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才明白了,原来一开始是两个人交换着唱!他俩的声音有一点接近。 Ich hatte mich schon gewundert, weshalb eine Strophe gut klang und die andere nicht. 第一段的不好听,所以我没有仔细听下去了。Schlechte Strategie vom Liedmacher. Ich finde, bei einem Musikstueck sind Anfang und Ende am wichtigsten, da sie den tiefsten Eindruck beim Zuhoerer hinterlassen.
后面任。。唱 forte 的时候,听起来不舒服,他几乎是在喉。
周华建的声音就像你说的。 所以我收回五分之二的Kritik ;)

今天听了 Whitney Houston 和 Mariah Carey 的 When You Believe。很喜欢她俩的声音
Dubito, cogito, ergo sum

TOP

倒没有斑竹那么专业的评价   但我很喜欢这首歌   不错

[ 本帖最后由 卡百莉 于 2006-4-4 01:14 编辑 ]
Dream as if you'll live forever, live as if you'll die today. -- James Dean

TOP

总的来说 这首经典民谣歌曲还是不错的 虽算不上是经典大作 但相比之下 还是有据可赞的

我欣赏的有两点:

1,乐器配器和声对位学(其中一级,二级七和弦,四级副七和弦,四级下属和弦,五级属和弦和属七和弦以及缺三音及五音的属七和弦,还有六级七和弦,和省三音七级三和弦层出不穷,堪称乐音及至,请懂音乐的朋友扒扒带子,专业术语,就是听听和弦结构,一听便知,对位学岂是一个巧字了得?然也~)

2,歌手周华健,特点,敬业,声音清脆,用情歌唱,他的条件虽称不上乐坛所有歌手之首,但是论音乐综合实力他也算是实力派歌手。决没有什么花拳秀腿的他,术业有专攻,曾专门学习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吉他以及小提琴多种乐器。其音乐理论方面也颇有造诣,虽不可与专业音乐人士相提并论,但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国内到底有多少音乐人自己连五线谱都不识?象这样的乐手,我还是欣赏的,起码,他还在努力学习,虽然他已经是不惑之年。

TOP

另,各地流行音乐都有自己的音乐艺术特点。惠特尼,休斯顿唱的是不错,不过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我们土生土长的民族音乐,起码听着它,我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也许多年后,我也会躺在家里的躺椅上,泡上一杯茶,静静的听着我曾在西方求学时常常听到的旋律,但是,起码我现在我会为自己的民族经典民谣歌曲而骄傲不已。

民谣,永远是家乡的好……

TOP

原帖由 Skytrain 于 2006-4-4 02:17 发表
总的来说 这首经典民谣歌曲还是不错的 虽算不上是经典大作 但相比之下 还是有据可赞的

我欣赏的有两点:

1,乐器配器和声对位学(其中一级,二级七和弦,四级副七和弦,四级下属和弦,五级属和弦和属七和弦以及缺三音及五音的属七和弦,还有六级七和弦,和省三音七级三和弦层出不穷,...



:hit.gif  你真是。。。 那次放贝多芬的第几交响曲,你说在欣赏它的什么六和弦,当时我就小吃一惊。我最多听到弦乐的时候会 想像着那些演奏者怎么运弓或者可能在拉第几把。。

说真的,我平感觉 und empirisch,听不出来这首歌哪儿有着东方音乐的味道。比如周杰伦或林俊杰有几首很明显。当然我不懂音乐理论,而且流行歌曲听得比较少。也许你可以 简单 地解释给 我这样的 Laie 听一下
Dubito, cogito, ergo sum

TOP

哈哈 真的该说点专业知识给你了

中国古代乐音体系古书记载中是由:宫,商,角,徵,羽(Do, Re, Mi, So, La)为主音体系。按照首调唱名法,西洋乐音的下属音(Fa)和导音(Si)均有变化,称为变音。这首歌曲中从来没有用到过下属音(Fa),这基本符合中国中古调式体系。基本可以按照中古调式划分为,加七音的雅乐调式。

这原原本本的中国音乐理论你还真的应该没有学过吧?当然,五线谱系统是Weltweit的,但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民族文化遗产我们也该把它掌握了。推荐你两本书,一本是中国音乐学院李重光教授的《音乐理论基础》&中央音乐学院童忠良教授在1992年于人民音乐出版社发行的《和声基础教程·作曲卷》。读完这两本书,你就大概了解了中国音乐理论中的调式体系了……

中国的流行歌曲,遵循了中国的音乐理论,调式系统难免带有民族音乐的影子,你要是硬按西洋调式来划分其调式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在配器的时候恐怕要有更多的花样出来。

比如说,一般西洋调式的下属四级副七和弦会用首调唱名法的 F A C 降E。而中国中古调式却没有和弦对位的理论,众所周知,中国民族音乐是单音体系。虽然,阻止了中国音乐史和声学的发展,但是毕竟对对位学较有好处。

先说到这吧~

TOP

对位学用德语讲叫做:Kontrapunkt

和声学:Harmonielehre

这在德国都是很Poplaer的畅销音乐理论书籍,你可以到Musiktoner看看,作者叫做Diether de la Motte. 一本是灰色书皮,一本是黑色的。

祝阅读愉快,有时间可以去Uni Bonn的Musikwissenschaftliches Seminar去听听他们的课,基础课讲的都是这两本书。

TOP

谢谢你了,老师 ;)
中国古代这样记载音乐,真有意思

如果有时间,我真想稍微学点音乐理论。
我现在对中、西音乐理论的了解都接近于零。中的与零更近

[ 本帖最后由 FataMorgana 于 2006-4-4 17:35 编辑 ]
Dubito, cogito, ergo sum

TOP

原帖由 FataMorgana 于 2006-4-4 16:32 发表
谢谢你了,老师 ;)
中国古代这样记载音乐,真有意思


我以前小时候学古典音乐理论的时候才叫苦呢~

中国还有一套十二音体系:(跟西洋乐理相仿)

为十二个音名给了十二个古文名字,我的天,小时候我光背这个就背了好多年。最后绕成一首顺口溜象今天以下写的一样:

黄大太夹姑钟 蕤林夷南无应

是其下面这些音名的缩写:

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为上,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为下。:han.gif:han.gif

这都是自己逼自己的背的啊 实话说我小时候也背不会的。

大家以后多多切磋。你今天的提问,让我回顾了中国音乐理论,好久没碰了,也生了……惭愧。

TOP

不过话说回来,要说显而易见的话,还是西洋理论要易上手一些。我最最恨的是中国的简谱系统,用数字来简化音符。这几乎害了一代人。

小的时候,所有的中小学音乐课本都是简谱系统,要不是学钢琴,我跟本就不会知道什么是五线谱。在家看五线谱弹琴,在学校里上音乐课看简谱唱歌,实在不习惯。直到现在,大多数中国人都是乐盲,甚至都不知道高音谱号是从第几线开始画起~小字一组的C从哪里开始……很遗憾,这跟中国的音乐教育体制有关。

所以,要学音乐,不管是爱好也好,专业也好,最基本的就一定是音乐基础理论,只有打好了扎实的基础,上层建筑才能不会晃动。你说不是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