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颠峰的决战和不堪负重的赵括

背景材料一:赵奢
  赵奢是赵括的父亲。
  近年有人开出了一个先秦十大名将的名单,赵国赵奢被列在其中,余为吴国孙武,
楚国吴起,赵国廉颇与李牧,秦国白起和王翦,燕国乐毅,齐国孙膑与田单。
  无论这名单开列得是否全面、准确、权威,但赵奢作为先秦的著名将领、军事家应
该当
  之无愧,且算得上是出类拔萃的一个。
  先是赵奢在做赵国的田部吏的时候,与平原君的那番关于大家与小家、国家与个人
之间辨证关系的论述,已初见其经国大才之端倪。
  再就是他曾与齐国大将田单在大摆火牛阵、复兴齐国之后的谈话,表现了他对战争
现在时的深入思考。
  
  田单说,要说,我并不是不喜欢将军的兵法,但我不赞成你打仗的人海战术。兵员
太多,影响国家的粮食生产,青壮劳力都调集去打仗了,地就没人种了。打仗所需的粮
食不仅要从别的国家输入,运输也跟不上,不能保证战时的后勤供应。再遇到一些战场
上所不可预料的情况,那部队就只好坐以待毙。过去帝王之兵,常常不过三万人便能解
决问题。好家伙,你领军打仗,动辄就是十万、二十万之多。在这一点上我和你的看法
和做法不同。
  
  赵奢说,不客气地说,田将军,你的思想跟不上形势了,你不知道什么是现代战
争。
  吴越出名剑,青锋利刃,寒气逼人,用活物来试,可以砍断牛马筋骨;用金属来
试,可以削毁锅盆器具;但要是把它靠在柱子上砸,剑就会折为三截;如果放在石头上
砸呢,那剑就会断为碎片。
  你知道,吴越一把好剑,必取上等材质,不是什么破铜烂铁都可以做的;但就那也
要把剑背打制出相当的厚度才可以,因为剑背没有一定的厚度,剑尖就不能锐利刺入物
品;剑刃还要相当的轻薄,否则就不能锋利斩断物品。这些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准和要
求,还要配制剑环、剑柄、剑镡、剑佩等;这道理很简单,你能用手直接拿着剑刃去挥
舞战斗么,那你就把自己的手割破了。
  
  同理,三万军队,也可能是剑背或剑刃的部分,但一场战争需要的是更多的剑环、
剑柄、剑镡、剑佩的配合部分。你说的帝王之兵所谓三万人便能解决问题,那个时代早
已过去了。那时众多的诸侯小国,大的城邑,其城墙不超过三百丈,人口不超过三百
家。你让我现在去打这样的国家,我不要三万军队就能给它拿下。当今天下是什么格
局,就剩下七个超级大国,一个个称雄于世,独霸一方。任何一场战争都打得实力相
当,难解难分,旷日持久。那年齐国动用二十万兵力攻打楚国,整整用了五年时间不分
胜负;那年赵国也动用了二十万兵力攻打一个小小的中山,也用了五年时间才最后摆
平。
  
  我们现在就随便举个例子吧,就说现在齐国和韩国打起来了,你用三万兵力就能够
援救他们么。你看看吧,现在哪个国家不是千丈的城墙,哪个国家不是万户的大邑,你
用三万人去包围他们试试,你连个城角都围不住,更不要说野外更大规模的战役了。所
以当下再去说帝王之兵不过三万人便能解决问题,恐怕就是笑话了。
  田单被说得喟然太息,心悦诚服,一愣一愣的。
  
  戎马倥偬,幕天席地,身经百战,九死一生,赵奢对战争本身的艰难与残酷,不仅
有比一般人更深刻的认识和认知,也有比一般人更深切的体会和体验。所以他一方面从
严治军,铁纪如山,铁面无私,铁腕无情。因为战争无私,战场无情。另一方面他则深
爱着他的士兵,士兵是实现战争目的的基本单位和元素,他们是命令冷酷无条件执行
者,但他们毕竟也是鲜活如水灿烂如花的血肉之躯。故和他亲密的士兵十数人,友好者
有百数人。而且只要有大王及宗室赏赐,他全部分发给他的部属,自己一个子儿不要。
  这一点令后来另外一位大军事家曹操大为感动,曹操说,苦者赵奢、窦婴为将也,
受财千金,一朝散之,故能济成大功,永世流声。吾读其文,未尝不慕其为人也。
  
  问题是这却感动不了他年轻气盛的儿子赵括。这让赵奢深深地为之忧虑和不安。
  在父子日常进行的关于战争的谈话中,父亲常常被熟读百家兵书,通晓军事理论的
儿子的高谈阔论勃勃雄心傲慢自负弄得哑口无言,只好忧虑不安地对妻于说,我也许缺
少了儿子理论的高深,但儿子恰恰缺少了我对战争现实的体验。兵,死地也。实际战争
中的那些血与火、欢与痛、生与死、动与静、真与伪、深与浅、进与退、攻与防、成与
败,他没有亲身感受,没有现场直观,没有深谋远虑,没有瞬息应变,没有累累伤痕,
没有刻骨铭心。他只会硬搬书本教条,一味纸上谈兵。日后,赵国不用他为将则赵国万
幸;赵国要用他为将,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我有一种预感,而我内心的万般痛苦也在于
此。也许我真的老了。
  这是一个将军的忧虑。
  事实将很快证明他的这种忧虑是战争经验更是人生经验的双重提示与结论。
  
  作为一代名将,他对战争的思考、对战争的忧虑都不如战争本身更能说明问题。
  秦国攻打韩国,兵驻阏与。
  韩危急,就是赵的危急。
  赵王问,救还是不救?
  廉颇说,肯定要救。但阏与遥远,山势险峻,道路狭窄,很难去救。
  乐乘说,老将军一语中的,阏与遥远,山势险峻,道路狭窄,很难去救。
  赵奢说,阏与遥远,山势险峻,道路狭窄,很难去救。但这正像洞中的两只老鼠,
狭路相逢而勇者胜!
  赵王说,我喜欢听这样的话。
  于是赵王命赵奢为将,救韩于阏与。
  
  赵奢率大军离开赵都邯郸三十里,让部队停下,安营扎寨,加固屏障,等候号令,
并一脸情绝状,说:不论什么人,无论什么情况,谁要敢为军事问题说一句话,处死
刑!
  
  其时,秦军在围困阏与的同时,对赵军出兵救援已有准备。发兵一支,向东直插武
安,构成犄角之势,钳制赵军行动。
  秦军一到武安,便擂鼓呐喊,虚张声势;武安屋瓦震动,大地颤抖。
  一位负责侦察的军侯惊慌失措把情况向赵奢报告了。
  赵奢无动于衷。
  军侯急了,建议赵奢急速去救;赵奢不等他再陈述理由,立即斩杀了他。
  这让全军惊诧不已惶惑不已,也让秦军惊诧不已惶惑不已。二十八天,赵奢仍按兵
不动。秦将胡伤为此大伤脑筋,猜不透这赵奢究竟想干什么,便派了间谍前去刺探情
报,打听虚实,摸清底细。赵奢把间谍捉住后,不仅没有严刑拷打逼问来由,还高标准
弄了好饭好菜好烟好酒热烈款待了他一番,又派了专人把他送出边境。
  间谍回去后把情况一汇报,胡伤与将领们反复一分析,觉得开始的判断错了,原是
虚惊一场;赵军完全没有救韩的意思,而是加固壁垒备战,以防秦军伐赵。那么赵军也
完全错了,秦军也只要阏与,无意伐赵。
  秦军一下松懈下来。
  
  在秦军得出这番分析判断之前,于秦国间谍离开之后,赵奢就命令全军立即行动,
卷甲而趋,快速尾随其后,向阏与全力奔袭,只两天一夜就到达了秦军的阵前,命令所
有优秀的射手在离阏与五十里的地方驻扎下来,严阵以待。
  胡伤说,不会吧。我们派去的情报人员才回来啊,赵奢的几十万大军跟着就到了。
待情况得到确认证实后,胡伤就有些手脚忙乱阵势不稳了,情急中就调动大军全力压
上。
  有个叫许历的军士来了,对赵奢说,秦军全力压上,已不计后果,我们当避其锋
芒,加重兵阵,否则必败。
  赵奢说,建议可取。
  许历说,请按军令杀我。
  赵奢说,回邯郸再杀。你话没有讲完。
  许历说,先占北山必胜,后到北山必死。
  赵奢说,这你就更不能死了。你给我领一万人迅速占据北山!
  
