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学反映,不是很了解“跨文化”、“跨文化培训”是怎样的东西。由于最近时间比较紧张,所以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梳理思路,仔细地跟大家介绍一下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暂时找出自己以前在国内写的一篇小东西,也是跟跨文化相关的,希望对不是很了解跨文化相关内容的朋友能有一点点帮助。

TOP

中国德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性
提  要:本文指出在中国德语教学中对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讨论了跨文化性的内涵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处理好中国文化与德国文化、泛跨文化交际能力与狭义的语言能力两对关系,要重视“移情”、“归因”与“定型”三个要素。进而对在中国环境下的德语教学中如何贯彻对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以建议。
关键词:德语教学 跨文化性 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引言
尽管“跨文化交际”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的提出仅有五十年左右的历史,在我国将其作为研究课题也只是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但随着国际交流形式的变化、交流范围的扩展,以及人们对于语言的本质和功能认识上的深化,“跨文化(交际)能力”1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尤其是外语教育界相关人员的重视。从将其作为我国德语教育人才培养任务之一2,将其看作德语专业学生专业特有素质之一3,到认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即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4的观点都屡见不鲜。然而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我们在认清了许多问题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二、跨文化性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学科源出于传播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受到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支持。从这些角度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概念、研究方法等进行研究,可谓广义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与之相对的狭义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专指外语教育工作者偏好的对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人在语言交际方面所遇到的问题的探究。本文主要从狭义的角度论述中国德语教学中存在的跨文化交际及能力培养问题。
1、跨文化性
跨文化性译自德语的”Interkulturalität”一词,其中前缀”inter-”原本的含义为“之间”(inzwischen)、“相互间”(Wechselseitigkeit)、“共同”(zusammen)和“彼此”(miteindander)。该词缀从其内涵上便确定了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背景交际者所属文化的均值性、交际者身份的平等性、彼此所交换信息的互构性。也就是说,在跨文化交际间不存在所谓的优势文化与劣势文化、交际主导者与交际从属者、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的区分。
2、跨文化交际能力
时至今日,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然而就跨文化交际能力所涵的具体内容,学术界尚未取得一致性见解。但有两点是毋庸置疑的,即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建立在普通意义的、同文化交际能力基础之上的,同时又与对外语语言知识的驾驭能力密不可分。
本文将从意识、知识和行为三个维度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述说:
跨文化交际意识指个体所具有的、对于异文化及相关活动的自觉的、能动的认识,且能够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采取行动,以求得并促进交际的成功开展。
跨文化交际知识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它既包括外语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外语篇章知识,外语语用知识,目的语文化知识(风俗习惯、历史传统、道德规范、法律法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思维方式等),又包括对本民族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理性认识。
跨文化交际行为既是外语教学的目的,又是教学的结果,同时也是学习者获得最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手段。
三、中德跨文化交际研究
中德两个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都表现出繁荣的现状和乐观的前景。同时,中德两国的学界在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均有较好的传统。但从整体来看,将研究目标锁定在中德/德中跨文化研究上的成果并不多见。而且这些研究多集中于对具有中德两种文化背景的人在话语习惯和表层话语结构方面差异的对比。即便是这项工作,也多是仅仅列出现象,缺少在历史传统、道德规范、价值观、思维方式等层面对造成这种种差异的原因进行追根溯源性的探讨。对差异形成原因的忽视自然导致学习者对语言现象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影响到交际参与者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和形成。而学习者个人一次性的交际行为经验并不会对其以后的交际活动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对其他学习者的影响则会更小。如果能对差异的形成在历史传统、思维习惯等层面进行正确的归因,寻找其民族的、历史的文化根源,则会形成对学习者交际实践的理论指导,学习者会因为对理论的理解而对其驾轻就熟,这样的理论性知识也更适合于在较大的范围内传播,同时理论本身还可以在交际实践中得到验证、解释、说明和发展。
