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传家宝埋地下十年躲过劫难

# Y: z' B( E* j" S

2 o! z, n) z+ y6 n6 w" e
% v* x- V7 I5 I) X( `0 M% H 康熙九龙盘。陈先生家传的两件清代瓷器价值不菲;文革期间为防抄家将其埋地下保存本报讯艺术品收藏,除了在市场上购买,传家宝也是重要来源。重庆知名企业家陈先生上周就向记者展示了他家的两件家传清代瓷器。这些瓷器为了躲避劫难,曾被埋在地下。  w7 x" c. o5 c% g
- Y9 l3 w3 P# F  W
  康熙款九龙盘现身
7 d7 q( U7 D, i. G( X: s* x
$ u0 q$ p" B: w2 F/ F7 |) x  这两件家传清代瓷器,均价值不菲。一件是大清雍正年款的粉彩大碗。口径28.5厘米、高13厘米,器物釉质洁白,一半是构图饱满的满工《禽栖图》,画工精美;另一半为两句七言古诗,各部位处理严谨得当。陈先生介绍说,这只粉彩大碗最大的特点是器型大、碗型好,由于清代景德镇粉彩大量使用“玻璃白”,彩绘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了彩绘的表现力,让画面粉润柔和,极富中国画的笔韵。这只大碗由于年代久远,已呈现出“蛤蜊光”。- F; Q# p" `1 j4 [  V
! u" }# }" V. R1 n% y. q
  另一件藏品是大清康熙款的九龙盘。盘的直径为43.7厘米,高7.2厘米。盘正面的主图为5条威猛矫健的龙纹———中间的龙为枣红色,张牙舞爪,极其威严,周围4条龙分别是枣、青、蓝、橙几个颜色,形象夸张,在云纹的映衬下,显得非常生猛。盘外壁还有4条龙,底款为“大清康熙年制”。
/ O+ |) n9 r" @8 f
/ P/ F; k! \" w4 c$ J& l1 E' Urs238848.rs.hosteurope.de  据介绍,粉彩是景德镇窑在五彩的基础上及珐琅彩的影响下创制成功的又一种彩瓷。它的独特之处,是在彩绘时掺加一种白色的彩料“玻璃白”。“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画出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出一种粉润的感觉。粉彩初创于康熙晚期,盛于雍正、乾隆,成为清代瓷业生产的一个主要品种。8 d0 q2 Z. u  I& l) O' |6 I0 j
rs238848.rs.hosteurope.de" G  d0 `! ]' E7 V* O1 m4 e3 q
  埋十年保住传家宝
4 u3 Z5 z8 f7 Z2 O/ B
4 D: ~6 C: k: U/ `, e  陈先生告诉记者,这几件藏品都是传家宝。陈先生的祖上在湖广填四川时,从福建迁来重庆。陈先生的爷爷在民国时期曾是重庆有名的“袍哥”,父亲解放前曾任重庆百货业商会会长。, b' s5 ]/ M& [& s; ~3 ~

2 }& j# Y8 i, b& D# T8 G+ ?  陈先生介绍说,解放后,祖传的器物被打烂了很多。1966年,文革爆发,家里人心惶惶。“我们担心随时可能被抄家,因此将传家宝转移到了母亲的娘家———木洞乡下,并将这些瓷器埋到房子附近的自留地里。这些瓷器直到文革结束后,才重见天日。”" \  H5 B  ~$ d0 A! O1 P, ~' ]) C
rs238848.rs.hosteurope.de% p4 V  f: `8 m
  如今,陈先生已是重庆有名的企业家。“这几年一些行家陆续来看过,其价值不言而喻。朋友们也一直鼓励我成立自己的私人博物馆,有朝一日,这些瓷器必定是镇馆之宝。”

4 L! s% ?5 i% y$ e/ g/ d人在德国 社区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