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也谈现代大学理念

  内容摘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建立“前瞻性大学”的新理念。大学的本质是趋向未来的,着眼于培养和造就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大学理念是对大学的本质、功能、发展规律的哲学思考和理性认识。文章阐述了现代大学应该树立的七个基本理念。提出现代大学不仅要走出还要超越象牙塔,创造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

  大学理念决定大学发展方向,是大学之魂。缺乏正确办学理念,就没有一流的人才培养和学术成果,也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大学。大学理念是对大学的本质、功能、发展规律的哲学思考和理性认识,工业社会大学理念主要特征是科学性、民主性、实用性和开放性,而信息社会的大学理念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全民化、终身化、个性化和国际化。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轨中,现代大学理念应注重“四性”的完善,并逐步向“五化”延伸。

  以人为本的理念

  现代教育逻辑支点的核心是不断提升人自身建设水准。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价值理想和思维原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最广泛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是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真正的教育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让人能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验成功,体验快乐,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体系。以人为本的理念包括:⑴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⑵关注人的自由、幸福、尊严、终极价值,尊重人的个性、人格、权益,用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人,用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⑶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是一种博大的精神力量和感召力量,它推动人们去感受生命过程。只有感受才会感动,才会在感动中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升华人生;只有感动,才会化为自觉行动。需要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是讲教育实践活动要从对人的成长、从人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但不能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和集体利益之上。如果我们把“以人为本”变成了“以我为中心”,就曲解了“以人为本”的本质涵义。

  崇尚学术的理念

  大学作为探索未知世界,认识发现真理,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文化支撑的前沿,承担着培养创新人才、创新知识、促进社会发展的光荣历史使命。大学追求的目标是学术。学术研究是一种极其高尚的理性和精神追求,是探索性、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学术方向要与时俱进,学术人才要有大师名师,学术成果要有重大影响,学术平台要有交叉融合。学术需要积淀,学者需要执着,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崇尚学术与学术进步,需要整合传统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科学与人文、理论与经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实现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的和谐统一。

  服务经济的理念

  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服务第一。坚持高校为社会、经济、文化服务,不仅要在文化传播上有重要地位和影响,而且要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现代大学应成为国家发展的思想库、科技发展的发动机、产业发展的孵化器,主动承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任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发展后劲之所在,核心竞争力之所依,前途命运之所系。抓住了自主创新,就抓住了中国发展的关键,就抓住了中国发展的根本,就抓住了中国发展的未来。大学作为创新重地,要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大学聚集了大量的科技创新资源,应该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承担重要责任。要在承担国家科技重大战略任务中发挥骨干作用。要在培育和造就创新人才中发挥基地作用。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加强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在发展创新文化中发挥表率作用。高校要带头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倡导学术平等、自由探索、兼容并蓄的学术环境。

  持续发展的理念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既要重视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在学校发展格局中的基础性、全局性、标志性地位,又要重视发展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协调,学校导向政策的协调,学校与社会公共关系的协调;可持续强调教育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实施科学决策,减少和规避风险,加强成本核算和效益理念,提高投入产出比。现代大学要加大力度促进资源开放和共享,学会“经营大学”,让大学更善于经营自己的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提高办学效益。持续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持续是量的积累,持续是跨越的前提。大学要在调整中持续,在转变中持续,在提升中持续。

  重视道德教育的理念

  道德是品格、素质、修养,是潜移默化的形成过程。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只是服务社会手段。前者的学习是根本性的,后者的学习是工具性的。如果重智轻德,必然导致学生片面发展,有智商没智慧,有知识没文化,有文化没修养,有欲望没理想,有目标没信仰,最终是有青春没有热血。关注人类命运,关注社会进步,关注百姓疾苦,是人才培养的崇高目标;树理想信念之魂,立民族精神之根是思想道德教育核心。理想信念是支柱,民族精神是灵魂,道德情操是基础,全面发展是目标。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可以做好任何一件事,一个工具化的人只能机械完成一件事。人品第一,学问第二;文品第一,文章第二。培养21世纪优秀人才必须实现“三个有机统一”,即实现社会发展需求与个人发展需求有机统一,将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和多样化的学生需求最佳对接;实现宽口径教育和创新实践教育的有机统一,适应社会对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实现德与才的有机统一,将学生的道德品质、学术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统筹安排实施,确立国家利益至上价值观念,在集体中求得发展价值观念,在创业中实现人生理想价值观念,诚信受益价值观念。

