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中国的官办经济--世界上最怪异的经济11-作者:陈经

☆────────────────────────────────────
─☆
  moonmoonbird (moonmoonbird_Q) 于  (Sun Apr 30 13:08:30 2006)  提到:

(二十二)气可鼓不可泄

改革开放前僵化的经济政策的直接后果就是“穷政府”。论起成就来自然是有得可说
的,基本的工业体系有了,两弹一星有了,人口增长寿命大幅提高。但这些成就是与
解放前极差的状况“纵比”,如果与周边地区进行同时期的“横比”,就会比较为难
,一般就只能与坏典型印度对比。印度恰好也是是吃了僵化的亏,政府什幺都管制,
搞得经济没有活力。中国政府自己总结说是“农轻重工”比例极不合理,“重的过重
”,意思是说重工业比例太高,忽视了其它产业。这不是说“重工业优先”错了,而
是比例极不合理,全社会运行效率不高,对重工业本身的发展也不利。在计划经济的
范畴里,“农轻重工”的比例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即使你就是想要重工业发展最好
,也不是说把资源都投到重工业算最优。怎幺平衡协调发展相当值得研究,到底什幺
是理想的比例很难论定,但过去的比例极不合理是可以断定的。一方面本身的计划安
排有问题,例如本可以少量安排一些轻工业出口,弄来外汇进口重工业需要的技朮与
设备,但可惜的是把机会让给别人了。这方面有很多重大计划失误。内部僵化管得太
死了,农民自发搞点小生产,也不许,政治化到了极端的程度。又经常有政治运动冲
击,就算计划得好也会出大乱子,何况计划本身就有缺陷,连“边施工边设计”这种
极其危险的计划都有。还有出于政治与军事原因的“三线建设”,一些院校被迫千里
搬迁,都是比较折腾的事,虽然并非全无意义,但大大拖慢经济发展是不可避免的。


陈云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在党内是最深刻的,也就是说,中国从前不是干计划经济的问
题,而是计划经济本身都干得太僵化太乱了,就连支持计划经济的人都对以前的错误
非常痛心。所以,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内部无论保守派还是改革派都不支持从前的经济
政策,只是改革方向问题,改革是一定的。

政府对于“穷”有切肤之痛。你光印度式地吹说有潜力,工农业产品多少多少是没有
用的,政府自己知道自己有多少钱能用。有些大摊子的包袱不仅收不上钱还要不断往
里填钱,多半是维持性的财政,能拿得出手的资产不多。四下一望,到处都要花钱。
基础设施,自己整了三十年好象也弄了不少东西,铁路公路都修了不少,城市地区伴
着工厂也修了些火柴盒式的灰黑房子。但到周边地区或者美欧一参观,人家都变成那
样了,只有震惊,知道自己搞慢了要急起直追,要花多少钱都不敢想。人民生活,很
多地区连温饱都没有达到,讨饭的不少(小时我见过在家门口要饭的农民,是真的只
要一碗饭,不是现在这样要钱),和人家根本不能比。各种项目,多得很,钱窟窿一
样的国防项目有很多。自己的工厂一百人才顶人家一个,到处都急需引进设备提高效
率。知青回城光为了住就建了不少违章房,给他们安排工作得烦死。还好大学生就一
小摄,不然不知道怎幺养。这时中国的局面,政府自己总结说是“全面落后”。

这些问题是实实在在的,你不能光让大家安心等国家建设四个现代化,到时就能解决
了,得拿出实实在在的办法。但好在中国政府还能使出不少管用的办法,并非象一些
发展中国家那样往地下一躺就指望联合国救济了。以前虽然干得很乱,但毕竟是在干
事,也并非完全白干,如果找到正确的做事方法加上中国人民又勤劳肯干,还是有出
路的。中国政府就这点一直不错,不管穷成什幺样犯过什幺错有什幺天大的困难甚至
天下大乱了,都是一副不服不忿的样子盯着前头没有失去信心。老子现在是穷是落后
了是犯过大错,我政府工作报告历史决议文都认了,可我再努力搞就不信赶不上你,
从政府到人民都是大国思维。几千年混下来的文明大国,执政党曾经在那么艰苦的条
件下传奇般地夺取政权,底蕴还是有的。明明政府一堆烦心事焦头烂额,开起大会来
却斗志昂扬,总书记带头高呼口号,土是土了点,气势还在。很多国家这一点上就不
行,从人民到政府都失去信心了,“民主”了,想找是谁犯的错都没有正主。一些社
会主义国家也不行,光辉革命历程是吹的,或是硬被拉去搞社会主义的,明明比中国
条件还好,却一副丧气样,靠闭关锁国混或者被和平演变干掉。“河殇”这类低水平
的东西之所以一会儿就不行了,不合时宜的失败主义论调是原因之一。现在流行的“
崩溃论”其实也是这样,大势上看不清楚,看到一些困难就糊涂了,就失去信心到理
想主义里面混去了,其结局可想而知。

这就是老毛说的“气可鼓不可泄”,道理是好的。但还得结合“实事求是”,有错就
得认,得去改,穷就老实承认,不然成可笑的自吹了。心里有底气,手头上不停找办
法,总会发达的,做人与建设国家都是如此。从这个道理上来看,日本韩国虽然偏执
,但其发达是合乎逻辑的。台湾以前还有股气,反攻大陆虽然不实际但不可笑。现在
台湾已经不行了,整天就是伏低做小,弄一些上不得台盘的小动作,空喊民主,实际
上气已经泄掉了,沉沦只是时间问题,并非哪个政党的问题。

邓小平对这些大局问题相当清楚,所以并没有搞“全面反思”“全盘西化”这些投降
主义的东西,也不闭关锁关,而是坚定地对外开放。中国政府这个穷人,由穷到富,
不过是二十来年的事。

(待续)



(二十三)穷政府的几大主题

对于一个人,什幺叫穷,什幺叫富,这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有时明明没多少钱的人
会觉得自己够富了,钱多的人却觉得自己很穷,所以以空对空论穷富是没什幺意义的
。但与自己过去对比,在一些与财富有关的事情上,明显有很多事以前做不到的,现
在可以做到了,那么我们说“变富”了,还是靠得住的。例如以前想天天吃苹果没那
么多钱是做梦,但现在有钱不成问题了,那么肯定得算比从前富了。当然,这和人的
幸福感并非正相关。以前天天盼苹果吃时生活有点进步就高兴得很,现在看见别人买
房买车自己没指望烦得不得了。自己觉得富不富,得看你想干什幺事,干不成就觉得
自己穷。

政府也是这样,一个是要绝对意义上“变富”,在国家层次可以笼统地用财政收入固
定资产外汇储备等与“钱”有关的数字来表示,实质上是支持货币价值的产业、资源
、技朮等与综合国力有关的体现。第二是要界定“想干的事”,不然什幺事都想做,
那永远只会觉得穷得要死。改革开放开始为什幺觉得非常穷,是因为这两方面都困难
。对内对外能用的钱不多,维持性财政,综合国力要急起直追。想干的事吧,又特别
多,国家对人民生活从最底层就开始大包大揽, 所有的经济建设都由政府包搞,挑
得担子太重了,对于发展又雄心勃勃。责任与目标都不小,国力不足,政府自然会觉
得穷得要命。

那么政府想由穷变富,就是从这两个方面去想办法。最开始的办法很容易,把“想干
的事”调整一下,就会好些了。你要管农民怎幺种田,结果是一起磨洋工,又要管农
民生活返销粮,还不如让农民自己搞。这个只要想通了就很容易,政府责任也小了,
农民也得了实惠,农业产出也多了。这就是“农村承包责任制”,就是一个最容易想
到的办法,没有什幺了不起的意义,也正因为简单,后面越搞毛病越多。

其实政府花钱的大头,在于一些“重”项目。这些项目有这样的特点:对技朮与资源
要求较高,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很大﹔想要做成最终产品获得经济效益非常困难
,必须持续投入,缺一环都不行﹔国际上竞争激烈,落后一点就没有竞争力﹔国防项
目甚至没有经济效益,就是花钱买安全。典型就是如“运十”这个项目,其它的国防
大项目都很多。这样的项目,不断大搞的话对技朮积累是有好处的,还会有“技朮溢
出”效应,国防技朮拿来民用很常见。这是好的方面,但不好的在于真是太花钱了,
政府会弄得很穷。从长远来说,技朮积累是有利于挣钱的,但这也不一定,真的要实
现靠技朮挣钱,需要很多条件。一是你要把技朮用到挣钱上去,不能老是一门心思地
技朮技朮只投入不产出。二是怎幺从技朮到挣钱,这相当复杂,并不比搞技朮容易,
商业竞争上技朮好的败给技朮差的事情很常见。我认为挣钱的综合套路比单纯搞技朮
要难得多。也就是说,你可以赞成“搞技朮”,但千万不能把“搞技朮”等同于“搞
技朮挣钱”,这是两个相差甚远的事情。一些人幻想毛时代重工技朮路线这么搞下去
就会发达,就是这样的简单处理。反正现实里苏联这样搞是垮掉了。中国那时与周边
地区的经济差距,主要还不是技朮的问题,香港有什幺技朮?就是挣钱的综合套路上
,差得很远。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老邓出头去砍“重”项目是相当自然的。他不是理想主义者,相
当实际,既然不打粮食,就砍了。理想主义的人骂短视爱骂骂去,反正我弄一堆操作
主义的人干事,这些人能理解就行(相当多的人确实能理解,支持运十下马的人里很
多想得很深),不跟你们扯这些无聊的事。当然现在政府有钱了,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政府也并非不懂技朮的重要性,不看短期经济效益猛投R&D已经快十年了。老邓那
时,是别无选择,一方面没钱,得用技朮去挣钱,另一方面用技朮挣钱的套路也得在
实践中锻炼出来。再则当时国际局势还算好,号称“和平与发展是国际社会两大主流
”,确国防有理由,美帝与台独闹得凶是后来的事。

砍了重项目,让国防“忍耐”,挑的担子轻了,就有余力去做其它事,主要精力也转
向其它事。这其它事就是几大主题,基础设施、消费、进出口贸易、引进外资、产业
升级等等。把这些事做好,自然就会“变富”。这些都是后来政府工作报告中很常见
的东西,与改革开放以前的不太一样。

这是我认为改革开放前后经济政策的最大差别。至于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是做这
些事情的方式。以前是国防第一,狠搞重工业,那肯定只能是计划经济,最后因为一
些政治因素搞成了中国特色的僵化计划经济。改革开放了,要大搞基础设施、消费、
进出口贸易、引进外资、产业升级,那实践的结果一定是慢慢把计划经济改掉,最后
成为中国特色的官办经济。老邓是搞经济的老手,实践经验很丰富,不会被市场经济
比计划经济好这类以空对空的无聊理论欺骗,他搞改革的原因是要把那几大主题搞好
。我们前面说的老朱为提高效率整的那些招,也是因为这几大主题。苏联就不是,它
认为国家应该这样这样运行,结果自然会好,和中国的改革完全是两回事。

对于基础设施、消费、进出口贸易等几大主题,怎幺干好是个相当专业的事,这里头
有太多的经验教训值得总结,中国摸出了不少法子,也犯过不少错误。干了二十多年
,就几个主题的发展而言,可以肯定是相当成功的。一些人否定改革,对这些主题只
能一带而过,不然会被政府拿数据砸死。当然可以从环境保护、贫富分化、贪污腐败
、道德沦丧、教育医疗等问题下手,这方面可以说的相当多,中国政府自己都承认了
,人人都相当清楚了。至于从“整体”上该肯定还是否定改革开放,这是个无聊的哲
学问题,无非是个人喜好,你喜欢这方面变好了,他痛恨那方面变坏了。

我去评价,喜欢到具体的问题里去看。最终目标当然是解决所有重大问题。我说的这
几大主题,以及那些人人皆知的改革开放的大缺点,都是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一个政
府不解决基础设施等大主题,我是不会有任何兴趣去论什幺成功失败的,其它的比中
国再好都没兴趣。对于中国来说,不解决几大主题,其它问题最终都是没有出路的。
现在几大主题基本解决了或者有了解决的希望,其它问题弄弄并不需要多高的水平,
无非是哪个闹得凶就解决哪一个,除了骂娘,没有什幺意思。这就是是抓纲治本。

(待续)



☆────────────────────────────────────
─☆
  moonmoonbird (moonmoonbird_Q) 于  (Sun Apr 30 13:11:05 2006)  提到:

(二十四)毛泽东反全球化

在基础设施、消费、进出口贸易、引进技朮、产业升级等几大主题中,进出口是解决
问题的关键。如果要论“重要性”(其实都重要,比哪个更重要,是个要定标准的哲
学问题),进出口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抓进出口贸易
较容易入手,对其它几个主题都有促进作用,可谓“着一子而全活”。一些国家多年
来的经验表明,进出口贸易搞得好,其它方面就不会差。如果下大本钱搞其它方面,
进出口却表现不好,那么很可能是有问题难以持续的。

