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也是走投无路才来相求,又被他俩水得走投无路了

正在写一篇特别特别急着要交的重要重要的论文,
是关于89年后德国电影的,
但需要和德国政治一起分析,
有谁大仁大义能点拨我一下,
89年后的德国政治走向和每年的大事记什么的,
或者此类的中文链接?
太感谢了!!!!!!!!!!!

[ 本帖最后由 有来有去小钻风 于 2006-2-25 00:09 编辑 ]
Share |
Share

Von der Bonner zur Berliner Republik (1990–Gegenwart)
Am 3. Oktober 1990 erfolgte der Beitritt der DDR zu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Die Truppen der ehemaligen Besatzungsmächte verließen weitgehend das Land, die noch verbliebenen Militäreinheiten der ehemaligen Besatzungsmächte haben keinerlei Hoheitsbefugnisse mehr und unterliegen dem NATO-Truppenstatut. Die neue bzw. „vergrößert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erlangte damit erstmals seit dem Ende des Zweiten Weltkriegs ihre volle staatliche Souveränität.

Im Rahmen der Wiedervereinigung verpflichtete sich Deutschland zur Abrüstung auf zukünftig maximal 370.000 Soldaten. Territorial erkannte die Bundesrepublik im November 1990 endgültig die Oder-Neiße-Linie als völkerrechtlich verbindliche Grenze zu Polen an (umstritten, s. zum unverbindlichen Staatsvertrag: Oder-Neiße-Linie). Später (Januar 1997) folgten Deklarationen zur Aussöhnung mit der Tschechischen Republik.

Mit knapper Mehrheit (338 zu 320 Stimmen) beschloss der Bundestag am 20. Juni 1991, das Provisorium Bonn als Bundeshauptstadt aufzugeben und Regierung und Parlament nach Berlin zu verlegen. Der neue Sitz des Deutschen Bundestags ist das Reichstagsgebäude in Berlin, in dem erstmalig am 19. April 1999 eine Sitzung statt fand. Seit September 1999 ist die Bundesregierung endgültig in Berlin angesiedelt.

Die 1990er Jahre waren nach dem kurzen Boom der Wiedervereinigung von wirtschaftlicher Stagnation, Massenarbeitslosigkeit und Reformstau geprägt, weswegen die Regierung Kohl 1998 abgewählt wurde. Insbesondere der von Kohl versprochene baldige umfassende Wirtschaftsaufschwung in Ostdeutschland blieb aus.

Zum ersten Mal in der Nachkriegsgeschichte kam es mit der Regierungsbeteiligung von Bündnis 90/die Grünen in der Koalition mit der SPD unter Führung von Gerhard Schröder als Bundeskanzler zu einem grundlegenden Regierungswechsel im Sinne eines Richtungswechsels, an dem keine der in der vorhergehenden Legislaturperiode regierenden Parteien mehr beteiligt war. Diese Rot-Grüne Koalition wurde bei den Bundestagswahlen 2002 bestätigt.

Die Bundespolitik zur Jahrhundertwende ins 21. Jahrhundert war geprägt durch eine Reformpolitik. Rot-Grün setzte grundlegende Veränderungen in der Sozial-, Renten- und Gesundheitspolitik (vgl. Agenda 2010) durch. Tatsächlich gelang es, die Lohnnebenkosten stabil zu halten. Mit dem Ziel, die soziale Versorgung im zunehmend teuren Versorgungssystem für alle aufrecht zu erhalten, wurden private Zusatzversorgungslösungen propagiert (beispielsweise Riester-Rente). Neue Konzepte, wie Zusatzzahlungen der Patienten bei der Krankenversorgung, sollten die ausgabenintensiven Krankenkassen entlasten, waren aber nicht populär. Das Thema Ökologie wurde stärker gewichtet, z. B. mit der Einführung der umstrittenen Ökosteuer auf den Energiepreis, den Beginn des Ausstiegs aus der Atomenergie oder Gesetzesinitiativen zur Reduzierung von Treibhausgasen. Mit bedingt durch die schon in den 1990er Jahren zugenommene Öffnung des Weltmarkts, die sogenannte Globalisierung, verstärkte sich die Debatte um die Lohnnebenkosten, da vor allem größere Unternehmen einen Teil ihrer Produktion in sogenannte Billiglohnländer verlegten, unter anderem, um im internationalen Wettbewerb konkurrenzfähig zu bleiben. So blieb das Phänomen Massenarbeitsarbeitslosigkeit bestehen, obwohl es eines der Hauptziele der rot-grünen Regierung war, den negativen Trend auf dem Arbeitsmarkt aufzuhalten.

