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只有演出承诺 红楼梦中人前途在哪儿

 “红楼梦中人”的活动已经进入最后阶段,但很多大型选秀活动高潮之前的种种“前戏”,这一次却并未出现。北京街头没见到什么为自己心仪的“梦中人”拉票的粉丝,网上也没有出现“粉丝大战”。这或许是个好现象——说明“红楼梦中人”的爱好者们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反复熏陶,已经脱离了一般粉丝的低级趣味,进入了选秀追星的新境界。不过,这种不温不火的行进状态恐怕未必是主办方希望看到的。" R, k( V5 j$ g* Y9 C; a( F

2 }- a- O! z$ j( N1 {5 [) @rs238848.rs.hosteurope.de “红楼梦中人”活动从一开始就为自己埋下了陷阱。% a2 |& d& _: d. A9 P, |

3 z* V: H9 ?; s7 C3 L人在德国 社区 人在德国 社区/ F& _# U. E& F1 H
rs238848.rs.hosteurope.de3 Y; e5 Y8 y* h
  2005年以来,中国出现了一个电视选秀热。这个热并非毫无理由蔓延开来的。选秀活动事实上为大众文化生产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平台。无论是超女们,还是好男儿们,所做的都是借助媒体渠道,向受众展示自己的能力与特征,表示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无论是同台的竞争者,还是台下的追捧者。
  s+ r. `) d; ~- R* @; Y& k5 \
, Z7 u0 k- o0 b: D  而这样的差异性,或曰“个性”,构成了粉丝追逐的基础。
2 i1 S  U( ~- a2 o- H' trs238848.rs.hosteurope.de+ U7 f8 a, W+ u2 z3 U0 @
  反观“红楼梦中人”,《红楼梦》成了它遇冷的第一道符咒。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本,它具有无法突破的经典性与文学性。它向参选者提供了一个漂亮、牢不可摧的水晶鞋。在“红楼梦中人”的选秀活动中,候选人能做的,仅仅是削去自己的脚踵,以适应《红楼梦》的要求。而其个人的性格与特点却必须隐藏在“经典人物”的“经典情节”之中。
# u0 l& s; D. o. @5 `8 e: D' ~* Y3 z# t4 g- C% v
  因此,每一个参赛选手能做的,仅仅是约束“自我”的性格与特征,模拟“他人”的体验,尽可能靠近经典形象的需求。尽管最初参加“红楼梦中人”的选手成千上万,面孔与体态形形色色,但站在选秀的舞台上一眼望去,却只是戴着面具的一片,丝毫分不清楚谁是谁。: D; ^; N; S! i' r' }2 B0 ]! M
! |' J/ {) f# V$ s9 f
  在“红楼梦中人”的选拔活动中时不时看到的是,选手们被要求重现《红楼梦》中的某个场面,所有的表演者用几乎一样的声调说出一样的句子,并配以如出一辙的形体动作。或许资深表演专家或者红学研究者可以品味其中的差异,由此体验乐趣。但要求一般观众同样体会其中的妙处,并以此为基础裁决自己的喜好,这粉丝制作的技术含量也未免太高了一些。
6 r% i' \! d# \: `: W* v
, B2 }6 g2 q, ^  何况,由于《红楼梦》角色众多,引入选秀竞争则至少有“宝黛钗”三个组别,每组的决赛成员也多达25人。这种机制对本来就势单力薄的“红楼粉丝”队伍产生了严重的分流效应,使单项决选的场外气氛愈加平淡。- A0 n" F! ~* _+ K3 L/ F3 K. K

+ C5 p' L7 n" z  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大众文化生产过程,“红楼梦中人”最终产品的出路也让人琢磨不透。无论是“超女”,还是“好男儿”,抑或是“我型我秀”,背后都有一个作为产品输出通道的文化公司,比如天娱或者上腾。选秀活动期间的反复运作,目的无一例外地是塑造作为“个人”的明星,因此,选拔机制并非最终目的。所以在此前的诸多大型选秀活动中,没有获得最终优胜的参选者,也可能因为性格突出,才艺优越,而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但“红楼梦中人”却并不具备文化公司的后续工作,主办方仅能为参选优胜者提供一个“演出”的承诺——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主办方承诺的仅是演出,而并非演出特定角色。所以,经历了层层筛选的优胜者,尽管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时间,很可能最终也只能以配角的形式,甘当绿叶而已,更不用说什么因此获得持续发展的机会了。
/ {. l8 ~6 P3 C4 E- o
3 D/ |# F0 n( _6 v) x4 Rrs238848.rs.hosteurope.de  一方面是缺乏粉丝捧场,一方面是产品难以输出,“红楼梦中人”的种种表现似乎印证了一个说法:制作单位虽然有选秀的商业欲望,但是并没有对活动进行充分的规划,显然也不会产生可持续发展的明星生产力。

Hongloumeng.jpg (48.86 KB)

选手在化妆

Hongloumeng.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