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记者张丹红:默克尔访华前夕桑德施耐德谈中国和德中关系
2008.10.22
默克尔访华前夕桑德施耐德谈中国和德中关系
本周四,德国总理默克尔将前往北京参加亚欧峰会,并将与中国总理温家宝举行会谈。2008年是德中关系史上极为艰难的一年。这一双边关系的根基是否发生动摇?金融危机是否会促使双方少一些意识形态、多一些务实精神呢?在默克尔启程前往中国之前,德国之声记者张丹红就德中关系现状采访了德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德国外交政策协会主席桑德施耐德教授。
德国之声:桑德施耐德教授,默克尔女士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前往中国参加亚欧峰会,她也将与中国总理温家宝举行双边会谈。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使国际政治格局出现了有利于中国的倾斜。德国经济现在是否更加依赖于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中国呢?
桑德施耐德:首先我要强调的是,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和后果现在还很难说。我的看法是,这场危机和过去的所有危机一样终将成为过去,并给国际政治格局带来了变化。我们会得出结论,中国及海湾合作组织的一些国家为克服危机做出了重要贡献。说得更明确一些,共产主义的中国起了支撑资本主义的西方的作用。
德国之声:经济合作是9月初默克尔总理在柏林会晤中国副总理张德江的主要议题。在不久前召开的德国机械行业峰会上,默克尔也强调了与中国经济关系的重要性。经济也将是默克尔在北京会谈的核心议题吗?
桑德施耐德:亚欧峰会是亚洲和欧洲国家之间一个涉及范围很广的论坛。而本届峰会在北京召开也使我们更为关注对中国的关系。事实上,在过去几个月围绕西藏问题和奥运会展开的激烈辩论中,没有人对德国与中国经济合作、欧洲与中国经济关系的重要性提出过质疑。默克尔总理也一再强调德中经济关系以及德中整体关系的重要性。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德中关系的层面很广,而不是像过去几个月有关中国的讨论给人的感觉那样狭隘。
德国之声:人权问题也将是默克尔与温家宝会谈的内容之一吗?还是说价值观外交只适用于经济景气的年代?
桑德施耐德:默克尔在北京会谈及人权,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是默克尔就任总理以来在与中国政府打交道时的必谈话题,而且不光是中国。我们在中国谈人权问题,我们知道中国在人权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我们也设立了会谈的机制,因为我们谈人权不是为了控诉中国,而是为了帮助中国,比如通过法制国家对话和人权对话。这个话题也不该被抛到一边,因为中国的人权状况还远远没有好到不需再谈的地步。因此,人权问题在今后也将是与中国政治对话的核心组成部分。
德国之声:再回到金融危机。迄今中国像激流中的岩石一样岿然不动,尽管其经济、特别是出口已经受到影响。您认为中国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在危机中助德国一臂之力呢,比如通过进口更多德国的产品?两国间的气氛在经历了西藏问题和奥运会前的激烈讨论还是处于一种热不起来的状态。
Bildunterschrift: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Prof. Sandschneider桑德施耐德: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迄今还很有限,原因之一也是中国的银行还没有完全纳入全球银行体系。但中国的担心是因全球经济衰退而失去重要的销售市场,从而也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国现在就已经下调了增长的预期。因此中国即使是出于自身的目的也会积极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缓解危机措施。
德国之声:从某种意义上说,金融危机迫使各方都采取较为实用主义的路线了?
桑德施耐德:这往往是危机的积极效益。一般情况下,一个政治方案出台讨论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但危机当头的时候,各方都明白,迅速和有效的行动是关系生死存亡的问题。这一次欧洲各国和美国还有其他相关国家协调行动,其效率确实令人感到惊讶。危机对政治决策过程确实有积极的影响。
德国之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天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表示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金融动荡。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患难与共"是否会导致此间媒体今后在对中国的报导方面用更全面、更客观的眼光看中国呢?
桑德施耐德:这样的预测恐怕太乐观了。我深信,我们需要用更全面、更实用的眼光看中国,但这不排斥我们指出中国发展过程中的负面现象,但需要用建设性的方式,西方媒体过去几个月对中国的感情用事的报导显示,这还是一条很漫长的道路。我希望中国日益增长的重要性,不只是对世界经济来说,而是对所有全球问题的解决来说,我希望中国的重要性促使我们不再继续散播片面的、只考虑我们自己利益的中国画面,而是努力去了解这个国家的多样性,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中国发展。
德国之声:桑德施耐德教授,在默克尔总理访问中国的前一天,请您对德中关系的现状做个非常简短的描述,有待改善?
桑德施耐德:每个关系都可以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改善。德中双边因德国有关西藏的讨论以及媒体的报导而受到了影响,但两国关系的根基没有改变。我坚信保持两国关系的牢固基础符合我们双方的利益,我也坚信默克尔总理深知这一点,在北京也会拿出相应的行动。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转载或引用请标明出处
采访记者:张丹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