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趣闻] “火星来的蚂蚁”

“火星来的蚂蚁”。(来源:国际在线)

新华网华盛顿9月15日电(记者张忠霞)美国生物学家最近在巴西境内的亚马孙雨林发现了一种新蚂蚁,初步认定这可能是最古老蚂蚁的后代。由于这种蚂蚁有许多前所未见的特征,生物学家称之为“火星来的蚂蚁”。

    来自得克萨斯大学的克里斯蒂安·拉伯尔等人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介绍说,这种蚂蚁通体呈金黄色,在土壤中生存,体长2到3毫米,没有眼睛,但有很大的大颚。由于它是肉食性蚂蚁,拉伯尔等人猜测它的大颚是捕食的利器。

    经过形态学和基因分析,拉伯尔等人将这种蚂蚁归入单独一个亚科。这是自1923年以来,科学家第一次发现隶属于新亚科的活蚂蚁,其他的新亚科蚂蚁都是以化石形式被发现的。目前已知的蚂蚁亚科共有21个。


对这种蚂蚁腿部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分析结果显示,这种蚂蚁很可能是最古老蚂蚁家族的后裔,处于蚂蚁进化树的最初始阶段。

    蚂蚁和黄蜂有着共同的祖先,大约在距今1.2亿年前,在进化道路上“分家”。蚂蚁的种类相当丰富,具有重要的生态学研究价值。拉伯尔说,这一新发现将有助于生物学家更好地理解蚂蚁的生物多样性和进化历程,“这种新蚂蚁的发现说明,可能还有很多新的蚂蚁种类,甚至是巨大的进化线索埋藏在热带雨林的土壤中”。

"火星蚁"被发现 85年来首度出现蚁类新亚科

中新网9月17日电生物学家最近在南美洲亚马逊雨林发现全新种类的蚂蚁,具有盲眼、生活于地下、掠食动物等特色,因为它模样十分古怪,又结合许多前所未载的特征,所以拉丁文学名甚至直接取为“火星蚁”(Martialisheureka)。

  据“中国时报”报道,“火星蚁”成蚁身长在二到三厘米之间;美国奥斯汀德州大学研究团队表示,依这种昆虫的脱氧核醣核酸及形态学,对照化石史料及生物学信息,结果发现,原始蚁在一亿二千万年前刚与黄蜂演化分家,接下来出现一批蚁类亚科,而“火星蚁”可以追溯当时。





  “火星蚁”演化下来,很适应居住于亚马逊雨林的泥土中,体色苍白,没有眼睛,但上颚部很大。它不属于以前发现的20个蚁类亚科,只能独立成为第21个亚科,也是1923年以来,首度出现的蚁类新亚科。

  德州大学研究团队领导人雷贝灵说,发现“火星蚁”显示,目前世界所剩的雨林土壤里可能有很多新的物种,而且就演化而言,十分重要。

  2003年,雷贝灵便在巴西的玛瑙斯找到一个“火星蚁”样本,德国国立自然史博馆专家韦哈也找到两个,但三个样本接下来都告遗失。时隔五年,才又找到一个样本,所以,“火星蚁”学名的修饰词“heureka”意思是“我找到了!”

  雷贝灵说,“火星蚁”的始祖可能在蚁类演化初期便已出现,长久下来,出现一些变化,如失去眼睛及体色变淡,适合居住在地下的憩息地,然而它仍保有祖先的其它身体特征。

  “火星蚁”躲藏在环境很稳定的热带土壤里,小气候相对稳定,来自其它蚁类的竞争可能很少;所以,“火星蚁”或许可视为蚁类演化“纪念品”式的物种,保有某些祖先的形态特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