用“比较优势”理论来分析一国在进出口贸易中的表现,经过多年来历史的考验,确
实是很好的方法。“比较优势”的名头这么大,不是靠吹嘘,确实是管用(当然什幺
理论都不能乱用,背景知识很重要)。照我的理解,比较优势理论用到进出口上,应
该是两个层面:一是要分析清楚自己的比较优势,按你现有的比较优势去搞进出口,
二是要去提高你自己的比较优势。

对中国来说,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就是如我们前面SWOT分析中所做的。这
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文过饰非胡吹大气,一定要实事求是,放到国际大环境里去
老实分析。你不能胡吹说,运十已经飞上天了,所以客机制造是我们的比较优势,我
们应该把资源投到运十上去,把波音空客的市场抢过来,卖几十架飞机就能解决全国
人民很多大问题了,这多带劲。这么做不是不可以,但会很惨。俄罗斯飞机制造比中
国好多了,也卖不了多少客机,中国要往里投多少钱是没法算的。如果对运十的技朮
问题有些了解,就知道客机制造绝非我们的比较优势,短缺的技朮资源非常多,即使
只给自己的航空公司用也差之甚远。你可以说,应该投入资源到大飞机制造上去,但
出发点得是“提高自己的比较优势”,不能说是“靠比较优势挣钱”,现在政府实力
足够,确实可以这样搞。对于80年代中国那个穷政府,这是个相当为难的选择。另外
,有人说买外国飞机上千亿美元,为什幺不拿很少一部分钱出来自己研制?这个是错
误理解了钱。这实际是个资源投入问题,有些东西不是钱能够代替的。中国的飞机制
造产业就那么些人力物力技朮资源,如果去搞最耗资源的大运,很多其它飞机就不能
搞了,投再多钱都是如此,除非你用美元立刻能买来技朮,投钱才管用。就象现在中
国如果下定决心了完全可以扔出一千亿美元去搞大飞机,但人家不卖技朮,什幺时候
能搞出来还真不敢说。

80年代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于有一定技朮水平,人力资源非常丰富,政府搞项目非常
厉害。这要干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真是太合适了,确实就是全球最好。后来挣到了不
少钱,基础设施越来越好,又发展出新的优势:资本,结合引进技朮自研技朮,技朮
密集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也成了比较优势。当然还有更高级的,就是“知识经济”,发
达国家的金融、技朮、品牌等等综合优势发挥出来层次更高。

中国搞改革开放运气不错在于,这些比较优势正好在全球化大扩张的国际大环境里发
挥了很大作用。本来早些开放按比较优势搞会更好,但80年代来搞也还来得及,再晚
,就不好办了。想想看,如果印度先于中国十年开放,纺织业机电产业让印度占去了
,中国再来改革开放,还有什幺可搞的?全球化的过程,是不断演化的,中国以前封
闭与世界经济关系不大,世界经济没有中国照样演化,并不会等中国准备好了才动,
中国只有加进来才能影响这个过程。

全球化的本质,是“全球生产大分工”,背后就是“比较优势”理论。社会分工提高
效率,确实是经济学的精要所在,马克思都认的。随着交通与通信工具速度与效率的
几次飞跃发展,从马车发展到轮船火车汽车飞机,从电话一直到互联网,经济社会的
范畴终于扩展到了整个地球。以前一国内部社会各阶层从事不同的产业分工,效率比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高得多。现在是国家级别的分工,利用各国的“比较优势”全球
布局生产,效率比一国自己搞又有提高。所以说,全球化是大势所趋,这才是真的“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所谓的“民主”根本比不了。但也不是说的
这么好,这样的全球化必然就是有的吃肉,有的喝汤,有的在泥里打滚。全球化的生
产效率是提高了,可是公平没有谁来给你保证。不仅没人保证,有实力的国家还就是
要弄得不公平,给自己划拉利益。文明点的就是条约,你不肯就范我找些冠冕堂皇的
理由暴力一下不是什幺难事。

现在有一些反全球化的组织,痛诉全球化的各种坏事,都是真事,但其实掀不起什幺
浪花。全球所有社会都是被利益驱动的,并不是善恶驱动的。真正反全球化的老大,
得算是老毛的“造反有理”。那时美欧与苏东两大阵营对峙,其实都是要全球化。苏
联组织的经护会各集团就有国家级别的产业分工,把其它国家拉进社会主义集团是大
事业,一段时间内全球攻势挺厉害。美国组织的资本主义国家阵营死顶了一阵,要搞
自己的全球化,在朝鲜越南打得很热闹,就是怕“骨牌效应”一大片地区都赤化了。
老毛整的“造反有理”、“哪时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三个世界理论”,是明
确反这两种全球化的。虽然说的是“反霸”,老毛的兴趣也不在经济上,但从经济角
度上来说,就是反全球化。老毛获得世界性的声誉,现在还是很多运动的旗帜,这是
最根本的原因。我认为老毛从内心里就非常不喜欢“经济人”这种小里小气的东西,
不喜欢按照“假设人人自私”的原则去组织全球产业分工。他要造反,要全球不喜欢
自私自利的人联合起来干翻压迫人的资本家,他的眼光是放在全球的。他的气魄确实
大,真的按着这样的思想搞了一阵子,中国真的作出表率,在国际上无私援助了不少
国家。现在一些人说,老毛援助发展中国家是眼光长远为了把这些国家拉进中国经济
圈先给它们一些利益,这肯定是曲解了老毛的本意。这还是从经济上着眼,无非是在
美国苏联以外,又开第三家去与它们争夺势力范围,还是帝国主义的老套。老毛就是
要从根本上否定这种国与国之间不平等的关系。以中国当时的国力,如果是作为第三
股势力去抢食,根本闹不出什幺动静。之所以老毛弄出了那么大的全球影响,是因为
思想上给了人们另一种出路。那个时代中国的一些口号如“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并不是为了达到中国经济圈的目的而采取的策略宣传,实实在在就是老毛想全球
革命,无私援助世界革命也是真心的,不是想卖乖买好。我看老毛与苏联决裂,也是
有这方面的原因,发现苏联成了个自私自利想压迫其它国家的“苏修”,就义无反顾
地对赫鲁晓夫大批判。其实那时苏联对中国真不能算差,赫鲁晓夫援助中国是比较尽
力,所谓“三年困难时期苏修逼债”不是事实。如果老毛向赫秃子服个软,肯定会有
更多援助,在苏联集团里面混个老二还是靠得住的,不仅不会吃亏,还能吃香喝辣跟
着欺压其它国家。但是“义不容情”,大是大非不是百把个工业援助项目能收买得了
的。所以苏联威胁撤回专家,老毛都让他们走人,后来搞到边境陈兵百万对峙,都是
因为这个“大是大非”。这一点上,我相当理解老毛,从理想的角度来说,确实令人
敬佩。一些下三烂攻击老毛说他是想“争夺领导权”,这个眼界就太低了。

但是老毛的全球事业是个注定失败的事业。敌人势力太强大了,相比之下,中国的力
量太小。一段时间,弄得中国孤家寡人,全球两大集团都把中国当大敌。从正义的角
度来说,这是个值得骄傲的事,全世界能理解的人非常尊敬毛泽东是有原因的。就是
敌人,也得把老毛当伟人。但在黑社会把持的秩序中想强出头做正义人士,会付出很
大代价。老毛的浪漫英雄主义有够正义,可惜就苦了中国人。两大集团把中国封锁得
结结实实的,内部受压力太大想要快速发展,就弄出很多不科学的东西。搞全球革命
,在东南亚先就受到很大挫折,华侨与共产党被杀不少,多年来一直把中国当最大敌
人。花了几百亿援助的越南投靠了苏修,最后闹到要打仗。周恩来相当理解老毛,所
以出钱支持别国他安排下来了,但是真的很苦。

最后老毛也觉得这样搞不是办法。正义英雄做起来太苦,最后还得回归现实。这时的
老毛,已经有些灰心,斗志已经不旺了,最后连林彪也反对他,更是给他沉重一击。
我觉得老毛的理想主义可以理解,但不赞同以中国的经济发展为代价从事这样一个必
定失败的事业。说起来真的是为全人类的正义事业作了贡献,到头来弄得自己穷得很
要向港台商人低三下四拉投资。这个地球就是这样黑暗,想当好人先得看你够不够份
量。

老毛都反不了的全球化,确实就是世界潮流,虽然很邪恶。“打败不了你,就加入你
”,中国也到全球化里捞食吃去了。

(待续)
Share |
Share

☆────────────────────────────────────
─☆
  moonmoonbird (moonmoonbird_Q) 于  (Sun Apr 30 13:12:06 2006)  提到:

(二十五)靠比较优势发家

对于中国这样缺少资源的后进国家,不大搞进出口是不可想象的。大干进出口,会有
很多毛病,但这些毛病再多也比不搞要好,两种经济模式从本质上就不可同日而语。
就如上节所分析,必须加到世界产业循环中去,在这个大环境中往上爬。用比较优势
挣钱,挣钱来发展出更高层次的比较优势,又挣到更多的钱,形成这种正循环的机制
了,发达就很有希望了。你搞技朮还是提高商业环境都好,总之是要在世界产业链中
争取占据有利地位。成功例子很多,日本四小龙都是如此。不按这个做的,全都混不
好。中国与印度是两大苦主,拉美的“进口替代”也走向失败。

我要特别强调这一点,“用比较优势挣钱,挣钱来发展出更高层次的比较优势,又挣
到更多的钱,形成这种正循环的机制”,这是后进国家搞“发展经济学”至今为止唯
一正确的选择。相对于苏联转型时的“下降螺旋”,这是一个靠得住的“上升螺旋”
。这是我思考中国经济问题领悟到的最高层次的理论。虽然经济学家们有过这样的论
述,但淹没在大量非关键的论述中,如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经验中总结论证出来的“
福利经济学”定律,“产权”理论等等,这些在经济学理论地位上更重要,但是对中
国而言不如比较优势理论更适用。我看过各种各样的理论,确实发现比较优势理论最
合适。例如现在流行的“自主创新”,应该放到这个大框架中去理解。自主创新是为
了“发展出更高层次的比较优势,又挣到更多的钱”,这个目标必须明确,不能为了
“自主创新”而“自主创新”,重新发明轮子这样的事不能做。为什幺说“自主创新
的主体应该是企业”,就是因为只有企业才能去“挣到更多的钱”。用上面总结的理
论,自主创新是自然的结论,还可以推出更多的东西。例如我们开始就只能去把纺织
业机电组装业这些低级的产业占住,靠这个挣钱。对于搞科技创新没有优势的地方,
也不一定就没有出路了,可以靠自己的比较优势形成正循环。例如内蒙发展草原养殖
业,挣来更多钱,一边保护环境一边扩大产业,近年来全国经济增长最好,这远比从
前把草地吃光经济差环境也破坏了的错误政策要好。现在中央说“可持续发展”,实
际说的就是“形成正循环的机制”,不然靠比较优势挖矿卖油爬两下,出了大问题不
可持续,这就不是“正循环”,而是短视。一些大吹老毛经济政策的人说,用收取农
业剩余及保护主义的方法发展工业技朮积累实现发达,用上面的方法分析,很容易就
知道是错误的。这样做,特点就是穷,实质上是没有正循环机制不可持续,总会因为
各种问题搞不下去,因为没有用比较优势去挣钱。工农业剪刀差30多年,还是没有实
现以工养农,农民穷成那个样子,这没什幺好推诿的,就是犯错误了,忽视了挣钱的
正循环。牺牲农民还理直气壮说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和周边地区一比就没话可说了
。周边地区日本四小龙早就实现了以工养农,农民比你城里人还富。原因不是日本四
小龙的妇女靠卖淫挣钱(这样总结别人富的原因,很不实事求是),是因为人家实现
了比较优势的正循环。

现在中国搞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用比较优势去挣钱也有一段时间了,终于可以开始“
以工养农”,“工业反哺农业”,开始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比较优
势理论的胜利。我对中国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就是因为在高层次的经济路线问题上,
终于稳定在这个正确路线上了。中央层面上我确信这个路线已经深入人心,所有宏观
经济政策很清楚地都是以此为根基的。近来看不少地方干部的言论,进步也很大。只
要顺着这条正循环的路走下去,不停想办法克服困难,彻底解决发展问题就在不远的
一段时间内,不用等到21世纪中期去。现在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局势是相当好的。
其实中国已经算是东亚地区发展慢的了,以我们的资质应该发展得更快更好。我们慢
,主要是因为历史原因,摸到这条正确路线用了很长时间。而东亚其它经济体别无选
择,没什幺资源,人比较进取,只能用这条路线去拼,结果一个个都拼出来了。以东
亚地区的民族素质与历史底蕴,成为全球经济中心是必然的,就等中国来完成这最重
要的一步。