Außenpolitisches Aufsehen erregte Deutschland im Jahre 2003 während des Irakkrieges, an dem sich Deutschland nicht mit Kriegseinsätzen beteiligte. Dies führte zu Konflikten vor allem mit den USA, aber zu großen Sympathiebekundungen der deutschen Bevölkerung gegenüber Schröder, der als Friedenskanzler charakterisiert wurde.

Mit der starke Umwälzungen enthaltenden Hartz IV-Gesetzgebung von 2004, die das Ziel hatte, den Arbeitsmarkt zu beleben, indem der Druck auf die Arbeitslosen stieg, wuchsen die Proteste gegen eine - insbesondere durch die direkt Betroffenen - als sozial ungerecht empfundene Regierungspolitik, die in dieser Form von vielen Bürgern durch die SPD nicht erwartet worden war. Nach durch rot-grün verlorenen Landtagswahlen in den Jahren 2004 und 2005 stellte Bundeskanzler Schröder schließlich am 1. Juli 2005 im Bundestag die Vertrauensfrage nach Art. 68 GG mit dem Ziel, diese absichtlich zu verlieren. Daraufhin löste Bundespräsident Horst Köhler (CDU) den 15. Deutschen Bundestag auf und setzte Neuwahlen für den 18. September 2005 an. Da diese Wahl kein Ergebnis zugunsten eines politischen Lagers ergab und alle Versuche eine Dreiparteienregierung zu bilden scheiterten, einigten sich CDU/CSU und SPD auf Koalitionsverhandlungen über eine große Koalition unter der Kanzlerschaft von Angela Merkel (CDU).

找到一段关于德国90年以后政治走向的概括性的文章

TOP

一篇分析德国电影中对待二战态度的文章

节选分析90年后电影的一段

1990年10月,分裂40年之久的东西德国统一了。统一德国沿袭了原西德的国名,也继承了其反思纳粹历史的优良传统。统一后,对纳粹历史的反思与清算更加深入了。在以前,清算纳粹历史的矛头主要对准前纳粹政权的重要人物与机构组织或者联邦德国政界的重要人物的纳粹历史。而现在,进入批判视野的是纳粹时期的普通人物与组织。

    90年代初期,美国历史学家格德哈根出版了其题为《希特勒心甘情愿的侩子手——大屠杀中的普通德国人》的博士论文。在此书中,格德哈根通过对纳粹时期参加大屠杀的德国协助警察的研究,得出了纳粹时期普通德国人都是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自愿帮凶的结论。该书翻译成德文后,在德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所谓的“格德哈根辩论”。在这次辩论中,年轻一代大多支持格德哈根的观点,而他们的父亲一代,即那些已经成为大学教授的60年代的大学生却显得有些落后了,因为他们过于挑剔格德哈根著作的专业缺陷。

    随着辩论的深入,纳粹德国军队在二战与大屠杀中的角色也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在此以前,德国流传着“国防军是干净的” 的粉饰性说法,认为他们只是“服从了命令”,参加了“正常的”战役,没有参加纳粹大屠杀等罪恶行为。对此,属于左翼自由派的德国烟草商富豪林茨玛及其社会研究所组织了一个题为《灭绝战争——国防军的罪行1941—1945》的历史摄影展览,展出了成百上千幅戳穿“国防军是干净的”的谎言。展览在德国各大城市巡回展出,引起巨大震撼。不过,它也引起了极右翼的攻击。他们在其中找出了一些技术错误,试图推翻整个展览的结论,但未能得逞。

