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热与中国威胁论

李渔

胡锦涛在访问德国期间,参加了在柏林的中国文化中心的奠基仪式。这个文化中心将是继巴黎和马耳他之后,开办在欧洲的第3家。德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将随之更加频繁,更为开明和宽容。
中国文化热与中国威胁论
目前,美国有5万种小学生学习中文,明年,全美还会有2400所学校引进中文,此项费用将达135万美元,中国政府答应承担其中的一半。被中国威胁论主导的国会山几乎每两天就探讨一次有关中国的议题,不是印证中国军力的强大,就是控诉中国的廉价产品挤垮了多少就业位置。与此同时,美国民间尤其在青少年那里却掀起了中文热,学生们将方块字和五星红旗剪贴在墙上,便于时常操练。政坛同民间形成的反差,同时也是意识形态同文化力量产生的碰撞,二者的较量中,文化以其持久的凝聚力必定成为获胜的那一方。
以上例子里还有一点可能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国政府为在海外弘扬文化,不仅制定蓝图,而且落实于行动,愿意为美国的学校添加中文课提供财政资助。这是中国文化政策中出现的新现象,标志着一次质的飞跃。
胡锦涛访问德国时,正遇上德国政坛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保守的联盟党和中左的社民党建立大联合政府的谈判进入最后也是最艰难的阶段。可以肯定地说,当时德国政坛上所有重量级政治家都把心思花在了组阁问题上,即便是媒体,也只是对胡锦涛的到访做了些急匆匆的猜测,认为他会来谈欧盟解除武禁的事,报道新闻时,把胡锦涛的国事访问排在3、4条或更后。只有不多的媒体注意到,在胡锦涛会见了梅克尔、施罗德之后,还同主人一道,出席了中国文化中心的奠基仪式。

何以开设文化中心?
在国外开设文化中心的历史在欧洲可以上溯到1870年。那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眼睁睁看着邻国德国强大起来,在普鲁士铁血宰相俾斯麦的统治下,走向统一。那年,法国诞生了语文学院,希望利用文化传统与文化资源维护法国在海外的影响。英国的文化协会创办于1930年,那时,大不列颠米字旗不再整日不落,往昔不再,那是一个英国需要回归文化,重整灵魂的时刻。德国两次战败后,赤裸裸地站在原来的起跑线上,1951年,当经济稍许恢复时,外交部宣布下设歌德学院。

歌德学院和中国文化中心
1988年,当歌德学院北京分院成立时,租借的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几间教室。根据1979年签署的德中文化协定,歌德学院虽然可以成立,但工作范围只限于语言教学,如果开展文化项目,比如举办戏剧节或作家作品朗诵会等等,必须逐案向中国文化部提出申请。由此可见,当时的中国对外来文化是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外来文化几乎等同于文化渗透,等同于文化侵略。在中国的国力无法承担对应的项目时,能够选择的只能是限制。
2002年,江泽民主席访问德国,两国签署了一个互设文化机构的会谈纪要。此后,歌德学院北京分院才真正获得了文化机构的身份,有了这一名份,以后再办朗诵会什么的,免去向中国上级打报告的繁琐。
对中国来说,这份会谈纪要的核心内容是建立中国文化中心,是要把中国文化领出国门,把文化的丰碑建给外国人看。经过3年的精心筹备,专家终于为文化中心选址德国首都柏林市中心,落成后,将同阿登纳基金会为邻,艾伯特基金会也在不远的地方。

投身于竞争的行列
中国政府为这一项目投资900万欧元,购置了1100平方米的地皮,修建一座大约2500平方米的办公楼。中国文化中心将于2007年3月竣工,6月正式启用。它将拥有10名正式工作人员,其中一部分由中国文化部派遣,另一部分在当地招聘。它将自愿走上歌德学院北京分院“语言先行”的道路,第一步开设中文课,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大中德文化交流的范围,比如举办国画培训班、烹饪班、武术班和各类文化讲座和展览。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时代。虽然中国文化中心是国家项目,但地处德国,仍然要经受市场竞争的考验。在德国,可以在许多大学的汉学系学习中文,加上近年来高校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在这一基础上诞生的所谓“孔子学院”也承担着弘扬中国文化的使命,也是以语言教学为核心。此外,还存在着更多民间机构提供类似的语言服务。如何跻身竞争,立于不败,是正在筹备中的文化中心面临的课题之一。不过,目前主管中国文化中心项目的中国使馆文化参赞董俊新先生对此充满信心,他认为,德国对中国文化的需求不仅是创办这个中心的最大推动力,今后,也会是这个中心成功的保障。这难道不也是市场机制的运作规律吗?
人生如梦 亦真亦幻
苦乐如水 本色自然