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抗议禁书章诒和发表致人大公开信

2007年03月13日  BBC中文网
  f8 v1 c/ l$ z# |0 K
) ?; @: W2 ?* W; s% h% R4 ]已经发表了三封公开信挑战当局禁书令的中国女作家章诒和周一再度发表致全国人大代表的公开信。
/ q" j4 L+ Q$ a8 Y' |
4 H$ e$ _9 `7 ~' h# ^rs238848.rs.hosteurope.de因所著《伶人往事》年初遭禁,章诒和曾在互联网上接连发表三份公开声明,质疑做出决定的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并要求通过"公开、公正、独立的司法程序"解决问题。
3 e  B) g3 c9 c7 P0 V& E; H8 O
3 q' D, F$ M3 n8 {0 |! R就在中国人大政协"两会"召开之际,章诒和3月12日于北京再度发表"致全国人大代表的公开信"。人在德国 社区$ n4 r$ s8 G0 G0 r4 F5 ^" h

" p) x" Y$ Q& H. E人在德国 社区公开信开门见山,直指邬书林"不顾大局,不管国策,自举一帜,颁令禁书八种,出版社分别受罚,从而昭告世人,出版当局遗有 '和尚打伞',并无和谐可言"。
! ?) l) z: p9 y; |- J
9 L# r+ B/ L2 {5 V1 a4 _rs238848.rs.hosteurope.de公开信痛陈过去二十年间中国在"依法治国"口号下"禁书、废书、封书、删书的非法举措又几乎时时都在发生,其范围之广,数量之大,手段之奸,危害之烈,大有与时俱进之势"。  l! k6 K, x0 ^2 g) ^2 x# V  J

' j1 d8 S% |9 h1 Q章诒和特别指出,邬书林的禁书做法"所不同者只是在乱禁之中立了新规,即因人而废:今日可以废我,明朝将能禁君,后天不知又会斩杀何人? 如此公然违宪,如是肆无忌惮"。rs238848.rs.hosteurope.de0 Q! B, T: }- _9 k

' L) Q' U8 F1 @" ]: Q2 ^7 u章诒和因此呼吁人大代表"形势这般严峻,诸公权重,受之于民,该替百姓管管了"。人在德国 社区& ?: \$ y) f7 Z; @1 |! X
# z, e6 m# k! e9 O+ ~9 b
章诒和在这封公开信中说,这次的禁书行为"外则失信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内则忤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当无疑义,诸公监督有责,何时起而纠偏?我们不希望把问题拖到 '奥运之年',那会丢掉国格,影响国誉。是故建议根据《宪法》第73条的规定,在大会期间,就出版问题上的违宪行为、专断劣迹,向有关机关提出质询,要求正式答复,尔后据之作出相应决议,坚决废除现行条例、规章、制度中的不当内容和实践中的全部陋习陋俗,为制定《新闻出版法》奠定基础。"
/ Z6 Z- @* Z5 a7 m2 n! l+ K, H; m
这封公开信还有章诒和委托的律师代表联署,"以昭郑重,以示负责"。人在德国 社区# y9 j" K5 W' `4 u! d6 L( _

3 B4 o2 n" c8 o主要从事戏剧研究的章诒和是当年中国"头号右派"章伯钧的女儿,曾因政治原因入狱十年。2 w% z+ h6 R0 ^5 F1 c6 k
$ I  C- g% f+ f( X" F* i, d5 q
她回忆反右前后中国政坛风云和名人轶事的著作《往事并不如烟》(已在大陆被禁)以及最近遭到查禁并不准再版的《伶人往事》都受到海内外华人读者的欢迎。

zhang_yihe.jpg (11.42 KB)

章诒和批评中国当局仍把她视为“反革命分子”

