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趣闻] “许昌人”有望为研究中国现代人起源提供依据

2008-01-28 08: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郑州一月二十七日电 (记者史宝银)记者从河南省文物局获悉,考古人员近日在河南许昌灵井旧时器时代遗址第四纪晚更新世(距今十二点八万~七点五万年)早期地层中,发掘出了距今八万至十万年间的较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专家认为,这一发现可望为研究东亚和中国现代人类起源提供直接依据。

  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许昌市许昌县西北约十五公里的灵井镇西侧。一九六五年,考古人员曾在此发掘出土大量动物化石、细石器及打制石器,引起史前考古界的重视。

  二00五年六月,随着遗址所在地地下水位下降,河南省文物局组织考古人员对该遗址再次进行考古发掘,共揭露遗址面积二百六十平方米,出土旧石器时代石器、骨器和动物化石计三万余件。二00七年十二月十七日,考古人员在九号探方深五米处,发现古人类顶骨、枕骨、颞骨的断片共计十六块,复原后可成为一较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从头盖骨化石可以发现,其眉脊较突、前额低平、枕突隆起、骨壁较厚,化石保存和石化程度均较好。

  考古人员随后将头盖骨化石整体提取送至北京,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标本馆进行了清理,并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同层取样,进行光释光测年实验。十余位权威专家鉴定后一致认为,这次发掘是一次规范严谨、资料完整的科学发掘,出土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层位明确可靠,是中国第四纪晚更新世早期地层中经过科学发掘出土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按照惯例被命名为“许昌人”。从与其同层伴存的灭绝动物群比例和光释光测年的初步实验结果判断,“许昌人”头盖骨化石时代为距今八万至十万年。

  据了解,时下在国际学术界关于现代人类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非洲起源说”,即中国的北京猿人等在距今约二十万年前消失,现代中国人都是来自非洲的人类的后代。一是“多地区进化说”。“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学说”就是其中之一。其重要依据是发现了二百万年前的巫山人、一百一十五万年前的蓝田人,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十万至二十万年间的辽宁金牛人、一万至四万年间的北京山顶洞人等,几乎是一个完整的进化体系。但是,这个体系却存在着关键缺失:没有五万至十万年间的人类化石。而这一时期正是“非洲起源说”推断非洲智人走向世界取代各地早期智人的关键时段。此次发现距今八万至十万年的“许昌人”头盖骨,正处在这个非常关键的时间段。

  据此,专家们表示,“许昌人”头盖骨的发现对研究东亚古代人类进化和中国现代人的起源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填补了中国现代人起源研究的空白,是中国继南京直立人头骨化石发现之后,十五年来古人类化石又一次重大发现。

“许昌人”是“北京人”后代吗?

2008年01月28日 16:52:21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近日,记者从河南省文物局获悉,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县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内,新出土了距今8万年至10万年的较为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国家文物局根据惯例,将此次发现的人类命名为“许昌人”。专家们在科学研究后认为,“许昌人”头盖骨的发现对研究东亚古代人类进化和中国现代人的起源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填补了中国现代人起源研究的空白,是我国继南京直立人头骨化石发现之后,15年来古人类化石又一次重大发现。新华社记者 桂娟 摄


这是新发现的“许昌人”头盖骨化石断块(1月25日摄)。

TOP

“许昌人”头盖骨的发现,填补了中国现代人起源研究的最重要“缺环”

新年伊始,国家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在京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称,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县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内,新出土距今8万至10万年、较为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
化石。根据惯例,此次发现的人类被命名为“许昌人”。

    新发现的古人类头顶骨、枕骨、颞骨断片化石共计16块。这些化石复原后可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其眉脊较突,前额低平,枕突隆起,骨壁较厚,保存和化石程度均较好。

    《瞭望》新闻周刊了解到,专家们经过谨慎研究后认为,“许昌人”头盖骨的发现,对研究东亚古代人类进化和中国现代人的起源,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填补了中国现代人起源研究的空白,是我国继南京直立人头骨化石发现之后,15年来古人类化石又一次重大发现。

