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279
- 威望
- 51
- 金钱
- 0
- 阅读权限
- 50
- 性别
- 男
- 来自
- berlin
- 在线时间
- 34 小时
|

控告明镜
德国刑法185条规定了侮辱罪,186条污蔑罪,187条诽谤罪。用通俗的话说,侮辱是一种用意见表达或者价值判断的方式来贬低你的人格好名誉;污蔑是俗话说的传谣,就是你宣称一件你并不敢断定真实的事情,只是听别人这么说,你就说了,而这件事情是虚假的并且侮辱了他人的人格;诽谤就是你自己造了一个侮辱别人的事情,而这个事情根本就不存在。
% A+ U$ u$ U" q& }3 |
& K5 [1 e# q9 q# D对于什么是侮辱的界定并不复杂,说中国学生是间谍已经是极大的侮辱了,这个没有太大的论证难度。
$ d+ H6 K/ c5 `0 H' Q; O! V1 H; Y" M: H+ D
难的是谁受到了侮辱?文章除了少数几个地方,大体上并没有指向某个具体的个人,而是统称中国人,中国机构,中国谍报机关,中国商人,中国留学生等等。一个注册的法人团体,是有法律上的被侮辱能力的,这个团体可以提起控告。而一个松散人群,被集体的侮辱了,这个集体或者这个集体中的个人能否提起控告,在德国战后的司法判例中一直有争议。比如“女人都是傻子”,“犹太人是虱子”,“联邦国防军成员是杀人犯”,这些言辞能否构成侮辱,集体名称下的每个具体的人有没有权利去维护自己的尊严,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从50年代以来德国联邦法院的判例来看,基本上承认了集体侮辱这个概念的,但是集体本身是不能去控告起诉的,因为侮辱是通过集体称号具体的侮辱了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集体侮辱要成立的前提是,这个集体的成员要能明确的被界定出来。犹太人是虱子,本来也是不能界定的,所以这个上个世纪50年代著名的案例颇多周折,最后联邦法院的意见是:通过具体的上下文,确定这里的犹太人指的是受到纳粹迫害二战后生活在德国的犹太人,所以这些犹太人是可以被界定的。而在另一个案例中,有人宣称“战后所有参加过清理纳粹运动的人都是罪犯”,这个案子虽然开始被定位侮辱罪,可是最后被联邦法院推翻了,因为参加过清理纳粹运动的人是无法具体界定的。到了80年代初,在“联邦国防军成员都是杀人犯”的案子中,德国联邦法院再一次重申了集体侮辱的概念好原则,对联邦国防军的每个成员的侮辱罪成立。* ]2 U3 p8 }* O; O
N" G- l5 T7 y
在明镜周刊这篇文章中,大家一定要清楚,他们到底侮辱了谁。说他们侮辱了“中国人”,那你别去告了。说他们侮辱了在德国的中国人,那胜诉的可能性也极小。我细读了这篇文章,发现作者异常阴险,仿佛知道刑法的规定一样,尽量减少可以界定的因素。但是他们胆子太大了,最终也还有疏漏的地方。“全德国一共有27000名中国留学生”,这个人群或者说集体是可以界定的,他们已经帮我们界定了。然后,“每个出国的学生都欠国家一笔债,要用告密来偿还”,我想这已经没有什么疑问了,他们具体的侮辱了我们这帮学生,我们这27000名留学生。我们每个人,也只能由每个具体的人来控告他们。但是我们这样的控告还是有点瑕疵的,因为狡猾的作者引用的是中国驻澳大利亚一名叛逃的外交官的话,不是他们编的。但这关系不太大,因为这是刑法186条中的“üble Nachrede”,实质就是传谣。
& e; A4 a7 @/ K. ^8 G: r. f1 {rs238848.rs.hosteurope.de0 _+ v P+ A8 w0 z
还有一句对我们最有力的话,“拿奖学金的学生受制于使馆,不得不当间谍”。这种赤裸裸的侮辱已经到达了极点了。凡是拿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学生,你们一告一个准!!!这个时候我很遗憾自己不是拿奖学金的,不是稀罕拿钱,而是有了这个身份,我就可以有力的控告他们。 f; R. L z* g& b
5 D3 P; {2 x5 b3 p有人可能会觉得,文章里也有一句话,“当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是间谍,问题是我们不知道有多少”。联邦法院的判例对此很明确,说这个集体中不确定的某个人,实际上这个集体中每一个人都别涉及到了。类似“中国留学生中的有的人,某些人”的说法都属于这种集体侮辱,每一个中国留学生都被侮辱了。
T' I; M I/ c! N2 H4 a人在德国 社区
' v) b9 y7 ?* }' |# b! Z人在德国 社区综上所诉,我们每一个都可以提出刑事控告(Strafantrag),如果奖学金学生、拿奖学金的研究人员,在德国公司实习的学生,你们提出控告最有力。最最有力的是文章中附带照片中的中国人,只是现在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
( u1 }+ h4 w4 z3 lrs238848.rs.hosteurope.de0 `0 o8 a: O5 F# F! b2 X& e" h
刑事控告只能在三个月以内提出,那篇文章是8月27号的明镜周刊的,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11月26日之前提出。
; d, y7 L5 {- r, ^. X* c3 M9 N( [
- Y* l8 S0 O& P6 c9 |% ^6 b控告的人越多,当然影响越大,当德国的媒体关注这件事情的时候,我想德国的检察机关会好好对待这个控告的,至少他们会好好多读几遍这篇奇文。他们驳回也没有关系,我们还可以向上级检察院申诉,还可以到法院起诉,最后可以一直打到联邦法院,等到那个份上,即使官司输了,德国那一小撮人以后要写什么污蔑中国的文字,也会仔细掂量掂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倒希望官司多打一段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