  面向世界的理念

  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传授知识,一部分学说有阶级性,而许多门类的知识,以及知识传授的原则、方法和手段,一般是没有阶级性的。特别是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一系列新的信息传递手段和认识工具的出现,对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系统的社会功能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学国际化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大学应勇敢走向国际教育舞台,积极推进大学国际化,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借鉴国际教育成功经验,加强全方位、高层次国际教育合作。我们要努力拓展思维空间,思考中国大学在东方教育与西方教育、本土教育与外来教育、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交叉点中的位置,思考中国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坐标体系中的发展轨迹。对当代大学的使命作用,要有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辨证的思考,更加理性的审视,更加长远的设想,避免落入单一、狭窄、短视的思维模式。

  引领社会的理念

  现代大学的本质是在积淀和创造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研究文化是现代大学全部活动的基础。文化创新使得大学着眼未来,引领社会。古希腊大学是哲学思维的场所,中世纪大学是传播人文知识和道德真理的圣殿,20世纪初,大学才走出象牙之塔,成为推动工业化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现代大学要有超前意识,超前才能引领,超前才能推动,超前才能实现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建立“前瞻性大学”的新理念。大学的本质是趋向未来的,着眼于培养和造就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大学的功能在于生气勃勃创造未来。现代大学不仅要走出还要超越象牙塔,创造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

引文来源:http://www.gmw.cn/content/2006-07/12/content_448353.htm
Share |
Share

名校掌门漫谈大学之道

  关键词:高等教育、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

  孔子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今天,明天,我们怎样办大学?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国内外知名大学校长昨日三度登台,为未来大学勾勒蓝图。本报记者聆听了高校掌门人的精彩发言,并访问了他们。


别把实习当负担●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谢绳武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我认为应该通过几个方面的渠道:在同行业的接触中培养人才,在国际化合作办学中加快培养,同时也通过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培养创新人才。

  另外,医学等专业教育与行业的结合非常紧密。以前有些专业把实习视为负担,并不重视实习经验,但素质全面的人才必然是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生。

  比如,现在造船专业的学生已很少去造船了,而30年前我们造船专业的学生,几乎是在船里钻进钻出才毕业的。

  上海交大的软件学院与行业结合非常紧密,2002年开始我们与包括微软、微创等8家知名IT企业签订协议,企业从早期开始选拔人才,作人才储备。对学校来说,这样的好处也很多。学生能够接触到行业的前沿领域,了解行业需求,对扩大就业很有好处。上海宝钢是我校的研究生培养基地,我们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研究生的正导师,学校教师作为副导师联合培养人才。这对研究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非常有好处。

  今年起到2020年,我国将大力发展核电业,每座核电站需要几百名工程技术人员,这个需求对高校提出的要求就是在在校大学生和今后的人才培养中,要着重培育这类核工业人才。


大学排行:苹果跟橘子怎么比●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


  在国际一体化背景下,大学与社会经济发展建立紧密关系显得越来越重要。综合性大学的特点是学科齐全,创造新知识;应用性大学注重高度的应用性,与企业的联系紧密,重视培养全面的专业人才。

  香港理工大学的教育理念是“应用为本,学以致用”,其使命就是协助推动地方及国家的发展。

  学校注重校企协作教育,鼓励学生出去学习。每年暑期,我们安排在职培训。从1997年开始,学校在内地、中国台湾、欧洲、美洲等地800多家企业伙伴和协作机构支持下,每年为1000多位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这对提升学生能力很有好处,对他们增加沟通能力有帮助。1997年开始,学校与国内重点大学合作办学,与浙江大学合办国际企业培训中心,设计的课程都是我校比较强的专业:酒店与旅游管理、医疗服务、物流管理等。

