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美黄金─环保派战略家谈中国

编者按:此公属于佐立克一派,背后的是国际银行家的「左派」,即黄金-环保派。观点新颖,颇具诱惑力。石油-战争派的那一套已经招数用尽,效果却不明显。要实现「新世界秩序」的目标,两手都要来,直接征服不顺利,就要换成「招安」的路数。黄金-环保派只是让人感觉上更舒服一些。「新世界秩序」才是要害,才是两派的根本目的。人在德国 社区' s( L! z4 g1 S6 |8 L, T' m
" X4 E' g' F9 X/ q0 @7 Q
中国的经济影响力比政治安全上的影响力要大许多,从长期看来,中国无法只在经济上融入并影响世界主流,而拒绝关注目前世界强国均参与的重要安全议题。
& I# `) y8 M0 a" ?$ N0 @6 T5 G. h9 ~
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将会变得更加紧密,抑或对立气氛更加上升?被视爲正崛起爲世界强国的中国,又应在未来政策上做什么样的调整?带著这些问题,记者日前电话专访了美国著名军事战略家巴奈特(Thomas PM Barnett)。. T+ f! z( u/ ?. r6 n) S1 x
3 [8 r1 V( |: Q* g1 Y
巴奈特先后于2004年与2005年出版了《五角大楼的新蓝图》(The Pentagon's New Map, Putnam Publishing Group)及《行动蓝图:一个值得创造的未来》(Blueprint for Action: A Future Worth Creating)两本极具前瞻性的著作,对于全球化、中美关系、中东局势等议题有精辟独特的见解,出版后成爲美国媒体争相报导。巴奈特已被外界誉爲未来学家、当代最重要的战略思想家之一。
2 T! Y& ]1 b8 ~. r: J- R. Nrs238848.rs.hosteurope.ders238848.rs.hosteurope.de9 x+ ?5 d+ |, e6 W" r; Z. _
巴奈特于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取得俄罗斯文学与国际关系学士学位,随后专攻前苏联、东欧及中亚等地区局势与研究马克思主义,并在哈佛大学取得政治学博士。巴奈特接著投入未来战略学领域,曾于1998年至2004年间担任美国海军学院(U.S. Naval War College)战略分析与研究学系教授,并担任该校的战略规划和咨询机构主任,主持新世界规则成形之下的全球化研究。
* i7 R% B, l  h: R3 ]. L
5 s' h" v. v% A3 A6 m* [5 ]此外,巴奈特也曾在2001年至2003年间担任美国国防部战略规划研究员,在这段期间内,巴奈特对未来局势逐渐归纳出一套独到的想法,日后在《五角大楼的新蓝图》一书中延伸。自认爲「理想的现实主义者和现实的理想主义者」的巴奈特,目前爲《时尚》(Esquire)杂志的编辑以及 Howard H. Baker, Jr.中心的荣誉学者;巴奈特也爲军方及民间企业提供战略管理的服务,在各地举办多场演讲。. {$ a' ~1 Z3 b+ r* |4 ?+ w

