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大国崛起 专家称美国保持竞争力需开放

当中国、印度等新兴大国逐渐崛起时,美国人的危机感越来越重:未来美国还能继续站在世界之巅吗?有识之士指出,答案是肯定的,如果美国能继续保持竞争力的话,而保持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开放和包容。' v6 M( f% H6 G0 C1 G; s7 b
rs238848.rs.hosteurope.de1 \# V0 B) J6 p5 ]; g" o
  据美国《侨报》报道,报道说,“竞争力”一词近年来在美国相当热门。新国会开张后,民主党人把很多改革举动与加强美国竞争力挂起钩来。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瑞德与少数党领袖麦康奈尔3月5日联手提出“2007美国竞争力法案”,要求联邦政府加大投入,加强对数学、科技的教育和研究,从而使美国人讨论“竞争力”再度掀起热潮。, r5 ~* ?6 v7 M$ @. R

$ g4 A6 g  S4 F. n& G  对于加强竞争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令人忧虑的是,过去几年有人为加强竞争力开出的是与开放与包容背道而驰的药方:以国家安全的名义,收紧签证政策;以保护工人的名义,树立贸易壁垒;以加强执法的名义,反对移民流入。这些自我保护、自我封闭的观点,放在某个阶层、某个产业、某个时期来看,或许可以理解;但如果放在历史长河中,放在全球化背景下,放在新兴国家势不可挡的崛起进程中,不仅于事无补,还会销蚀美国的竞争力。rs238848.rs.hosteurope.de* {7 K* o7 |5 n. J' H# ~
5 e3 k( Y( N$ o1 V) B/ [
  华尔街著名投资咨询公司“新兴市场管理”总裁阿格塔米尔告诫,最近由中国股市波动引发的全球股市连锁反应提醒人们,新兴市场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显现,美国人必须习惯一种理念:我们不再是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中心。
* i* e4 F. l. m& r& N
: |* V6 j. U7 o  发出这种“警世危言”也许为时尚早,但美国如何平和理性地对待别国的兴起,确实是一个新的课题。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黄靖在接受《侨报》记者专访时说,美中决策层在处理两国关系时,不能被狭隘的民族主义所挟持,如果说中国人需要的是在上升中学会包容的话,美国人需要的则是在下降中保持包容。一个强大的国家肯定是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国家,那种在边境修建围墙的做法绝对不是维护强大的好办法。) K; G# H/ o$ j6 W; a
. \! w8 ?' R# C9 a7 l
  卡托研究所贸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格里斯沃德对《侨报》说,竞争力一词经常在“世界输赢游戏”中被滥用,有人政治化地认为中国、欧洲的崛起意味着美国水平的降低,这是不对的。保持竞争力意味着保持经济产能和效率,教育的灵活度,足够的劳动力,完善的基础设施,自由灵活的国内市场,以及对外部世界的开放;保持竞争力意味着通过贸易和竞争,商业更具活力,并转化成更高的生产率,更高的工资,更好的工作环境,更好的生活水准。( G7 H6 D( J5 B6 R8 R
1 W) A/ v$ a% t4 R1 ]
  阿格塔米尔强调,历史证明,当保护主义失败时,正是创造性成功的时候。增加国家竞争力更多的应当从内部着眼,从增加内部驱动机的马力着手。与其抱怨和恼怒,不如集中精力将之变为令人激动的机会。
' K% h6 f# x8 j. l& H( Trs238848.rs.hosteurope.de
/ n9 J- G+ L  q' R# y  l: w# @  微软总裁盖茨最近在国会山作证时指出,美国要加强竞争力,就必须改革签证政策,改善公立教育,增加科研投入。这是雄居世界软件业顶峰的巨子,为美国继续站在世界之巅开出的三剂良药。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