    进入90年代以后,联邦德国对纳粹历史的反思形式也逐渐多样化了,影视媒体的作用越来越大。如前所述,早在70年代末,美国电视系列剧《大屠杀》就为西德社会反思纳粹历史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90年代,美国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也在德国引起很大反响,德国中小学都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并举行讨论。在这方面,德国影视界也作出了十分引人瞩目的工作。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德国影片都是以纳粹历史及其影响为主题的。早在1980年,以著名作家格拉斯的长篇小说《铁皮鼓》为脚本的德国同名故事片在好莱坞获得了奥斯卡最佳非英语故事片奖。2002年,一部叙述一个在纳粹时期流亡非洲的犹太家庭的故事片《情陷非洲》又一次获得了这一殊荣。在90年代中期,讽刺1983年的“希特勒日记丑闻”的德国故事片《施东克》曾获得该奖项的提名奖。去年,德国电影界又推出了反映希特勒末日的故事片《灭亡》,在德国引起轰动,又于今年在好莱坞获得了提名奖。另外,德国国家电视二台自90年代中期开始,推出了一系列有关纳粹历史的纪实性电视片,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与正面的历史教育不同,影视作品能够使战后出生的年轻人更为直觉地接触纳粹历史。以犹太人命运为主题的影片更能使他们对受害者产生同情心,以希特勒为主角的影片则能使他们通过“一场与魔鬼的约会”对其幽灵产生更大的免疫力,后一种影片的成功不仅表现了德国电影界的艺术水平,也反映出了他们在政治上的成熟。

    到新旧世纪之交,联邦德国反思纳粹历史的历程又取得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经过二三十年的反复讨论,联邦众议院于1999年6月25日通过在柏林建造纪念六百万纳粹大屠杀犹太人受害者的大规模纪念碑的决议。众议院采用了美国建筑师埃森曼的碑林设计。碑林建造在处于柏林统一后中心位置的波茨坦广场,面积约为150米见方,包括2711个从30厘米至4-5米高低不等的石碑碑林。纪念碑林将告诫世世代代的德国人牢记纳粹时期的罪恶,永远不让黑暗的历史重复。今年5月10日,大屠杀纪念碑林正式揭幕。

但是,即便进入新世纪后,德国反思纳粹历史的过程仍然充满了波折,2002年,德国历史学家约格·弗里德里希推出了《大火》一书。该书详细叙述了二战期间战胜国对德国城市的空袭以及德国民众遭受的灾难。作者把战胜国对德国的狂轰滥炸与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大屠杀相提并论,又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议。新纳粹分子又借机挑拨德国与战胜国的关系,他们称战争国1945年2月13日对德雷斯顿的大轰炸为“炸弹大屠杀”,并且扬言要在今年5月8日到柏林的象征建筑勃兰登堡门示威游行。

    那天,全世界人民通过电视看到了来自德国首都的动人一幕:成千上万的德国人手持火烛默立在勃兰登堡门周围的街道上。他们在为永久的和平祈祷,同时他们也以此行动阻挡在周边街道上挑衅的新纳粹分子前往勃兰登堡大门,不让他们玷污德国的国际形象。

    这一幅画面可以作为二战后联邦德国反思纳粹历史的过程与现状的象征。德国的反思是彻底的,但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已经深入人心,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它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进行。让我们为它祝福吧!

http://worldhistory.cass.cn/inde ... txt/20051019002.htm

TOP

德国电影《帝国的毁灭》对二战的诚恳反思

从欧洲战场、北非战场到太平洋战场,从空战、陆战到海战,从集中营、占领区到敌后战场,从战役记述到人物生平,从商业片到艺术片,观众耳熟能详的二战题材经典影片可以说不胜枚举,很多都已成为不朽的经典。二战被一代代电影人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而德国电影人更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对二战进行诚恳的反思。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电影《帝国的毁灭》。


   “第三帝国将是一个充满艺术和文明的乐园,并将绵延千年”。这是《帝国的毁灭》中希特勒给人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这个神经质的德国人说话时总是喜欢用夸张的手势配合富有感染力的表情。


   作为第一部正面描绘希特勒的纪实性历史反思影片,2004年问世并引起轰动和争议的德国电影《帝国的毁灭》从希特勒身边最后一任速记员荣格的视角出发,以平实、客观的立场展现了这个战争狂人在掩体中度过生命最后12天的情景。影片还再现了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爱娃·布劳恩自杀于地下掩体等历史事件。


   影片以荣格的口吻讲述了纳粹德国灭亡前夕,即1945年4月20日至5月2日间,发生在总理府花园地下掩体里的故事。希特勒是这段历史的主角,在那里他过了自己最后一个生日;面对纳粹德国的失败,他歇斯底里,痛哭流涕;他与情妇爱娃·布劳恩举行了婚礼,然后同她一起自杀;他发给身边的士兵氰化钾针剂,命令他们即使给敌人留下尸体,也必须面目全非……执导该片的是德国著名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希特勒的扮演者是曾出演过获奖影片《柏林苍穹下》的德国杰出演员布鲁诺·冈茨。