TOP

  千年不遇“许昌人”意外现身

本刊记者看到的灵井遗址,位于许昌市西北约15公里的灵井镇西侧。“灵井”,顾名思义有井,这井其实是从十几万年前就开始流淌的地下泉水,几乎没有干涸过,而遗址和头盖骨的发现都很偶然。

    1965年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周国兴先生,从村民挖井挖出的堆积物中,采集到一批动物化石、细石器及打制石器,认为属“中石器时代”,引起史前考古界的重视。1992年,灵井遗址被公布为许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长期以来,埋藏文化遗物的地层被积水浸泡,无法进行考古发掘。2005年4月,因遗址西南约7公里的一家煤矿透水,致使包括灵井在内的几处泉水骤然断流,接着积水循泉眼回流,地下水位下降,原生地层出露。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迅速将这一重要情况上报,请求对这处史前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国家文物局批准了这一发掘项目,发掘面积300平方米。3年来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出土石器和化石等文化遗物3万余件。

    意想不到的激动时刻出现在2007年12月17日上午9时,考古人员在9号探方深5米处,发现较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它埋藏在距地表深约8米的文化层内。

    头骨出土于灰绿色的湖相沉积中,同层出土有丰富的动物化石和石器。头骨化石在地层埋藏中已破成十余块,散落在约两平方米的范围内,包括顶骨、枕骨、眉骨等,仅缺少的上颌部分,很可能压在未发掘的东部隔梁中。头骨化石保存和石化程度均较好,未见变形。

    考古人员将头盖骨化石整体提取送至北京,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标本馆进行了清理,并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同层取样,进行光释光测年实验。

    “挖出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是每一个旧石器考古专家的梦想,”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灵井考古发掘队领队李占扬说,“2007年的考古发掘工作,本来准备在12月15日结束,但一直不断出‘东西’,就延长了一天。第二天还欲罢不能,于是又将工期推到了17日,就在这一天,突然发现了头盖骨化石。”

    李占扬说,“许昌人”古人类头盖骨化石面世,真的是机缘巧合,如果不是灵井千年不遇的泉水倒流,如果大雪提前下几天发掘工作暂停,“许昌人”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得见天日了。还有,如果不是有灵井这样独特的地理环境,也许就形成不了头盖骨化石。

TOP

“许昌人”是否“北京人”后代

李占扬研究员说,灵井头盖骨用光释光测年初步结果为距今8万~10万年,是研究现代人类起源的重要时段,可望为东亚和我国现代人类起源提供直接证据。

    当今世界古人类学研究有两大热门课题:一为人类起源,二为现代智人起源。人类起源于非洲已成人们共识,因非洲发现从距今400万年至几万年的人科标本达数百件,且演化关系清楚。

    关于现代人类起源,国际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是“非洲起源说”,国外一些学者根据化石特征、年代测定及遗传学研究等,提出世界各地的现代人都是非洲早期人类的后裔。根据这一学说,中国的北京猿人等在距今约20万年前消失,现代中国人及其中国的晚期智人,如柳江人和山顶洞人等,就都是来自非洲的人类的后代。

    二是“多地区进化说”,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中国现代人是在自己的土地上一步步进化而来的。中国不仅发现了距今800万年、比非洲古猿更“靠近”人类的腊玛古猿头盖骨化石,还发现了距今200万年前的巫山人、80万年前的蓝田人、20万至70万年前的北京人、10万至20万年前的辽宁金牛山人、1万至4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等。

    但这个进化体系却存在着关键缺失——没有距今5万至10万年间的人类化石。而这一时期恰恰是“现代人”起源的最关键时期,即“非洲起源说”推断非洲智人走向世界、取代各地早期智人的关键时段,这个链接若不能填补,就难以肯定此前中国大陆上的古人类一定是我们的祖先。

    此次发现的“许昌人”恰好被断代为距今8万至10万年,弥补了中国现代人起源研究的最重要“缺环”。这怎能不令人激动呢?