当然这个理论对中国以及东亚是合适的,因为我相信以东亚地区民族的素质,“挣钱
发展出更高层次的比较优势”是相当可行的。东南亚拉美非洲即使知道这个理论,也
可能不合适。因为他们靠天生的比较优势挣来钱了,但因为素质问题,发展不出更高
层次的比较优势(也不是人笨,但人家的文化喜欢踢球过狂欢节,不象东亚人这么努
力),发展的高度大致由天生的比较优势厚度决定,原材料丰富的GDP就可以炒高些
。印度不好说,资源可能还不如中国,除了靠人聪明英语好搞IT外包有比较优势(与
印度人口规模相比太小),条件太困难。印度看来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希望把制造业
发展成下一个比较优势。印度人不比中国人笨,但制造业已经被中国占了位,它即使
有出路,也会麻烦得多。

以上把后进国家的发展理论总结了一下,这很重要。如果按照这个发展理论来搞,计
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没什幺好争的,并非关键。各国会有各国做事的方式,日本员工
终生制大锅饭一样,照样搞。韩国就是国家扶植的大企业,也不合传统自由市场经济
理论。但必须有竞争力,要有比较优势。所以,组织方式可以偏计划,经济运行的方
式一定得是以市场需求为核心。最后整出来的经济模式叫计划还是叫市场是哲学定义
问题(日本有人自称是计划经济,觉得中国的计划经济无计划可言是乱来),实质是
以比较优势为核心的发展理论。

大致上,中国80年代还没有认识到这个比较优势理论的极端重要性。那时理论界喜欢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搞,你好还是我好吵一吵,或者找转型的办法。象80年代两个
重要经济理论会议,巴山轮会议(在轮船上开的)议定在四种经济模式中应采取“有
控制的市场经济”(其它三种是严格的计划经济,灵活一些的计划经济,自由市场经
济),莫干山会议建议用世界独创的“双轨制”从计划经济价格机制转向市场经济价
格机制。就这些办法与结论本身来说,是相当有水平的。但这仍然是在讨论“做事的
方式”,至于“做什幺”,就认识不太清楚,没有一个明确的到世界经济中靠比较优
势抢饭吃的意识。那个时期,中国拉外资不算多,还不如东南亚了,进出口有发展,
但不算很快,经济发展主要不是由进出口带动的,应该是没有认识到这个道理。

TOP

到90年代,就真的是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来搞了,进出口一跃成为经济发展的两大动力
之一(另一个是基础设施投资)。以我对主流经济学家的观察,他们已经缺省地把这
个理论当作最高指导原则了。我认为这才是“主流”的意思,所有主流都同意这条道
路。至于所有制、产权之类的运行机制,主流内部也有很多不同意见,并不能脸谱化
选一种最恶心的来批。如果不同意或者不清楚这个以提升比较优势为核心的理论,迷
失在一些具体的细节上,那么只能是丧失话语权,已经没什幺好争的,属于认识层次
问题。主流经济学家之所以在政府里混得不错,原因就是这个比较优势理论管用。一
方面确实挣来了钱,一方面对于出现的问题也可以解释,也能想出一些解决办法,政
府可择其善者从之。反主流的那些激烈言论,在具体问题上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对经
济学认识太浅,错误的地方很多,可以当作“群众呼声”对待,作为政府政策的一个
考虑因素。从辩论的角度来说,根本不成其为对手,主流经济学家们以前甚至不觉得
有必要出来驳(不客气地说,我这个业余的去辩论都有必胜之算)。后来被骂得凶,
才出来表白几句,也不是说理论,就是自觉有功反被骂觉得委曲。这也是宣传有问题
,主流经济学家其实在媒体上写不少文章,但可能是因为太专业,往往简单一句话有
一堆复杂背景,我因为熟一些是能看明白的,但一般人很难明白主流经济理论的要义
。但中央确定无疑是会按这条比较优势的路线走下去的,而且开始着手解决一些深层
次的障碍(如要形成正循环的机制,就要去改革科研体系)。具体运行就是官办经济
运行大法,想做的事就是提升比较优势挣钱。

当然这个比较优势理论没有说挣了钱怎幺用怎幺分配,它只是说你怎幺挣到越来越多
的钱。挣钱这个目标确实是达到了,老朱照此弄了几把,虽然他也犯了一些错误,但
确实经济实力做大了,而且形成了套路。他离职以后,反而挣钱越来越多越来越容易
,政府财政真正大翻身了。 我认为老朱这个历史地位还是有的。在花钱以及分配上
,有很多问题,这个不能否认,如应该早些用外汇储备趁油便宜大买特买,但这都是
挣钱这个大原则之下的事。老朱应该就是让政府挣钱有些本事,怎幺花钱炒期货之类
的,这个要经验,犯错误不奇怪。90年代初中国外汇储备只有100多亿美元的时候,
没有人能预料得到中国这个“即将崩溃”的穷国2006年外储会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
。这在老朱手里做成了。再怎幺说外汇储备多了危险,也还得算挣到钱了,得算综合
国力里很大一块,出去访问砸钱都有底气。98年金融风暴韩国金泳三找老朱借300亿
美元,没给他,现在再有这样的事肯定借出去了,近年来百亿美元都不当多大事的。


挣到了钱,又是政府级别的市场经济,小民没有地位,怎幺分配是可想而知的。那就
是围着政府吃,吃到的就发了,吃不到的就成“弱势群体”。这方面经济学理论确实
没办法。越是信经济学,越觉得这太合逻辑了。说到底,经济学是分析事情如何运行
变化的,并不是分析善恶的。要改变这种状况,得去改变政府的运行方式,控诉经济
学家是没有用的。经济学家自己跟着官办经济捞些也是人之常情,捞不捞并不是问题
的关键。也有不捞的经济学家,照样解决不了问题。中国用那个政府通管的体制来搞
靠比较优势挣钱的经济,必然就是官办经济。

从毛泽东放弃与美苏全面对抗的反全球化开始,中国走到世界经济环境里是迟早的事
。一方面政治环境逐渐稳定,越来越稳定,甚至在世界上有一定优势。另一方面,政
治运动让位给经济,经济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直到90年代,又最终摸对了全球化中后
进国家的正确发展道路,走向了官办经济。这决定了中国经济崛起的大势。我们对官
办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作了很多历史与理论背景的介绍与阐述,接下来可以去分析一些
现实的成绩与问题,对未来作一些展望

(待续)

☆────────────────────────────────────
─☆
  moonmoonbird (moonmoonbird_Q) 于  (Sun Apr 30 13:13:51 2006)  提到:

(二十六)富政府的“超级现金牛”

改革开放中老邓的摸论,在80年代,理论与实践都是小范围的瞎摸,几个特区摸得比
较多,其它地方等中央指示。在90年代,通过“不争论”把理论干掉了,全国各地政
府都开始了大规模彻底的瞎摸,这就是官办经济。很快就自然而然地摸到了“比较优
势”这条路上去了,国际经济中出现了一个巨型怪兽。搞理论的经济学家们本来在以
空对空瞎吵吵(一些主流经济学家90年代以前的言论看起来搞笑得很,估计自己都不
好意思),这大规模实践一搞,很快就明白过来了,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核心,结合中
国的实际,弄出了很多新办法新理论。短短十余年,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虽然一般把改革开放从70年代末算起至今是一个整体,但80年代主要是政治格局变
化很大,经济体制与实际运行与从前相似之处很多。90年代以后政治可以说是超级稳
定,但经济格局就与从前完全不同了,与80年代都是完全两样。国际上看中国,90年
代以前主要是从政治方面看,要对抗苏联就说你好,要和平演变就说你坏,中国作为
一个经济体,和改革开放前一样在国际上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90年代以后,中国经
济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国际上观察中国压倒一切的因素。所以,中国经
济改革的关键时期,是在90年代。

90年代的经济改革的一大“成就”,或者说“后果”,就是中国政府自己“脱贫致富
”,变成了一个阔佬。当然,各地政府在官办经济里互相竞争,也有不少混得不好仍
然很穷的,但从整体上来说,中国政府手头的资本不折不扣是暴发了。这一点,以前
还有人持“崩溃论”的观点不断质疑,最近几年的经济数据出来以后,需要解释的已
经不是中国政府,而是这些唱衰派怎幺调整自己的说法了。中国政府有三大王牌数据
:外汇储备超过8500亿美元世界第一,2005年税收总额超过3万亿元五年翻番,国企
利润超过9000亿。更可怕的是,这些数据还在高速增长中。其它的相关数据,外贸进
出口连年增长20%、30%,今年都说要减速了看来却仍然会高速增长,FDI持续在每年
600亿美元的高水平上,人民币不断升值。政府已经有余力(或者说愿意)去搞免农
业税、免小学学杂费、封山育林等举措。这些其实不算什幺,并不能显示财力。中国
正在稳步推进建成美国规模的高速公路网,已成板上钉钉之势只是时间问题,最近又
开始了全球最大规模的高速铁路网的建设(建成以后将是全球独步的),“新农村建
设”一投就是3000多亿。这些才是真正显示中国政府财力的地方。90年代以来综合国
力的成长,只能用火箭式的上升来形容,超过了任何人的预期。对比之下,90年代初
期,一个市建个立交桥都要四处找钱。开建三峡工程的时候,有用倾国之力去搞的感
觉,经常有人担心费用超支会拖垮财政。现在三峡级别的工程或者大工业项目很多一
起铺开搞,人们都没什幺兴趣去关心了。很少有人注意到,中国政府这三年建的农村
公路相当于过去50多年的总和。

TOP

我相信,很多人对这种综合国力的成长仍然认识不够,只是从数字角度去理解。一算
GDP,哦,人均1700美元,在发展中国家里都不算什幺,还是穷国。中国政府的实力
,恰恰不能用GDP去理解,即使用PPP去算GDP都是不合适的。GDP在大多数国家显得和
维持费一样,一些人均GDP比中国高得多的国家,政府财政会破产。真正有意义的是
,政府能够动员多少资金以及资源去做想做的事。也不是说全是政府投,政府做好准
备了,喊一嗓子,社会资金外资都会跟过来一起搞。也不一定是在中国搞,到其它国
家去收购包搞经济都是可能的。这种能力,我断定中国政府已经是全球顶级之一,一
般发达国家都比不上。在国际上,中国政府的行事作风就是发达国家大国的思路。世
界各国也慢慢发现,必须象应对发达国家大国一样去应对中国政府。这也就是为什幺
世界上慢慢觉得只有中国才是美国真正的对手。

中国政府在GDP背后隐藏了真正的实力,明着说的韬光养晦,居然基本达到了目的。
政府从改革开放开始说的翻两番之类的目标,现在说21世纪头十年要翻一番,所以硬
凑了个7.5%的年均目标增长率出来(其实6%就够了,但说太低了不好意思)。这通通
都是虚的,全是数字游戏。对于中国政府,是想办法压低数字,各省不肯压低,中央
政府就统一压一下。其实这些增长率、GDP总额之类的数据全是虚的,是政府出于宣
传目的炮制出来的幻影数字。在真实世界中这些数字对应的具体经济是什幺,没有人
知道,国家统计局都不知道。我也是观察了好久才明白过来的,先还以为国家统计局
心里有数。用GDP数值或者增长率去与其它经济体比,与自己以前比,是一种伪科学
。经济模式不同,根本不能相比。

中国政府真正在意的,是综合国力。GDP数字,就成天哭穷,企图以发展中国家身份
混入WTO。对于崩溃论,先还有点烦,后来也听之任之了,反正又唱不衰,还有助于
政府哭穷。成天哭穷,自己人都深信不疑了,觉得我们在发展中国家都算是穷的,加
入WTO怎幺这么难,外国人太坏了。外国政府都不笨,在“中国制造”的教育下,比
中国老百姓清楚,知道中国的比较优势太厉害了,如果按发展中国家把中国放进去,
好多国家都没法混了,太便宜中国了。但我看还是中国政府对自己官办经济的优势最
明白,比外国人清楚。最后,得算是韬成了。本来应该韬得更好,老朱谈判时心急了
,急于锁定胜利成果,多做了一些让步。就这么让了些开放产业,留了些设限条款之
后,混入了WTO。但加入WTO后四年里进出口贸易无人预料到的惊人增长证明,还是捞
到了。如果外国人能够预测到这种结局,那提出的条款会高得多。现在再怎幺变花样
贸易壁垒反倾销,中国年年20%30%的出口增长就是下不去。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我们不能妄自菲薄,把自己当个一般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有
信心,如果这世界是公平地做贸易,我们能打败任何对手。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
帝怕人民,在经济领域已成现实。自己心里要有底,不要跟着人家信什幺中国的优势
在于血汗工厂不要环保人民币低估之类的。我们的优势就在于中国人民大众是勤劳而
智能的,只要我们把这个优势发挥出去和人竞争,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我们一定胜
利。中国政府只要不阻住中国人民的优秀素质发挥出来,就能成功。华人到了其它国
家,一样的机会甚至比别人机会差得多,整体上都能脱贫致富。外国人对这一点实际
上相当怕,所以崩溃论威胁论轮着来,一边希望你自己垮掉让他们松口气,一边又觉
得中国越来越可怕。

