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我个人觉得很糟糕

光从题目上看,就是扯淡

“中国模式”的经济增长离不开权威政体

经济增长就是经济增长,什么叫中国模式的经济增长?

权威政体,又是个什么狗屁概念???

这种文章完全不具备任何实际意义,只是供惯于模棱两可模糊思维的国人意淫用的。
      ∧ ∧︵
   ミ^ō^ミ灬)~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米女来啦,冲啊~
Share |
Share

TOP

先上一文

Originally posted by 菠菜 at 2005-3-6 00:38:

和政治上继续专制,并且经济上继续计划相比

当然算积极的效果啦

制度导致腐败,比如说中国四大银行,国有官办,完全没有监督方法。
每年大量呆坏账,全都是银行官员和其他官僚,企业勾结洗钱的结果。
...



“中国模式”的经济增长离不开权威政体



[size=3.5]
一,“中国模式”的提出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增长,中国至今已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和第四大贸易国。如果此一势头能够持续,中国很可能在2010年前后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这种持续增长,是在市场经济体系不完善,人口、资源、环境、政治制度压力重重的约束条件下取得的,是在国际上\"中国崩溃论\"不绝于耳声中实现的。这种在恶劣条件下取得惊人增长的经济绩效,既为经典理论所无法解释,也理所当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探询。国际上政学两界对此众说纷纭,但从唯象角度,普遍将其称为“中国模式”。  

在经济学角度获得广泛认同的解释是: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吸引了外来投资,保证了\"中国制造\"的产品具有价格优势,使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加工中心,支撑起持续多年的经济增长。  

这种经济学解释有其道理,但它不能回答更深入的问题:世界上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很多,比中国人均收入水平更低的国家也不少,为什么中国能够取得相对竞争优势、并且保持优势长达20年之久?  


可见,经济学的禀赋要素优势只是基本或必要条件。要使这种潜在优势成为经济竞争力优势,需要其它条件的配合。经典理论认为这种配合就是经济制度的配合、即经济市场化的配合。但是,以市场化程度衡量,中国比许多竞争对手颇有不如。可见,中国的成功,靠的是其它因素,突破了经典理论的规范。  

二,权力参与整合是“中国模式”的核心

在经典理论中,各生产要素是由市场\"看不见的手\"整合在一起,形成生产能力,创造产值和利润的。中国经济运行的最大特色,是它有两只手在同时整合生产要素,推动经济增长。除市场\"看不见的手\"外,政治权力这只\"看得见的手\",也频频出手。在许多情况下,后一只手起到了更有力的作用。  

不但在宏观调控方面,政府出手力度不凡;在微观运作上,地方政府和中央某些经济管理部门也频频出手,将散置的生产要素聚合在一起,快速形成生产能力。这种做法,虽遭经典理论信奉者严厉批评,却造就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相对于经典理论和市场经济国家的具体实践,\"中国模式\"的最大特色在于:在政治权力的强力介入下,将市场化运作条件下本来不可能形成生产能力的生产要素聚合在一起、形成了生产能力;使市场条件下本来可以聚合形成生产能力的生产要素,加快了聚合速度、快速形成了生产能力。  

权力介入形成生产能力并不难,但在相对开放的市场上要持续做到这点,这种生产能力就必须具有某种竞争优势,这才是难题所在。\"中国模式\"解决了这一难题,其基本方式有四:一是通过削弱劳动者的组织能力和意愿表达能力,使劳动力价格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上;二是\"土地国有\"保证政府可用满足投资者需要的方式将土地低价转让给投资方,使投资方无须与独立的土地所有者和利益主体讨价还价;三是\"银行国有\"保证政府可以低门槛为\"投资方\"提供资金;四是政府可以为投资者提供税收等其它方面的\"优惠政策\"。  

从以上四点可看出,在权力强力介入后,中国在产业投资方面对投资者经济条件方面的要求已经低得骇人听闻。只要获得权力支持,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投资者,从极端而言自己可以不拥有任何生产要素,就能够完成投资行为。一切生产要素,都可以由政府直接或间接提供。投资方面的低门槛甚至是无门槛,刺激了投资的快速增长;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在1997年占GDP的33.6%,2003年占到42.9%;这一期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占到需求总增长的56.7%,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生产要素的低廉价格,使\"中国制造\"产品具有了国际竞争力,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加工厂。  

显然,上述刺激投资、使产品具有竞争力的四大措施,只有在权威政体条件下由行政权力介入才有可能实现,这既是中国经济表现与众不同的原因,也是\"中国模式\"的经济增长离不开权威政体的原因。  