    “人类头盖骨化石有300多个测量点,能够提供人类容貌、体质、骨骼等丰富的信息,因而在研究人类起源研究中比其他肢体化石的价值更大。”李占扬说,“许昌人”的身份可能有几种,一是从北京猿人一直延续下来的中国人种中的一环,二是从非洲来到亚洲的非洲人,也有可能是两个人种进行杂交后的“新人类”。我国专家经过多学科研究更倾向于第一种说法,不仅因为头盖骨信息含量的一致性,而且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石器、骨器都是本土文化面貌,少见外来因素影响。

    “当然,研究刚刚开始,‘许昌人’的真实面目会逐步浮出水面。”

TOP

古人类和动物的“天堂”

李占扬说,灵井十几万年前就开始流淌的甘甜的地下泉水,吸引了人类和大量哺乳动物、鸟类和龟鳖类动物在这里活动,目前已发现的动物有20多种,为研究古环境、气候、人类生存环境和动物演化提供了大量实物资料。

    灵井遗址是国内首次发掘的以泉水为中心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已出土的文化遗物3万余件,是我国最重要的旧石器遗址之一,包含着丰富的人类行为信息。3年来,灵井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精美骨器,总数占国内已出土骨器的70%以上,研究后可望改变学术界对于旧石器时代工具模式的认识。

    专家从出土的骨料、骨器和大量的碎屑判断,这里有一处以屠宰肢解动物为主,进而加工使用骨器(含石器)的工作营地。出土的骨骼破碎比例在90%以上,头骨、趾骨等数量很少,长骨、肋骨等便于加工骨器的骨骼较多,说明制作骨器的骨骼有不少是有选择地带入的。

    灵井遗址共出土18种哺乳动物化石,其中有两个已定为新属新种:灵井轴鹿(新种)、许昌三叉角鹿(新属、新种)。据推断,灵井动物群的绝对年代在距今10万年左右。

    灵井动物群中的绝灭种类有中国硕鬣狗相似种、古菱齿象、梅氏犀、披毛犀、李氏野猪、轴鹿新种、河套大角鹿和原始牛共8个,占动物群总数的44.4%。

    灵井动物群中大部分成员为典型的晚更新世类型,如古菱齿象、披毛犀、蒙古野驴、马鹿、河套大角鹿、普氏原羚和原始牛等。但也包含了一些如梅氏犀这样的较古老的成员,以及典型的中更新世成分或其相似种,如中国硕鬣狗相似种和李氏野猪。

    李占扬说,灵井遗址的地层剖面,是中原地区乃至国内最完整的地层剖面之一,从旧石器、新石器到商周、汉、宋时期文化都有分布,深达十余米,尤其对于研究中原地区新、旧石器文化过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目前调查的情况看,遗址范围很大,面积可达上万平方米,有进行可持续研究的条件。

TOP

期待“许昌人”头像复原

人类起源问题是世界性的课题。“许昌人”的发现,引起了国家文物局和国内相关专家高度重视。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表示,“许昌人”的发现也许仅仅揭开了“冰山的一角”,还要在许昌的遗址地继续深入工作,从中获取更多古人类生活、生存及古地质、古环境信息,对已出土的文物要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新智说,“许昌人”所处的时段是比较敏感的,这个地区的重要性不只是体现在它处于中国新、旧石器的过渡期,将会为中国现代人类的起源研究作出贡献,同样将会在全世界现代人类的起源、东亚现代人类的起源研究上作出贡献。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高星说,灵井遗址可能为研究中国乃至东亚现代人类起源提供关键点和关键材料。下一阶段的研究取决于头盖骨的复原情况以及以后更多标本的发现情况。他建议多学科交叉和协作需要提前介入到遗址发掘中,国家和地方政府能够从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遗址能够持续发掘。

    亲手发掘出“许昌人”头盖骨化石的李占扬透露,有关研究人员将根据“许昌人”头盖骨化石提供的信息,运用高科技手段复原出其容貌。

    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也表示,除了进行正常的田野发掘工作外,头盖骨的复原工作将提上日程,要根据各种测量数据复制出“许昌人”的头像。同时抓紧整理资料,将灵井遗址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桂娟)

TOP

专家在“许昌人”头盖骨化石发掘现场工作(1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桂娟 摄

TOP

距今8万至10万年 “许昌人”早于山顶洞人

    “许昌人”头骨化石

许昌灵井遗址出土的大量石器

TOP

众说纷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