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温家宝遭遇麻烦?

德国之声中文网  2007.07.14" j! {% N2 ^& E- t# h+ M8 B

) c; t. k$ \8 a, J3 v人在德国 社区本周,香港媒体关注的焦点主要有:中国总理温家宝面临明枪暗箭;中共十七大代表选举,外交部常务副部长戴秉国名落孙山;“七七事变”七十周年,中日两国如何站在更高的高度上审视双边关系。
  t; T9 y! K' w- ^ rs238848.rs.hosteurope.de/ M: Y3 G  U7 @0 ?! k9 b

2 U; y! c0 x" `* h家宝需对付“明枪暗箭”
) ~) H# \6 I  K) q% ers238848.rs.hosteurope.ders238848.rs.hosteurope.de8 Z6 E9 _+ P- A; O5 {

( W! [2 Q8 R9 t9 T中国内地一些省份正在遭受特大洪水袭击,中国总理温家宝也亲临现场视察。温家宝最近似乎在中国政坛上遇到了一些麻烦。香港《明报》本周发表评论,题目是《温家宝不仅要面对来自官场的明枪暗箭》。评论写道:“总理温家宝对目前的内地经济形势忧心忡忡,上周五召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陈德铭等官员,讨论猪肉加价、水源污染、楼价暴涨及出口产品在国际上遭「妖魔化」等问题。较早前,曾有多家国际传媒报道,温家宝对担任总理一职已有力不从心之感,有意在明年3月此届政府任期届满时告老还乡。中国外交部随即否认,并指摘相关传媒的报道不负责任。……不过,对中共领导层而言,尤其是对被视为第四代领导核心的现任总书记胡锦涛而言,胡温体制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温家宝如果离职,胡温体制不复存在,也就意味中共领导层的集体威信遭遇重挫。”
7 D3 D7 Z  H$ B8 f0 c
/ d2 ?7 _& p, B4 c( S人在德国 社区《明报》的评论接着写道:“当然,温家宝要面对的,不仅是来自官场上的明枪暗箭,老百姓的不满和怨气,温家宝同样要妥善处理。温家宝从2003年开始实施宏观调控,但4年时间过去,几乎没有什么宏观调控目标真正实现,老百姓要忍受高楼价、高通胀、高污染,对当局的不满自然上升,不满的矛头亦很容易集中到总理温家宝身上。”
# F5 L7 ]3 [$ ?) y: K% |# jrs238848.rs.hosteurope.de
: |8 U. G4 @0 f" u! c9 e* l8 r7 @' R人在德国 社区本周《明报》还发表另一篇评论,透露即将召开的中共十七大,其代表名单中没有现任外交部常务副部长戴秉国。文章写道:“外交部的代表中,一名现任副部长都没有,反而驻日大使王毅、驻联合国大使王光亚、驻比利时大使章启月名列其中。据透露,外交部选举十七大代表时,部长李肇星尚未卸任,所以他和时任副部长的杨洁篪都当选,反而常务副部长戴秉国名落孙山。不过,按照中共党章,不是党代表并不意味不可以当选中央委员。就如较早前公布的解放军党代表名单中,就未见新任北京军区司令房峰辉中将,而北京军区司令不是中委是难以想像的。”6 j$ l; \' a4 j

% h% x4 C! l  h4 d  O7 y% k另外,七月七日,是“七七”卢沟桥事变七十周年的纪念日。香港《文汇报》本周发表文章认为,在“七七”卢沟桥事变七十周年之际,其实也是中日两国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和高度上,重新审视过去两国的恩怨,并展望两大民族未来的一个有利契机。文章说:“中国是继日本之后,亚洲第二个现代化的大国。中日之间的经济、军事和国力态势,无疑与百年前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必须承认,中日之间的情绪和情结却依然未能摆脱百年来的基本模式。以更为宽容、思辨的眼光和胸怀来看待日本民族和中日关系,决非宽恕、原谅或为虎作伥等简单化的思维就能解读和涵盖的,而是期待中日这两个东亚民族不但超越历史恩怨,而且站在亚洲现代化进程中各自民族精神现代化的高度,共同审视过去,面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