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07660
- 威望
- 41024
- 金钱
- 6
- 阅读权限
- 130
- 性别
- 男
- 在线时间
- 3126 小时
|

“我来的时候,香港的导游跟我们说,香港根本没有假货,假一赔十。”香港海关日前突击搜查一家钟表珠宝店,并检走五百只怀疑冒牌手表。有内地旅客怀疑在该钟表珠宝店受骗,昨日专程带同单据来退货,但抵达后才知该铺未有营业而一度报警求助。一名哈尔滨旅客称,曾在店内购买一只假巴黎名表,先后三次“上当”共花十二万元,却买了一只只值一万元的手表,现正计划找律师起诉表行。
4 J8 y# V. I, L
2 ~. d+ H; z- G! I6 I# ^( t& D 香港大公报报道,被海关搜出怀疑冒牌瑞士表的皇室钟表珠宝,昨日并没有开门营业,期间多位怀疑曾被骗的内地旅客陆续上门要求退货。
, Z0 D) p6 b, P- Q# T0 I
+ J! |0 [& H3 G; v% H! Z* T- y人在德国 社区 其中一个投诉受骗的哈尔滨旅客王先生表示,去年十二月在该店先用了八万元购买一对手表,带返内地后发觉并非名牌表,一个月后回到珠宝店,店员游说他多付两万元换购另一对表,但新换的手表,转动较正常的慢,于是他再到珠宝店加了两万元,换购一只瑞士名表,前后一共花了十二万元。
" U% e, o5 r ^1 f) r# T" c% O; S( ~% V
货不对办 加钱换表
/ {: X5 M8 h& l& `, {: t人在德国 社区3 F/ H( ^- T8 U" \4 N2 o, |% j( _( [
王先生续称,在向北京的代理商了解后,得悉该名表并非冒牌,但部分零件不是原装,代理商说手表只值一万元。他气愤地说:“我们觉得他推荐的那个牌子的表,觉得有信心,这么大的公司,能卖假的东西吗?”经过三番四次货不对办后,王先生表明不会再来香港购物,以免再次上当。 rs238848.rs.hosteurope.de" K6 A( A* a& |8 x
" Y, S* `# H" y人在德国 社区 另一名来港投诉及要求退货的内地旅客孙小姐,去年参加零团费旅行团,花了万多元买了一对情侣表,但购买个多月后开始褪色,昨日发现原有的店铺已改名为皇室钟表珠宝店,她担心无法追讨损失。
) \( o1 E; F9 l$ l) K+ z6 F人在德国 社区
) f+ \/ A. W9 V. A+ f 孙小姐称,去年与丈夫来港度蜜月,她们参加了零团费旅行团,导游对团友说,要食得好住得好,便要买多些珠宝,她引述导游说,“他说你们只要多买东西,多买一些珠宝手表,你们才能吃得好住得好,要不然我们没有太多的义务,让你们吃得好住得好。”
. k' G' U9 i/ ]- K9 }) A 孙小姐指出,旅行团当日带他们到香港国际名表展销中心(现已改名皇室钟表珠宝),期间她挑选了一对情侣表,当时店员声称原价要四万多元,现在只需万多元,但不足两个月便褪色。
I+ r" Y. O0 ~
- k& V& F) y% e ^ 她说,“(店员)说这种表是一种表盘,表周围是玫瑰金的,玫瑰金会褪色,会因为你手上出汗而褪色。他告诉我用擦眼镜的布擦拭一下,那种色就会没有了,然后我用擦眼镜的布擦,擦了很多遍都没有掉,又问了他说我擦过了,我试过了这样,没有掉,他就说那是季节性的褪色,可能这几个月,它会褪色,过一两个月就会恢复过来。” 5 f0 T- R0 Z1 L: Y
9 r1 J- |% O$ }0 N/ _- I3 q4 p% s 商铺易名 忧难追索 ! u9 N1 A. ]" ]
( Z4 {9 P* R! e人在德国 社区 孙小姐表示,已致电予消委会,但对方会在假期后才跟进,但她担心商店名称不同了便很难追回退款。她强调,“我来的时候,香港的导游跟我们说,香港根本没有假货,假一赔十,所以特别相信他。” 4 l! W+ P( U+ \) s' z4 O
5 n! g9 A7 H. x* z 香港旅游业议会已呼吁旅行社,不要到怀疑卖假货的商店购物。对于有山西旅行团怀疑被导游强迫购物,旅游业议会总干事董耀中表示,担心有旅行社无牌经营,令旅客继续蒙受损失。 人在德国 社区# L1 N4 M8 u# v7 ?, J& a: e
% Q0 [8 z" ]3 u' D: J
他说,“第一,它完全没有将行程表派给旅行团,没有行程表就代表旅行团连旅行社的名字都不知道;第二,就是导游也没有导游牌,希望透过旅游事务署的协调,与警方及入境处做多些巡查。”
: n! g' C4 j& |% `" k
0 ]+ t8 a I. r" ]7 u 董耀中称,受到连串事件影响,相信“五一黄金周”来港的内地旅行团,会较以往减少约两成。
8 I. i4 g) Q7 h o0 u( V+ X2 a& n! U7 {% Z* G7 p; t6 c
香港导游总工会会长黄嘉凯表示,内地一些旅行社,会雇用行内俗称“柠檬”的人士充当团友,随团来港时,积极游说团友购物,以增加旅行社从中获取的佣金,这些人通常以分佣形式受聘,他们会先跟其他团友混熟,了解各人的财政状况,再游说团友购物,工会担心这些行为影响香港形象。 |
-
-
Uhr.jpg
(26.51 KB)
来自哈尔滨的王先生气愤地表示,经过三番四次货不对办后,不会再来香港购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