* p( h1 C5 j2 c9 C# Q3 m' `: S* l, W人在德国 社区以下爲专访巴奈特摘要:& \/ u& {4 U5 Q1 A5 R
. o% j* @; L( l1 x" a
美国应以经济利益爲优先
+ r2 d6 R; z0 L
$ ^5 b: Y8 A. |- \: ?/ H5 w9 x' Y记者:您在著作中指出,全球化形成的新世界体系支柱,是一系列「功能核心(Functioning Core)」国家,包括北美洲、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欧洲、中国、日本、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南非等国;而那些与全球化隔绝、被全球化遗忘的角落则被称爲「裂缝」(Non- Integrating Gap),也就是对美国及世界安全构成威胁的黑洞地区,您认爲缩小「裂缝」、扩大「功能核心」,是未来的趋势,对于「裂缝」,应以输出「安全」的方式来缩减,而非输出「民主」,但如此是否意味著美国在未来的外交政策上,应放弃民主与人权?又该以何种方式输出安全?9 F) a) H9 f8 E
$ S( [/ R6 [0 l
巴奈特:所谓「输出安全」,是将时间与心力放在全球性的反恐行动上,如此才能达到未来世界和平的目标。而缩小「裂缝」的目的,除了一方面消灭恐怖主义、从根本上拆除恐怖份子的支柱,另一方面也让这些国家可以分享更多的信息和技术。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各国的关系密不可分、互相依赖,彼此之间不再是「你输我蠃」、「零和」的绝对关系,而应该了解到「双蠃」才能爲彼此带来最大的优势。此外,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没有所谓「统治者」,只有规则制订者。4 l9 O0 b+ Z! v' }
; z; N$ q1 G7 f1 Z3 i/ U6 l
至于「输出民主」,许多国家拥有自行整合与发展民主的能力,一些在二次大战后进入全球化的国家,其政治也跟著发展。日本、韩国、新加坡、俄国、墨西哥,这些国家的民主自有一套发展模式;这几个国家皆爲一党政治,不过通过在野党的制衡,领导者会在竞争下不断替换,而美国「输出民主」之说,相对来说显得独断,美国民主也是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发展出今日的成果,因此,与其将焦点放在民主,不如放在经济发展。经济是推动民主的道路,美国应该以经济利益爲优先考量来选择盟友,此外,不应再将某些国家,如中国,当成竞争对手,而是视爲合作伙伴。
" V; }# M6 o) B7 u
8 o, `  V7 S' k! c  frs238848.rs.hosteurope.de至于中国的发展,我认爲中国的经济影响力比政治安全上的影响力要大许多,从长期看来,中国无法只在经济上融入并影响世界主流,而拒绝关注目前世界强国均参与的重要安全议题,因爲这些安全议题牵连的所谓政局不稳定的国家,与中国有经济利益上的关系,因此中国只是在佯装自己没有维护世界局势稳定的能力,只是爲了自身利益而不希望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未来,假如中国准备行动了,则中国将会迎接全球化的到来,而全世界也将会发现,中国在全球化中具有代表性。
2 T% F9 y/ N" Z2 t) v3 x6 q
/ }% n# r( x) W4 f中国开放政治速度将很快
4 y5 f2 l9 [" D9 a$ Q2 o人在德国 社区) h1 u. o3 k7 q9 B6 d
记者:您认爲,中国在21世纪将会成爲与美国并驾齐驱的头等强国,届时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在20世崛起的美国与英国之间的关系一样,但反对此理论的人士认爲认您有高估中国的嫌疑,因爲中国然经济发展快速,但各地发展并不平衡,城乡贫富差距大,政治体制也没有明显的改革迹象。此外,您认爲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定会推动民主进程,现在中国经济虽然发展快速,但民主似乎「滞后」,那么您上述理论的依据是……?
( c0 L* ^8 L  Zrs238848.rs.hosteurope.de) f7 T6 C) i8 ^3 K! A; ^
巴奈特:只要环顾世界上的国家,就会发现经济发展的地区不一定拥有相等程度的民主进程,但民主国家的经济必定已经得到发展;因此可看出,经济发展之后推动民主建设,是必然的结果。
7 [8 e% Y: R% E, ]" w/ W, W+ D, L8 P2 m- z
虽然中国未来的经济影响力可达到世界前两强,但中国在世界安全上所发挥的影响力一直以来都不大,甚至可说是微乎其微。因此,我预测中国如果想在民主与经济上达到全面性的发展,还需要一些时间,而中国的人口过多,在整体发展上是一个需关注的问题。中国在未来20到30年之间在社会结构上会有很大的改变,缩减贫富差距这议题对中国来说的确是一项挑战,不过可看出中国目前正在想办法改善这个问题。
2 y8 x( @. y: u! J& j1 G7 g# q$ f, d* P  s- k
对于中国外来的影响力,我可以举美国爲例。美国邻近的一些贫困国家,在与美国开展贸易后,渐渐受到美国经济的影响,带动美国与这些国家本身的发展,虽然它们不是美国,但经济上却成爲美国的一部份,因此,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融入中国的经济体系时,中国将越强盛、越能与其它国家抗衡。我看到的是中国所提供的无限机会,因此我认爲自己并未高估中国的实力,中国能够在政治军事方面保守的情况下发展经济;但我也承认,中国在政治安全方面还有一条长远的路要走。1 g4 D& ^; ~6 [$ O' ^9 C- T

' l: k; e9 f) Y& u此外,我也认爲中国应对世界的安全负责,而不是消极地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对于中国的人权与言论自由等问题,我觉得在外界施加压力以及网络传播産生的舆论下,中国开放政治与言论自由的速度将会比人们想象的还要快。虽然共产党想要永久地持有掌控权,且目前中美双方的领导者还没有拥有足够的开放与前瞻性的思维,但中共新一代的领导人即将于2010年至2015年接班,对于在新领导人带领下的中国,我将乐观其成。rs238848.rs.hosteurope.de2 Z- {+ x( R4 K) D& X) p; a