  这北山一占,秦将胡伤便知道阏与之战基本结束了。
  他带来的军队,一半还在那里围城;一半兵力用来措手不及对付突然奔袭而来的赵
军。赵军抢占北山,居高临下,使秦军进不得,退不去。犹豫间,赵奢已亲领大军杀
到,万名优秀射手分为两队,一起向困于险峻狭窄半道上的秦军疯狂乱射;许历在北山
上看得一览无余,瞅准时机,一声令下,万余人从山上如狂风骤雨,乱石崩云,滚滚沉
雷,从北山直冲而下。并与赵奢两下夹击,秦军大败惨败残败而逃。
  赵奢说,怎么样,狭路相逢而勇者胜!我们赵军是一帮勇敢的老鼠。
  许历说,关键是他们有一只勇敢的老鼠王。
  赵奢说,你也是。
  
  天才将帅者,集中表现为天才的预见与把握。
  赵奢与田单的关于战争的谈话,是一种预见与把握;对儿子的忧虑与不安,是一种
预见与把握;救不救韩于阏与,并提出狭路相逢勇者胜,是一种预见与把握;杀军侯而
信许历,是一种预见与把握。
  赵奢具备这种天才的预见与把握。他是大将,他是名将,他是老鼠王。在有些人那
里,预见与把握可能是递进关系,在赵奢这里,二者同时生成。
  阏与之战大捷,赵奢封为马服君,位于蔺相如、廉颇等并列;至于许历,赵奢觉得
他应该算是一个人才吧,也是他军事上难得的知音,杀了是不是有点可惜了;那么不
杀,就要加封。于是推荐给赵王,赵王封他为国尉。
  
  阏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经典战役,其中“狭路相逢勇者胜”、“告之不被,
示之不能”、“能为敌司命”、“反客为主”、“居高临下”等,都是为人熟知的内容
丰富的战略术语,并被后人不断扩展其内涵与外延,用在了其它领域及其日常生活之
中。
  只是我们顺手拈来并熟练应用这些术语或成语的时候,我们已记不得赵奢是谁了。
  
  背景材料二:上党
  秦赵之争,必争上党。上党者,上堪与天党比高拔与险峻。可见其天然屏障之地缘
大势,战略要地之举足轻重。
  然而,上党既不属秦,也不归赵,而为韩国北边的一个郡,冯亭是那里的一郡之
首。
  那么很显然,秦赵谁先占有上党,谁就有了战争的主动权。当然秦更想拥有它,一
旦拥有,便也拥有了韩魏赵等整个北方中原;而赵想拥有它,其意义相对秦国来说,消
极一些,也保守一些,那就是能据此与韩魏两家共同拒秦合力抗敌,并使其成为赵国的
一道峻绝天险,成为邯郸的一堵铜墙铁壁。
  其实,上党之于秦赵的意义并不是双方什么新的发现新的认识。早在战国中期就凸
现彰显出它非同一般的重要。之于秦国,得上党,得中原,得天下;之于包括赵在内的
其它六国,失上党,失中原,失天下。
  而六国之首,秦之心腹之痛极处,是赵也。
  ——这句话一直铮铮有声放在秦昭襄王的办公桌上,当然也铮铮有声悬在他的心
上。
  其实阏与也具有与上党同样重要的意义,故当年赵奢执意去救。
  
  秦国开始伐韩,进军上党。
  对上党,秦国分析过了,赵国分析过了,都没有冯亭分析得透彻而实际。
  那么现在怎么办。
  冯亭说,很简单。与其降秦,不如降赵。韩赵现在是一个绳上拴着的两只蚂蚱,跑
不了你,也飞不走我了。于是谴使去赵,直接把上党的地图都带去了。
  巧合的是,头一天夜里,赵孝成王做了个梦,见一衣裳两襟分开,龙自天而下,赵
王乘之,龙即飞去,半空中,突然坠落。又见金山一座,玉山一座,光华耀眼。
  赵王先问于大夫赵禹,赵禹说,此梦大吉。衣分开,合也;乘龙上天,飞黄腾达;
坠落,得地啊;金玉二山,你要发大财了。
  赵王又问于占卜官敢,敢说,此梦大凶。衣分开,残也;乘龙上天,不至而坠,事
有急变,有名无实;金玉二山,只能看不能用。
  一吉一凶,赵王就不知如何是好了,心中忐忑不安也不爽。
  这时,冯亭的使者就来了。
  
  冯亭在信中说,秦攻韩急,上党将失守入于秦矣!百姓不愿附秦,我不能违抗民
意,故决定将所辖上党一十七城,尽献大王,望能不嫌鄙陋微薄悉数收下。
  赵王大喜,说,我梦果然应验了,还是赵禹说得对,我坐地摸天,意外就送来了上
党一十七座城来。什么概念,要知道,这是上党啊!
  赵豹说,这城不能要!
  赵王说,何故不能要。
  赵豹说,冯亭这只老狐狸,算计精明着呢。他为什么一定要把上党给赵而不与秦。
这简单的道理好像我没必要再说了吧,他就是转嫁危机于赵国。也让韩赵同患,借赵兵
以抗秦保韩。
  赵王问平原君,说,你以为如何。
  平原君说,我看这事,好啊。过去发百万之兵,经年累月,不得一城;现在可好,
不动摊,一下就一十七城,这也太诱惑人了。问题的关键不在这,正如大王所说,什么
概念,要知道,这是上党啊。战略要地,赵国屏障。一旦为秦所有,秦便居高临下逼近
邯郸百里之内,赵国腹地大开,秦军长驱直入。赵就是不得上党一城,也要出兵救韩。
  平原君这么一说,赵国的意见分歧就从另外一个层面上统一了。
  平原君率兵五万,前往上党受地,并商救韩之策。
  
  平原君到上党后,冯亭竟不见他。
  冯亭说,我有三不义,愧无地自容,故无脸见赵使。韩王将上党托付给我,我不能
拼死据守,一不义;未经韩王批准,擅自献地与赵,二不义;赵王封我三万户,赐号华
陵君,一定意义上是我卖韩王地以得富贵,三不义也。
  平原君说,这冯亭还是个忠臣哩。据说平原君为此硬是在门口候了三日,才见到冯
亭,二人一番感慨唏嘘,冯亭答应继续坚守上党,请赵赶快发兵;至于三万户、华陵君
之封,冯亭打死也不要。
  