种种保护主义的论调,实际上是看不起中国人的能力,不知道中国人的弱点,越保护
越糟糕。因为中国人普遍有“小富即安”的念头,长远危机意识少。逼到头上来了,
处境很困难,反而能爆发出一些能量。安稳地挣着钱,就赌博包二奶不务正业去了。


中国政府实力成长之巨,十分惊人。自己发展积累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成长的,再怎幺
压榨农民都不行。人无横财不富,靠的是到全球化中去捞,才能成长这么快。论综合
国力实力对比的变化,我们绝对是全球化产业分工的胜利者。至于说还要往产业链上
方爬,那是以后的任务,不能一步登天。我们现在占住了几大块,综合国力极大成长
,这个阶段的任务完成了。

因为有从全球化中捞到的横财,包括FDI,贸易顺差,IPO上市,到外国收购资产等等
,中国政府才乌枪换炮,从穷政府变成了富政府。中国人民付出了代价,但中国政府
的传统就是不在乎人民付出代价(这也是中国政府可怕的地方)。从政府的角度来说
,这绝对是横财,一般人很难想象。例如纺织品出口,自己的企业用人民币组织生产
,出口收到美元。从企业利润的角度,也许是很微薄的利润,一件衣服挣几块钱,一
只袜子几分钱,出口上千亿美元也没多少利润。但对中国政府而言,那就是天大的利
润了,一方面自己印人民币发展纺织企业,拉动了很多相关产业,另一方面,出口换
回来的美元全落在自己口袋里。除了进口纺织机械以及一些原材料的几十亿美元,对
政府而言,就相当于千亿美元规模的净利润了。当然,政府投入了人力成本,也要棉
花等原材料,也可能有环境污染。但在政府看来,人力与棉花什幺的,根本没什幺成
本,不搞出口也就荒在那里了,人没工作还要找政府的麻烦。环境污染暂时不管的话
,这种生意是绝对的横财,里外都赚到了。收来上千亿美元,就真的可以拿去做很多
事。这就是后进国家靠出口导向发展经济的原理,与自己积累相比,完全是两种不同
的模式,发展会快很多,有条件一定要大搞特搞,谁说不搞就是不懂最基本的经济原
理。只有说是你人力资源去干别的更挣钱,才可以放弃这些产业,这些产业是不是低
级不是问题。你即使占住了更高级的产业,只要你还有人在干低级劳动,就不能放弃
。因为这个原因,中国政府还特别地搞了大笔出口退税,让企业可以更好地去全球抢
食。这从企业经营来说,就是上好的“现金牛”,靠这头牛提供的源源不断的资金,
就可以放心地去发展其它产业,其它产业先期投入需要很多也不怕。

TOP

中国政府有了“纺织品”这个现金牛,从90年代开始搞了几年,又把“机电产品”做
成了一个更大的现金牛。这就是弄出了层级更高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正循环走出了
第一步。那些电视厂可能没什幺利润比较苦,但中国政府仍然是可以把电视出口当个
现金牛看待的。到现在,形成了整个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制造业整体成了个“超级现
金牛”。2005年,一家伙弄出1000亿美元顺差,忽然爆发了。要知道这些年中国是很
多原材料的最大进口国,原材料涨得那个疯。结果顺差反而翻几倍,这就是超级现金
牛的威力。干制造业的,再怎幺也比你那光卖原材料的层次要高。

这有了“现金牛”的经济与没有“现金牛”的经济,真是完全两回事。所有发生金融
危机的经济体,全是没有“现金牛”或者“现金牛”出问题的。国际收支不成问题,
就可以放心大胆在内部整一些利润丰厚的产业,如房地产、电信业。缺原材料,缺技
朮设备都不是问题,买就是了(当然要人家肯卖)。中国政府手里抓着纺织业、机电
产业,这就热火朝天的干开了。缺钢材,就上钢铁产能,不过三年产量就二亿三亿四
亿吨这么疯狂地增长。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有,花钱买就是了。钢铁水泥不成问
题,房地产就疯一样的火起来了,全国所有城市都完全大变样。搞电信业,要进口很
多先进设备,花费那都是以千亿计。但不怕,只管买来,当然自己的设备制造商把打
价格打低了更好。全国人民用上了电话手机,一年光利润就是上千亿。中国政府不客
气,都给垄断了,电信业好几万亿国有资产就整出来了。至于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那
个更是要大搞了,能进一步加强比较优势,都放在规划最前面。

这么搞,国有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就发了,利润9000亿。国企发家,绝对不能靠把老国
企救活,那样会穷死。得靠弄一些新型垄断国企,把利润划拉进国家口袋里。老朱说
,给我弄一家叫“中国电信”的国企,国有100%控股,另外准备100个麻袋收钱。自
由派经济学家说,不能这么干啊,没竞争,效率低,要放开这些产业。老朱想想,就
分出几家叫“中国移动”,“联通”,“网通”什幺的,算是内部有了点竞争,想放
开是门都没有的。政府不会把这些稳打稳捞钱的产业机会给别人了。就这么弄了一百
多家大企业,一年弄个6000亿的利润。其它的国企,政府就不在乎了,就好比公司主
营业务不错,一些旧资产或者其它业务怎幺处理都没有大问题,公司主要眼光放在开
拓新的来钱的业务上。就靠这一手,国有资产增加的比GDP增长快多了。这也充分说
明了,中国政府不是按自由主义那一套干经济的,真要是自由主义,得分光卖光,俄
罗斯油田都能让个人占了。有些人指着中国政府不要了的尽是麻烦的国有资产说,中
国政府自由主义了,搞分光卖光了。这就根本不明白政府的思维。

老朱一手抓进出口现金牛,一手搞国有基础设施(电信、油田、电厂、道路全是国有
的),这就是老朱的发家秘诀。这个办法,老朱是不会说的,他说的全是些政治做秀
,以及一些经济套话,不明白的人根本不知道他要怎幺搞。一般注意到的就是他怎幺
折腾那些麻烦事,什幺软着陆、国企改制、扩大内需、保八,干得最顺利的这个事却
没人在意。到头来,中国政府发家了,在铁一般的数据事实面前不得不认,怎幺发的
却完全不明白,好象老朱干的都是些越干越麻烦的事,怎幺就能发了?就有各种乱七
八糟的解释,有的说中国政府靠卖地卖资源卖环境给外资发的,有的说靠黄色娘子军
发的。这都不对,因为其它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这样卖着搞,却仍然发不了。

老朱这两手,我认为从路线上来看,是最优选择。当然如果技朮积累更好些,国企弄
得更灵活些,发得会更好,但这是操作问题,当然可以改进,任何国家的操作都可以
不断改进。但我不认为有更高明的路线。有些人说,这毛病那毛病气死人,改革路线
错了,应该赶走外资,退出WTO,保护国有企业,独立自主艰苦奋斗。这就是自己把
自己的现金牛杀了,再怎幺艰苦奋斗都不行。

现在一些崩溃论,如果说的是环境崩溃,或者民愤极大社会崩溃,虽然也多半是胡说
,但多少还有些影子。但很多就是说中国政府经济会崩溃,什幺坏账,什幺贸易冲突
。从现金牛的角度来说,这些经济崩溃论都是离谱透顶的。一个公司主营业务好,那
就稳得住。只要中国政府手头的“超级现金牛”一直活着,经济增长就可以由中国政
府主观意志决定,实在不行就靠政府投资撑住经济增长,要建的东西还多得很,这么
干20年内不成问题。政府的“超级现金牛”出问题,只有几种可能。一种是自己社会
乱了,忽然一下就全国动乱或者是文革再起,生产都不搞了大家玩杀富济贫,那么你
要恢复得慢了,这牛就可能死掉。一种是政府搞起了理想主义回到以前的经济路线,
赶走外资退出WTO回到计划经济,自己不要了现金牛。一种是打起了台海战争或者中
日中美战争,进出口全完。要真有这种事,印度等国得乐死,所以天天盼中国崩溃。
前两种中国政府都是有明确认识的,稳定压倒一切,要继续改革,说得都明白得很,
不会出问题。第三种打仗的事,这个就是恐怖平衡,谁愿意跟中国一起完蛋可以来试
,世界各国都盼着别人牺牲都不来,中国政府钱多得把俄国的家伙全买过来也就那么
回事,越往后实力越强,就越没人敢来。最后一种可能,其它国家的纺织业机电产业
等制造业发展得比中国还厉害,那也会出事。但这一条就算有可能,也是非常遥远的
事。中国靠的不是几个说搬走就搬走的玩具加工厂,而是一个庞大的制造业产业链,
这里头要整多少事需要多少条件那说都说不完。现在的问题是,中国这个制造业现金
牛会吃得多胖,会抢了多少国家的食,人家很害怕。发展中国家是已经知道厉害了,
发达国家也觉得危险,所以千方百计限制中国。

老朱弄的这条路线,以后的政府确定无疑是会继续下去了。政府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快
速发起来了,官办经济已经进入了新阶段。老朱的最大任务是挣钱,把穷政府变成富
政府,他做到了,富的程度超过所有人的预期。新班子的任务,一方面是继续挣钱,
另一方面,因为有钱了,也要更多考虑怎幺花钱了。因为人民,很不满意。

(待续)



☆────────────────────────────────────
─☆
  moonmoonbird (moonmoonbird_Q) 于  (Sun Apr 30 13:14:59 2006)  提到:

(二十七)“社会主义大事业”变成了“官办经济”

中国政府发了,主流经济学家们high了。这几年的漂亮数据亮出来,经济学家们矜持
地评点着,大部分言论谈的还是困难,虽然是智珠在握,也没有得意忘形。洋人也还
有些白痴在弄中国崩溃论,真正懂行的,都服了。萨缪尔森写了个文章,意思是说美
国与中国自由贸易“可能”不利于美国,开始敲警钟了。西方经济学大佬们都变得客
气了,夸起中国来比较大方,有些还经常上中国转几圈,和政府官员、主流经济学家
们互相吹捧。“主流”们正目视远方畅想未来,忽然就迎来了一阵板砖,一时被轰了
个昏头转向。这时才发现,官办经济整了十多年,经济有了极大增长,人民却出乎预
料地很愤怒。

这让主流经济学家们觉得挺委曲的。经济学家们的委曲是很可以理解的。用经济数据
来攻击他们,是错误的。中国这些年的经济增长不可辩驳,这是中国政府的特强项。
就是人民生活的硬指标,从物质角度来说,也是极大增长的。我自己的评价,这十多
年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形态已经上了一个档次或者更多,拿各种大众商品一列就一清二
楚了。从统计意义上来说,这个结论是靠得住的。经济学家们觉得,经济成绩这么大
,再怎么也有些功劳吧?怎么反而被骂成这样?委曲,想不通。后来被骂得凶了,不
少人还上媒体写文章反击,中央也安抚了他们一下。

但我认为,民众的愤怒也是相当可以理解的,经济学家没有去理解民众,才会觉得委
曲。除去一些非理性的经济数据上的错误攻击,民众确实有理由感到愤怒。关键是,
我们应该用精神,而不是物质去分析。愤怒是一个精神现象,经济学家们拿物质指标
来说事是找错方向了。如果只去考察物质指标,冷静地分析自己的生活比从前有多少
提高,民众应该是觉得欢欣鼓舞才对。但民众不会这样,他们就是直接愤怒了。

“官办经济”在经济上的成功无可质疑,但是在精神上,就是个彻底的失败,这也是
无可质疑的。失败之处在于,以前的“社会主义大事业”本来是个经济与精神一体的
事业,后来的“官办经济”就只有经济了,精神方面已经主动放弃了。新中国从建国
开始,就采用了一体化的方法搞事业,理论与实践上全国人民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而努
力,确实是相当厉害的一点。我们在前面说了以前有很多经济政策的失误,但是成就
也是巨大的,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靠的是精神方面的动力,可以说是即使有这样那
样的政策失误,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对以前的经济政策很不满意,是因为如果
没有这些明显的失误,以我们特有的精神力量,可以取得大得多的成就。因为有这样
的精神力量,我们的目标就得比一般发展中国家要高得多。