  对于国内一些大学排行榜,我觉得单一的排行榜对大学名声和发展没有帮助,对一些学校不公平,就好像拿一个苹果跟橘子作比较,并没有什么可比性。如果真的要搞排行榜,我建议搞多类型的大学排行榜,将同类型大学用同一标准进行比较。


学校对学生负责学生对社会负责●山东大学校长展涛


  37岁出任山东大学校长至今,我感受颇深。首先是大学里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当代大学的空间似乎是无限的,任何一个单位都可能与之探讨合作事宜,结果给人的感觉不是在寻找机遇,而是每天都在丧失机遇。如果说书可以越读越厚,也可以越读越薄,那么我恐怕还处于前一个阶段,需要确立我校存在的地位与发展的方向。

  校长的压力和挑战之大更是不言而喻。许多人都在关注你所在的大学何时能做出有世界影响的成果,培养了多少人才。近年来,社会上常有人指责现在的大学只培养了会写论文的学生,而事实上,大学毕业生不可能一出校门就是人才,人才的产生需要经过社会的历练。所以说,有关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不是大学单独就能解决的,应与社会共同承担。

  我对大学的理解是开放的、多样的和共享的,而人才的培养目标则是具有社会责任心和国际视野、社会竞争力和创造力以及个性与人格的培养。我始终认为,只有学校对学生负责,他们才可能对社会负责。因此,从去年开始,我会亲自给每位毕业生发毕业证书。每年一万多名毕业生,单是发毕业证书就要花9天时间,但我觉得这很值,这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重视,让他们从中也学会了尊重别人。

  除了人格培育体系,知识培育体系也同样重要,我目前在学校推行“双导师制”,提倡学生找一位校外导师,可以通过短信或者电子邮件等形式进行专业指导。


我喜欢异想天开的学生●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


  在我眼里,创新是跳出框框来思考,而创新人才则是能对自然或者社会现象有所认识并是首个发现的人。强烈的好奇心、广阔的知识背景和乐观的精神等都是创新的必要因素,那么创新人才的培养靠的又是什么呢?我觉得该从小学教育说起。

  我在内地上过两年小学,学的第一课是“来来来,来上学。去去去,去游戏。”而不是像现在某些地方那样“来来来,来考试。去去去,去补习。”小学生就应该有充足的游戏时间,有时甚至可以任他们做做白日梦,这对将来的创新有好处。其次,不能让中学生死背教条,让他们自己去找史实和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别轻易讥笑他们的独特观点。

  到了大学,我们要提倡大学生自己抓住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核心,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与个人思维能力。古语有云:“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我认为当代大学生不能无缘无故崇拜老师,因为这容易对他们的原发性创新造成挫伤。

  我们不妨学学美国大学的一些做法:给学生布置的功课不要有标准答案,否则创意就没了;告诉学生,学术没那么神圣,别人能做你也能;除非是明显的错误,尽量容忍学生的异想天开……

  总体来讲,政府和社会给了大学那么多资源支持,培养人才我们的大学当然责无旁贷,但培养的成功与否不能从短时间的一个横截面判断,而要看整个过程。


小而精也可以是所好大学●香港岭南大学校长陈坤耀


  现在很多大学都向大型、综合性发展,其实“小而精”的大学照样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学生的课堂讨论机会都会因此多很多,而我校推行的“博雅教育”采用的就是这样一种培养模式。

  博雅,就是学识要博、做人要雅。博雅教育强调的是独特的教与学的过程,而不是具体的课程与科目。它的特点是讲究学习过程,而不是容易忘记的课本内容;讲究不会过时的经验,而不是训练;讲究原理而不是技能;讲究跨学科的博雅,而不是单纯强调多学科的通识。