  得城就要救韩。况上党已属赵地,救韩等于在救自己。
  谁去救,赵奢已经不在,唯有老将廉颇。
  廉颇率兵二十万,行至长平关,正遇冯亭,说上党已经失守了。
  上党失守了,廉颇就要动动脑筋看这仗该怎么打了。
  于是在金门山下,列营筑垒,分成数十处,分散驻扎,成列星状。分兵一万给冯亭
守光狼城;分兵一万给盖负守东鄣城;分兵一万给盖同守西鄣城。安排停当后,使赵茄
领兵五千前去打探秦军情况。赵茄出长平关二十里,竟巧遇秦将司马梗领兵前来打探赵
军情况。赵茄一看,这司马梗没带几个兵卒;赵茄想这下我可要占你个小便宜了,带兵
直接上前就打,正一番混战,秦将张唐领后继探兵赶到,令赵茄毫无防备和预料,心中
一乱,手下迟钝,被司马梗一刀斩于马下,赵兵四散逃去。
  
  廉颇得报后,没有丝毫惊异。令各营用心把守,不与秦兵接战。并让士兵掘地数
丈,引水注入。
  秦将王齕的大部队驻扎在距金门山只有十里的地方。
  攻东鄣城,盖负败走。攻西鄣城,盖同败走。攻光狼城,冯亭败走。
  廉颇得报后,没有丝毫惊异。令各营用心把守,不与秦兵接战。且出战者,虽胜也
斩!
  
  王齕直逼金门山,距赵营也就四五里。
  一次前去挑战,没人出来和他打,扫兴而归。
  二次前去挑战,没人出来和他打,扫兴而归。
  三次前去挑战,没人出来和他打,扫兴而归。
  王齕觉得再去就没意思了。
  偏将王陵说,我有个办法能让赵军自己出来。
  王齕说,这是廉颇老将军,你以为是谁,用点小计谋,使点小伎俩,就能让他出来
啊。
  王陵说,我考察了一下,赵军近二十万人马营中用水,全部取自金门山下杨谷涧溪
流水。只需切断杨谷水源,赵军还不自己出来。
  王齕说,你这与当年智伯截水攻晋阳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齕按王陵计,切断了杨谷水源,布好兵阵,扎好架势,单等干渴焦渴的赵兵自动
出垒来;谁知这一等,四个月过去了,赵兵无动于衷。王齕惊奇不已,终不知这赵军二
十万人马怎就耐得了这无水的干渴。他根本不能知道廉颇早已做了掘地蓄水的准备,每
日活得滋润着呢。
  秦赵对峙了一年。
  秦赵对峙了二年。
  秦赵对峙了三年。
  
  背景材料三:长平
  阏与之战之后,形势有了令人猝不及防的变化。
  公元前262年,实力日益强盛的秦伐韩,拔野王,切断了上党郡与以都城新郑为中心
的韩本土的联系。无奈,韩桓惠王割孤悬的上党予秦以求和。上党守臣冯亭当即决定与
其降秦,莫如降赵。待赵来救,谁知上党已经沦陷了。
  上党失守,廉颇就要动动脑筋看这仗该怎么打了。
  廉颇便选择了长平。
  其实这是一个智慧的选择,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狭义的长平,是指当今山西高平市西北长平村,为长平之战中心地带;广义的长
平,大体为今高平城乡全境。这之后发生的秦赵长平之战主战场即含以长平村为中心的
丹河两岸南北三十余公里、东西十余公里的地区,即广义的长平。
  
  廉颇一到偌大的上党,便根据时局的骤然变化毅然选择了长平。
  所谓这是一个智慧的选择,因为首先,长平是上党郡乃至赵都邯郸的西、南两面交
通襟喉和战略屏障。秦此前既先占领了以安邑为中心的魏河东,又攻下了以野王为中心
的韩之南阳,就在与赵的两强角逐中无论暂先进攻上党,抑或最终直指邯郸,不外有
西、南两条山间孔道可走,即取乌岭、空仓岭一线的西路,或取羊肠坂、天井关一线的
南路,无论取西路还是南路,长平都是战略捷径,几无替代。这就决定了廉颇只要有一
支精锐之师固守长平,秦军则不能涉足上党,更不得接近邯郸。
  其次,长平本身是整个上党地区具有多重军事地理优越条件的战略重地。
  长平广四十余公里,袤三十余公里,略呈矩形,面积近一千平方公里。地势东、
西、北三面环山,状若箕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丹河与地势平行纵贯全境。
  整个长平地区可以这样来定位,即以丘陵为主、山地次之、平川又次之。
  其主干河流为丹河,与五大支流许河、东仓河、小东仓河、东大河、永禄河成网状
遍布全境,水资源丰富。这样的地理环境之于战争,可借山势依凭;借丘陵隐蔽;借河
谷平川调度和运输,保证了后勤装备的供应。
  
  显而易见,长平之势,便于固守,而不易强攻。
  所以说,廉颇至上党设防于长平的选择,不仅表现了老将军久经沙场老而弥坚的战
争经验,也显示了老将军的老辣人生与战略智慧。
  因此,廉颇在长平金门山下,以丹河为依托,全力加固丹河防线。廉颇不独有水宽
谷深的丹河可凭,还有大粮山、韩王山两大制高点,可鸟瞰数十里,敌我动静,一目了
然。
  就这样,赵军充分利用所占据的有利地形,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一连
坚持数载,使急于求战的秦军一筹莫展,始终不能跨越丹河一步,逼近金门一尺。
  
  所谓这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大可不必再说了。攻与守,固然有一定战略上的意义,
但战争最终是靠实力决定胜负的。秦自商鞅变法以来,日益强盛;而赵国从胡服骑射之
后,经沙丘之乱,内外交困,逐渐衰微。这包括其它六国,在与秦抗衡的力量对比上,
如今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像上党这么重要的战事,赵国竟还是派了廉颇老将军领
兵挂帅,能有比这更无奈的了么。
  
  当然,这样对峙下去,无奈的赵军尚存最少胜负难料的空间与余地,但秦军可不愿
意了。
  秦军远道而来,粮草辎重补给维艰,几十万大军每天都要吃要喝要消费消耗消化消
灭掉一笔巨大的军事开支。而赵军就在自己的家门口,地理熟悉,环境适应,以逸待
劳,给养充足,又有上党百姓的全力合作与支持,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不定哪一天就会
铤而走一下险意外翻一下盘打秦军一个措手不及。
  战争好看,就在于它经常会出现戏剧性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无穷变化。
  秦军必须速战速决。
  
  转机出现了。
  一个根本性的转机。
  我们知道在这个历史性的关键时刻,赵惠文王死了,比赵惠文王还昏庸无能的赵孝
成王继位。
  范睢说,这是一个机会。
  秦王说,有机会就要把握。
  范睢说,是不是可以让廉颇休息了。
  秦王说,说来听听。
  范睢说,反间计。
  秦王说,对孝成王。
  范睢说,对孝成王。
  于是著名的长平之战,就是在他们两个人的这一次私密的谈话中徐徐拉开了的大
幕。
  于是伟大的历史进程,就是在他们两个人的这一次私密的谈话中柳暗花明豁然开
朗,
  