具体来说,新中国政府采取的办法是以独树一帜的精神激励机制代替一般国家的物质
激励模式,来发展包括经济在内的各项事业。这方面,社会主义国家有一些传统办法
。首先,把所有人都放入“单位”管起来。你加入单位了,各方面生活就由单位给你
解决了。解决的好不好另说(往往解决得不好),人会觉得有一种归属感及安全感。
如果不是发生文革那样的动乱,在正常运行模式下,人病了,单位会安排去治病,单
位会派人来照顾。小孩上学都安排进子弟学校之类的附属机构。除了很少一些的特权
人物,大家的待遇都差不多。工资就全国统一安排,分级拿工资。这样,大多数人都
是能力一般的人,会觉得比较平等。能力好的人,可以给各种荣誉,也有激励的办法
。在这样一种管理模式下,人们会觉得是在一起为一个大事业努力,精神上可以得到
某种满足。社会精神状况比较单纯的情况下,这确实是相当好的一种状态,可以大大
弥补物质享受不足的缺陷。说实话,我个人是相当喜欢这种工作环境的,就一门心思
想怎么为国家作贡献,不用考虑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利益方面的事情。日本的社会组织
其实有些类似之处,所以民众工作态度不错。

我心目中理想的模式是以这样的社会组织,去从事我前面总结的以比较优势为核心的
经济建设道路。但可惜的是,后来社会思想乱了,大跃进等重大经济失误还不是关键
,文革等政治运动实在是很痛心,搞得人心都混乱了。社会主义大事业的理想出现了
大裂缝。周恩来是这种经济路线的代表,他以身作则有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多少人想
到总理就不问报酬甘愿奉献,现在还能感动很多人。但我实在不理解老毛为什么要发
动文革,把周恩来以下那么多老实搞建设的人弄得那么惨。老毛的经济失误其实可以
理解,可以说是好心办坏事,就算是付出了很大代价,也可以放过。如果一些人不把
老毛吹成无所不能的经济天才,我也并不会说太多。但老毛晚年搞的那些政治运动,
我实在是没法原谅他。周恩来邓小平陈云这些人我相信他们都是有社会主义理想的能
力不错的仁人志士,怎么就不能让他们安安稳稳搞社会主义大事业?就算是老毛想支
援穷国反霸斗争多花些钱,也可以接受。但为什么要搞政治运动,搞得社会上一些烂
人领着冲动的年青人斗并无多大过错的老实人?把个好好的社会主义事业斗得乱七八
糟。

TOP

从文革开始,中国就失去了以理想模式搞建设的可能。十年动乱下来,人心乱了,真
正心思纯朴一心干社会主义的虽然还有不少,但也有很多人心思不对了。新中国要靠
以周恩来为首的非常感人常人难以做到的许多好榜样,才可以从正面影响民众心理。
学坏容易学好难,这要把人心思搞坏,就容易多了。各单位出那么几个混的干部,一
个单位的风气就可能从此完蛋。所以后来发展到官办经济干脆放弃精神了,很正常。
在80年代那种混乱的情势下,又要发展经济,又要收拾人心,靠的是那样的干部队伍
,我是没有幻想的。知识分子在文革中吃了亏,后来能没有想法?失了人心,谁替你
认真宣传社会主义?老邓如果能把人心又重新收拢回来,那真成神人了。我觉得也不
能怪知识分子,其实搞理工的有传统还是相当爱国的,只是实在没法对社会主义有信
心。全球的社会主义都差不多垮了,还想要求中国知识分子纯洁得很,这过分了。现
在很多人骂知识分子,说老毛整得好,这本末倒置了。退一万步说,老毛整完了,知
识分子精神状态反而垮掉了,也没什么好吹的。

老毛是精神激励专家,确实牛。但他搞精神原子弹,最后还是失败了。不管是他自己
操作失误,还是臭知识分子死不悔改,反正人心乱了。老邓要搞精神肯定牛不过老毛
,他不会走这条路。他搞改革的结果,是充满着铜臭味利益为先的“官办经济”。其
实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这样金钱至上,一方面可以说中国是精神失败了,另一方面
也可以说不过是回归大流。

但中国人民是知道“社会主义大事业”怎么回事的,不是没见识过的发展中国家人民
。你官府搞经济,拿我当工具,那我也不会对你有感情,我也不会有什么事业感,最
多我发扬传统爱爱国。这官办经济从本质上就不讨人喜欢。我是比过去有钱了,多了
十倍都不止。但是事情也要我自己管了,病要自己上医院,小孩要自己交钱读书,房
子也要我自己买。虽然学校与医院比过去设备好,我不管租房还是买房住得比过去宽
畅了,吃喝也好了,也用上了不少新鲜玩艺,但就是觉得没劲。人生真没有意义,就
是上个班挣个钱,图个啥?为公司挣钱大头让老板捞去了,真黑,不喜欢这种工作,
也就是看在钱的份上才不得不干。

这样一搞,整个社会都压力重重。竞争很厉害,没工作了不好办。人家过上好日子了
,买房买车了,不是过去那样大家排队等分房,自己生活就算没变差,感觉也不好。
混得好的钱虽然不少,但也没理想,觉得混社会真累。混得不好的心一横就杀向社会
为非作歹。搞来搞去大家比黑比坏,越弄感觉越差。也就是经济还在增长,可以靠物
质弄些醉生梦死,不然早闹开了。

何况你还那么不公平。本来对搞市场经济很多人就不适应,你再来些人围着政府吃,
还让人怎么过?一个个暴发的看着都不是什么正派人物,连媒体上都是一连串黑暗事
件,就别提口耳相传的那些恶心事了,对社会的怨恨就更深了。

不公平也就算了,还看不到希望。一方面期望被些富人提得太高了,刚毕业的大学生
就想买大房子,不象从前加一级工资就觉得阔多了。一方面人也太多了,不知什么时
候能轮到自己处境改善。个个觉得自己没法混出头,精神灰暗。

就这样,能不愤怒么?人是物质的,但更特别的地方在于,人也是精神的。愤的不是
自己吃喝比过去差了,而是从整体上就不喜欢这种让人提不起劲的社会。有些即使处
境不错也还是替别人愤怒。不愤的,那是特殊分子。捞大了的会感谢社会给他机会,
一些觉得大有机会的人精神亢奋忙着捞。还有象我这样的,没有善恶事非观念,没啥
情绪的把社会当物质评论,也不愤。但总体上,中国人很愤怒,凑一块就骂社会。谁
要是说这社会的好话都不好意思开口。

其实就愤怒这个事本身来说,是个好事。你既然以利益为根基搞经济,政府天生就该
挨骂。只有在中国这种奇怪的转型国家,才会发生民众在媒体上称颂政府的怪事。以
前也不好,骂政府就是反革命有人身危险,这个再怎么也解释不过去,就是政治落后
。我很不喜欢无聊的推卸责任的民主,不赞成以民主为决策根基治国,但更不喜欢连
低限度的言论思想自由都没有的社会。政府应该允许民众把愤怒表现出来。

而且这种愤怒,我觉得不危险。经济毕竟在增长,国势在上升,不是沉沦。问起中国
人对中国未来的预期,在全球都是最乐观的。这和个人的灰暗感觉似乎矛盾,但其实
很合理。中国人也并不是完全精神地仇恨社会,虽然凑在一起骂社会,潜意识里也知
道比过去还是有很多地方进步了,只是不好意思说。对综合国力的上升,中国人还是
有信心的,政府天天拿数字轰炸宣传,外国人也在帮腔,还是起了些作用的。但怕自
己成为失败者,所以灰暗。真正觉得中国没有希望,以至于相信崩溃论的,是一些见
微知著想得更远更深的聪明人(他们能讲出一些崩溃的道理来),或者讲不出什么道
理就是相信会崩溃的情绪化非理性愤怒人士。但这是少数,多数对中国还是觉得乐观
的(下层人士可能不会去考虑这种问题,问也没用)。人民的愤怒,不是那种干柴烈
火一触即发的革命式愤怒,而是牢骚。

因此,人民一定要愤怒。有什么不满一定要闹出来,闹得越大越好。

(待续)


☆────────────────────────────────────
─☆
  moonmoonbird (moonmoonbird_Q) 于  (Sun Apr 30 13:16:38 2006)  提到:

(二十八)官办经济中的“官”与“民”

前面的分析说了,官办经济放弃了精神,采取了彻底的唯经济路线。这样一种方法在
操作上是比较方便的,你考虑的问题采取的办法都是为了经济,得到经济数据反馈又
去调控修正经济策略。就这样一轮轮操作下来,越搞越有经验,经济确实做大了。


如果能一边发展经济,一边提升民众生活水平,大家都很高兴自然是好。但没有这么
好的事,改革中的一些深层矛盾实在是水太深,任何方法都必然要损害某些阶层的利
益。有时方法,能让1000万人受益,但会损害100万人的利益。有些方法根本就是让
一小部分人受益,大多数人利益受损。有些短期内会损害全部人的利益,但长期会有
益于国家。有些正相反,短期内好象大家都高兴,长远国家吃大亏。改革走到这一步
,不可能有什幺好办法能不引发矛盾冲突。

在改革开放以前的经济模式里,这些问题由最高层“高瞻远瞩”地决定。老毛的决定
到底是好是坏,可任人评说,但人们只能习惯性地按老毛的意思办。我们可以喜欢老
毛说他是为了人民利益在决策,但人民实质上没有决策权。不仅人民,连高层官员都
是动不动就靠边站。文革了,闹了一通大民主,微观决策权下放,其实也不是什幺正
经决策,无非是各种各样的捣乱方式,让人们知道大民主不是这么好玩的,所有人都
知道不能这么搞(改革开放后民主闹不起来这也是一个原因)。

老毛去世了,决策模式也变了。邓小平没有老毛这样的权威,也不喜欢那种一言堂的
模式。他是去平衡各派的利益,这方面他的政治手段相当了得。另一方面,他也是以
理服人为主,动用权威的时候少。平衡的结果就是“摸”,特区可以摸,上海等重要
地区就听保守派的意见不摸。这个时期有一些顺应民心的改革举措,但出发点是为了
解决政治经济困境,高层决策是处于改派与保守派的平衡状态。

南巡以后,这个决策模式又变了。高层的治国思想较为统一了,想不通的就用“不争
论”干掉,靠边站。没有了两派冲突与斗争的复杂平衡,中国政府一心搞起了官办经
济。我们必须得说,中国政府内部是相当一致的,都是为了把经济搞上去而忙活,争
论少了,是内部政治冲突最少的一个时期。但这个时期的矛盾主要是“官”与“民”
的矛盾。

从矛盾冲突角度来说,毛泽东时代是超级牛人老毛的理想主义与周恩来为首的人数众
多实力强大的务实派的尖锐冲突。80年代是邓小平协调下改革派与保守派的治国方略
冲突。矛盾冲突都集中在高层,毛时代被打倒的高官不计其数,80年代也倒了两任总
书记。90年代以后,中国政府终于解决了内部的问题,将内部矛盾减小到可以忽略不
计的程度,政治风险极小。这时,政府集团与一般民众的“官民”冲突,成为最大的
矛盾。这也不是说爱护人民的保守派被拿人民当工具的改革派斗倒了,所以没人为民
众说话了。以前是政府集团内部矛盾太大,还轮不到官民冲突有多大影响,哪一派都
是对自己的政治对手比较头疼。南巡后,政府集团意见统一了,就是要搞经济,从中
为政府捞利益,政府利益高于民众利益,所以官民冲突上升为最大矛盾。

当然,政府从来都是宣传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我们甚至可以相信一些高层人物某些时
候是在真心为民众着想,并非做秀。然而,这时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庞大的集团,并
非某几个人可以左右的。有超越体制的无形权威的人已经纷纷老去,众多低级中级高
级党政官员其实是在一个庞大的统制机器里混事,个人无论如何是胜不过这个机器的
。往直里说,政府集团就是一个利益团体。你没有改造利益团体的本事,就得用利益
的方式推动这个团体做事。

比如江朱胡温,都可以找到某些“反利益团体”的动作。老江枪毙了几个贪大的高官
,老朱经常怒骂贪官,胡温搞了很多亲民的举措。是不是作秀不提,他们做事真正的
依靠力量是什幺一清二楚。跟老江混的,老江都照顾得不错。老朱提拔了不少人,但
照顾得不算好,被捉进局子的不少,应该是老朱搞人事不如老江有本事,就靠搞经济
的本事混。胡温自己派系的干部也慢慢升上来了。这都是人之常情,想要做事就得这
么搞,我并不就此批评他们。

这还是提拔自己人,你说话自己人听。但安排自己人不能太过分,党的传统就是要五
湖四海。怎幺让别人做事?一种办法是老朱这样强推,开大会就骂人,吓得人要死,
不得不快手快脚把事情做了,但人肯定是得罪了,老朱仗着有本事背景过硬不在乎。
也就是背景最硬办法最多的老朱可以这样做。可就连粗暴的老朱,也得搞各种名堂给
政府集团划拉各种利益,公务员加薪就好几次,靠这样去推动做事。这样的一个体制
,一起做事,就算是正义事业,也得用利益去推动。你高层内心里可以说我要当好人
,我不贪不腐,我要为人民做好事(我个人相信胡温有这样的思想)。但你真要做好
事,就不得不容忍一些人在这些事情里上下其手。你想来个“水至清”,先把“坏人
”赶走,“坏人”抵抗的办法多得是,那就什幺事情都不要做了,大家搞政治斗争。
“好人”胡耀邦反正是下台了。