另一方面,国内现有的跨文化交际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对中国文化同英美文化的比较。这些成果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文化,认识中国文化,同时这些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对于进行中德跨文化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学习价值。然而,虽然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眼中,德国与英国、美国同属西方国家,但作为占据不同地理位置、处于不同生存环境、拥有不同发展历史的民族,其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相较于对中国文化虽然更多一些,但它们彼此之间也大有不同。如果我们基于对美国文化和美国人的了解而采取相应的策略同德国人打交道,效果不见得是好的,甚至会适得其反。
可见,在现今条件下,我国的德语教育界急切地需要对中德两种文化进行多层面、宽领域的“归因性”研究。
四、中德跨文化研究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处理好中国文化与德国文化之间的关系
从我国德语教学的角度来探讨跨文化交际,除了具有跨文化交际研究一般性的课题外,还更要强调,同时也是不可避免地要重视处理好两种文化间的关系。事实上,源于移民国家——美国的跨文化交际学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外国人在目的语国家的生活和工作中对异国文化的适应情况。如中国人在德国工作、学习的过程中对德国文化的适应。因此,其研究关注的基本上都是对异文化的适应性问题。而对于“准跨文化交际者”——在自己的母语国家学习外语,以求将来同外国人交流(且交流更多的发生在自己的母语国家)的外语学习者,如我国高校德语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强调文化的认同性问题。这里既有对异文化的认同,更有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我国的德语学习者作为中德跨文化交流的参加人、参与者或称纽带,其任务是沟通两种文化,以促进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等领域开展交际活动。这样的交际不可避免地要以中国文化为根基。原因有二:一、中国德语学习者不可能完全承载起德国文化,即通常所说的“完全德国人一样的”,甚至“比德国人还德国人”;二、如果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立场,只按照对方文化的准则行事,则构不成好的跨文化交际,更难以引导交际行为走向成功。对于这种状况,我国的德语学习者应牢牢把握自己的中国文化立场,做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德国优秀文化的引介人,从而在中德交流中维护祖国的权利,而不是唯唯诺诺地做德国文化的盲目追随者。总体来说,在对待德国文化的问题上,应该坚持“入乡问俗”的原则:了解对方文化,但不必放弃己方立场,一味迁就,更无必要盲目模仿;在对待中国文化的问题上,应该坚持“送去主义”的原则:把中国文化的精华送到德国去,送到德国人手上,让其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从另一个角度为中德跨文化交际扫清障碍。
2、处理好泛跨文化交际能力与狭义的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
如前所述,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多层面、多维度的。尽管本文采用了较为简洁三维度说,即意识、知识和行动三个层面,但也不是说三者在我国的德语教学中占有完全相同的地位。综合多方因素,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应该以知识层面为主。这一层面除了包含上面提到的德语语言知识、篇章知识、语用知识、文化知识等外,还包括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做出这样的论断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我国的德语教学基本上属于针对成人的课堂教学,学习者在业已形成的成熟的汉语思维基础上,从零起点开始学习一门完全陌生的语言。这种情况下,只有把握语言规则,才是掌握语言的核心,才能为学习者根据交际需要主动地、创造性地生成和理解无限的句子提供可能;又由于学习者德语习得与自身社会化过程关键期分离,只有不断地进行分项的技能训练才能最终形成综合性的德语语言运用能力。二、我国德语教学的汉语环境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中德跨文化交际机会。面对这种基本无法改变的现实,学习者唯有以掌握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为开展交际行为奠定基础。当然,这种主张并不是忽视意识和行为两个层面的意义,只是强调在特定的中国环境下的德语教学中要分清主次,以知识层面为核心,帮助学习者不断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积极为其创造机会,开展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3、重视“移情”、“归因”与“定型”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移情”是设身处地的体味别人的苦乐与际遇,从而产生情感共鸣的一种认知行为。“归因”在本文中是指为交际对方的态度和行为寻找可资解释的原因。这两者都是跨文化交际中发展和保持积极关系的重要条件。它要求我们在与德国人交际的过程中,在面对一些不理解,甚至不能接受的情形时,能够保持情绪的冷静,为对方的行为寻找有别于己方文化的特定的文化根源,以求对其的理解与原谅。即使对其行为寻找不到合适的、可令自己接受的解释,也需要换作对方的角度,对整个事件进行反思,看是否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后续的沟通与交流。对“移情”和“归因”的重视,可以使交际者避免在遇到文化冲突的时候只从己方文化的准则出发,以己方文化的眼光看待一切问题,而草率行事,引起交际双方的不愉快,使交际中断,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定型”又称“刻板印象”,是交际者通过外部渠道或根据自己个别的经验而对对方(多是对方所属的文化)造成的一种片面的、未必正确的见解。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讲,定型是人们对复杂事物的一种认知方式和认知策略,由此而形成的印象不见得一定是错误的。但由于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多是对异方文化的一种整体性的、民族性的抽象和概括,从而忽视了作为个体的交际对象的个性,因而往往会导致以偏概全,形成对交际对象的行为方式不正确的认识。以这种方式形成的偏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双方交际的顺利进行。