* l8 Z8 {- ?/ a+ h- S) B任凭北京主宰台湾?
; N+ O8 G5 c" R" ~. D" z人在德国 社区. z' Z5 X6 s# H3 b) P3 y
记者:您认爲美国应在对台政策上放弃模糊的立场,明确表示放弃台湾,与北京结盟的意愿。若美国表现出会在北京发动军事行动时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台湾,则台湾恐怕会一意孤行,在自己选择的时间挑起争端,此举反而会将美国牵连进来,引发北京与美国之间的战争,因此您认爲美国应与北京成立军事战略同盟,并在洲成立类似北约的组织,让北京带头。但是此想法是否代表著美国应将台湾抛弃,任凭北京主宰台湾?! ?# L/ m. x' @( k( d3 [: c

1 B( T7 R' ^8 U# w) z( n: z人在德国 社区巴奈特:问题不应在于美国的作法是否将台湾「让」给北京,要是北京接掌台湾,那只是个过程,最终的目标在于经济整合。与北京合作,将爲彼此带来极大的利益。在亚洲建立一个经济同盟,整合经济、分享利益,则中国会像德国、印度等同法国、日本则像瑞士,这样的经济体系是大有前途的。& c1 J4 K* V6 K9 U
: D0 E1 h* `+ {8 X* q6 i( l! |
不过,这样的经济体系应在军事结盟之后才建立,军事结盟后各国可以共享信息与能源策略,在这种情况下,若亚洲各国之间发生战争绝对是毫无益处的,战争不只降低了各国的军事防御力量,也会减损各国的互信度,若军事结盟,则美方也会愿意与之合作,因此不论对美国、北京、台湾、日本或是韩国,最重要的绝对是分享手上的军事资源。rs238848.rs.hosteurope.de' m9 g2 m* k, J: G0 {: G* @% W

' r* W' V5 P, _1 D. R) p. ~5 r' D人在德国 社区因此,在东亚建立一个类似北约的军事同盟,将是值得且可行的策略,届时美国可将亚洲的军事力量借调至中东与非洲,也能与中国进行军事合作。军事同盟建立后,也应催生经济同盟,让政经一同发展;如此,则台湾与大陆之间不会兵戎相见,因爲双方会相信合作达到双蠃才是最好结果,在中美合作之下,朝鲜与东亚的问题也能找到出路。
3 ~  R, j, h2 M- P. W+ }1 ~$ R' w* Mrs238848.rs.hosteurope.de
/ _4 R& h& n" J% u- |$ F4 n9 `. O中国有兴趣与美国合作人在德国 社区7 i2 e" z( N9 o! Y! z

! C5 l% {: ?" prs238848.rs.hosteurope.de记者:美国在去年底于北京举行的六方会谈中,要求朝鲜放弃研发核武,以换取美国解除对朝鲜的金融制裁,但朝鲜认爲美国应先解除金融制裁,导致六方会谈破裂,目前各界都在猜测朝鲜的第二次核武器试验会在何时进行。您在书中提出,中国应与美国合作,一同制衡朝鲜发展核武;然而,中国与朝鲜之间存在经济利害关系,中国目前的态度看似仍以本身利益爲前提,不希望与美国合作、一同制止朝鲜的核武发展,以免激怒朝鲜,在此情况下,中国真的会帮助美国解决朝鲜问题吗?人在德国 社区/ ?. L4 `% H) ^$ E
rs238848.rs.hosteurope.de8 X9 e5 X5 B5 z2 t, P/ D) g, X/ b
巴奈特:中国与朝鲜的经济利益并不怎么大,实际上,中国与韩国之间的经济利益反而是大得多。中国应了解到与韩国或其它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比起保护与朝鲜的经济利益要更爲重要,此外,中国应抛开某些与朝鲜或与台湾之间的「??建立战略同盟。# D& g, r" I3 p* |2 @. y! H, j