  这时,我们看到历史上的赵括带着他的年轻气盛出场了。
  赵括年轻气盛,赵孝成王也年轻气盛
  赵孝成王一即位,对廉颇死守不战的策略大为不满,指责、发难、愤怒、叹息;又
听说连失三城,损二将,而廉颇既没有丝毫惊异,又没有丝毫办法。
  长达三年的对峙僵局让人烦躁不宁,长达三年的窒息压抑让人身心俱疲。
  时间消耗着国家财力,消磨着人的意志,销蚀着血脉精气。
  战争在时间的每一刻度上炙灼考验着决策者的耐心、恒心、沉稳与沉着。
  
  就在这个时候,范睢用重金收买的间谍悄然进入邯郸,悄然进入赵王的宫内。
  一个谣言无中生有,随风而起,像病毒迅速传播开来,感染了民众,感染了官员,
感染了赵王。
  谣言说,长平的战事即将结束了。廉颇已不是当年的廉颇了。衰了,老了,怯了;
惧敌,惧败,惧死。损兵折将,困守壁垒,武断霸道,不听谏言,军心大乱,斗志尽
失。
  ——赵王说,这和我估计的一样。
  谣言说,还是得佩服当年的马服君赵奢,其子赵括秉承其父,通晓兵法,智勇双
全,秦一直犹豫不决,就是怕赵括担任将军。赵括担任将军,秦军怕是退都退不回去
了。
  ——赵王说,我正在琢磨这事呢。
  
  于是谣言达到了它的效果,秦王实现了他的目的。
  赵王召赵括,问,你能为赵击退秦兵么。
  赵括说,秦若使武安君白起为将,我兴许要思量一下;眼下这个王齕,实话说,之
于我,不足道也。
  赵王说,其中道理。
  赵括说,白起,了得,多次做秦军将领,无往而不胜,战功赫赫,几无败绩。当年
任左更时,攻韩魏于阏与,斩首二十四万;俘魏将公孙喜,拔五城。白起升国尉。渡黄
河直取韩国安邑以东,至乾河。白起升大良造。次年攻魏,取大小城邑六十一座。再次
年,攻下垣城。五年后,攻赵,取光狼城。七年后,攻楚,拔取郢都,烧毁夷陵,东进
至竟陵。逼楚王东逃,迁都陈国淮阳。白起升武安君。遂平定巫黔二郡;复攻魏,取华
阳,芒卯败走,俘魏三将,斩首一十三万;又攻韩,取五城,斩首五万;与赵将贾偃交
战,赵军二万人被溺死在黄河里。白起属当代顶级的将才,无人能敌,无人能比。我与
他,胜负居半,各占五成。所以我说,对白起,我兴许要思量一下。至于王齕,他算什
么,不过看廉老将军老而保守,老而怯战,乘机深入;他没遇到我,对他只需稍稍发
力,便秋风扫落叶般,让他连滚带爬爬回他的老家去。
  赵王听完赵括一番年轻气盛的高谈阔论之后,立即决定:拜赵括为将,赐黄金彩
帛,再增兵二十万,替换廉颇。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用人错误,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决定。
  
  其实在这个历史性的错误决定未成为事实之前,有好几次机会是完全可以纠正过来
的。
  蔺相如拖着病身来劝说,大王仅凭名声就使赵括为将,这就像以胶粘住琴瑟的弦柱
来弹奏一样。赵括缺乏实战经验而只会纸上谈兵,他既不能与他父亲赵奢比,更不能与
老将军廉颇比。
  这是第一个机会,赵王执意不听,机会错过了。
  
  赵括的母亲上书劝说,亡夫赵奢活着的时候留下有话,说,日后,赵国不用赵括为
将则赵国万幸;赵国要用他为将,那后果将不堪设想。知子莫若父,其中定有道理。
  这是第二次机会,赵王执意不听,机会错过了。
  
  赵母亲自前去劝说,赵奢为赵军将领,深爱着他的士兵,他深深知道士兵是实现战
争目的的基本单位和元素,他们是命令冷酷无条件执行者,但他们毕竟也是鲜活如水灿
烂如花的血肉之躯。故和他亲密的士兵十数人,友好者有百数人。而且只要有大王及宗
室赏赐,他全部分发给他的部属,自己一个子儿不要。而现在的赵括,从大王任命他为
将军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傲气十足,盛气凌人,牛气冲天。他哪做过这么大的官啊,才
几天啊,就像真的一样,朝东坐着,接见部下,那个派头,让那些军官吓得头都不敢抬
一下;就连我这个做母亲的,也不放在他的眼中了。你给他的赏赐,拿回去就藏在了家
里,天天琢磨着看哪儿有便宜的田产、地产,就把它买下来。如此自私狭隘,哪还像他
父亲。别的不说,就他这些作为,就他这样的为人,怎么能去当将军啊。
  这是第三次机会,赵王执意不听,机会错过了。
  
  赵母最后几乎绝望了,说,大王果然执意不听,一定要他做将,那么,赵括一旦失
职,我不承担其过,家人不受任何株连。我和赵奢没这个儿子!
  这是第四次机会,应该说这是最后一次以绝望逼迫赵王纠正他错误决定的机会,但
赵王仍然执意不听,机会错过了。
  
  其实还应该有一次机会的,那就是赵括本人,他应该对蔺相如和母亲的话以及自己
的能力与责任认真进行一下冷静的思考,然后作出判断和选择,或许会主动辞去这非同
小可的将军一职;或先做廉颇的副将把握一下战局大势,再取而代之,也不会铸成这历
史的大错,国家的覆灭,人间的灾难,以至成为千古罪人落得千古骂名做了千古讽喻的
典型。
  然而,那会儿本来就年轻气盛的的赵括已是飞扬跋扈热血沸腾风采弥天,率领二十
万大军,出邯郸,一路高歌猛进,朝长平全力进发了。
  
  这消息,应该说这重要的军事情报,很快传送到了秦都咸阳。
  范睢满脸笑容,秦昭王也是满脸笑容,说,这赵括挺挑剔,他竟看不起王齕,看来
非得武安君亲自出马不可了。
  范睢说,是啊,我们也得给他一个面子。
  二人说完,一起更加满脸笑容。
  于是,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只好委屈王齕副之,传令全军,谁要泄露武安君为将
者,立斩不赦!
  历经五百余年的春秋战国的一次重大历史转折,并将使封建割据进入中央集权统一
国家的著名的长平之战,开始上演一幕惊心动魄天地人寰的轰烈、激烈、壮烈与惨烈!
  这是秦国与赵国的决战,也是秦国与赵、韩、魏、燕、齐、楚等六国的决战,这是
最后的决战,是列国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全方位的比拼、较量与对决。
  
  公元前260年,赵括取代廉颇。
  既然取代,赵括便按自己的思想和方式,对廉颇的军队纪律以及号令全部进行重新
更改,撤换了一大批各级军官将领,把廉颇分散成列星状的军垒合并成大营。并豪气冲
天地命令:秦兵若来,各兵都要奋勇争先,坚决予以还击;若胜,各兵都要奋勇追击,
让秦军不得一兵一卒生还!
  其实这个年轻气盛的赵括,在大将白起的眼里,不过一个毛手毛脚的毛头小子。当
他得知赵括取代廉颇后的一系列的行为后,他甚至连想都不怎么想一下,便知道这仗该
怎么打了。
  