五、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德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夯实本民族文化基础
在学习外语知识,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深化对本民族文化的理性认识。能够从一定的深度解释汉语语言现象(包括语音、汉字、词汇、句型结构以及话语方式等)和中国的文化现象。只有很好地掌握了本民族的文化,才能在与异文化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使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有所依附、有的放矢,并能辨识他方文化的优劣,以利遵从与吸收。
2、形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品质
世界上各民族文化只是因其产生的地缘不一、环境不同、民族发展历史各异而显现差别,其间并无优劣之分。据此而产生的行为或个性可能有不为我们的价值标准认同或不可接受之处。对这样的现象,学习者要持宽容的态度,并乐于探求这种文化现象形成的原因,在对其做出解释的同时与本民族文化进行对照,寻找相同或相异的文化根源。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人类对于世界文化的认识。
3、采用交际性教学方法,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
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其功能突出地表现为促成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本着这样一种认识,在德语教学中应该尽量克服只重单词传授或以语法为纲的倾向,将教学重心转移到以引导学习者交际的方式进行德语的教与学上来。只有在交际中,语音、词汇、语法的意义才能以综合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交际若要成功进行,又不可避免地受制于该语言所属的民族文化。
4、将知识传授与文化教育相结合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离不开文化的浸润;文化是语言的根基,文化离不开语言的表现。因此,在我国的德语教学中应将语言形式与文化视为统一的整体,发掘每一处语言知识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注意每一种文化现象所依附的语言形式。而不是孤立地操练语言知识,枯燥地讲解文化现象。
5、为学习者创设跨文化交际情境
能力需要以成功的交际来体现,同时又在交际中不断得到强化、提升和内化。单纯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但并不是能力的标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应该积极寻找并创设能使学习者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情境,使其在交际实践的过程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
六、结语
我国的德语教学作为培养中德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实施过程中应把握跨文化性的本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关注中德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特殊性问题;解决好中国文化与德国文化、泛跨文化交际能力与狭义的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重视“移情”、“归因”和“定型”在跨文化交际的作用。并以此为指导,在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习者的中德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阿•维尔拉赫:国际性与跨文化性:多元文化对文学的挑战——兼论跨文化日耳曼学理论。载:梁镛主编:《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06页。
2、关世杰:《跨文化交际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4、季羡林:《阅世心语》。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6-138页。
5、刘芳本、叶本度:《莱茵浪花》。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第198-199页。
6、钱敏汝、卫茂平、魏育青、孔德明:《当代中国德语专业教育研究报告》。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7、杨 盈、庄恩平:《构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 载《外语界》。2007年第4期。第13-21页。
8、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
9、Huang Shengrong: Zur Rolle der Eigenkultur beim interkulturellen Lernen im Rahmen des DaF-Unterrichts [Magisterarbeit]. Die Universität für Außenhandel und Außenwirtschaftsbeziehung. Beijing 2007.
10、Liu  Dezhang: Sprachkompetenz als Schlüsselqualifikation in der interkulturellen Kommunikation. In : Neues Jahrhundert, neue Herausforderunge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eing 2004. S.543-550.