: u) d, ]  R8 b+ o* }人在德国 社区我认爲中国应该有兴趣与美国合作,因爲中国目前能源的来源是一些??破坏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或是认爲靠自己便能够维持现状或解决目前问题,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便会发现,这样做是无法持久的。
  w6 G$ \! I1 S& k$ \人在德国 社区
3 G6 W0 b" k' L' g) v' X+ ]对于中国与美国之间尚未建立同盟关系,我认爲这是因爲双方在协调上有个盲点,使得中美关系的发展,以及亚洲的军事或经济同盟无法催生,因此中国不应爲了与朝鲜之间的微小利益,就放弃与美国合作后将带来的极大优势,这对中国来说是个冒险的行爲。不过,我觉得中国目前已看出了结盟后的优势,且具有与美国合作的意愿,只是不论是经济或是军事方面,中国的心态皆尚未成熟;结盟后,中国势必将承担更多的责任,但中国还不到能够接受这样的责任;中国还不够有自信、还未准备好要负起稳定朝鲜的使命。
& R8 x" G! s- A# Ars238848.rs.hosteurope.de
. S/ K8 Y5 K: p/ N$ H实际上对于朝鲜问题,美国所需负的责任没有中国来的大,因爲中国虽然没有支持朝鲜的核武试验,但却在某方面被外界视爲代表了朝鲜。因此朝鲜除了给中国带来利益外,却也对中国造成负面影响。其实放弃朝鲜对中国来说不难,若中国与韩国皆持续对朝鲜进口贸易,当这两国经济蓬勃发展时,朝鲜的经济情况却无法得到改善,此时朝鲜反而可能心生不满,对亚洲或世界産生不良影响。
4 H( h9 a6 }8 h' x2 @; A" N1 j3 i4 {) j1 h% z+ U2 O
中国有能力与大国竞争
# V9 ]2 j% {( [+ P) u
+ Q. N: r0 r" n, e+ `* `记者:中国不久前以导弹摧毁了一颗旧气象卫星,引发国际间的紧张,纷纷猜测中国此举的真正意图,您认爲中国发射导弹一事,是否会使得扩大「功能核心」的目标变得更加困难?您也提到,如果美国将中国视爲朋友,中国很可能会成爲美国的朋友:如果美国将中国看成敌人,中国将会成爲敌人,在中国与美国对朝鲜问题上并无全面共识,以及中国试射导弹等情况下,目前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如何?
* I9 v# B9 o/ L, J8 }rs238848.rs.hosteurope.de; D1 l. C: @" |+ ?
巴奈特:中国的行动给了美国一个信息,那便是作爲美国的军事伙伴,中国已变得更强大。中国已有能力在航天科技上与大国竞争,不仅能够发射卫星,还能够摧毁卫星,不过,中国若认爲在进行这项动作前,不需要遵守太空武器协定与他国事先协商,如此的想法绝对是错的,因爲中国测试反卫星导弹一事,在事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rs238848.rs.hosteurope.de" E1 ~$ T$ N+ u# V

' C" k8 ]% d, x4 K) P4 G  Prs238848.rs.hosteurope.de冷战结束后,美国及其它国家皆有共识,应防止太空武器竞赛,中国目前应该坐下来,表现出想与美国好好谈论太空武器协定的态度,因爲即使对中国来说摧毁卫星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摧毁的卫星碎片,却会産生危害,未来将耗费许多心力去清除,而如果中国想要漠视太空武器协定的话,只会让别国对中国更失望。中国在摧毁卫星后需承受来自国际间的压力,因此,中国与其将开发重点放在摧毁卫星上,还不如将心力放在发展出和平的航天科技,否则只会让中国的政治经济受到影响。
# v2 R: f& y) j! n+ z" f& Vrs238848.rs.hosteurope.de
0 o7 {! e2 @( |8 u9 }不过,我也担心一旦美国想对中国提出协商,反使中国因不愿将此议题严重化而不想多做回应,中国的沈默反而让国际间怀疑中国摧毁卫星的动机爲负面的、危险的——如此将造成中国国际关系的恶化。7 H, a& @' j3 |3 f$ b

  x" Y* c2 {. C% b2 S中美之间目前的关系,我认爲在经济与科技方面的关系极爲紧密,不论在经济贸易或是能源依赖上,当美国在寻找同盟物件时,很自然的想到中国,如此相互联系,比政治、军事的关系要强得多。所以对美国来说,目前与中国建立军事政治上的联系,以平衡对中国的整体关系,至爲重要,如果经济联系紧密而军事政治关系疏远,则会让两国之间互相猜疑。rs238848.rs.hosteurope.de, u9 N3 @! Q% F
rs238848.rs.hosteurope.de$ G6 n. I) J" w' U0 O
更担心外界给予美国的压力+ S6 W3 U. l. l- X+ y, O, T