  白起先发了三千人的部队前去赵营挑战,赵括一次出动万人迎战。秦军佯装大败而
逃。
  初战告捷,赵括狂喜,他甚至以为历史已经开始向世人证明他的自信他的天赋他的
卓越他的才能。
  于是率大军直逼秦军营前,使人送去战书。
  白起笑得冷峻,对王齕说,给他批复,说,明日决战。
  白起再笑得冷峻,对王齕说,你率军再退十里。
  白起还是笑得冷峻,冷峻喝令:
  ——大将王贲、王陵,率兵一万,列两阵,与赵括更迭交战,只许输,不准胜,只
要能诱得赵军深入,来攻秦垒,便算一功!
  ——大将司马错、司马梗,你二人各领一万五千兵,从山间小道绕至赵军背后,彻
底断绝赵国粮道!
  ——大将胡伤,你率兵二万,屯于秦赵两军交战的左侧,待赵军出垒攻秦,你便迅
疾杀出,把赵军从中截为两段!
  ——大将蒙骜、王翦,你二人各领轻骑五千,伺候接应,以待不测。
  ——我和王齕坚守老营,关键时候我会和赵括见面的。
  
  我最不喜在现代文章中时不时插如一二古代诗词断句,但我这一会儿怎么觉得冯梦
龙的那两句诗引用在这里还是多少有点意思:
  安排地网天罗计,待等龙争虎斗人。
  决非贬意,也非褒意。
  
  二日,一切都像白起安排好的一样,赵括使傅豹率军攻秦,行进不到五里,遇秦兵
一番混战,王贲败走。又行进不到五里,遇秦兵再一番混战,王陵败走。
  赵括见赵军连连得胜,那股年轻气盛的热血便直冲头顶,怎么也按奈不住了,便亲
率大军追击而去。这一追击,已是离赵军营垒二十里之远了。
  王贲、王陵见赵括来到,在秦防区内死不出来。
  他们完成了任务。
  
  只这样对峙几日时间,太阳出来又落下,白起便与其部下风云雷电飞沙走石般实施
实现着他冷峻宏大的战略构想。
  大将胡伤率兵二万,由战略枢纽今端氏鎮一带,溯秦川水河床,向东北至秦川源头
的秋峪,直插仙公山敌后,沿赵军百里石长城北侧一线,向故关、马鞍壑方向包抄过
去。将整个丹河一线倾巢出动的赵军后续部队断为两截。
  与此同时,大将司马错、司马梗,各领一万五千兵,沿小东仓河一线迅速穿插,而
赵括的大本营和部队主力正设在此线以北的韩王山一带。这个绝对有力的穿插如楔进赵
括咽喉的钢钉,不仅断绝北线赵军主力部队的粮道,同时也断绝了南线赵军部队与北线
的联系。
  赵括这时还没感到问题的冷酷和严峻。
  白起再次笑得冷峻,说,我需要出来了。于是每日传白起令,招赵括投降。
  赵括把整个战局一分析,长叹一声,果然是白起了。
  
  最知长平决战重大历史、现实与未来意义的是秦昭王,他要的不是暂时的小捷,可
能的胜利,他要的是长平之战绝对的完美。
  在白起闪电般完成了整个战略架构的时候,秦昭王反倒生了比过去任何一次战役都
不曾有的沉重和凝重。
  赵军毕竟有近五十万人的军事实力,这是一个巨大的存在;五十万人,是什么概
念,堆起是一座高山,躺下是一片大地。秦昭王甚至不敢去做那五十万人或者说百余万
人在山川大野间呼啸搏杀狂拼格斗血火激荡场面的设想。
  于是这个秦昭王亲自驾临太行山南,凡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一律征集入伍,并亲领这
支部队由太行道北上,经碗子城、天井关一线奔赴长平,与白起所率秦军一起对赵军实
施总包围。
  这样以来,赵括北线主力基本上被困死在以韩王山为中心的泫氏、长平、故关约五
六十公里范围内的三角地带。而南线部队则已被秦兵分割包围在大狼山地区。南北两线
都无所作为了。
  
  战争到了这个关口,无论对于赵军还是秦军,都是最为困难困苦困厄、艰辛艰难艰
巨的时候。当然赵军更甚,五十万人如凶猛的困兽,五十万人在死亡线上,五十万人绝
望挣扎,五十万人扭曲疯狂。
  那种沉闷压抑,那种肝胆俱裂,那种血性喷张,那种艰苦卓绝。以及那五十万鲜活
个体,五十万青春生命,五十万个心境,五十万种表情,我们不能描述,不可描述,也
不愿描述。
  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那个惨烈的结果。
  
  在赵军坚持了四十六天之后,这个具体的时间数字其实不富含任何意义,他仍然不
过是一个大致的时间概念。因为到了这个时候,严酷与严峻已不是战争与死亡,而是粮
食断绝之后的五十万人的饥饿。我们已不可能知道当时是从那一个具体的人开始,饥饿
的士兵们血红了眼睛,自相残杀,以人肉为军粮。
  赵括和他所有的兵士都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
  于是主力部队分成四队,轮番向外突围。
  反正等也死,战也死,何不困兽犹斗,最后一搏,还生存以希望,举生命以壮烈,
荡燕赵之雄风,成天地之绝响。
  如闪电沉雷的炸裂,如火山岩浆的喷发,如天河洪水的倾泻,如烈马兽群的奔突。
  雄浑苍穹之下,长平大地之上,咆哮丹河两岸,我便也随浩瀚的人群携卷而去了,
和滚雷的战车呼啸而去了,与森林的刀枪拼杀而去了,乘飞驰的战马狂奔而去了。
  百万人生命的呐喊,心灵的呐喊,身躯的呐喊,肉体的呐喊,热血的呐喊。
  百万人生命的光芒,心灵的光芒,身躯的光芒,肉体的光芒,热血的光芒。
  我在远古,我在长平,我在其中,我在呐喊的其中,我在光芒的其中,我在历史进
程最为关键重要的大转折的其中,我在华夏民族最为热烈激荡的大风景的其中,我在性
情战国最为雄壮恢弘的大决战的其中!
  
  这时,我们听到了一支响箭,迅疾而锐利地穿过遥远的时空。
  所有人都转过头来,惊恐地发现,那支箭迅疾锐利地射向了赵括。
  战争在那一个瞬间突然停顿下来,抬起目光,一起与赵括慢慢、慢慢倒下。
  这个时候,我们才真正看见了,看清了,他原是那么年轻,那么优雅,那么单薄,
那么焦虑,那么无助,那么孱弱,那么不堪负重。
  我们已不能忍住心上的哀伤与悲悯,涌出清凉的泪水。
  长平之战在射向赵括的那最后一箭中定格。
  大幕徐徐落下。
  
  让我们平静下来。
  现在我们可以说,这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役。秦赵两国参战的兵力,赵军方面有
记载的为四十五万人;秦军人数虽未具体记载,但估计应该在一百万以上。
  现在我们可以说,这是历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役。长平之战历经三年之久,赵军四十
五万大军,除老弱残疾二百四十人被白起为震慑赵王有意释放回国外,其余或战死,或
饿死,或被秦将白起坑而杀之。秦军伤亡人数,秦将白起说是“秦卒死者过半”,那么
应该有五十万之多。一百万人死于一次战役,那么长平之战,我们已不能用什么惨重代
价来概括它了。
  