   《帝国的毁灭》表现出德国在对待二战历史的心态上日趋成熟,在对那段历史的艺术文化表现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信。评论普遍认为德国人能够通过艺术形式来检讨自己的过去,这部电影拍出了德国人痛苦的自省,没有虚饰和隐瞒,让世人了解为何一个政治狂人会导致600万犹太人被杀、各国共计5000万人罹难的悲剧。


   德国法西斯给世界带来的灾难永远无法被遗忘,但德国人勇于正视这段历史。经过几十年不断地反省自责,德国主流社会开始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永远铭记这段恐怖的历史,永远记住纳粹法西斯的罪行,并要把这种认识世世代代传下去。

TOP

《再见列宁》评论(这部电影 还是有一定代表性吧)

一声长鸣,载着母亲骨灰的火箭划过漆黑的星空,礼花绽放在点点繁星的周围,夺目绚丽
的光芒映射着每个默然的面庞……是寄托着美丽的谎言还是出自善意的欺骗,一部掘自德
国人内心的稚嫩与怀旧情节在这样舒缓的结局里落幕了。

再见,列宁。我静静地守候着字幕的最后终结,柏林墙最后的残垣已经被德国政府拍卖了
,伤逝得不再是金元侵蚀纯真世界的边际,而是酸涩地怀念仅仅潜藏在回忆里的过去,亢
奋之后的亢奋迭加着伟大政治理想与我们父辈精神理念里的富足充实。

2003年德国LOLA(金洛拉)电影节沉浸在红色的怀旧婉歌里,《再见列宁》以别致震撼的
名字获得了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七项大奖,票房收入超过了3500万欧元
,观看人次超过570万,数据似乎告诉我们些什么,没有伤逝的政治电影,只强调变迁和细
节的社会缩影。

阿历克斯的父亲背离家人逾越柏林墙追求所谓的民主与自由去了,母亲将所有的寄托赋予
民主德国的社会事业当中,1989年10月7日亲眼见证自己的儿子掺杂在示威游行的队伍里被
警察镇压,心肌梗塞昏厥成了植物人。八个月后,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在柏林墙倒塌之后
统一了,整个社会构架以及价值观在瞬间成了东柏林不能承受之轻,母亲的苏醒,伴随着
不能再受任何刺激的忠告,儿子在自己编织的理想国度里让母亲依旧驻足在列宁的伟大世
界里顺利击败可口可乐,母亲的微笑洋溢在西德人越过柏林墙投奔在社会主义的政治理想
里,母亲的离去伴随着一个个善意的谎言……

德国电影想表现如何的意识和形式?整个电影充满了回忆和调侃,却没有一丝的浮躁和唐
突,温情而又无奈地将镜头延伸到一个没有答案终结的领地。列宁的半身石像被直升飞机
缓缓地调离城市上空,雕像的面庞凝视着母亲茫然的无措,似乎在质疑整个德国的未来方
向,导演像杂糅一个乌托邦似的理想国——西德的经济发展与东德的精神夙牵。

记得反映社会、意识与人题材的电影很多,《血腥星期天》拿北爱和英国的冲突着重以西
方的传统政治审美加好来坞血腥的暴力控诉表现历史事件,这样的电影难免有些强权似的
灌输情节与明显的政治导向性,所以不能称之为优秀的电影。米兰•昆德拉的《生命
不能承受之轻》被导演离析成《布拉格之恋》也是太明显的意图性,于是原著关于人、性
、社会的构架被支解了,同样弱化了米兰•昆德拉在思想上的传承,他并不想表现伤
痕,整个电影却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举枪待射的苏联军官。《再见列宁》的镜头与意图只
是将你从纷争中引回关于亲情和家庭的小范围内,而背后的世界却留在落幕后的段段遐思
里,所以《再见列宁》是优秀的电影。

故事的流程是按时间慢慢推移的,阿力克斯想尽一切办法掩饰周围的变迁,从东德商品的
仿造,电视节目的自己录制,总之在节奏快慢之间制造着一个又一个的谎言,甚至世界在
他的描述里颠倒了,统一的德国也像换了包装的罐头向民主德国的一边靠拢,而现实中人
人都在经受着社会诸多环境以及思维定势的严峻考验。难道真的能象换了包装的罐头一样
,回到从前吗?显然不能,他却能引起统一后德国人民的判断。