  它的先决条件是小而精,学生控制在500人至3000人以内;80%学生入住宿舍,这不是图方便,而是博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以学生为本。在我校,学生与老师关系非常紧密,老师与学生喝咖啡学校会给补贴,我每周也有三到四天会和学生一起吃早点,几乎认识每位学生,当然这也只有小而精的学校才可以做到的。

  我认为,博雅教育是最好的一种大学教育模式,但确实是很难被大众接受,哪怕在它的发源地美国也是如此,只有5%的大学采用这种模式,因为学费确实贵得很。


创新型人才要“天真”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


  大学要探索未知世界,传承社会文明,科学精神就是探索前人没有发现的奥秘,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具备我们经常在强调的知识基础,我觉得人才还要具备一种天真的素质。

  我所说的天真,是人才应该具备一种对科学的纯真的态度。大学应该具有培育一种包容天真的成年人、充满稚气的创新型人才的社会文化,这对于今天的中国是非常有战略意义的。

  有了这种天真的创新,我们的社会才会越来越有生气,在步入老龄化的时候,我们的精神还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活力,精神层面上依然年轻。

  我是研究机器人出身的,我希望我研究的机器越来越像人;但作为一个校长,我很担忧,担忧我们的学生越来越像机器。

  今年,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已经开始尝试自主招生,不仅仅依靠高考的一次考试选拔人才,这是一种方向。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多元化的,这决定了我们高校培养人才也应该是多元的。当我们选拔人才的标准不惟一地锁定在学习成绩的时候,学生们才会真正发展自己的天赋和才能。

  所以我赞成在全国统考的基础上,可以加上面试,就不会有优秀的学生因为高考的一次意外而造成终生的遗憾。我举这样一个例子,改革开放之初的农业改革并没有行政命令、经济支持等外部的举措,单单农业内部生产关系的改变,就马上解放了生产力,取得改革成效。高等教育也是如此。我觉得,高校增加一些自主权,选拔学生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一些,教师评价制度更加多元化一些,我们的高校肯定会焕发出活力。

引文来源:http://210.34.4.20/news/detail.asp?serial=42962

TOP

大学校长谈培养创新人才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人才

  创新环境:民主 宽松 开放 和谐
  记者:周济部长在论坛主旨演讲中提出:“要积极探索、完善学术自律与学术监督相结合、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相结合的有效机制,营造民主、宽松、开放、和谐的良好学术环境。”各位校长对此有何见解?

  吴清辉(香港浸会大学校长):在香港学术自由很有保证,因为这是全社会的共识。但我并不认为因此就可以没有禁区,即使自然科学也是如此。比如克隆人,我个人是反对的。

  陈骏(南京大学校长):研究克隆人如果从学术自由的角度讲完全可以,但如果任其自由研究就会扰乱社会。从学术自由角度讲,什么都可以研究,但科学是把双刃剑,当我们意识到一种研究会对人类、对自然带来负面影响的时候,科学家就要约束自己。

  陈准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儒家思想中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对我们今天倡导的学术民主很有启迪。你看凡是能做到和而不同,有不同意见但互相尊重的单位,创新局面一定很活跃;凡是“同而不和”的地方,表面强求一致,创新精神肯定受到压抑。

  纪宝成(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学术自由是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启迪创新智慧、促进学术繁荣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它应该服从于社会的良性发展,服务于人类的进步,服务于三个代表。所以,在强调学术自由的同时,也要讲学术责任,有学术责任才会有学术尊严。学术自由、学术责任、学术尊严三者是统一的。


创新文化:宽容失败,尊重科学探索规律


  记者:宁波大学校长曾告诉我这样一件事,他们学校从美国聘请了一位博士当客座教授,年薪很高。合同要求三年内拿到国家级科研项目。但三年后他没有拿到,按合同应该解聘。但学校分析了他的情况,认为他能力很强,工作也很努力,只是对争取国内科研项目的途径和办法还不熟悉,因此学校决定继续留任,结果第四年,他拿到了。当我把这个故事告诉另一所大学的教授时,他问:如果第四年他仍没拿到呢?

