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07660
- 威望
- 41024
- 金钱
- 6
- 阅读权限
- 130
- 性别
- 男
- 在线时间
- 3126 小时
|

当数以千计的中国青年2005年4月在领事馆、大使官邸甚至餐馆外举行反日抗议活动时,投掷石块成了反映中日关系的主要内容。两年过去了,在中国总理温家宝即将于下周开始访日之际,投掷石块变成了融化的冰。此次访日是中国领导人七年来第一次访问东京。 ' W( h! N2 c; l) P7 E1 @
6 x( ]$ w) V) [3 H 那么,曾经引发中日关系危机的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怎样了呢?参加过2005年街头抗议活动的北京商人张建勇(音)说:“我想中国人对日本的印象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 u. S* C; I3 U3 J- [$ H8 a
6 e/ o5 I. j, \. d4 \ 但是他又说,普通中国人对日本的态度正趋于平和。张说:“我们不必像两年前那样激动。环境更宽松了,中国的国力在增强,中国老百姓的信心在加强,因此我们没有采取严重的行为。”
0 r5 v W8 D% Z人在德国 社区自安倍去年上台以来,最大的挑衅行为已经平息,即小泉首相参拜被中国人视为日本军国主义象征的靖国神社。虽然有关领土和能源以及日本入侵中国的历史问题的争执仍未解决,但是中国公众的情绪已经平和。
4 U+ B3 |; I; M0 j0 R8 `" C/ v, g) ]' y7 H
这与两国政府的态度变化有很大关系。中日政府都对2005年的抗议感到震惊。两年前走上街头参加抗议活动的数千青年束缚了政府的手脚,使之在对日政策问题上几乎没有回旋余地,因而破坏了它试图向世界证明中国的迅速崛起是和平崛起的努力。现在,中国小心翼翼,努力抓住日本新领导人带来的改善双边关系的机会。 9 ^! C7 |; I: M7 q
) P {- L) F, e, j- D7 a
上个月,安倍在二战慰安妇问题上大声抗议,声称没有证据表明政府或军队参与此事,但中国的反应是克制的。艾伯塔大学研究中日关系的政洽学家蒋文然(音)说,“这是一个可以切入的问题,但是他们没这么做”,“最近的报道表现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就是不要发表煽动性的社论或评论”。
- z7 f& w6 y% @2 {' Z* h/ K人在德国 社区人在德国 社区- U( Q: ?0 |4 Y& d
自2005年以来,像张这样的中国城市青年的情感已趋于冷静。他说:“普通中国人采取了相对克制和理解的态度关注政府工作的某些方面。” |
-
-
China3.jpg
(56.17 KB)
中国人对日本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