记得一张新闻图片便是巡逻中的东德士兵跃线叛逃的瞬间,冷战的媒体们大肆将这张图片
延伸到各个媒体角落。《再见列宁》用完全中立的立场延续故事的情节发展,这一点是可
以首肯的。

电影穿插的大场面一般后积聚在片子的千半截,似乎更多是为了强化民主德国当年“大”
而“空”的形态;后半截将西德的文件编制成新的录象资料,西德吸毒、颓废的社会图片
也被编制了。这似乎让观众明白,这个世界总有瑕疵。

细细地看,导演的镜头语言安排也是多样的。从内容上讲,离不开局部小场景,在表现空
间与人的关系上说,完全是德国电影的风格。法斯宾德的电影就是将舞台剧的表演表现手
法运用到电影当中。

《再见列宁》可以看作是法斯宾德的电影传承。法斯宾德的电影强调时效性,他所表达的
电影语言完全根植在战后的德国,刚从战争阴影中走出的德国人的心态与意识,包括对自
己的解构;《再见列宁》则是在时效上强调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的德国人的心态与反差,
人的意识与行为的变迁,系蓝领巾的小学生为了二十元钱钻空子,老同志在林立的书堆里
整日酗酒。法斯宾德除了《莉莉玛莲》多数电影的人物不多,喜欢在局促的小环境里表现
剧情的冲突和情节延续,包括在房间、吧台、窗前等等,这些都是他所倡导舞台戏剧革命
的主要元素,《再见列宁》多数场景都是在儿子精心布置的狭小东德家中完成的,却没有
丝毫的拖沓。

镜头语言的运用与剪切比较精湛,技法不多,但主要演员的表演是极为出色的,同样作为
观众,翻腾着复杂情绪眼见着列宁远离在视线的边际,心里不由得想起昆德拉说的那句话
“人们想成为未来的主人的唯一理由就是要改变过去”。

深情地鞠躬,再见——列宁。

TOP

蓝海,,,服了你了....
点击进入我的个人空间http://www.csuchen.de/?29059

TOP

统一期间的政治事件

1989年9月,匈牙利为愿意出国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公民开放边界

1989年10月初,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领导大讲排场地庆祝建国40周年时,首先在莱比锡发生了群众性的抗议(“我们是人民”)

昂纳克于1989年10月18日被迫辞去了国家和党的最高职务(民主德国)

有可能在1989年11月9日晚由统一社会党柏林区委书记沙波夫斯基宣布的一项意义模棱两可的涉及迁徙自由的新旅行法。结果是开放了柏林边界通道

联邦总理科尔于1989年11月28日公布了一个“十点纲领”。该纲领应有可能借助联邦制结构建立一个条约集体并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根本变化为先决条件。

1990年1月15日,莱比锡150000人在“德国-统一的祖国”的口号下举行示威游行

1990年3月18日在民德举行了40年来首次的自由选举,产生了以洛塔·得·梅齐埃尔为首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德国社会联盟(DSU)、民主觉醒(DA)、社会民主党和自由民主党的大联合政府

1990年7月,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和高加索同联邦总理科尔和外交部长根舍的会谈中对两个德国的统一表示赞同

TOP

原帖由 吉祥如意 于 2006-2-23 13:57 发表
蓝海,,,服了你了....


^_^

忽然手头的事情都OK了

就找找看

TOP

回复 #1 有来有去小钻风 的帖子

关于德国电影

总觉得有点深度的都是和二战 统一有关系的

而89年之后 除了东西德合并 似乎也没有什么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了

一般的纪录德国历史事件的网站 也就都到90年 就没有什么别的事情了

我觉得我第一个找到的德语的那篇文章 还是很有用的

资料也比较的新 应该会有帮助

90之后 德国也很多娱乐电影

比如在国际受好评的《劳拉快跑》

但是这部片子应该和政治没有什么关系

我会继续留意 希望能帮助到楼主

TOP

蓝海你简直,……谢谢你!!你的大恩大德日后一定相报!!
事实上,我论文的题目是《柏林墙倒塌后德国电影中东德形象的变迁》
所有89年后拍摄的关于东德题材的电影都在我分析的范畴之内,
比如《Sonnenallee》、《Goodbye Lenin》、《Alle auf Zucker》,
但是这些基本都是比较新的电影,
希望能找到90年代初的相关题材的电影及分析,
我的切入点是随着89年后德国政治及社会的需要,
在电影中反映出来的对待这一历史题材的态度的转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