8 ?, V- p  N5 h4 D3 ?记者:若以美国在冷战结束后的对外军事行动来看,会发现这些行动绝大多数是与「裂缝」地区重合的,美国近十年的军事行动依照您的理论,正朝缩小「裂缝」地区的目标迈进,目前美国发动的缩小「裂缝」战争,便是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总理马里基在1月31日接受CNN采访时指出,伊拉克战争正变成一场美国与伊朗之间的「代理战」(a proxy war),目前美国媒体都在议论,美国的下一场战争会将苗头转向伊朗,您认爲已陷于伊战困境的布什政府,是否会对伊朗发动战争?, V& L; R- o3 y6 |9 B0 j
4 L" R- C/ y; u2 \, V0 B, M
巴奈特:目前在伊拉克的混乱局面,说是「内战」,也就是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纷争,不如说是沙特阿拉伯与伊朗之间的代理战争。由伊朗支持的什叶派若持续壮大,必会严重威胁到沙特阿拉伯等逊尼派国家。+ E5 s" v7 x: r- ^, D# P
人在德国 社区; L& L( D' P; @% |
但是,我更担心外界给予美国的压力。现在不论是美国境内的民衆或是共和党员,甚至是国际间,都认爲美国的下一个目标将对准伊朗,若布什政府最后真的将伊朗视爲下个进攻的目标,且在布什卸任前开战,则将会形成非常危险的局面;此情况将对美国造成极大的伤害,尤其是中美之间的关系,因爲中国与伊朗之间石油依存度很高。rs238848.rs.hosteurope.de. V; Y, K' {$ v
- {' d+ q0 M) O, {9 P3 U
不过,对于布什增兵伊拉克,我首先要谴责的物件是俄国、中国与印度,此三国才是应该对伊拉克派兵的国家,并协助伊拉克重建境内秩序,因爲一旦爆发能源危机,影响的将不是美国,而是中、俄、印三国。美国并不依赖伊拉克地区的能源,真正极度依赖的是中、俄、印;这三国应该了解到:不应是拿我们(美国)的血,去换取你们的石油。中、俄、印三国应负起解决中东问题的责任,了解到未来自己也将是主导世界的国家之一,最好的方式,就是每个国家各派5万人军队前往伊拉克,若能如此,连同美军便将有20万军队,稳定中东局势。  Y& n* B# @9 P4 Z4 X

; u) G' o6 L! k) g; b7 O- d# \; O只是目前伊拉克境内的纷争有扩散的趋势,中国应往远处看,适时地加入,否则将在未来波及到中国的利益。在国际安全事务中,中国作爲一个美国前副国务卿佐立克提出的「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所抱持的态度应是追求双蠃局面,例如在伊朗的核武问题上,中国也可做爲美国与伊朗进行外交谈判的中间人。人在德国 社区6 Y$ A; X5 n( o7 a# C: ~

7 S. Y" |, o- q3 j0 q人在德国 社区第五代领导人给了我鼓舞
/ j0 Z, `, V9 h" O% R" @- Ars238848.rs.hosteurope.de' F0 p) L9 M  w8 ]4 U
记者:您长期研究军事战略,又曾担任美国国防部高参,与美国政界和军界有许多联系,您认爲美国军方与官方认同您观点的人有多少?此外,您与中国官方或相关人士的接触也很频繁,中国方面是否认同您?5 Y9 n% K: V2 G9 [8 \+ w: z

$ F8 L" v( i: r9 n当我与美国高层人员谈论自己的理论时,与我同世代、约四十几岁的人士、以及较自己年轻的人,非常能够接受我的观点,他们理智且愿意接受不同声音,但比我年长的人,不论目前局势显示中国已做了多少改变,这些人仍很难改变本身固有的观点,他们多半抱持怀疑态度而且拒绝接受其它说法。
/ O7 z- W: t3 M1 o+ q
4 `/ T7 W" Q7 E$ l& M) y5 ]$ k相较于美国官员,我与中国方面的联系较少,不过我自己花了许多时间,安排了一系列前往中国的旅程,在这些旅程中,我与中国战略策划、国家安全、外国政策、军事行动等方面的专家顾问谈论自己的理论。我觉得,这些人对我的观点抱持开放的态度,不过大多数持开放态度的人都较年轻。我也藉由与这些人的交流,来影响在中国即将接班的第五代领导人。8 Q/ Y: t( m. \/ N- ~
( T  k$ u2 Z% U9 g5 y( \! |
相较之下,反而是目前的第四代领导人对我的理论较无法接受,他们保守且恐惧,他们较希望关注内部的事务,避免在国际间做出太多的回应。相反的是,第五代领导人认爲中国应对世界局势负责,也有想要做些改变的企图心。第五代领导人同时认爲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是重要的,是中国进入世界核心的一个依据。" U; M6 q3 I3 m1 Y! ~

' Z2 u" m$ `" D" S( h人在德国 社区在中国,第五代领导人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这是中国未来加速迈向世界强国的一大契机。9 I0 y& a* G! l+ M3 _; f5 A6 a1 n

0 U* r8 T& w' Y$ Y3 ^" Y8 L+ A中华网26日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