  徐金梧(北京科技大学校长):不能光看结果,还要看过程。作为校长最重要的是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原则性和灵活性。科学研究不像农业生产,按时播种,按季收获;也不像大型工业生产流程,可以精确到分分秒秒。中间会有很多非常复杂的因素。宽容失败,需要实事求是,需要调查研究。

  陈骏(南京大学校长):还需要内行。管理者既要懂得一般的科学探究规律,又要了解所管理的项目的一般规律,才会做到宽容有度。否则就会盲目地提出一些不切合实际的过高要求,不断要求科学家在他们想象的时间内出成果,否则就认为是不能通过考核。这种“失败”是人为造成的,轻者会打击学者的积极性,重者会成为一些学者造假的助推器。当然,对任何违反学术道德的做假行为,都是不能宽容的,应由学者自己负责。但建立符合科学规律的管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宽容环境,肯定会减少做假。

  王生洪(复旦大学校长):宽容的文化氛围是对那些耐得住寂寞,甘愿十年磨一剑的学者最大的鼓励。我校有一位学者四年研究出破解基因的方法,实现了该领域的重大突破,引起世界关注。当初,为了让他潜心研究,我们三年不用任何指标考核他,充分信任他的能力。我们知道,重大的突破远远胜过发表几篇一般性的文章。

  记者:在去年第十三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的评比中,主办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没有取得很突出的成绩。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有个重大项目,学术价值很高,但需要大量数据佐证。为了做得更严谨,学校决定不急于求成,所以没有作为成果申报。了解内情的人都很佩服。

  陈准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但学校领导压力很大。有人认为你这是“托词”。较长时间不能拿出成果科研经费也有可能受到影响,何况应付各种考评。理想主义的校长在现实中往往不被理解。

  徐立之(香港大学校长):在美国硅谷,只要你认真做了,尽了力,10次创业失败了9次,你仍有机会,别人还会给你投资。宽容失败是有原则的。要研究为什么失败,为什么延误。认真做了就宽容,否则就不能宽容。

  吴清辉(香港浸会大学校长):要对失败有个准确的定义。没有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发现此路不通,转变了研究方向,也取得了成果,这也是成功。


造就人才:不能只停留在口号


  记者:当今时代,世界重大的科学研究课题往往需要一个科学团队才能完成,这就需要科学家具有完整的人格,比如善于与人沟通、与人合作,请问伊安·洽博校长您在帮助教授和研究生形成这样的品格方面有何体会?

  伊安·洽博(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长):这确实是个很困难的事情。因为科学家说到底也是人,而且是很有个性的人,他们对不喜欢的伙伴往往表现得很夸张。我们很难改变他们这种性格。我们所能努力做的是,不断告诉大家:大学是个完整的社区,每个人既是独立的又要相互依存。科研团队的声誉要靠大家维护,以此造成相互容忍的氛围。当然,有问题我们会及时协调,万一出了太不合群的人,我们也只好让他走人。

  约翰·莱斯利(英国剑桥大学副校长):跨校间的合作确实有难度。我们更多的是向参加合作的团队各方说明这种合作会给大家带来的机会,使他们自觉地学会约束自己,在这种背景下,他们并不是不能合作。

  纪宝成(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我们在谈到创新人才培养时,往往更多的偏重于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而关注创新人格的培养是最薄弱的。我认为,创新人格首先应该是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追求真理、有献身精神。但现在社会都把上大学看成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目标是取得将来的经济回报。这本来是经济学的概念,但如果把赚钱看成是唯一的主要的上大学甚至是办大学的目标,问题就大了。

  当然,在当前中国就业压力这么大的情况下,家长和学生关心饭碗是有合理性的。这种急功近利的情绪要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才能逐渐解决。问题是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不能所有的人都这样,一定要有一部分人能够理性地看待这些问题,以献身精神扎扎实实地做学问,搞研究,发明创造。我们大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发现、培养、保护这部分属于少数的精英,因为他们将来发挥的作用是引领整个社会。