  平子感慨:
  历史颠峰的长平决战为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的诞生和一个崭新时代的来临而奠基。
这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规律,一个必然,一个定数;一切都必将发生而且已经发生,不过
它发生在了一个叫长平的地方而已。
  至于赵括,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生前那五十万大军就那样托付给他,赋于太多意义的长平之战就那样托付给他,几
乎整个赵国的前途与命运就那样托付给他;而他原是那么年轻,那么优雅,那么单薄,
那么焦虑,那么无助,那么孱弱,他是那么的不堪负重。
  死后那五十万大军就那样归罪于他,赋于太多意义的长平之战就那样归罪于他,几
乎整个赵国的前途与命运就那样归罪于他;而他原是那么年轻,那么优雅,那么单薄,
那么焦虑,那么无助,那么孱弱,他是那么的不堪负重。
  然而——
  被范睢用重金收买的那个赵国大臣、奸臣,让谣言四起以至成真;就为那几个小
钱,不惜出卖自己整个国家的那个家伙是谁?!
  在年轻无知的赵王做出了一个历史性错误决定时,在几乎涉及国家生死存亡的最高
利益时,那些拿着优厚俸禄享受世代赏赐的满朝文武官员哪里去了?!
  在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候,诺大一个赵国能有几个匹夫如赵括者站出来,以一种极大
的热情和勇气参与到这一场抗击入侵者的流血的战斗中来?!
  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秦昭王断然对形势作出判断,驾临太行,亲自征兵,增援白
起;并亲赴长平前线,坐镇督战,秦军将士大受鼓舞,士气大涨,勇气陡增,底气十
足,豪气冲天!而战争从开始到结束,赵孝成王在干什么……
  太多的可能,太多的假设,太多的质疑,太多的追问。
  那么关于赵括,我们除了对一个不堪负重太过年轻生命的悲悯与同情外,是否对我
们自己重新进行新的审视和思索。
  
  附录一:冯亭
  长平之战中,有个人后来被我们忽略了,那就是冯亭。
  
  冯亭当初决定把上党献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人。所以,赵括来
长平替换廉颇之初,更改号令,易去旧将,合并大营,冯亭进谏,向赵括严肃指出其不
妥与错误,赵括不听。
  初战,王贲败走,王陵再败走,赵括亲率大军去追,冯亭进谏,指出秦人多诈,其
败不可信,切勿追。赵括不听。
  以至后来赵军粮道被绝,后路也断,赵括大呼上当,收兵择水草处安营扎寨。冯亭
进谏,指出用兵在于鼓其士气,用其锐气,赵军虽然暂时失利,并没有失去战斗力;虽
与本营脱离,我们依然与秦军势均力敌,决不可在这个时候在此安营扎寨。这只能给秦
军提供调整的机会和部署的时间,到那时,我们怕是出都出不去了。赵括不听。
  现在看来,冯亭对大势与战局瞬间的反应与判断是清醒而正确的。故在最后的突围
中,傅豹一队战死,王容一队也战死,剩苏射一队与冯亭一队,而这时赵括也中箭身
亡。苏射便让冯亭一起合力突围而走,冯亭就泪如雨下,大声哭诉,我冯亭三谏,元帅
不听,以至于此,实乃天意,又何逃乎!一声惨绝大叫,毅然拔剑自刎。
  
  附录二:坑杀
  白起想,前上党守臣冯亭将上党宁愿献赵,不愿附秦,今赵军无奈降秦,有四十万
之众。这绝对是一种巨大力量也是一个巨大危险的存在。一旦哗变,不堪设想。
  于是他把四十五万降兵分为十营,使十将统领,又配二十万秦兵监守,全部分给饭
食,并告知:明日武安君会对大家做出妥善处理,凡上等兵士,发给武器,充军于秦,
随征听用;其他老弱病残,一律发配归赵。
  所有降军的情绪一下安定下来。
  是夜,白起传出一道密令:三更时分,凡秦兵都要白布裹首,作为标记,未有白布
裹首者,尽行屠戮,一个不留!
  这个惨绝人寰的罪恶行动计划在那个罪恶的夜里罪恶地实施了。手无寸铁的四十五
万赵军,一起倒血泊里。阳谷之水,一河漂红。
  阳谷之水据此改名为丹河。就是我前文提到的那条丹河。
  
  附录三:赵母
  四十五万赵卒被一夜坑杀的恶讯传到了赵,举国震惊,朝野悚惧,万家哀痛,子哭
父,父哭子,兄哭弟,弟哭兄,妻哭夫,祖哭孙,满街满市,连日哀号之声不绝,天地
为之垂泪。
  唯赵括的母亲不哭,她也许没有眼泪,她也许只有愤恨和羞辱。
  赵王因其有言在先,不仅没有加罪于她,还赐以粟帛物品,使人代王前去抚恤慰
问。
  赵王知道,无论赵母当初如何把话说得决情决绝,但失去了儿子,她比谁都更沉
痛!
  不仅如此,她还要为赵国为赵王为儿子承担历史的罪责和指责。她即使活着,也已
不堪生命的重负了。
  
  附录四:马姓
  长平之战使赵奢的后人蒙受了极大的耻辱,并使赵国从此一蹶不振,后终为秦所
灭。赵奢的子孙深以赵括为耻,改用赵奢封号“马服”为其姓氏,后来简称马氏。马姓
也由此诞生。
  
  附录五:廉颇
  长平之战之后,我们最为关注的一个人,那就是廉颇及其最后的命运与人生的结
局。
  赵国正处于国殇大痛之时,燕国表现得最为无赖与无耻,他们竟针对赵国“壮者尽
于长平,其孤未壮”的状况,趁人之危,落井下石,以丞相栗腹为将,于秦昭王五十六
年(前251年)举兵攻赵。
  这时,廉颇就被重新启用为将,并指挥了著名的鄗代之战。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廉颇领兵打仗,真是让人没得话说。
  
  他令乐乘一路率赵军直趋代地,抗击西路燕军;一路亲自率领,迎战燕军主力于鄗
城。并集中优势兵力打敌正面,首战告捷,首先给他来个下马威,挫败燕军的嚣张气
焰。接着,他将两路合为一起,阵斩栗腹,燕军溃败。廉颇立命赵军乘胜追击,长驱五
百里,直逼燕都城蓟。
  无赖也无耻的燕王只好答应割让五城向赵国求和。
  廉颇因功封信平君,代为相国。
  不是廉颇用兵狠,他知道,长平大殇之后,赵国是没有能力与实力与任何一个国家
比拼的;他之所以不惜代价全力以赴迎战燕军,直逼燕都,他要向一切对赵怀有企图的
国家证明和提醒,赵国没死,廉颇还在!他要向一切对赵丧失信心的国人证明和提醒,
赵国没死,廉颇还在!
  
  廉颇从长平免职回家后,他原来的门客都纷纷怅然而去。而到了这个时候,他原来
的门客都又纷纷欣然而归。廉颇感慨中觉得这世界真好笑,于是一脸冰凉的顽皮与讽
刺,毫不客气要他那些势利的门客们都给他滚蛋。
  门客大惑,且不屑不解不满,理直气壮地告诉他,廉老将军,你水平太差了。过
去、现在和将来,这世界都是以市场上的买卖方式交朋友,你有权势,我们就纷纷欣然
而归跟随你;你没有权势,我们就纷纷怅然而去离开你;这是最简单不过的买卖常理市
场规则。你奇怪什么,埋怨什么。你才真是好笑。
  
  廉颇任相国前后六七年,多次击退入侵敌军,证明着赵国没死,廉颇还在。他甚至
觉得这还不够。在有了一些把握的时候实力的时候适当的时候,他要出击一下,他选择
了魏国,并带兵攻取了魏的笼阳。
  
