彩蝶看了那过时的菊花也会犯愁的。这,就是人们熟知的所谓“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之苏氏名句。后来,大家便将“明日黄花” 作为一个固定词组(成语),用来表示事情已“过期”之意。 
 
【出 处】  ①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②《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示 例】  ①宋·胡继宗《书言故事·花木类》:“过时之物,曰~。”  
 
 
  ②郭沫若《<沸羹集>序》:“这里有些是应景的文章,不免早已有~之感。”  
 
 
  ③冰心《寄小读者》二七:“再经过四次月圆,我又可在母亲怀里,便是小朋友也不必耐心的读我一月前,~的手书了!” 
 
 
【用 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比喻迟暮不遇。 
 
 
【辨 析】  本来汉语中只有“明日黄花”这个成语,但不知从何日起又冒出一个“昨日黄花”来了。于是,这两个成语竟有了“竞争”之势,甚至有人提出依“从众”原则,立“昨日黄花”,废“明日黄花”之建议。这就不免引起一番讨论。 “明日黄花”这个成语来自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笔下。苏东坡在《九日次韵王巩》一诗中有云:“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此诗写于九月九日,即重阳节。中国古代习俗,重阳节是赏菊的日子。据说,过了重阳菊花即将凋谢,成了过时的东西了。因此,用“明日黄花”来比喻过时的事物。有些写作者不知道这个成语的来源,以为“昨日”才是过去时,“昨日黄花”必然是比喻过了时的事物。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这“明日”“昨日”划定的标准—— “今日”何所指。如上所述,“今日”是指九月九日重阳节,赏花的正经日子。过了今日才是明日,花当然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不鲜艳了(这里“明日”宜作宽泛的理解,不一定就是第二天)。既是如此,说成“昨日黄花”就缺乏理据了。细想,“昨日”菊花也许尚未盛开,也许尚在作蕾,怎么会成为“过了时的东西”呢?由此可见,用“昨日黄花”来比喻过时之事物,不但不合此成语的原意,也有悖于逻辑,实在不可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