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07660
- 威望
- 41024
- 金钱
- 6
- 阅读权限
- 130
- 性别
- 男
- 在线时间
- 3126 小时
|

【历史现场】老外交家忆35年前中美关系破冰时刻
老外交家忆35年前中美关系破冰时刻6 U. X4 {7 n% ]" \7 J$ ?! \
rs238848.rs.hosteurope.de5 s$ w& j6 W3 M% E0 u2 x7 e! Z
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一起,共同打破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成为20世纪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最深远的事件之一。 8 w3 [! E P1 ]; Q
& E/ d. i: ]; F 日前,新华社记者采访了退休的着名外交家——中国外交部前大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冀朝铸。35年前,作为周恩来总理的英文翻译,冀朝铸亲历了中美关系史上的破冰时刻。他认为:当初中美两国领导人为化解历史积怨所展现出的理智和智慧,仍值得人们今天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借鉴。
6 `) x R& Q& B) A8 N; Rrs238848.rs.hosteurope.de5 g+ ]% v. k! i, v
震惊世界的历史性访问
% P1 _# w. @. ?rs238848.rs.hosteurope.de
* X+ `- e3 y' q! j' V; n# J 1971年7月9日,在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的安排下,一架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专机,将一位美国客人秘密送到了北京,他就是尼克松政府的国家安全助理基辛格。
8 |; Y8 N: {; g4 [7 A9 f, [) W7 k: `( B$ V: U7 F
n5 k' c. W& g* ?/ T6 @" n, I
9 V% N$ [( q% o) t! a
基辛格北京之行的目的很明确——为尼克松访问红色中国铺平道路。 rs238848.rs.hosteurope.de0 J8 U1 J5 E/ e
* z6 U2 x6 O" ?2 h- n9 M 当天下午,中国总理周恩来就接见了基辛格博士。冀朝铸回忆说,会谈刚开始,基辛格显得有些紧张,他告诉周总理,非常高兴来到神秘的中国。周总理回答说,只要美国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就会发现中国并不是一个神秘的国家。
( N# L! g% ^& J0 P- z人在德国 社区
. `% o$ I8 h1 j2 B& o
7 D0 u% P8 p8 r. ?$ m) e) Y 与周恩来的初次会面,给基辛格留下了深刻印象。基辛格后来在回忆录中描述说:“周恩来外弛内张的神情、钢铁般的自制力使举座注目。”
/ A3 Y7 c _/ \/ ?% l P7 K% _# q2 E' V/ w4 j- Y
7月11日上午,就在基辛格离开中国前几个小时,中美双方就尼克松访华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两天前,对北京之行能否有结果还感到忐忑不安的基辛格,最终松了口气。 $ G) w% e6 L; M8 e' @% L
rs238848.rs.hosteurope.de, ^- m; S5 O: e7 s" d( q
7月15日,中国和美国同时宣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声明——美国总统尼克松将于1972年5月前应邀访问中国。
* |/ C/ g; E8 B! E, v4 b+ m7 F9 y+ T T- ~/ J- \+ W5 ~+ I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乘坐的“空军一号”专机飞抵北京,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国旗首次在北京上空飘起。 y: b# ]3 Y* ?
2 G Q6 \4 |' D' U8 U5 L6 g5 p人在德国 社区 周恩来总理为尼克松在首都机场南机坪举行了欢迎仪式。在场的冀朝铸还记得当时的每一个细节。他告诉记者,飞机舱门打开后,尼克松和夫人先行走下舷梯,在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尼克松就身体前倾,向周总理伸出手说:“我非常高兴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周总理意味深长地回答说: “你的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我们25年没有交往了!”
: R/ U9 T/ k1 ~3 T% N, Q; _4 Y0 i( E! N; s* t% ~
尼克松对中国的访问为期7天。期间,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都会见了他。
; u i. g+ f; c, Y- z/ @5 o& i, a( c人在德国 社区
; X1 B( b( j( H7 [; Q/ _rs238848.rs.hosteurope.de 冀朝铸评价说,尼克松访华是中美关系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页,它标志着中美在对抗20多年之后,开始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为以后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5 D, M$ q1 I& p
; @- E8 I _3 _7 C7 K( R3 I4 m
资料:尼克松访华 rs238848.rs.hosteurope.de7 {- k) H: C. Q8 q; b
$ \8 i/ t3 _) k% y4 W
美国总统尼克松踏上了中国土地,实现了中美“两国领导人横跨太平洋的历史性握手”,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1 ^& Y4 J5 D5 R2 M+ ]
rs238848.rs.hosteurope.de$ E- b% M; H( f0 V! k- ?7 Z4 t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深刻演变,当时苏联和美国“两超”争霸。尼克松1969年担任总统后,出于与苏联抗衡的战略考虑,开始逐步调整对华政策,中美两国逐步从对抗走向对话。
8 t/ h ^' v0 {; X
/ g4 |, C" c1 {1 wrs238848.rs.hosteurope.de 1970年1月中美恢复大使级会谈。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1971年7月美国特使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总理就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交谈。这些安排为中美上海公报在尼克松访华时得以签署铺平了道路。 & u" x, r1 ]9 K6 W" n& H3 @6 O
@0 C* L1 E" X$ \) i) d2 p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时半,美国总统尼克松偕夫人在国务卿威廉·罗杰斯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的陪同下,乘专机抵达北京,开始他“改变世界的一周”的“破冰之旅”。 + v" X- a3 `' }) o
人在德国 社区9 z9 j) {9 l- q6 C, U! I1 i/ v) M
毛泽东主席对尼克松的来访很重视。尼克松抵京的当天下午,毛泽东主席就在自己的书房会见了他。会见时,毛泽东同尼克松就双方关心的重大问题坦率地进行了交谈。此后,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举行了会谈,两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和国际事务认真、坦率地交换了意见。
. Q' J2 h. l! [, \1 t4 _9 z7 @# Y- Q+ i
2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领导人在上海发表了举世瞩目的《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 在公报中,美方表示对中方的一个中国立场“不提出异议”。公报还声明,“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 . z) l* F7 Y$ e( \/ Y1 @: p
; A9 q$ x k$ }6 L人在德国 社区 尼克松访华和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打开了两国关系的大门,揭开了中美关系史新的一页,为以后中美建交和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奠定了基础。" B: L* w- J! w8 I! h- {+ W
5 B" a) B1 K) d$ k人在德国 社区: w# L% f* |5 b9 a% T
* h s6 V1 N) B2 l7 {5 \" Q. ~人在德国 社区[ 本帖最后由 日月光 于 2007-2-21 14:06 编辑 ] |
-
-
maonixon.jpg
(16.03 KB)
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会见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