  陈骏(南京大学校长):所谓创新人格我认为是创新人才的情感、意志、理想和信仰等综合内化而形成的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格。在创新人格的培养和塑造过程中,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在进取中培养自信,还要引导学生在挫折中培养意志,在对待利益关系调整中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我们在教学计划中,要求学生4年内必须选修14个学分的人文、社会、艺术、科技等课程,从文化素质方面,给学生打好基础,这不但是学生人格完善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而人文精神的培养更要渗透到所有课程和实践环节中去。

  记者:请问杨祖佑校长,在您任职期间,您所在的大学已经5次获得诺贝尔奖,那些学者在冲击这些世界顶尖水平的研究时,是出于兴趣还是出于对科学进步的志向和责任?

  杨祖佑(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校长):他们开始是兴趣,有兴趣就会不断地研究下去。但研究到了一定的阶段,他们自然就会产生追求高境界的责任。我想中国的学者也会这样。他们现在对做难度低、收益快的课题感兴趣,一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了相当的研究实力,他们也会向更尖端的科研项目冲击。我想作为真正的科学家,这是自然的。

  陈准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我想对于广大学生来说,要培养他们作为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忠于信念、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等高尚境界和品格,教师的人格风范对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因为学生在校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我校有一位中年教师,以她的学术能力如果把大量时间用于自己发表论文,早就可以评上教授了。但是,她却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不仅课上得很好,而且把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苦恼当成自己的首要责任。她用大量的时间为学生进行网上答疑,尽管这么做毫无报酬,但网上好评如潮,学生说她的行动胜过千言万语的道德说教。我们准备将她破格聘为教授,就是要在教师队伍中树立一个榜样。我们不光要为学生树立学术上成就突出的教师楷模,还要为学生树立这种甘为人梯的教师楷模。我想这对于完善学生人格是会有作用的。


促进创新:制度改革仍有很大空间


  记者:在本次论坛上,中外大学校长有一个共识,大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请问在大学阶段我们还需要进行哪些改革才能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纪宝成(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我曾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专访时提出:能让“神五”“神六”上天的和能让马桶不漏水的都是创新人才。就是说大学既要培养能提出新原理、新思想、新技术的顶尖人才,也要能培养在日常工作中有创新思维的、能开创新局面的干部、工程师、科技工作者。我们的制度设计要兼顾这两种人才培养的需要,尤其是要考虑目前国家更迫切需要的能冲击世界高水平研究的创新人才的保护和成长。

  吴敏生(福州大学校长):我认为,这种制度应体现的原则是,为“均才”定规则,为天才留空间。比如,是否可以成立一个学校支持创新委员会,开辟人才特区,对某位或某些教授在若干年内不予考评,让他们潜心做学问,能进“特区”的对象,要有两个条件:一、确实有学术功底;二、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力。谁能进入特区,由支持创新委员会讨论决定。

  美国一所著名的大学有一项制度:学校挑出百分之几的有天才、有自我约束力的学生,容许他们自我设计。因为这些优秀的学生视野开阔,现有的课程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所以允许他们可以跨学科自选课程,自选老师,甚至可以自己决定学习时间。我们是否也可以进行这方面的试验。

  伊安·洽博(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长):对才华出众的学生我们会为他们专门配备一位教师,或者是一个教师团队,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研究;还会为他们配备生活老师和心理咨询师,因为与他们在学习上的才华相比,这样的学生在生活方面的智力不一定很高,心理也不一定很成熟。这样的安排,是为了他们能够更集中精力从事学习和研究。

  段宝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在大学,对于广大学生来说,他们接触大师的机会毕竟很少,直接给他们授课的是占学校60%以上的青年教师。而这些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授课质量直接影响着大多数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我认为在考虑师生比时要用制度规定教师队伍留有余量。它的作用一是可以送一部分青年教师去国内外著名大学充电;二是可以在教师中形成竞争,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研究生的培养,除了改革和创新制度,决不能忽视的是现有的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要抓落实。现在有制度不执行的问题很普遍:比如博士生的开题报告,是为了让导师对研究生的选题进行把关,一般由教授小组进行。但常常不能落实,有时会等论文已经完成了才补开题报告,这怎么能保证论文的质量呢?再如博士生培养过程的中间阶段,会有一次综合考试,一般由三位导师组成考评小组,进行口试、面试,作用是对博士生的研究情况检查督促。但很多时候没有进行,等到论文做完了再来补,综合考试成了形式。再好的制度不落实也是形同虚设。