  我一点也不想再重复这样一个历史的话题一个我们绕也绕不过去的历史的怪圈。即
只要王换一代,就要臣换一朝;国家一旦走向衰亡,帝王就昏庸,坏人就当道,奸臣就
走红。
  奸臣是一个国家衰微的伴生物。就像那些携带病菌的苍蝇生于腐臭与溃败
  廉颇无奈得咬牙切齿。我的叙述也乏味得筋疲力尽。
  
  回想长平之战后的这几年,失血过多的赵国因有像廉颇、平原君这样的一帮老臣尽
心尽忠尽职尽责地辅佐,国力有了增强,人民有了觉醒,意志有了复苏,士气有了提
升。而这个时候,昏庸无能的赵孝成王也死了,比赵孝成王还昏庸无能的赵悼襄王继
位。
  赵国再次重复那个怪圈,只奸臣郭开的一句谗言,廉颇就又被罢免,乐乘代之。
  廉颇本来脾气不好,你又惹他,他一恼一怒,就要杀人;当年他一定要杀蔺相如,
现在他就要杀乐乘。相如当年反复谦让,乐乘当今只好逃走。廉颇于是也离赵投奔魏
国。魏王收留他,却不信任他,也不重用他。脾气不好的廉颇终于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失
意失落失望。
  
  廉颇一走,秦军又来攻赵;秦军一来,赵国又想廉颇。
  失意失落失望的廉颇听说后,心上就热热的,他想回去,他想念自己几乎一生都为
之服务为之奋斗为之贡献为之牺牲的赵国。
  这个当儿,赵王就派遣了使者宦官唐玖,带奇兽之皮缝制的盔甲一副和良马四匹,
到魏都大梁去慰问看望廉颇,看老将军还是否可用。
  见了唐玖,阅罢赵王热情洋溢的邀请信函,老将军就激动不已按捺不住了,在与唐
玖一起进餐的时候,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一顿吃了一斗米饭,十斤肉食!饭后又将赵
王所赐盔甲披挂在身,一跃骑上赵王赐的良马,一抖缰绳,飞驰而去,一路舞动长戟,
再逞当年威风。
  他这一番在唐玖面前的抖擞精神,努力表演,让唐玖看得眼花缭乱,让我看得酸楚
落泪。
  我们可怜的老将军啊,我们可怜的廉颇!他哪里知道,唐玖来时,奸臣郭开就暗中
用重金把唐玖贿赂收买了。所以唐玖回去后对赵王说,廉将军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很
好。不过和我坐在一起,不一会就去茅厕拉了三次。
  赵王听后,感叹一声,挥手作罢。
  楚国听说后,暗中去人把廉颇从魏接了去。
  廉颇任楚将后,他也许是没有了能力也许是他根本就没有了心情与热望,故在楚没
有任何建树与功劳。为此他不想作太多的解释,只说了一句话,我想用赵兵。
  老将军最终郁郁不得志,带着对故国的怀念和晚年不可言说的深深遗憾,死在了异
国他乡:楚都寿春。
  
  附录六:白起
  长平大捷,在秦举国欢呼举杯庆祝胜利的时候,有两个人突然变得让我们不可理解
让历史不可理解,一个是秦昭王,一个是范睢。
  按白起当时的想法,趁那会儿,秦军只需再向前推进百里,直逼邯郸,再接再厉,
极其简单,一举就可以把赵国拿下。
  谁知,白起的命令还没发出,秦昭王和相国范睢一商量,就令白起班师回秦。白起
做了种种可能的猜想也没有想明白。
  据说是苏代受了赵王重金邀聘,去秦见了范睢。
  范睢说,为何而来。
  苏代说,为君而来。
  范睢说,有话讲来。
  苏代说,武安君白起杀了赵括?
  范睢说,是。
  苏代说,武安君白起欲进邯郸?
  范睢说,是。
  苏代说,你大概没想过,武安君白起一攻邯郸,赵必亡国;赵一亡国,秦成帝业;
秦成帝业,武安君白起功高盖世,位必居首;那你还干什么呢。
  范睢说,让我想想。
  苏代说,这还要想。
  范睢说,那该如何。
  苏代说,不攻韩赵,力主割地。既解了白起的兵权,你又有割地的功劳。如此,你
才能安于君位而免后顾之忧。
  
  据说就是这么个原因,范睢让秦王令白起退兵。
  不过我怎么觉得这不符合范睢的为人,也不符合秦昭王的性格。
  令白起回秦是事实,但我想范睢和秦王当时考虑最多的是秦兵在长平大战中也伤亡
惨重,大失元气,军队疲惫,极需休整;而韩赵虽受到毁灭性的重创和打击,但国力尚
存,群情激愤,果然与秦拼死一搏,又有列国趁秦国内空虚来袭,不能应急,前后不能
照应,韩赵没攻下,秦倒先遭灭。那才让人贻笑大方了。
  从长远的战略和眼前的局势考虑,退兵是第一正确的选择。
  
  不管处于怎样的目的和考虑,白起就觉得这兵退得不舒坦,不自在,不高兴。回秦
后,得知是范睢的主意,二人就生了猜疑、隔阂与防范。
  秦王知道了,去问白起;白起把赵国的形势一分析,把攻赵的道理一陈述,把用兵
的大策一托出,秦王后悔了。
  不是秦王后悔了,我以为是秦兵已得到了很好的休整,因为这时长平之战已经过去
两年之久了。
  秦王决定,白起为将,全力伐赵。
  ——白起病了。白起是真病了。
  秦王是不会错过任何机会的,遂令王陵为将,领军十万,开赴邯郸。廉颇守城,老
将军可没给王陵任何机会,还招募训练了一支敢死队,时不时趁夜出城对秦军偷袭,那
仗打得王陵很烦恼。
  就这样僵持住了。进退不得,骑虎难下。
  白起的病好了,秦王说,怎么办,还是要你亲自去了。
  白起说,开玩笑,两年了,战争的最佳机会早就失去了,没有了。我不会去的!
  秦王说,你一定要去。
  白起说,我肯定不去。
  秦王说,我命令你去!
  白起说,杀我也不去!
  
  秦王对范睢说,你去做工作,就让白起去。
  范睢对秦王说,我去做工作,白起也不去。
  秦王说,他都以为我大秦除了他就没人了,就没将了,当初长平之战,是王齕领兵
打的,王齕哪一点不如他。用王齕,再增兵十万,我就不相信,离了他白起,就攻不下
一个小小的邯郸城。
  秦王这话说对了,离了白起,那个王陵也好,这个王齕也好,就是攻不下一个小小
的邯郸城。
  攻不下也就算了,你白起死也不去也就算了,你不要看秦王的笑话啊;看笑话,你
闭口不要乱发议论啊。
  果真是祸从口出,白起只私下里说了一句话,就让秦王知道了。那句话大意是说,
我就知道邯郸不好攻的,而秦王不听,结果怎么样。
  这句话,有点炫耀,有点自吹,有点嘲讽,有点恶毒。
  这就把秦王逼到绝路上去了,也把自己逼到绝路上去了。
  秦王立即免了白起封号武安君,贬为普通士兵,迁居阴密,即刻逐出咸阳城,不许
停留。
  白起说,狡兔死,走狗烹,当年范蠡说的这话真是千真万确啊。我为秦攻下列国七
十余城,死了无数的兔子,我这只能干的走狗早应该烹煮好几回了。
  
  悲怆悲愤悲伤悲壮悲凉悲痛地出了咸阳,行至杜邮,他不走了;往哪走,走多远,
走不去,走不了。秦王一定决定烹我了,一定派人要来烹我了,这已不是什么预感,这
是一种习以为常,一个一般道理,无有例外的必定和必然。
  白起朝咸阳的方向苍凉而平静地望去,他看见了来烹他人了。
  白起接过那人手中的那把秦王赐给他自裁的利剑,苍凉而平静地说,我为我一夜坑
杀四十五万赵卒罪恶,我也当死无辞!
  