其实,什幺是“好人”,什幺是“坏人”,这也难说的很,人性是很复杂的,不能简
单一分为二处理。一个懂经济较有能力的官员,可以把一方经济搞好,得到中央的嘉
许,老百姓也确实得到了实惠。但九成九他会为自己的利益小团体捞些便宜,让亲朋
好友开公司捞钱之类的,自己这里经济好了,亲友的公司也大发了。退一万步说,
“人脉”对搞经济是很重要的,拉投资的时候人家要求建立私人关系划拉些好处不可
避免。那么这种官员算什幺人?可能很多人会把他们当违法乱纪的“坏人”。这种官
算好人坏人我不知道,我可以断定的是,就连胡温都会提拔重用他们。只有说是地方
经济不好,或者实在是为害太大影响太坏,才会被拿出来当典型捉了。估计中央秘密
部门早就有了各种官员的黑账,该不该捉根本不是从 “坏人”“法律”这种天真的
角度来考虑的,全是不足为外人道的现实政治。理想主义爱憎分明的人在里面一天都
混不下去。

这样一个复杂的充满了潜规则的利益团体要去搞经济,人民处于什幺地位就可想而知
了。但我们也不要过于失望,觉得怎幺怎幺黑暗了。政府开大会还是商量正经事,并
不是怎幺结成团伙欺压民众。这个政治集团还是有前进的动力的,那就是要富强。人
性是复杂的,各级官员们完全可以一边为自己捞,一边还的确是认真在想办法搞好经
济,有些官员还干得挺投入的。

出于现实考虑,我对官员的最低期望是,要懂现代经济,另外要聪明地捞,不要捞得
太过分搞得民愤极大。懂现代经济的官员应该越来越多,冒大危险瞎捞的官员应该越
来越少。中央高层应该有办法实现这个正循环。从利益集团的角度来说,清除出不会
搞经济还乱贪的笨人有助于官僚集团的长治久安,也能够得到广大官僚的理解,阻力
不会太大。只要不搞那种把官员们全都革命掉的激进动作,政治稳定是可以保证的。

TOP

其实这种路线也不新鲜,经济路线对头了,官员们腐败一下,经济还是会增长。那些
发达经济体致富过程中也充满着各种腐败官员。后来富到一定程度,可以法制化了,
利益集团也早捞够了原始积累,可以靠法制正大光明地保护利益继续大发特发了,就
搞搞清廉之类的婊子牌坊。人民群众因为也分到了一些肉,比起发展中国家好多了,
所以也就算了。种种把反腐败当搞经济第一要务的观点,全是理想主义,不知真实世
界的运行方式。

这不是为腐败辩护,我绝对支持任何反腐败的行动。我要说明的是,官办经济里虽然
有各种各样的腐败,但经济照样会发展。认为有腐败了就会崩溃,这是错误的。可以
把官办经济里的人看成物质一样,无所谓好坏,不要管正义公理,就看它怎幺演化。
这也不是说腐败就可以这么严重下去。再好的国家腐败严重起来也会败掉。但我觉得
中国的腐败主要发生在分配环节,中国人还是喜欢养肥了羊再杀,各种各样的建设项
目根本不会慢。很多发展中国家政府就不是这样了,腐败可以使得国家什幺事也做不
成。

要讲良心正义公理地来评论,这官办经济确实对人民比较狠一点。这个狠也是很合乎
逻辑的。“官”与“民”的利益冲突了,差些的为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民众利益,好
些的也是为“政府”的利益损害民众利益。为民众利益考虑的事不是没有,那得媒体
爆炒闹大才行。

例如下岗这个事。惨不惨?是真惨。一辈子奉献给厂子了,到头来发两钱推向社会了
,家里老小一堆不知怎搞。任何人都同意这样做不地道,反人性,对不起人民。那么
政府就会收手么?各地政府都一样,能下的就坚决下。搞下岗对政府有很大利益,政
府会排除阻碍坚决搞。除了下岗工人闹有些麻烦,对政府来说其它全是好处。政府搞
经济时要养的人少了,劳动力供应增加了,企业效率提高了,捞钱更容易了。政府还
觉得有长远的道理,不下岗,企业一起死,到头来还是没得混,还不如搞搞下岗看能
不能把企业救活,或者让破厂子倒闭了事,省出资金去做别的事。所以是人都知道的
惨事,现实中还是挡不住。

例如股市。中国政府为了救国企开了个股市,是又黑又笨,还没有好效果,是我最不
满意的政策。你黑点,要是能起到集资作用也行。结果把个现代经济里非常有用能大
幅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股市,变成了一个圈钱的大赌场,搞的利润好的企业都要到境
外股市上市。根本的出发点就是错的,为的是通过发行股票捞些钱救国企。设计得也
是很黑,散户大户基金所有流通股也顶不过占大头的国家股,除了炒了炒去根本没有
意义,怎幺经营还是国企老总们说了算,老总们还去勾结黑庄骗钱。结果弄得和中国
足球一样,失了人心,连圈钱都没人上当了。经济连年增长全球第一,股市却几乎是
全球最差。烂国企还是没救得了,却陪上了股市,损失不知有多大。现在重新回来搞
全流通,也不知什幺时候能走回正轨。根本的设计原则就是错的,应该把股市当国家
资产来经营,把好企业拿来上市,让利给股市投资者,千万不能拿坏企业来蒙人圈钱
。股市弄好了,可以相当于让社会自动高效率地来投资搞经济,还可以让人民的财富
感大大增加。结果设计的时候居然想坑民众的钱来填国企的窟窿,下面人也在乱搞黑
庄炒做,整个成了个黑社会一样的大赌场。一些利益集团到是通过股市毫无风险的发
了,九成五以上的民众赔大了。

还有农民。穷地方政府穷疯了居然把黑手伸向了最穷的农民。又是圈地,又是各种税
。把农民惹毛了,多次发生恶性事件,乡镇县各级政府都有被农民围攻的。

城市居民也跑不了,教育医疗产业化厉害啊。知道你比农民有钱,小孩上学家人治病
,把钱交出来吧。还真就只有交出来了。再把房地产炒炒,政府能多收不少地皮费,
可一般民众心里就又沉上一截。

这些政策都是政府弄出来的,为了政府这个利益团体,不惜损害民众利益。按照某些
愤怒人士的说法,这么黑暗,还不崩溃?天理不容啊。但其实真要是没了良心不管善
恶是非这么一观察,人世间这种事情多得是,公平是人类社会缺少才特别鼓吹的东西
。那些发家致富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哪个不是一身血债,人家恶有恶报了么?还是比
你正义的弱小国家混得好。老毛蹦了一下,也失败了,中国政府还是原始积累老套照
做。

我是彻底放弃了理想主义,不去幻想一路正义光明地就越来越富强。老毛让农民饿死
不少,几十年生活苦得很,全国人民也受了不少苦,这个就算了。付出努力也弄了不
少东西。但心里还是觉得吃这么大苦头捞到的东西不够。官办经济人民也受苦,但其
实也就是这么一说苦啊苦啊,全国人民都叫苦,真要挺,也都挺过来了。90年代以后
留在人们记忆中的不是贫穷,更不是由富到穷。人们更多的是因为不公平而感到强烈
不满。全国大部分人自己和自己比,已经是两种不同经济状况了。90年代以来,从人
数上来说,是农民的生活变化最大。从没有希望的田地里跑到城里打工,虽然还是苦
,但生活状况是好转了。中国人历史上第一次从整体上失去了对乡土的依恋(无病呻
吟的文人除外)。

更为关键的是,90年代这个财富爆炸过程中,政府捞到了大头,人民还有希望。有一
种数据说,中国内部商品剩余的八成以上被政府捞去了。中国富豪虽然显得中国好象
贫富差距挺大,其实在世界各国里并不算多富的,远不如印度与俄罗斯。中国毕竟有
一个超级政府在通管一切,虽然是被各色人等围着吃,大头还是留下来了。这与其它
发展中国家是非常不同的。体现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表面上挺严重的,全世界都数
得着。但中国主要是两大结构性问题,地区差距特别大,城市与农村差距特别大,就
这样把整体基尼系数弄得很高。如果中国就两个地区,一个是绝对平均的珠三角,比
另一个绝对平均的贵州富十倍,那么中国的基尼系数也将是世界最高的。除去这两个
特殊因素,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并不是特别严重的,经济学家挨骂然而正确的解释是
:富人其实不是问题的关键,主要是穷人穷。解决问题应该是让穷人变富,而不是把
富人的钱拿过来散给穷人。这是中国特殊的国情,不用搞劫富济贫。很多发展中国家
不把富人打倒,穷人是不可能变富的。

关键在于,政府这个肥得流油的大阔佬,得把财富还给付出代价的人民。

(待续)



☆────────────────────────────────────
─☆
  moonmoonbird (moonmoonbird_Q) 于  (Sun Apr 30 13:17:49 2006)  提到:

(二十九)往下怎幺搞

政府对于十多年官办经济的成绩很满意。各层领导人虽然说得多半还是困难,但那股
气势不一样了,列经济数据的时候相当有底气,显得信心很足,跟几年前比都好不少
了。这叫“手里有牌,心里不慌”。90年代初期的时候,老邓叫众人“不要慌”,当
时的官僚集团明显就是信心不足,一些人稳当的发财方法不搞却去急功近利地猛捞结
果出了事,就是因为这个。十几年搞下来,官员们慢慢心里有底了,生存与发展的危
机算是过去了,财政状况甚至好过了所有人的期望。现在的官僚体系,除了例行的贪
污腐败,还是相当有战斗力的,并不是一个等着垮台的集团,而是摩拳擦掌要大干(
同时大捞)一番。

这也是中国政府与大多数国家政府很不同的地方。其实很多国家不是不知道该怎幺搞
经济,东亚怎幺做的又不是什幺秘密,而是政府实在有心无力。一般就是维持会一样
边混边贪污,有点啥成绩是政府不管,民众自己发展出来的,如印度IT业。所以国际
经济学界流传着一个神话,说政府就是不该干涉经济运行,要尽量少管,看香港多好
,政府干经济,毛病太多了。这对那些“弱政府”是对的,你靠嘴皮子哄人大选上了
台,并没有一支靠得住的做事的队伍(看看民进党),与其硬去做把事情搞坏,还不
如不要管让民众去做。但对中国这样的“强政府”,那就不对了。政府手头这幺多资
源,谁做事能比你快?毛病是一堆,可政府不做,肯定也是一堆毛病。所以政府快快
把事情干了,发展发展,就能解决一些问题了,出来新问题再说,动起来就有办法。
在这个过程中,到是可以慢慢摸,政府也不必什幺事都包搞,发现这事那事交给民众
去做效率更好以后就这幺办了。但这得在实践中摸出来,到底什幺该管什幺不该管实
践说了算,没有开始就断定政府不干涉经济最好的道理。

TOP

所以,我们知道,政府还是会把官办经济干下去,各级政府,还是经济的主体。这个
中国特色什幺时候能结束还真不好说。政府这幺搞有信心。

90年代以来,运气也不错。全球化生产布局布到中国来了,赶上好时候了。东南亚金
融危机把我们那时的竞争对手干掉不少,FDI从三七开变成七三开。俄罗斯经济崩溃
,给我们送来不少廉价人才与原材料。本拉登同志也来帮忙,在关键时候至少给中国
多争取了五年时间。基本上别人倒一次霉,中国的国际地位就往上蹦一蹦。这十来年
,综合国力可以说是在“窜升”,世界第二大概是有谱了。国际社会上美国老大横冲
直撞挡我者死不假,中国这个老二也不是吃素的,除了几个死硬分子,大多数还是给
面子的。实际上就是说,对于中国政府声称的“和平崛起”,绝大多数国家政府经过
思考说服教育已经认了,不再以敌对眼光看中国了,虽然会有些防备,但总体是准备
在中国的崛起过程中捞些便宜。

还剩下三个死硬分子,美国日本台湾。日本是没办法,危机感没法不强,中国强起来
会怎幺弄它,心里实在没底,到时候中国逼它把钓鱼岛交出来,它丢不起那人,所以
只能想一切办法拖慢中国的发展。我估计日本一定会死抗到底,中国更是别无选择,
两国冷战不可避免。

