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07660
- 威望
- 41024
- 金钱
- 6
- 阅读权限
- 130
- 性别
- 男
- 在线时间
- 3126 小时
|

自从李宇春、张靓颖、周笔畅参加了湖南卫视2005年举办的超级女声一夜成名,2007年湖南卫视又举办名为评选快乐男声的电视节目。该节目在2006年筹划了一年之久后,今年3月湖南卫视终于接到了中国广电总局的同意播出的批文。批文中称,节目中应删去落选选手落泪镜头,不允许唱低俗歌曲,不能炒作歌迷的狂热追捧。中国电视界业内人士认为:这些从西方模仿来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在中国是不能被接受的。
1 l9 N6 E0 t; U. j/ ~& Q* a m9 d# x7 q- K3 p/ `3 d: Z" a/ A
乐男声,在难产一年后,终于可以在今年开花结果了。曾在去年创下拥有4亿观众的超级女声,是一个通过观众发短信,投票参与的电视选秀活动。今年湖南卫视把评选超级女声,改为了评选快乐男声。 人在德国 社区, u3 \* L( j; h& i
% y) o3 d- a7 W5 W3 m `近年来,在中国出现的类似真人秀节目的创作模式大都来源于西方电视媒体。如今在中国不只是能看到美国的快餐文化,德国的汽车工业,就连中国的电视文化也开始纷纷效仿西方媒体。
% y+ N) \5 n4 n! z8 r: n( I1 Z# {8 ]rs238848.rs.hosteurope.de$ r2 l( i* ?" t3 J
例如:2002年德国电视台就向美国电视看齐,也举办了寻找超级明星电视大赛。选手首先要进行全德国的海选,经过初赛,复赛后,才可以进入到决赛的电视录制过程。评委同样由三位音乐界资深人士组成。中国人民大学文化评论家,马相武教授认为,文化全球化也给中国的文化潮流带来了新气象:“过去是大众看明星,现在是大众看大众。这样的选秀活动为少男少女们提供了一个实现自我得可能性。而且这种潜在意识可能会产生一种非常大的效果,对个人发展,对他的整个家庭,对社会文化也产生很大的动力。所以说这是社会文化潮流到青少年心理的需要。”
8 r! `* @ \6 e8 u 人在德国 社区1 B. }8 T7 k0 k

! B3 `2 @' x* n$ J( A" n: ]' c0 t谁不想当个李宇春呢?
/ i4 n l0 N: b' `3 s9 f
# Q$ p, s" M; y& w2 G1 _人在德国 社区快乐男声再还没唱出一声时,种种来自中国政府的阻力就摆在了眼前。今年三月两会召开之际,中国广电总局对电视票选,和真人绣节目做出的规定是:禁止一些粗制滥造,质量不高的电视节目出现,同时禁止电视中出现过分煽情镜头,参与者的年龄必需超过18岁。马相武教授认为,对这类比赛对选手的年龄加以限制是十分必要的。“超女的评选当时最小的只有16岁。现在快乐男声变成了18岁。你想一个16、7岁的年轻人,正是高一、高二要考大学的时间。当他一旦落选,受到打击的时候,对他的学业和心理都有影响。因为他抱着一种赌博的心理来参加节目。” 人在德国 社区: r, w4 k' t: a$ N
% Y2 i, _" g" n目前,全国五大赛区快乐男声的报名人数已经破万。选手从报名的初选到最后的决赛,要承受的不只是一,两首歌曲的考验。从初赛的报名费,比赛服装,到旅馆的住宿,一些经济不富裕,但又做着明星梦的选手们,甚至要借钱参加比赛。
( x, o4 ~ ] R: y% o: ?8 b, e) P3 F7 p& G+ {* k, s; f" x: ?$ V
马相武教授分析,这是社会,媒体和商业快速发展造成的社会效应。商人们是赚足了钞票,但像这样从几万人中只选出一两位明星的活动在他看来就等同于赌博。他说:“在某种意义上它有点像博彩。如果你如围了,进入前十名了。那么这前十名是不是就是无数报名者中唱的最好的呢,他们是不是给音乐文化做出了很大贡献呢? 他们是不是就是音乐家,艺术家了呢?”
2 V( |* j# }4 [2 H" I' w* {& |: O9 \2 x( |! E( P
本来打着煽情招牌的湖南台,只好将快乐男声从节目标题到节目内容一改再改。改到参赛曲目要积极向上,弘扬主旋律,并删除落选选手落泪镜头。但并不是所有的业内人士对广电总局的批文抱支持态度。很多人批评说,应该给新节目、新的潮流文化自由的发展空间。马相武教授说:“如果操作得当,对传统文化只会有积极的影响。但问题是现在节目的操作只是商业文化再起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制作者想到的只是怎么煽情,怎么能让更多人参与,注重的是收视率而忽略了传统文化。”
7 \( i" {) D" }+ R& f' z" K
1 `* F# R: {# ~0 C[ 本帖最后由 日月光 于 2007-5-14 11:0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