TOP

TOP

楼上两位的报名收到。报名代理费我们概不负责,只提供吃喝

TOP

还有两天的时间,继续欢迎大家啊!

TOP

跨文化培训的基本目的就是帮助特定人群更好地融入目的文化。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可以让大家有机会反思,如果理解异己人群的行为方式,如何同这样的人群进行交往。事实上,正如之前的帖子中提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意识、知识和行为三个方面。本周的单次培训过只可能在意识层面对大家进行启发,同时设计一些知识层面的东西,至于跨文化交际行为,对大家来说可能就是你们的日常生活了。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在过去同德国人或其他人交往过程中有不顺畅的地方,那欢迎你过来,我们可以一起讨论,问题可能存在于哪里,如何才能让我们的交际更顺畅。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交际毫无问题,也欢迎你过来,给大家传授一下经验。

TOP

明天下午两点咯

TOP

培训将在今天下午进行,还有报名的没?

TOP

不管怎么样,又了了一桩心愿。
感谢Irene,她昨天刚刚从柏林赶回来,还生病了。为了这次培训,她做了很多准备,又是抱病来的。所以,尽管她看不到我们的帖子,更看不懂。但还是要表示由衷的感谢。
也感谢所有过来参加的朋友。本来想也就是初来乍到的同学们会有些兴趣,没想到现场还来了很多大家。你们发起的讨论使得整个培训更具深意,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上。
正如大家知道的,跨文化培训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不是几个小时就能实质性地解决问题的。事实上,也没有任何培训能解决实质的问题。跨问话培训的意义更多地还在意识层面。也就是说,通过培训可以促进大家多多反思。无论是价值观还是行为方式,如果我们肯自己多做一些反思,或许会少很多烦恼,生活的道路也会更宽阔的。
总结一下今天的培训,大概有如下几个方面更可以供大家思考的:
1、主观上对别人进行判别和判断,往往不是很简单的,而生活中我们却经常这样做,这个人这样那样,德国人这样那样。
2、自己一个人判断与很多人共同判断不一样,因为我们经常会受到别人的意见的影响,而反过来,我们的一件可能也影响到了别人。
3、听其他人谈论自己的时候,并不是很容易就可以保证自己一言不发,因为他们说的不一定是对的,却又看似有板有眼。那我们自己呢,是不是也经常根据个别表面信息就做出很多判断?
4、讨论价值标准的时候,碰到中国问题,我们都能给自己一个余地,说说过去怎么样,现在怎么样,趋势如何,所以很少出现极端化的情形。但遇到德国问题,基本上都是断定了就是这样或者那样,很少有其他的余地。这个说明了什么呢?
5、案例分析的第一个,告诉我们,要更多地了解别人的文化,甚至在我们看来习以为常、毫无异议的礼节在别人那里也是不知所措的麻烦。
6、案例分析的第二个,告诉我们,就做你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你所相信的专家,也不一定能够帮到你,因为,真正的专家并不相信临时的伪装。当然,我不是说不要听取别人的意见。毕竟凡是没有绝对,任何时候都要记住Context.
7、我很喜欢桔子的这个环节。每个人看起来都是相同的,其实又是不同的。 文化也这样,同时,或者看起来是不同的,却也有是相同的。(另外,我个人还很喜欢一篇关于桔子的文章,稍后奉上)。其实,Irene也提到了, 就是遇到事情的时候,也不要完全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或者是对方的责任。我们可能总是以为在别人的国家,在别人的文化中,如果出了什么问题,也是自己的问题,并不一定是这样的。
8、说白了,跨文化交际也是任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
我就简单地说这些吧。
我们不是喜欢说,言长纸短吗!
培训也好,闲聊也罢,我只是希望大家可以以最好的状态在这里学习和生活。让生活更有质量。
也祝愿大家可以在这里高质量地生活。有很多很多的收获,无论你要在这里呆多久。