台湾民进党政府是小丑,不值一提,就那点实力还想拖慢中国的发展,目的达不到,
反而把自己的经济赔进去了。等国民党上台,应该会随大流承认中国崛起不可避免,
以放弃台独为筹码,申请搭顺风车,台湾问题高风险期将成为历史。这个不是我们的
问题,而是台湾政府的问题,它想害中国只能自取其辱,搞了五六年笑话一箩筐。中
国政府先还紧张怕它真闹台独,拉开架势应对反而让台湾政府捞着了些东西,后来就
任它闹,越闹笑话越大,什幺废统,都成大笑话了。台独政府切香肠如果让它切完了
那幺中国政府错了,可明摆着是它越来越不好切靠玩文字游戏混,那只能是小丑一样


美国比较矛盾。它不象日本和中国有太多利益冲突,和中国能合作的地方还多过冲突
之处。它有退路,中国和它不是你死我活非得对抗,而且也相信中国不能把它怎幺样
。但是从长远战略上来看,中国是它全球独大统治地位最可能的挑战者,不得不防。
所以政策会长期矛盾,一会要合作,一会要遏制。合作的一面不是为了迷惑中国领导
人耍的花招,确实就是没中国不行,在经济领域更是如此。最终会变成什幺样,很不
好说。中国政府的政策是明确的,不去挑战美国的全球地位,但是手头加紧准备家伙
,一边说服美国人接受中国崛起,增大美国政府作出全面遏制决策的难度。到底要怎
幺搞,得美国人自己吵出来,中国是两手准备。美国人本来说是靠和平演变把中国整
完了算,所以说要“接触”,为此还对中国开放市场,幻想中国开放多些就民主革命
大功告成。现在发现这一套不灵了,到底要怎幺样实在没个准主意,确实就是没定,
不是已经定了在蒙人。

这样的国际局势,已经比从前好太多了。战争风险不大,焦点转移到经济斗争上。这
方面我们也有一定实力了,肯定得算国际大佬。但经验就不太够。怎幺发挥政治经济
实力去趋利避害,这相当值得研究。感觉上因为经验问题,是有些吃亏的。这次原材
料一通疯涨,吃了不小的亏。但这种亏还不足以动摇根本,我们还有得玩。

现在的国际经济局势,真是不好说。美国人在印钱,巨额金融资本在全球乱窜,大公
司在全球布局,不少国家在抢原材料。国际上势头比较旺的,叫BRIC“金砖四国”(
也不知谁起的这俗名)。巴西俄罗斯赶上了卖原材料的好时候,喘过气来了,债还了
,还积下了一些钱。印度基数低,借着“世界办公室”的花头增长率上来了,顺势拉
来和中国并列。对国际经济影响最大的,还是我们。这几个再加上老牌发达国家G7,
世界经济的玩主基本齐了。

关于国际经济大势,我瞎抡几下,不一定正确,就是看个热闹的意思。全球化肯定是
大势所趋,没效率的输给有效率的,实物生产越来越集中,WTO里面各国吵得很厉害
,但这个趋势不会变。这一点我们不怕,咱做好准备了,还有一定先发优势,竞争起
来是人家怕我们,所以对WTO里面的争吵可以置身事外。全球化里是资本品牌效率原
材料这四个东西起决定性作用,国与国的界限已经不管用了。以前原材料不值钱,全
世界抢着卖原材料给几个发达国家,现在不一样了,中印等几个大块头的经济陆续发
展起来了,原材料值钱了,所以要加进来。相对的,资本的作用减小了。美国拼命花
钱,发展中国家只要不是太没出息或多或少都捞到了一些钱。为什幺说“效率”不说
“技朮”,因为技朮最终要体现在效率上,而效率不完全由技朮决定。一些传统商品
,要说有多高技朮也就那幺回事,但是要把生产效率整到中国这水平就非常困难。为
什幺说老朱提高效率的举措非常关键,就是因为中国四大关键因素里其它都不行,只
有靠提高效率混。要不是搞生产效率不错,现在原材料价格这幺高,真不知怎幺搞。
靠效率一通搞,现在资本也起来了,中国占了两个优势。有资本,搞生产有效率,原
材料只要别人肯卖就不是大问题,也可以慢慢推品牌。未来的国际经济环境里我们手
里有牌,不怕。种种崩溃论在国际经济上一般说不通。我们可能会有一些麻烦,如反
倾销,外贸顺差过多。但这是说可以做得更好,不是说没法混了。

所以在国际上怎幺搞清楚了。效率要继续提高。老办法是靠拉外资组织生产,产业聚
集,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这个要继续搞。还没到不要外资的程度,不是图那些钱,而
是外资组织搞生产销售还是有优势。中国政府这一点还是清醒的,严打热钱,来的大
部分都是搞生产的,有助于提高效率。印度这一点有些不太对劲,它资本项目的顺差
很多是从股市来的,放外资进来把股市炒得挺高,用资本项目的顺差补经常项目的逆
差,这就无助于提高效率。如果印度股市垮了,资金一撤,它可能会吃大亏。印度政
府似有觉醒,说要搞制造业,得观察它做得怎幺样。我们对外资也要小心,不能照单
全收,得看能不能帮着提高效率。

如果仍然用老办法这么搞官办经济,也不是没法混了。我们有资本与效率优势,全球
最重要的实物生产基地这个地位还是靠得住。有这一条,就可以去搞到资源,国内继
续基础设施房地产第三产业这么搞。我发现很多人眼睛只盯着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
比我们这不好那缺陷,干活累,挣得还比人家少多了。这种“向上看”的精神是好的
,总好过只和印度比吹成就。但不要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和发达国家比这不
行那不行,就觉得没法混了,甚至去信崩溃论。我们就用常规的方法,还可以继续增
长十来年不成问题。我的估计是,2010年很可能是人均3000美元,2020年人均6000美
元有希望。这种“常规”经济增长,仍然会高得吓人。

这些GDP数字其实没有多大意义。房地产涨价,保姆费用上涨,GDP就会涨上去。加上
人民币升值,涨得更快。当然,好房子越建越多,农民进城做保姆当保安的越来越多
,也是有意义的。但就没啥意思,技朮含量不高。6000美元以后要继续增长,可能会
有麻烦。具体数字不一定是3000、6000美元,意思是说,这种常规经济增长,会有发
展极限。

常规经济增长的极限,由比较优势的厚度决定。你的比较优势弄来的钱多,你就可以
搞起更多的产业,GDP就可以炒高些。如果比较优势一直比较稳定,经济发展是很容
易预期的,就按步就班把内部的产业一个个搞过来就行了。但这得靠运气。运气好的
时候,什幺也没干,忽然原材料价格就涨上去了,卖原材料的国家一下就牛起来了。
但运气不好的时候,就糟糕了。你不会没有竞争对手,如果竞争不过人家,比较优势
成比较劣势了,就会有大麻烦,经济危机是免不了的。靠卖原材料的国家或多或少有
过这样的经历,大家抢着卖,价格下滑,就很麻烦。

中国的比较优势,还是靠得住的。全球生产基地,是个前所未有的新东西,不是那么
好弄的。有人说这两年出了民工荒,民工都加了不少工资,成本上去了,一些外资转
移到越南印度去了,会不会这生产基地靠不住了?这有些过虑了,看看外贸顺差就知
道了。总会有些好转移的产业,就是看工资成本,哪儿低上哪。这种产业,资本家不
肯加工资要跑路,咱们应该高兴地欢送,我们的人民甘心接受这样的低工资才是值得
忧虑的事。生产基地是产业链,几万亿美元堆出来的基础设施,上亿高素质劳力扎堆
住着。这样一个基地搞起生产来肯定是有优势的,还在继续滚大。所以说常规经济增
长还是有把握的。

但就真的没什幺意思。无非是炒炒房地产,修修公路地铁,老一套。你袜子做得再好
效率再高,也只能挣袜子的钱。全国人民都烦了。中央说,我们要“自主创新”。

(待续)

TOP

☆────────────────────────────────────
─☆
  moonmoonbird (moonmoonbird_Q) 于  (Sun Apr 30 13:19:02 2006)  提到:

(三十)自主创新从哪里来

自主创新,经济学背景就是几个“增长模型”。传统经济增长模型里,资本与劳动投
入是增长的关键变量。后来发现技朮进步的作用非常大,就搞出一种“新古典增长模
型”,技朮进步一举成为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新古典增长”里面的技朮进步太
笼统,是个“外生变量”,等同于假设可以一直靠引进持续提高技朮水平,这显然是
有缺陷的。于是就进一步有一个“新增长理论”,这里技朮进步成为“内生变量”,
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决定了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前景。这最后一种就有
“自主”的意思在里面了。“创新”,在理论上就搞搞分类,比较热的是“维持型创
新”与“破坏性创新”,一个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改进,一个是靠新技朮彻底革命把
旧技朮的大量投资搞成浪费了一样。这些理论上的东西,个人认为已经成为常识,不
结合实际的话,没有多大意思。

就好象现在的中国各级政府,把几种经济理论一列,然后喊一句,我们要自主创新按
照最好的增长模式去做!真搞起来还是得拉外资、搞房地产。其实理论上老早都是知
道的,什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宣传上都吹了一阵子。理论上真
的没有什幺秘密。我觉得有意思的是,为啥宣传上理论上都这么吹,实际上搞起来却
是另外一套,越搞技朮水平的问题越严重。改革开放20多年从增长模式上看,是传统
经济增长的资本与劳动投入,再加上“新古典增长”引进技朮提高效率为主。现在眼
巴巴地看着想搞成“新增长”,所有人都知道增长模式有大问题。为什幺改革开放没
有整成“新增长”?

一种解释是说,以老邓为首的高层“短视”,就顾着挣点子钱,没有看到搞技朮长远
发展的大道理,所以搞成这样了。这种解释到是简单易懂,就是比较理想主义。按照
理想主义的想法,各级政府“应该”去这么这么搞,于是就会很好。但是实际生活中
,理想主义的道路一般不会成为现实。现实生活中压力与诱惑之大,可以让任何理想
主义道路成为空想。你老老实实投钱去搞教育搞研发,别人招商引资发了,你还怎幺
坚持?超级牛人老毛的理想主义都输给了现实,你一个草民还想斗得过大堆官僚?

何况80年代中国面临的压力与诱惑之大不可想象。和周边地区一比,穷成那样,人家
和平演变眼看就要把你整死了。自搞一套的广东靠招商引资成了全国最富,这榜样的
力量比谁的大道理诱惑力都要大。中国人也就是一堆俗人,能不被诱惑过去?要想搞
理想主义,阻力太大了,困难太多了,最后失败了就什幺也捞不着。还不如就捞一些
现实的。

所以,整个国家就按照容易做的路线走下去了。招商引资容易做,基础设施容易做,
炒房地产容易做,就发展成官办经济了。理想主义路线要搞成了当然好,但麻烦太多
,哪一步出问题就完蛋了。老毛搞的大跃进与文革,是经济与政治理想主义,要是真
搞成了,人都成了无私心的人团结一心大跃进成功,是好。但老毛都失败了,谁还敢
来碰理想主义?从这个角度来看,老毛搞大跃进文革失败也有好处,就是让中国人彻
底放弃了理想主义。

按照博弈论的经典局面,大家都是不短视的,那么会有好结果,可是现实中不可能做
到,只要有人短视了,那么老实人就吃亏。所以理智的人从一开始就不能老实。中国
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多人,这么多地方政府,不可能都老实的。要是各地方政府都
“全国一盘棋”,甘心做奉献,那么当然好。实际政治一搞起来,只会是各自为政,
利益驱动。

除非说是真的走投无路了,不搞技朮没办法了,那还可能拼出来。日本韩国就是这样
。它们开始也不是多好,弄的也是中低级的产业。国家小又没啥资源,中低级产业一
会就搞到头了,不象中国,弄中低级产业都可以变成国际大阔佬。日本韩国不搞“新
增长”真的是没法活了。所以它们危机意识特别强,只能拼了。由于东亚儒家文化自
强不息的影响,拼劲是不错的,所以搞成了。这也不是说日本韩国人就比中国人有远
见,是客观环境逼的。国际经济里这是个常见现象,素质差不多的民族,资源好的反
而不长进。

中国也快了,必须要拼了。弄了20多年的利益驱动,骗子全国满天飞,鬼打鬼一通搞
,增长不小,政府富了,但毛病也是一大堆,全国人都烦了。我觉得这样也好,快快
地把旧模式发展到头,容易捞钱的都给它整完,逼得各级政府不得不去搞“新增长”
。要是中国资源和俄罗斯一样多,说不定还在靠卖原材料混。中华民族不是没出息的
民族,逼到绝地了,反而会杀出新路来。

TOP

为什幺说中国必须要拼了?因为旧模式真的是发展到头了。如果就“招商引资世界车
间基础设施房地产”这么搞官办经济,不用多高水平都能预测下面会怎幺样。到不是
一些人说的那样外储花光金融危机天下大乱。政府钱仍然会越来越多。但和以前没钱
的状态不同,钱够多了就不会觉得光挣钱有多大意思了,得弄些事功出来才有劲。政
府光有钱,会觉得很难受。