  陈准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目前在重点学科的评定和拨款方面我国的行政权力是否可以小一点,学术权力是否可以大一点。虽然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在确定重点学科及其拨款时也会考虑专家组的意见,但最后决策的过程、原因我们都不清楚。在英国,有个大学拨款委员会,主要由大学领导组成,政府把款项整个的交给他们,分给哪些学校、学科由拨款委员会讨论决定。这种制度是否可以借鉴?

  安德斯·弗罗德施特洛姆(瑞典皇家工学院校长):制度既会给校长压力也会给校长动力。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色的学生,我对学校的学科作了重大调整,根据是对形势的分析。当然这样做有风险。有人问我动力是什么?很简单,我能不能担任这个校长,要通过教育部长、理事会和全校教职工三方面的同意。如果我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色的学生,我的学校长时间不能产生出色的研究成果,他们就不会再选我当校长,我就得下台。

  记者:一些有研究潜质的大学生不敢多花精力去探索自己有兴趣的课题,因为考研首先看的是考试成绩,要想得到保送研究生的机会,探索必须成功、获奖,但探索本身不可能只成功不失败,权衡利弊还是得放弃研究,全力读书。

  周本宽(西南交通大学校长):我们要善于发现有潜质的学生,更重要的是研究生考试制度要改革,考试要有多种形式。我校给学生建立了素质教育记录,反映他们在校期间参加科技活动、社会活动的情况,以便全面反映学生的素质。但目前这些记录、能力证书在他们考研中只能作参考,能否用加分的形式,用制度固定下来,值得探索。

  王树国(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我校有几位参与“神五”、“神六”设计的校友,他们在校期间成绩并不突出。现在考硕、考博以分取人,或主要以分取人的制度未必能发现最优秀的人才,应该如何改革,我们正在研究。


提高能力:研究生教育的当务之急


  记者:中国高校的研究生也做科研课题,也写研究论文,和国外优秀的大学在培养环节上并没有太大差异,但为什么我们研究生的整体创新能力却明显不如国外?

  段宝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三方面原因。一是我国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与国外有差距,名师才能出高徒。二是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与国外研究生相比有差距。三是我们实验室的硬件,尤其是资料积累和国外很多实验室相比有差距。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记者:可是一位一流大学的教授告诉我,他们帮研究生选择研究课题,往往要先考虑是否做得通,成功的可能有多大?没有把握的题目就不敢让研究生做,怕做不成拿不到学位证书。因为如果是老师可以一直做下去,但研究生只有两三年时间。这样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难以保证是高水平的,从而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陈骏(南京大学校长):我想如果做不通,就及时调整方向,这样完成论文也是可以的,时间并不浪费,因为可以积累研究经验。对于需要时间长的课题,我们一般采取让硕博连读的研究生参与,实在完不成应该容许学校在培养时间上有一定的弹性。

  安东尼奥·诺沃阿(葡萄牙里斯本大学校长):我们的教授和研究生是一个团队的成员。在我们的试验室里,你可以看到顶尖级的教授和20多岁的研究生一起工作,一起讨论问题,他们之间不是上下级的关系,这种平等的气氛非常重要,可以激发研究生的创造热情和责任感。

  约翰·亨尼斯(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在我的学校,25%的本科生参加各种研究项目或自己独立从事研究,这使他们可以在实验室里接触到我校很多优秀的教授、教师,教授教师们也很鼓励学生这样做,并用自己的课题吸引他们来参加。

  引文来源:http://210.34.4.20/news/detail.asp?serial=4303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