TOP

你无法做一只人人喜欢的桔子 zt
我喜欢吃桔子,而我父亲再好的桔子也不吃。有时候我们劝他,诸如桔子富含维生素C啊,这个牌子的桔子特别好吃啊,他就强调说:“再好的桔子我也不喜欢吃,因为我根本就不喜欢桔子的味道。”
我觉得很遗憾,但他的话突然让我有了想法。是的,作为一只桔子,哪怕是再好的桔子,在这个世界上,也照样有人不喜欢的。
后来,我在去年的学校教务处主任竞选演讲中,不知道为什么,就想起桔子的问题来,我对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说:“请相信,我将尽我所能做到最好,虽然我无法做一只人人都喜欢的桔子,但我一定努力做一只最好的桔子!”
我的演讲获得了成功,我想,是因为我态度的真诚。
当我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他人对我不满,我首先检点自身,力求做到更好,然而,也有太多太多力不从心的时候,有时便并非我的过错。这个时候我便对自己说:“何必苦恼?你无法做一只人人喜欢的桔子。”
这个世界上的人,各人都有自己所爱的萝卜青菜,通往罗马的道路,有千千万万条,很多问题,不是单项选择,答案,往往是丰富多彩。确定的世界是人为制造的,不确定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每一件事情的变化有一千种可能。
因为谁也不愿意接受一个没有现成答案的世界,所以,人们喜欢欺骗自己说:答案是早就存在了的。
所以人们常为不被接受而苦恼,总以为错误一定来自自身,我们总想:“也许我不是一只好的桔子。”在沮丧中,我们失去了对自己的信任,在他人的眼光中,我们匍匐前行,有时候甚至失去了前行的勇气。
这几天,接二连三地听到南京市的几个中学生因不堪父母给的学习压力跳楼自杀的消息,甚至有好事者称今年为南京教育界“跳楼年”。
我感到不胜寒凉的悲哀。
我们且撇开应试教育的残酷竞争不谈。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即使没有应试,我们的孩子们也必须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生存竞争,在这样残酷的竞争中,我们是否应该早点教会他们舒缓压力,积极地面对现实?
我想对这些孩子的父母说:你的孩子无法做一只人人喜欢的桔子,并不等于他就不是一只好桔子,发现他的优点,你将发现他(她)是这样地令你们骄傲。给他们自信,这才是你们所能给予的人生的巨大财富。
我想对这些孩子说:你无法做一只人人喜欢的桔子,别人爱吃香蕉苹果,那绝对不是你的过错。开心地接受自己,才能走长远而宽阔的道路。
若全世界的人都不肯认同你,那确实是你出了问题,如果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对你非议,真的没有必要在意,因为,你不能,也不必做一只人人都喜欢的桔子。
生活中遇到他人对你自尊和自信的打击,或者是工作上头的责难,或者是学习上的嘲笑,或者是爱情中的被遗弃,确实都是人生中很残酷也很难接受的事。我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最脆弱的东西。我们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我真的这么差啊?”而后,这种消极的情绪会使我们沮丧甚至一蹶不振。
我唯一想说的是:你无法做一只人人喜欢的桔子。你只能做到努力去成为最好的一个,很多时候,事情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你不放弃地继续努力下去,迟早会有人在收获的秋天发现你这可爱的果实。那时候,我们当庆幸自己就是这样的一只桔子了。
   坚持做最好的自己。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相信我,这样想着,你会轻松快乐许多。
   然后,你便能有美丽的心情看到生活中的种种美好,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世界,仍是一个等待你成熟的果园。

摘自:《青年文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