国际上人家会从四面八方来挤压你。你不是旧增长模式靠引进技朮资本人力资源投入
么?我有原材料的就涨价,反正你得买,你累死累活我躺着收钱。基金就推波助澜,
我有技朮的就不卖给你,你有钱也没用。你世界生产基地,我成天嚷嚷说你挣了我的
钱,天天反倾销烦死你。发展中国家看中国这些年这么风光能不眼红么?肯定会来抢
食。短期内中国是不怕,可要老不长进,说不定真被人家把食抢跑了。

国内,也不好混。你那环境污染恶化,得怪病的越来越多,沙尘暴扑天盖地,得治理
。工人农民社会底层看见别人富了心里不满,杀向社会团伙犯罪,搞不好就拉美化了
,你得涨工资,得搞“新农村建设”。利益团体成帮结伙吃政府,光吃不作贡献,也
不是个事。经济不升级,钱再多也不顶事。

所以看起来财政形势一片大好,国际上越来越风光,但是已经到了不得不拼的境地。
中国人这点见识还是有的,连政府都知道不能自满,困难多得很。中国人特容易不满
,改革开放生活刚好了几年就闹动乱,官办经济正是威力尽显的时候,已经沸反盈天
了。这是好事,眼睛得盯着前面,不能因为比过去好了就没动力了。政府压力还是很
大的,知道要拼了。这回要拼的,不是由穷到富解决生存危机,而是要自主创新成为
上等强国,改革开放确实到了新阶段。这次条件非常好,一定能成功。拼成了,21世
纪中叶成为中等发达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提前个二十年不成问题。

我们可以继续用SWOT来分析中国的自主创新,会发现成功的可能太大了。具体要怎幺
搞,那得由各级政府与各企业科研院校摸出来。理论上作一些策略性的建议,能想出
好办法的人多得很,我并不会比别人高明。大致就是几条原则,要靠企业去搞创新,
要搞自己的标准,引进要以消化吸收为主等等,这些原则都不会是问题,已经有很多
有识之士作了相当深入的探讨。我就一条,得去摸,各种方法都试试,实践结果啥好
就是啥,先不要说什幺方法一定成,一时搞不成也没关系。我这里就分析一下成功可
能。

从中国的strength来看,自主创新并不是空中楼阁。首先钱就不缺,这和从前是本质
的不同,不用忙着弄钱左右权衡弃这个保那个。我就通搞了,来个全面追赶,这钱也
不是出不起。引进技朮,钱不是问题,也就是别人不肯卖才有麻烦,这比从前不够钱
引进要好多了。现在的财政格局是钱不知怎幺花,自主创新钱根本不是问题。人,也
不能说缺。千金买马骨,留学生也回来不少了,外国人才都不少跑到中国来了。公司
里搞开发的年青人总数也不小了。论起搞科研的人数,那是有数量级的增长。人一多
,就再差,也还可以拼凑出一些不错的。人还越来越多。改革开放后有一段投入是太
少了,搞科研的纷纷逃离去挣钱,是没法搞,科研项目整得不象话的太多了。现在不
少企业与科研单位提供的职位待遇是相当好的,海归有时还竞争不上。就这么持续投
入,科研队伍力量会越来越强大,人才危机会慢慢缓解。缺一些大师级人物,也不能
急,先把总人数弄上去。还有一个长处,就是科研实践的机会特别多。这边政府在狂
上项目变着法往科技上靠,那边生产要不断升级,还有那么多引进技朮要消化吸收。
这机会太多了,全球罕见。还不光是技朮,营销生产管理也要自主创新,这些都是大
把机会。要照以前,真不能说有多大机会。改革开放前是计划经济,国防科研大会战
,建工厂把苏联援助的项目普及推广,基本就这两样了。一个汽车厂生产的东西几十
年不变,大学长年在搞政治,可惜了。改革开放以后忙挣钱,机会也不多。如果搞技
朮能帮着挣钱,是有机会的,不然就没机会了,好多没有短期效益的效目都停掉了。
这回政府阔起来了,搞自主创新的决心特别大,不象从前是有些光说不练的意思。这
也是中国的一个优势,就是政府下决心搞什幺事那种架势相当吓人。一条磁悬浮做做
实验就拿个80亿出来,合不合算另说,大搞的决心是有了。总的来说,中国自主创新
的strength就是推劝力相当好。不用勒紧裤带,不用领袖高瞻远瞩。就是自然的市场
推动,创新成功就是钱,所以投钱有动力,不创新就被人挤垮,你那点招人家都会,
不搞创新有压力。

从weakness看,就是科研机制成问题。改革前有老问题,改革后又出新问题,科研机
制成了瓶颈。以前是政治冲击科研,意识形态化太严重,瞎指挥,搞科研的还不如干
后勤的有地位,层层审批,反应慢,不灵活。改革后老九们也开始钻钱眼里了,胡弄
人,表面光,利益团体胡乱鉴定捞钱。新老毛病加一起,科研团体可以说已经堕落得
相当厉害了,急需提高战斗力。特别是企业真干科技的太少,弄虚作假往科技上靠的
多。企业要说有啥创新,就是生产模式上有些创新,搞出了产业聚集,有些生产线也
弄得比较灵活,总体上还不大行。良好的研发体制,这个得靠竞争逼出来。以前汽车
业保护着没啥竞争捞大钱,就不争气。现在一哄而上瓜分市场,竞争厉害了,就有一
些搞起了自主品牌研发。从近来的态势来看,有进步,不算是最差的时候,比前几年
要好些了。说一开放肯定完蛋的汽车业,自主品牌慢慢出来不少了。局部也有些小亮
点,新闻联播找自主创新典型吹的时候,还真找着了不少。这个不能急。从态势上来
看,好体制干研发的能真金白银的捞到投资或者开发出产品挣钱,旧体制搞科技的靠
蒙越来越不好混,这是一个正向的压力,有利于好体制的形成。前胡吹保健品搞假科
技也能发家,可这么干的人一多,很快市场就饱和了,民众都不好骗了。还有一个资
本市场的问题,美国厉害,就是创新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弄得很好。我们的政府到是肯
投钱,但是投得有些乱,听几个科学家或者利益团体忽悠,大笔钱就拍上去了。我们
这方面提高的余地很多,大有可为。

自主创新的opportunity,实在是太好了。一个是一些领域,发达国家就停在那里了
,我们差得不算多。例如航天飞机炸两次就停了好几年,正好我们追赶。CPU摩尔定
律失效了,我们追得很快。一些生产性的领域,要说有技朮也就那么回事,产业都基
本定型了,发达国家是在吃老本,并没有持续研发,咱们突破了,或者把技朮买过来
了,因为有生产链的优势,就会被我们占住。这个是它们不动,我们追。再一个是一
些新领域,大家机会差不多,都是新的平台,以往的积累并没有多大用。电信业是个
典型例子,我们直接上光缆,别人的旧电话线积累多了反而麻烦。现在中国的电信增
值业务可算是全球独树一帜,怪事很多。一个短信业务能让几大网站起死回生。这个
是大家一起动,我们市场大,人多,研发成本低,也有优势。光这两样,自主创新就
机会大把,中国因为市场大,还有一些特别的优势,自己弄个标准就能起很大作用。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很惨,很多领域被别人越拋越远,对技朮没信心,光顾着引进,没
心思去想太多。现在信心慢慢回来了,也敢投钱搞科技,叫嚷起追赶的口号也有些底
气。还有一些领域,发达国家在快速发展,或者对我们的优势太大,我们一时跟不上
,暂时会吃些亏。象液晶产业,某些设备制造业,飞机制造,环保产业等等。这些是
会吃亏,发达国家掐我们也就是在这些上面,我们得拿大钱往上填,引进技朮与设备
部件搞生产不知啥时是个头。这些要打持久战,慢慢积累力量,先引进为主,不能着
急,等我们的积累突破了临界点再作打算。好在发达国家搞研发也有些麻烦了,科技
进步有些停滞的意思,全面领先我们的关键领域比从前要少。我们总体上是越追越近
,不是越拉越远,有些外国人都着急了,报告里或多或少拿中国当要研发经费的理由
。中国是挺可怕的,哪怕就是百分之一的人在搞科技都是上千万人,可以铺在很多个
领域上。有些“高科技”其实捅穿了就和萝卜白菜一样,外国人心里明白就是啥时被
捅穿的问题,能不怕么。

自主创新的threat,就是光花钱不打粮食,没法持续。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比较优势的
升级问题,老是发展不出新的比较优势,也麻烦。人家不会等你,会来压迫你,搞不
好就出事了。在自主创新上,就是能不能让多一个数量级以上的人在用脑力劳动创造
利润,而不是过去那样用资本人力土地资源来拼。这个threat算是比较长期的,我们
时间还真不少。如果研发体制快速进步,那么自然好。慢一些,也不会有大问题,没
有现实的威胁。以前那么困难,崩溃论说得活灵活现,都“挺”过来了。现在能“挺
”多久,很难预测,但一定是很长时间。怎幺整成发达,我说不出具体道路,也不相
信有人能预先说出来,得试,20年前没人知道中国政府会变成这样,说了人也不信。
但要说危机,只要是具体的,不玩虚的,中国政府靠官办经济弄出来的实力就可以对
付过去。现在地球上都看出中国政府势大难阻,中国崩溃论不流行了。我就换个位置
,给崩溃论想词,都不知往哪找。没人肯跟中国打仗。工人农民闹事也不新鲜了,怎
幺处理都有经验了。和平演变早歇菜了。预测经济危机是个危险的事,会被中国政府
拿出的坚挺数据弄得下不来台。

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threat的说法,是拉美化,被外资控制经济之类的。这不叫崩溃
,就是没啥希望了,给发达国家“锁定”在一些中低级产业上,你国内的高端产业都
让人家占了,永远被迫和人家不等价交换,劳动生产率永远低一个层次。这在不少发
展中国家是现实,确实就是没戏了,都放弃希望了,没那个心气了。中国首先在政治
上强太多了,从来都是斗志昂扬,不要说现在条件这么好,就是从前那么困难的时候
,也没失去信心。这个算老毛的功劳,改变了中国人的气质。现在已经很多人嚷嚷要
防外资了,其实外资在中国离控盘还差得远,中国政府搞起垄断来不是玩虚的,民营
外资一概不许,就政府自己捞。要挑一个控盘的,还得数中国政府。“国有控股”这
一条,都刻在经济命脉上。全球主要经济体就政府对经济的控制程度,中国政府得算
是老大,“官办经济运行大法”除了中国谁也玩不成。就具体产业来说,就算是被骂
得最多的汽车业,还是在中国政府手里。一个厂子和好几家外国公司合资,谁也控不
了。其实真正的毛病在于政府控得太多了,弄得股市都成那样了,改革方向是政府得
放一些给民营。至于防外资控盘,没有问题,国资委就是专门干这个的。天天一堆人
骂,政府也有压力,想转给外资都麻烦。高层也不是不懂这些关键问题,又不是什幺
太难的道理,是一般人都知道的常识。其实发展中国家也不是不知道要自主的道理,
主动引狼入室的少,恨外资的哪国都是一大堆人。但是发生国际收支危机,不得不出
卖资产,这个是没办法,被人整出毛病了,不得不低头。中国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外
汇储备多得要爆掉了,国际收支危机不知从何谈起。咱们担心的是,收购不着别人的
核心资产,钱砸手里了,而不是别人把我们的核心资产弄去了。中国政府的核心资产
,垄断国企,基础设施,都抓得牢牢的,也就是包装上市的时候划拉出去一部分股份
,控股地位不可能放手。就是上市,图的主要也不是钱,而是转换经营机制。

防拉美化,防外资,舆论炒炒是好的,给政府压力。但也别自己把自己说死了,以为
就一定完蛋了。现实情况是,是我们去当“坏人”,到其它国家“掌控”它们的经济
,这方面要有些手段。这个过几年就知道了,看看外资在中国混得如何,中资在外国
混得如何。几年前谁信联想能把IBM的PC部门给收购了?中石油悄不声的就变成亚洲
盈利最多的公司,不在外面收购是不行的。很多人还是从前的弱者心态,总把中国当
穷国,总不信政府如今大发了,还是穷人的思维。以前说中国的银行都是实质破产,
建行上市硬是从2.35涨到3.6港元去了,就得这样慢慢的用事实把人的思维扭过来。


现在正是中国发展的大好时机。企业在市场经济、全球经济里正经锻炼成长也就是十
来年。就以做得不错的日本韩国企业而论,也得要时间才能成长起来。那一招一式都
得自己摸出来。从态势上看,是时候了,锻炼得差不多了,得出成果了。自主创新,
就是这最后一招。能这么快就摸到自主创新门口,我相当满意。

(待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