  白起为自己的死给出了一个根据和理由。
  至于秦王杀他,大家都认为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故我们真没有因他一夜坑杀四十五
万赵卒而生憎恨,倒是对这么一位司马迁说是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我说是
巍然高拔霍然矗立绝无仅有的旷世奇才杰出英才卓越将才军事大才轻率被杀而倍加怜惜
惋惜痛惜!
  白起的作战指挥艺术,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最高水平。
  他是支撑秦国天下的坚实根柱,他是奠定秦国统一的巨大基石。
  
  附录七:毛遂
  这个秦昭王真是不可理喻,他那会儿究竟怎么了,他就是坚决要与赵国过意不去,
坚决与自己过意不去,铁定了就是要拿下邯郸不可。
  王陵无功而被撤换回秦,被免;王齕再增兵十万,又五个月无所作为;白起不从
命,赐剑自裁而死;秦王又派了范睢的哥儿们郑安平发精兵五万,增援王齕。
  
  赵孝成王说,看来这个秦昭襄王一定要我的命了。
  平原君说,他是丧心病狂,孤注一掷。我来想想办法。
  平原君的办法我们知道就是给信陵君送去措辞激烈的求援信,他们是亲戚关系,平
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所以那求援的话说得就不客气了。那意思就是你救也要
救,不救也要救。当然后来信陵君还是去救了。历史上就有了一个好故事:窃符救赵。
  再一个办法就是平原君亲自去楚求援。
  
  楚国这时已是春申君与楚考烈王的时代,在被白起一举攻下楚国郢都之后,君王无
能,国力衰微,他怕楚王不会答应出兵援赵。
  他决定在门客中挑选出文武齐备的二十人一同前往,以保证一次说服楚王。
  左挑右选,三千门客中只选出了一十九个。平原君伤心感叹,我招士纳士养士数十
年,耗尽家产资财,关键时候竟连二十人都选不出来。是得士太难了,还是我太苛刻
了。
  
  这时下客中有个人说话了,你看我能给你凑个数么。
  平原君说,我怎么不认识你啊。
  下客说,我姓毛名遂,魏国大梁人。我在你的门下已经三年了,你不认识我,不是
我的过错,而是你太官僚。
  平原君笑了说,作为能者贤士,就像装在口袋中的锥子,稍有动静,即使我再官
僚,也能刺破口袋,锋芒毕露。那是能装得住的么。你在我这都三年了,我居然认都不
认识你,你先别批评指责我,你还是检讨一下你自己于文于武哪一点上有特别的长处
吧。
  毛遂也笑了说,你原本就没把我装在你的口袋里啊。
  平原君一惊说,好,只你这一句话就足够了,我现在就把你装在我的口袋里。
  毛遂说,你这把我往口袋里一装,我们就给中国创造了一个成语:毛遂自荐。
  平原君说,你吃我的喝我的,就不能沾你这一点光啊。
  毛遂说,有钱真好。
  平原君说,你才知道。
  
  平原君一行到了楚国,通过好朋友春申君,顺利见到了楚王。
  平原君刚要说与楚合纵之事,楚王就把他的话打住了。
  楚王说,先生千万不要和我说什么合纵的事,我烦。你觉得楚国这几十年来还没吃
尽合纵的苦头么。
  楚王这么一说,两人便唇枪舌剑一番古往今来的舌战与辩论。
  但不管你怎么说,楚王就是不发兵。场面就火药味极浓地僵持在那里。
  
  这场辩论从早晨一直持续到中午,等候在门外的毛遂就急了,起身跃过台阶,径直
闯了进去,说,屁大的一个问题,只几句话都能解决,从早晨说到中午,你们觉得有这
个必要么。
  楚王大怒,问,你是何人,如此大胆。
  平原君说,我的门客毛遂。
  楚王说,你们赵国一点规矩都没有么,我们在商量事情,有他什么事,也来插言。
请他出去!
  毛遂愤然再向前走了几步,说,合纵是你们两个人的私事么,合纵是天下所有人的
大事。我既便不是我君的门客,你也没有权利让我出去!
  楚王说,你不出去,你就说吧。
  毛遂说,世人谁不知道,春秋五霸之首的楚庄王当年所谓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
年不飞,一飞冲天的楚国是什么气势!后来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
粟支十年的楚国是什么景象!这一切都被谁毁于一旦,秦国!以至楚兵连败,怀王囚
死,秦国!白起这小子用兵神通,手段毒辣,三下五除二,就攻下你们楚国郢都,秦
国!被逼迁都于现在寿春的这个地方,白起烧毁楚人宗庙,掘坟鞭尸,秦国!这莫大的
耻辱,三岁童子都感到羞愧能当,难道大王你的心从来都不为此颤抖么,从来都不为此
流血么,从来都不为此痛苦么,从来都不为此愤怒么。今日邀你托你求你合纵,既是救
赵,也是救你们自己啊!
  毛遂把话一下说到了楚王的痛处,楚王当即决定,由春申君率兵八万,前去救赵。
  春申君日夜兼程,还没行至赵国,就听说信陵君率魏军大败秦军,而且郑安平率部
下二万人投降。春申君率领那八万楚兵无功而返。
  春申君是我的老乡,信阳潢川黄国人。
  
  附录八:赵政
  长平之战带给赵国大灾难大悲伤大哀痛。我们忽略了其中一个孩子出生时划破笼罩
邯郸上空阴云的啼哭,这个孩子是秦始皇。
  其父为安国君之子子楚,即后来的秦庄襄王;其母就是那个我们都知道的并令我们
无数次加以美丽想象的赵姬。赵姬是赵国邯郸的女子。长平之战前,子楚作为秦国人质
居住在邯郸附近的牋城,赵姬住在位于邯郸大北城的娘家。
  长平之战之痛之悲之愤,让赵国人对秦国人充满了的不共戴天的刻骨仇恨,那么子
楚的处境已成绝境,赵姬娘家也只好把临产的赵姬安排在亲友家中,秘密生下了秦始
皇。且为母子安全计,秦始皇出生后并没有姓赢而随了他母亲姓赵,名政。
  据此,近年邯郸当地有人便大胆推测,赵姬极有可能是赵奢的孙女,至少也是与赵
奢关系密切的近亲本家;并近一步自圆其说,说是完全因了赵奢的名声,街坊邻居才千
方百计保
  护了秦始皇母子的安全,并为其提供了种种生存下来的条件。再进一步自豪地说,
秦始皇是我们邯郸人的儿子!
Share |
Share

秦,赵本来就是一家。所以七雄之中秦赵的军队战斗力最强。

TOP

TOP

也有人评说,长平连续几年和秦军的对峙也已经使赵国的国力到了极限,而秦的补给其实比赵要好,当然战场上,一般都是,你困难,敌人更困难,就看谁能顶的久。比如朝鲜战场上也是志愿军克服困难打到三七线的,二战德军将军也一致认为是希特勒那种对胜利的“不符实际”的信心才使德军撑了那么久。

只是可惜赵王顶不住了,他也是没办法,才换上赵括,因为财政国力已经顶不住了。。

TOP

??

斑竹邯郸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