三,增长不可持续之忧

权威政府的强力介入,能够使社会被闲置的生产要素迅速利用起来,快速形成生产能力、实现经济增长。但这种权力的强行整合,牺牲了市场配置的合理性,导致资源利用的低效率,其可持续性令人怀疑。  


以上述四项措施为例:对劳动力价格水平的长期压抑,必然加大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其可持续性堪忧;国有土地的低价转让,必须以保证农业及环境为前提,有其局限性,因此,最近中国政府不得不出台越来越严厉的限制性措施;国有银行资金的低门槛借贷,风险很大,以至每轮信贷放松后都伴随大量的呆坏帐沉积,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与金融坏帐堆积的长期风险构成一种赛跑格局;对投资者的其它\"优惠政策\",每一项都有其负面性,不能长期实施,尤其是对外资的特殊优惠,涉及到市场公平和国民待遇问题,政府不得不限期终止。  

从根本上说,政治权力介入、推动经济发展,凭籍的是社会上被闲置的各种生产要素(资金、土地、劳动力,等等)。即使不考虑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被闲置的资源终究数量有限,不可能无限期支撑经济增长。而且,时间越往后,维持各种生产要素低价格水平的难度越大、来自国际方面的竞争越强、中国产品可拓展的国际空间也越有限,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中国模式\"经济增长的难以持续。  

当下\"中国模式\"的增长极限是多少?这一模式还能持续多久?这一点无法精确界定。但是,虽然未来充满变数,有些数据还是可以作为参考:按照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5年后中国每年的出口总额将达到6130亿美元,成为世界头号出口大国。当然,\"中国模式\"的经济增长极限不会只剩五年;但五年左右,即使仅从国际市场容量这个单一制约因素考量,可能\"中国模式\"的经济增长也不能不减速。  

四,其它选择的严峻性

时间已经紧迫,中国面临的困难是严峻的。更严峻的是,其它选择缺乏有效方案,中国政府可能很难下决心利用有限的缓冲时机实现增长方式的转轨。  

中国的经济发展伴随着严重的贫富分化,这种现状引起社会的普遍不满,受到海内外舆论的广泛指责。舆论普遍认为,贫富分化是权力介入、权钱交易的结果。其实,这只是现象和皮毛。一方面,权力腐败确实在贫富分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另一方面,权力分化只是促成贫富分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而非根本原因。贫富分化是后发展国家\"经济起飞\"期间不可避免的历史过程;中国贫富分化速度被加剧的罪魁祸首是经济增长的\"中国模式\"。在市场开放条件下,投资推动型增长必然以增加出口为导向;在中国现有条件下,为使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必须将劳动力工资维持在较低水平。水涨船不高,当然经济越增长,贫富分化的问题越突出。在权威政体下,这种分化过程集中体现在权力腐败上;换一种政治体制,贫富分化的表现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结果很难改变。  

要抑制贫富分化、解决中国社会当前最惹人注目的公平问题,出路在于改变经济增长的模式,走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依靠内需的道路。同样,要缓解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出路也在开拓国内市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逻辑共同指向提高大众收入、启动国内消费的方向。路似乎已摆在眼前,不言而喻;但是,知易行难,走起来仍然步履维艰。  

提升内需的首要困难在于,这同时意味着\"中国制造\"竞争力的丧失。当前中国产品之所以能够不断拓展国际市场,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加工厂,劳动力价格低廉是一大必要因素。没有了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中国模式\"难为无米之炊,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必然急剧下降,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必然急剧萎缩。  

噩梦不仅如此。由于国内市场已相对开放,失去竞争力的中国产品不但将丢失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包括提高劳动者收入所创造的新增内需部份,也很可能被外来产品占据。到时候,不但中国经济将发生严重衰退,提高劳动者收入的政策、提升内需的战略也将不可持续。最后结果可能是:内需不但不见扩大,反而越来越小;出口丢了,蛋糕越做越小,劳动者收入也越来越少,一切后果可能都与设计者当初的愿望适得其反。  

在中国当前的现实约束条件下,如果出现这种局面,经济、政治、社会三重危机可能同时引爆,后果不堪设想。根本原因在于,一种竞争力的形成,需要客观物质条件的配合。如果原来不具备这种客观优势,就必须经过长期培养,通过其它方面的优势转换逐渐形成。竞争力优势及其所依据的条件都不会凭空产生,更不可能因人的主观意愿而立即形成。中国要放弃劳动力价格优势、变换经济增长的\"中国模式\",正确做法应该是在维持这种优势和增长的过程中,培育新的优势,逐渐实现优势转换;以竞争优势的升级带动增长模式的升级,才能够水到渠成。  

如果时间和条件不允许转换完成,旧的增长模式已面临极限,那么战略选择就面临两难;必须舍其一端,而且不可避免要承受某方面的损失、付出某种代价,这正是中国不久将陷入的两难困境。  