zhang_yihe.jpg

Share |
Share

章诒和致全国人大代表的公开信

各位代表:
! Z+ d  ^4 F& x/ i1 P3 F* Q* P  s/ P; X5 M$ j
新年之初,百事伊始,构建和谐社会的蓝图待制,出版总署邬书林副署长竟能不顾大局,不管国策,自举一帜,颁令禁书八种,出版社分别受罚,从而昭告世人,出版当局遗有“和尚打伞”,并无和谐可言,舆论震惊。这当然不是突发的偶然性失误,海外反映的强烈远超去年此时发生的“冰点事件”。邬副署长出面否认,几番辩解;看他欲言又止,意图卸责,不幸又恰恰折射出这次下令禁书的的确确是他的职务行为。6 \/ ^9 F. H. ]$ F  }+ S( H8 i0 S
rs238848.rs.hosteurope.de) |8 y0 W: h0 }$ B: q' u
二十多年来,几乎天天讲“依法治国”,十多年间,几乎月月论“提高执政能力”,执政为民之说更是四处充斥。可是,禁书、废书、封书、删书的非法举措又几乎时时都在发生,其范围之广,数量之大,手段之奸,危害之烈,大有与时俱进之势。受害的作者遍及各个层面、许多领域乃至各种派别,管你是年轻新秀、革命元勋!管你列左还是排右!至于为“禁、废”而设的所谓“评审制度”,恶奴黑笔,有口皆碑。待到邬氏主事理政,读者广泛称善的好书竟也在劫难逃,所不同者只是在乱禁之中立了新规,即因人而废:今日可以废我,明朝将能禁君,后天不知又会斩杀何人?如此公然违宪,如是肆无忌惮,形成一股改革大潮冲击未退,与人类社会普世价值悖违的逆流。形势这般严峻,诸公权重,受之于民,该替百姓管管了。
  X" [- ?. R* Zrs238848.rs.hosteurope.de- ^$ }5 m  F: L: e! h6 s
尽人皆知,书是言论的载体,靠出版而传播,或禁或废,都是对作者自由权利的剥夺,构成对《宪法》第35条的违反。须知该条规定的出版自由首先是、主要是公民个人的出版自由,出版总署以及其他宣传机关则只应列后,或尊奉执行,别无它途。再查《宪法》第33条2款,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明定,据此,“因人废书”的行政行为分明构成了对该款宪法原则的对抗。诸公位尊,是否该问问署长、副署长,他们这是想干什么?
$ T: m5 A9 X$ D/ ^6 f4 K& Z/ z; ?6 w5 F1 N
违宪引发“逆流”,得由《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说起。1998年3月,我政府正式宣布将于“近期加入”该项公约;历经九年,本次大会之前又传出将借“奥运”东风予以批准,作为改善人权状况的庄重承诺。议程未作安排。但《公约》的原则既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主流”,又为我国政府宣告承认,岂能公然违反?查该《公约》第十九条规定:“人人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包括口头的、书写的、印刷的……或通过他所选择的任何其他媒介。”即使在特殊条件下对权利的行使应加限制,也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尊重他人权利或名誉”,另一是“保障国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或公共卫生或风化”。并且还必须立法明定,即不能实行“预先限制”的办法,任由有权单位臆定“禁区”,进而实行表达权的无形垄断,同时还必须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而不能由政府官吏自由裁量,理所当然,也决不允许悄悄地打个电话或者“吹个风”就完成“限制”,实现“控制”。+ K; J! w4 ?8 S  L: L: y
2 Y) V' |' d6 f: n
现实情况如火焚心:出版主管机关的行政性工作经常违法越权,他们手上的黑名单、黑书目时常轮换,损害作家,殃及读者,怨声载道,大背民心。邬先生的禁书行为,外则失信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内则忤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当无疑义,诸公监督有责,何时起而纠偏?我们不希望把问题拖到“奥运之年”,那会丢掉国格,影响国誉。是故建议根据《宪法》第73条的规定,在大会期间,就出版问题上的违宪行为、专断劣迹,向有关机关提出质询,要求正式答复,尔后据之作出相应决议,坚决废除现行条例、规章、制度中的不当内容和实践中的全部陋习陋俗,为制定《新闻出版法》奠定基础。
1 @; Q; ?' k3 g* Z2 ^5 i* |! V2 M; K! ?8 w/ M: g: h
如认为提出此议时间过于匆促,原订日程不宜改动,复无充分理由延长会期,则请依据《宪法》第71条的规定,组织一个关于党政机关非法禁书的“调查委员会”,于闭会之后展开调查,在一定的时限内作出决议,明确宣告:违宪必究,任何机关不得例外;毁法有责,位居副职署长者也难逃其咎。惩前毖后,以儆效尤,以期实现我国宪政民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并茂的和谐社会的美好目标。请予审查,至盼采纳。人在德国 社区* c5 {7 U; V- Q) f
rs238848.rs.hosteurope.de  Y& Q4 E& ~# L) P  u  A* @- m% G5 b% Q
本件征得我委托的律师团(代表)同意联署,以昭郑重,以示负责。人在德国 社区  E6 K' R% e) L# Y3 A! `

, v6 F, E# {4 @0 w* H7 Zrs238848.rs.hosteurope.de“废书”受害人:章诒和
# o3 Y: q! Y* F3 X* l
" }7 R" w* ~) \! t, r, X4 {& k法律顾问团代表:张思之、浦志强、付可心
1 `$ Y' ?4 F; S% K* P, o  Q人在德国 社区
) P% [3 \) Z  w/ f' V; X) E2007.3.12 于北京

1 g$ f# u: Z  u: e1 \2 K
  B3 x1 X4 }- c$ P7 K人在德国 社区[ 本帖最后由 日月光 于 2007-3-13 21:56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