在\"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理性考量下、在人与社会的因循心理下,在没有新的更佳方案之前,预计中国还将延续“中国模式”的战略和增长。不管未来怎样,现在能将蛋糕做大一点是一点。  

五,\"中国模式\"离不开权威政体

如上所述,迄今为止“中国模式”的成功,是以政治权力介入经济运作为前提的。这种介入,又以权威政体为条件。换一种政治体制,上述运作难以想象。  

因此,“中国模式”的经济增长需要权威政体作为载体。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相匹配。只要经济增长还沿袭\"中国模式\",民主政治就是一种不适之物,政治改革就没有强劲动力和扎实根基。因此,参照西方的政治进程至少在现阶段还是无本之木。  

如果中国经济增长能够转换到依靠内需的轨道上来,那么民主政治就可能获得较充份的经济逻辑支持。虽然需要考量的方面还不少,但无疑政治改革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动力和基础;支配社会现实进程的力量对比格局,也可能因此发生重大改变。  

社会转型需要时机,时机需要酝酿、准备和等待。

TOP

大家讨论的结果是不是从农民的角度来看, 中国已经到了(或者快到)非变不可的地步了?

PS:你们的讨论太长没有全看 所以提出这个问题?

TOP

妞妞事件,不知道,介绍一下!
君子小人,总在一念思量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buss at 2005-3-6 00:41:
搞得你参加游行了一样。。。tired.gif

[size=3.5]我那时候
已经懂事了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茉莉花猫 at 2005-3-6 00:39:

[size=3.5]是的
那晚很残酷




搞得你参加游行了一样。。。tired.gif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buss at 2005-3-6 00:34:
64的时候我家还在建国门  打开窗户  就是东长安街  那天晚上我妈拣了个弹头儿回来  我说有意思  我还要  我妈说  你妈差点儿没回来~

(我妈没参加64 不要误会)

然后64过去好一阵了 东单那边的商店  玻璃窗 ...


[size=3.5]是的
那晚很残酷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茉莉花猫 at 2005-3-6 12:23 AM:

[size=3.5]老邓是务实的,
他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
政治上的控制
和经济上的放松
带来的效果是积极的.

至于腐败
比较起东南亚和拉美的许多号称民主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尚居中游
...



和政治上继续专制,并且经济上继续计划相比

当然算积极的效果啦

制度导致腐败,比如说中国四大银行,国有官办,完全没有监督方法。
每年大量呆坏账,全都是银行官员和其他官僚,企业勾结洗钱的结果。
呆坏账,资本外逃,都是天文数字。
很多数字我记忆不清楚,上次看了个文儿,广东某银行的领导层合伙
贪污13亿美元。可见一斑吧。

政府只能定期拨款输血。
四大银行是中国的大动脉啊。光看看银行的情况,就知道
腐败的程度有多深。

再举个例子,妞妞事件你知道吧?哈哈。

我看中国的整个官僚层,已经快烂透了。
现在的中国,有点像宋朝时候的繁荣。

市场活跃建立在官僚腐败消费的基础上。
饮食,娱乐靠腐败支撑。
贫富分化世界之首。
穷人暴动时有发生。
哪里是什么中游阿。
就是生死存亡的时候。

地震前,飞禽走兽都会离开。
看看那些官员们如何用尽全部力量把子女送到国外吧!


我有个文,到时候发到这里,给大家看看吧。
      ∧ ∧︵
   ミ^ō^ミ灬)~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米女来啦,冲啊~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菠菜 at 2005-3-6 00:03:
嘿,别跑

你64的时候在哪呢?


64的时候我家还在建国门  打开窗户  就是东长安街  那天晚上我妈拣了个弹头儿回来  我说有意思  我还要  我妈说  你妈差点儿没回来~

(我妈没参加64 不要误会)

然后64过去好一阵了 东单那边的商店  玻璃窗上还都是弹孔  我亲眼看到的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菠菜 at 2005-3-6 00:08:
嗯~
不过64还是意义重大啊,呵呵

之后就南巡,彻底经济改革。

结果就是
专制体制下的市场经济,导致腐败。

没辙,哈哈,再搞什么三讲,那都是延安时期才有用的把戏,
对付现在的腐败,没用了。

看 ...



[size=3.5]老邓是务实的,
他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
政治上的控制
和经济上的放松
带来的效果是积极的.

至于腐败
比较起东南亚和拉美的许多号称民主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尚居中游
且更具活力
你所说的制度论对于腐败没有什么令人信服的说服力

至于三讲
确实只是个笑话而已
能写进党章
并不能说明什么
历史上能写进党章的狗皮倒灶的事多着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